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以圣爱牺牲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教会、拯救世人,祂更以新命令「圣爱」为一切道理的总纲,然而我们应该以这圣爱去爱谁呢?第一,爱所有在世上的人、第二,爱我们的邻舍、第三,爱自己家人、第四,爱那没有什么可报答我们的人…。
有人说基督教是「爱」的宗教,不错!主耶稣以圣爱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圣爱建立了教会,也以圣爱拯救世人,祂更以新命令「圣爱」为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二十二章20节)。凡是祂的信徒必须以这「圣爱」为中心生活,以圣爱为目标去努力。上两篇以详谈过何为这圣洁的爱Agape,现在让我们来谈一谈,应该以这圣爱去爱谁。
一、圣爱所有在世上的人
我们可以爱世上活着的人,已经死的人我们不能再去爱,因为他们已经不能接受我们的爱。我们爱世人也要用圣爱──神的爱,神的爱是愿意他们都得救(提摩太前书二章4节;四章10节)享永福而不是单爱他们,使他有衣有食,有快乐的生活;更不是爱他们,使他们富有而去放纵情欲的。因此爱世人最重要的是为他们祷告,求神帮助他们能虚心来接受福音。
曾有人问我们教会怎么不多帮助穷人?我们教会公开的帮助贫穷的弟兄姐妹,更以不公开的方式,私下帮助主内穷困的弟兄姐妹,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听到就认为教会没有做。
虽然主外的穷人我们也需要尽力去帮助,但穷困的人那么多,有谁能够帮助所有的孤儿院、养老院、贫民区里的人之生活,使他们得到平安快乐?这是不可能的,因物质的援助很有限,也不能使他们得到真正的平安与快乐,只能帮助他们不致于挨饿或让他们有遮身之衣而已。所以帮助那些可怜的人得到主救恩,他们的眼泪才能拭干,才能的真平安与快乐。
由以上所说的可知对主外之世人的圣爱,是为他们祷告,传福音给他们,这才是帮助他们、救他们的根本方法。
二、爱我们的邻居
以圣爱去爱人是不可偏心的(雅各书二章1-8节),但我们怎么能够以公平的心去爱所有的人呢?事实上要公平去爱教会里的弟兄姐妹就够难了。主内弟兄分散在各国,就是在小小台湾的就有三万多人,不要说去爱他们,认识他们就认识不完了。
我们爱主内弟兄,关心他们,但总不能一样地关心全省的每位弟兄姐妹。我们爱他们,送他们东西,难道大家都要送一份才算公平吗?
不偏心待人不是要五们这样走极端的,但应该如何去爱那些人,才不偏心又适当呢?由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加福音十章29-37节)可以知道,凡是谁安排他到我们面前或身边的,且需要我们扶助、去爱的人就是我们的邻舍。他们可能是住在我们附近,也可能是住在远方的客旅,可能是主内弟兄,也可能是外邦人,我们都需要尽力去帮助。对外邦人的帮助,仍以引他信主为最重要,因为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救他们脱离魔鬼权下,得主无线赐福,得主无限赐福,这样才能真正使他得到有效的帮助。
主内弟兄有人需要帮助,我们知道了,而且有能力帮助,他便是我们的邻舍。这些帮助不一定是金钱或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鼓励、安慰、帮助都是圣爱他们的事上很重要的。例如弟兄遇到不幸的事,他很伤心,我们以爱心安慰他;弟兄信心软弱,以道理鼓励他,或以见证帮助他……等都是。
三、照顾自己家人
有些以为爱邻居、朋友、主内弟兄,别人看得到,可以得到别人的称赞,所以常用心去爱他们。但个人的能力和爱,尤其是物质方面比较有限,结果,有少数人把应该供养家人的挪用去帮助别人,有时候,甚至做得太过份而使得家人觉得他爱别人却不爱自己家人,这就不应该了。
奉献也要按自己的力量,不可以忽略家人的生活,不可以将奉养父母的全拿去献给神,然后说我没有奉养父母的需要(马太福音十五章5-6节)。
若是家人欣然同意之下,同心节省日常费用,在适当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或奉献,这是合情合理的,又是神所悦纳的。
少数信徒在外面表示爱心,对家人却没有足够的爱心照顾家人,因此保罗在提摩太前书里清楚告诉我们:「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摩太前书五章8节)。可见我们有义务先看顾自己家人和自己亲属,然后尽力去帮助别人,因为外邦人也懂得这样做,我们若没有做到,将会受毁谤。同章又说:「若家中有寡妇,自己就当救济他们,不可累着教会……。」(提摩太前书五章16节)
四、爱那没有什么可报答我们的人
圣经告诉我们要彼此相爱,但如果我们为了彼此相爱,聚会完就常邀请一些我们喜欢的弟兄或姐妹到小吃店里请客,而且常常请客,或者成群的,今天到这家大吃一顿,下次到另一家,再下次又到另一家。主耶稣是命令我们这样彼此相爱的吗?可惜,主耶稣要我们相爱并不是这种相爱,祂反而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甚么赏赐呢?就是税吏(指罪人)不也是这样行么?」(马太福音五章45节)可见这种爱法是多余的,如果过分地请来请去,没有节制的话,结果反而成为爱宴乐(提摩太后书三章4节)、放纵、贪玩、好吃了,那不是更糟糕吗?
假如我们以生日为借口,请一些自己喜欢的姐妹来热闹一下,痛痛快快地吃一顿,主耶稣会认为我们这样做是满有「圣爱」的行为吗?有一次,杨执事查经时,曾告诉我们,希律生日宴时杀了施洗约翰;法老的生日宴杀了他的膳长,这暗示我们为庆祝自己生日而大请客是不好的,因此真信徒在父母的生日买一点礼物送他们之外,是不太需要的,更不该借口宴客一番。
我们常请那些要好的弟兄姐妹来乐一下不能得赏赐,有时候乐得太过分了反而得罪神。一样是鱼肉,我们挪过来送给必较穷困而营养不良的弟兄们,或带去送给病中的弟兄。他们若无法报答我们,这将会如保罗所说:「办这供给的事,不但补圣徒的缺乏,而且叫许多人越发感谢神。他们从这供给的事上得了凭据,知道你们承认基督,顺服祂的福音,多多的捐钱给他们和众人,便将荣耀归与神,他们因神极大的恩赐显在你们心里就切切的想念你们,为你们祈祷。」(哥林多后书九章12-14节)他们很可能因为无法报答,不但感谢神,在祷告的时候还为我们求神祝福,他们更因此体验了主内弟兄的圣爱,而信心得以坚固。
主耶稣为此不但告诉我们爱那爱我们的无赏赐,更清楚的教训我们该以圣爱去爱那不能报答我们的人,祂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亲)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甚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末日),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十四章12-14节)
爱主耶稣、爱仇敌,看似简单,行出来却有困难,因此求主让我们随时清楚认识谁是祂要我们去爱的人,且能按着他们的需要以圣爱精神鼓励、以言语安慰或以道理劝勉,像主爱我们那样。
五、接待先知、义人、小子里的一个
主耶稣说:「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马太福音十章41节)先知与义人可得比一般信徒更大的赏赐。我们如果为了想要得到更大的赏赐,将应该接待平信徒的挪来接待先知(传道)或义人,这样不是更合算吗?假如我们因为利益关系,这样接待传道而不接待平信徒的话,不但得不到赏赐,反而要受责备呢!因为这是偏心待人(雅各书二章4节)。
可是主耶稣为什么要这样说?
现在传基督教必较自由,传道不常受逼迫,也不被人轻视,在美国,传教士反而被尊重又可得很多优待。不但是这样,现在传道有安定的生活,各地教会还有周到的交代,所以接待传道没有困难,个人的接待有时候不需要,因有教会代办。
然而主耶稣那时候,世人,尤其是犹太教的人都认为主耶稣是传异教的,是传邪教的,甚至有人说祂是疯子。因此那时代的传道者是被人所轻视、被讥笑、被当粪土、怪人而且常受逼迫。当时教会更没有像现在那样周到的接待,所以信徒常需要个别接待传道,但要接待这种被人轻视、歧视的传道一定也会被人轻视或讥笑,甚至因此受逼迫,所以当时要接待传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必须要很大的信心和圣爱的心才能勇敢地接待。这样看来,他们当然可以得到像先知所得到的大赏赐。
义人就是积极遵守神命令的基督徒。当时基督徒都受人歧视,积极遵守道理的会与一般世人有更大的差别而被世人当为怪人,可见要接待义人也是像接待先知那样不容易,只是稍微容易一些,所以赏赐也大,但不如接待先知的大。
主又接着说:「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得不赏赐。」(马太福音十章42节)这「小子」不是指「小孩」,是「微小者」(吕译),谁是微小者呢?就是那些在同灵中,被一般人轻视的,如很穷的、没地位的、无学问的、生病的、残废的……。
一般人若有大人物来访,或接待有钱、有名的人,他会觉得很有面子,觉得很光荣而加以宣传,但如果有一个穿破衣服,又穷、又病,像乞丐的人来他家时他会觉得没面子。可见接待当时的先知、义人都很不容易,接待当时和现在的这「小子」里的一个也很不容易,也必须以很大的信心和圣爱的心,为了主耶稣,才能乐意接待主内这样被人轻视的弟兄们,所以主耶稣说,接待小子里的一个不能不赏赐。
由这些教训我们可以知道,爱那爱我们的得不到赏赐,但爱那被轻视的软弱弟兄可得赏赐,接待那被轻视又为主劳苦的有更大赏赐,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必爱那爱我们的,而是要我们仍爱他们,但要更积极的努力去爱那些被轻视的软弱弟兄,同时让我们知道必须以这圣爱Agape才能爱他们。
我们从主的教训里可领会另一件事,就是主知道我们的能力很有限,祂并不要求我们以同样的方法去爱外邦人(对外邦人已传福音为先),所以祂特别强调:「因为先知的名」,或「因为义人的名」,「因为门徒的名」(马太福音十章41-42节)。因为主内的弟兄是属主的,我们爱他就等于爱主。如果爱外邦人,他们不属主,怎能说等于爱了主?因此主也曾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二十五章40节)求主让我们明白主的旨意,爱我们主内的弟兄,更要先爱那被轻视的,那软弱的,正需要我们去爱的。
六、爱敌人
主耶稣的命令不是:「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而是「当爱你的邻舍,也爱你的仇敌。」(马太福音五章44节)司提反被敌人迫害,以致于死,但他实行了这以神的爱Agape去爱敌人,且为那逼迫他的祷告(使徒行传七章60节)。
敌对神的、迫害我们的、跟我们唱反调的、专找我们毛病的、想害我们的,……都可以算为我们的敌人,我们要赦免他们,且去爱他们(在前两篇以详谈过,故简略)。
七、爱主耶稣
主耶稣在世传道时,有很多人讥笑祂、骂祂、逼迫祂;但也有些人因为信从了祂而接待祂,也有人设摆筵席请祂吃饭。现在主耶稣不在世上了,我们爱祂而要接待祂,或要请祂吃饭都不可能了。可是主耶稣却严厉地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马太福音十章37节),我们该如何的去爱主耶稣呢?
a.为主传福音给外邦人
主是慈爱的神,祂愿万人得救,所以祂要我们传福音给万民听,我们传了,这就是听从了祂的命令,也是爱主的表现。
b.为主名爱主内弟兄
主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十三章34节)约翰告诉我们:「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又说:「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翰壹书四章19-21节)
可见我们要爱看不见的神唯一的方法是听从祂的命令,爱那属于主耶稣的人──主内弟兄们,而且要努力爱那些正在我们眼前,又正需要我们去爱的人,所以主耶稣曾说了一个分绵羊和山羊的比喻,在那比喻中祂对绵羊──义人──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喫,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马太福音二十五章34-36节),由此可知这些遇患难或困苦而正需要我们去爱的同灵,就是主耶稣要我们为了他以圣爱去爱、去帮助的同灵。
主接着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二十五章40节)从此我们能清楚明白该去爱谁?也知道爱了那些属于主的弟兄就是爱了主耶稣。
c.为主牧羊
主复活后曾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帮助门徒打了满满的一网鱼后,祂对彼得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主耶稣一次再一次的问,同时也一次再一次交代:「你餧养我的小羊。」(约翰福音二十一章15-17节)由此可知我们若爱主耶稣就必须餧养主的。我们都是宗教教育的教师,主耶稣交代彼得餧养祂的羊,彼得是我们的代表,因此主耶稣也同样的已经把餧养主羊的重任交给我们了,我们爱主,我们就得积极负起餧主羊的责任。
主耶稣要我们为祂餧养祂的羊是要我们出于爱主的心,而且以主的爱──圣爱──去牧养,若没有爱,将是徒然无益的。求主帮助,让我们以圣爱去爱主交给我们牧养的小羊们。
d.为主劳苦,甚至舍命
如果我们将来能再进一步,向保罗那样献身当传道,若再为主道舍命,这是爱主最大的表现了。主耶稣说:「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马可福音八章35节)雅各、彼得、保罗……都为主、为福音丧掉生命,但他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有公义的冠冕为他们存留(提摩太后书四章8节)。这是圣爱主的极致,但这要先能以圣爱弟兄和爱世人而传福音为开始。若有需要,为道舍命也必须以圣爱,否则与我们无益(哥林多前书十三章3节)。
求主让我们随时清楚认识谁是祂要我们去爱的人,且能按着他们的需要以圣爱Agape去给予金钱援助、精神鼓励或以言语的安慰、以道理的劝勉,向主爱我们那样去爱他们,也为了主的缘故爱他们,将来有需要时,更该为主献身或献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