保罗说:「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一个作神的仆人的人,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就是要讨主的喜悦,不放纵情欲,操练顺服神的话语,不求自己的喜悦,务要叫邻舍得益处,因主才是我们事奉的对象。
有些人很会做人,很会讨人喜欢,别人说这色太黄,他就说太黄;说那色太深,他知道那不太深,但他也不愿表示反对。别人说好,他也跟着说好,别人讨厌某人,他也表示讨厌。
伟大的领袖摩西却不是这种讨人喜欢的人,因此以色列百姓常埋怨他,常起来反抗,咒骂他,甚至要打死他,连他自己的姐姐也毁谤他,这时真神反而称赞他:「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摩西如果讨人的喜悦,早就把以色列民照他们喜欢的,带回埃及,还有谁会骂他,要打死他呢?(民数记十二章1-3节;十四章2-5、10节)。
保罗的书信中称赞信徒的少,都是劝导、辩论、责备的比较多,他常责备那些传异端的假师傅。他一定得罪过很多人,如当面指责彼得,也责备那些爱出风头的哥林多教会的姐妹们,以罗马书和加拉太书辩论并责备主张外邦信徒要接受割礼的人,责备哥林多教会没有把行淫乱的人赶出教会。保罗到处树敌,讨厌他或背后骂他的人一定越骂越多。他也知道有很多人讨厌他,要反抗他,所以他很明白的在开始辩论(书信上)之前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拉太书一章10节)保罗看到教会里有不好的事发生,有人有错误的思想,或领导人走错误的路,他若能忍耐,装着不知道,只讲论神国的奥秘,他一定可以讨人的喜悦,不会有人批评他,攻击他,也不致于被下监,甚至遭到了杀身之祸。他为什么不懂得这么做呢?他不是不懂,他是不愿意,因为他要做基督的忠实仆人、好仆人。
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祂的教训严厉,使得不信从祂的坏人心中有如利剑刺入,非常难受而讨厌主耶稣,因此,逼迫祂,赶走祂,除掉祂。主耶稣若能讨百姓的喜欢,祂一定不会被人抓去钉十字架。
从这些例子可知,思想正确的人,比较严格待自己或严格教导别人的,都不容易讨人的喜欢,很容易得罪人,甚至受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自己所作所为有不合主严格教训的信徒,想要为自己的过失辩护,反而要攻击思想行为正确的人。主要的还是因为受责备或受正确的批评而心有所不甘,拚命找机会回骂、陷害。主耶稣、摩西、保罗都为人谦和、忠诚,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但敌人还是要骂他们、害他们,结果找不到毛病,只好以不正确的事来诽谤、讥笑。现在我们真教会还没达到完全的地步,因此无法避免这类冤枉的事发生。
信仰好的信徒不喜欢爱拍马屁或讲好听的道理(不严格)的圣工人员。但信仰不好,行为有问题的信徒却不喜欢忠诚、直言、严厉的好传道。因此那一类传道都有被讨厌的可能。宗教教育系里随和而喜欢郊游的系负责,容易受一般年轻思想未成熟的教师或学生的欢迎,比较正派而严格的系负责不容易讨好爱玩或懒散的教师和学生。
信徒有差错,传道有责任责备与劝导,但这会使人不高兴,因此怕得罪人而睁一眼闭一眼,或装着不知道。但主耶稣会同意他装着不知道?自己领导的学生不守规矩,责备他们的话,自己要费很多精神,他们又会讨厌我们,就当脾气好、有修养的老师不去管他。教师常迟到,很马虎的教学生,记录簿没填好,劝导他们反而会遭白眼,算了吧!做个好系负责。主耶稣会喜悦这类教师或系负责?
由以上所说的可知,一位传道或负责人、系负责、教师、辅导员,甚至平信徒,在神面前是好是坏,我们决不能以「一般信徒喜欢他」,或「一般青年喜欢他」来衡量他的好坏,这样衡量所得到的结果不正确之可能性比较大。
用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衡量才对呢?第一,要看他所做所为是否讨神的喜悦而得神同工?第二,要看那些喜欢他的青年有没有好信仰和好行为,而那些不喜欢他的信仰好不好。如果喜欢他的都是比较任性而不注重灵修的,讨厌他的却是比较保守而有好行为的信徒,那么这是讨人喜欢而不能讨神喜欢的工人。如果任性而不注重灵修的人讨厌他,甚至有很多人讨厌他,但少数有好信仰,注重灵修而保守的人喜欢他,这工人很可能是神所喜悦的好仆人。
有些人不大会运用手腕,不善于交际,更不乐于拍马屁,但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容易得罪人。这种人往往很忠诚,但在现在的社会上不容易升官。然而我们反而盼望这类忠诚之神的工人增多,以便积极革新并复兴真教会,迎接主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