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埃提阿伯太监的得救

这是《圣经》里记载一位在埃提阿伯当太监的小小记事,虽然没有记载他的名字,但他虚心受教、渴慕真理的心,值得我们学习。生活中,您是否对「生命的探索」有些好奇或是疑惑,是否愿意像故事中的人物,一心寻求解答。欢迎来到真耶稣教会,藉着神的带领、传道长执的说明,让您对生命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与我们一同享有至大的福气。

经文:使徒行传第八章二十六节至四十节。

这段经文所记载的是一位有大权的太监得救的始末记,愿主圣灵指示我们里面宝贝的教训,使每位追求永生者,皆得仿效,并相信,以致得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位传道者,名叫腓利;这是一位热心宣道,而且满有神大能的传道者(使徒行传八章5、6节)。有一天,他受了天上使者的指示,叫他往耶路撒冷下迦萨的旷野路上去,腓利就起身去了。突然,他发现有一位尊贵的太监也正从这条路上来;这位太监,是位有大权的太监,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

当时,圣灵告诉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细听之下,原来他正念着以赛亚先知的书。那段经文是:「祂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祂卑微的时候,人不按公义审判祂;谁能述说祂的世代,因为祂的生命从地上被夺去。」

腓利就开口问道:「你所念的,你明白吗?」太监回答说:「没有人指教我,我怎能明白呢?」于是就请腓利上车同坐。接着太监就问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还是指着别人呢?」

腓利开口从这段经文起,向他传讲耶稣的救恩,耶稣怎样的爱世人,为了人类的罪,祂降生了,祂传讲天国的道理,医病赶鬼,最后又为了人类的罪,被钉十字架,默然的死了;为了证明他是神,死后第三天又复活,而且升天了,将来还要再来……现在只要相信耶稣,受洗赦罪……后,将来就不致被定罪…。

两人边说边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就问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吗?」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于是吩咐车停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给他施洗。两人从水里上来,主的灵又把腓利提去别处传道,太监也欢欢喜喜的走回去,他万分的高兴。因为他得救了。

亲爱的朋友!你感到心灵枯燥吗?你感到心中忧闷吗?你感到良心不安吗?如果有,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救,所以才没有这位太监的「欢欢喜喜」。愿慈爱的救主耶稣,也能指示我们一条得救的方法,像祂藉着腓利指示太监的方法一样,使我们都能同样领受耶稣的救恩。更愿慈爱的主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够效法这位太监接受救恩的方法,使我们的心灵,同样的得到「欢欢喜喜」。那么这位太监为甚么能够得到救恩呢?其原因何在呢?

一、饥渴慕义的心

这是他得救的重大因素。我们知道这位太监是一位有地位又有钱财的人,因为他是一位有「大权的太监」(27节),又是在女王的手下「总管银库」的(27节)。可是,他不因这「地位」而「自满」,也不因这「钱财」而饱足;相反的,他感到他的心灵上又飢又渴。因此,他不辞跋涉,经过那难走的旷野(26节),不远千里的到耶路撒冷做礼拜去了(27节);这不够证明他「饥渴慕义的心」吗?

不但如此,当他作完礼拜后,归途上,他仍旧「坐在车上,念先知以赛亚的书」(28节)这种「饥渴慕义的心」占有了他,因此,他得救了。亲爱的朋友!也许你的地位很高,可是,是否高在这位「太监」之上呢?也许你的钱财很多,然而,是否比这位「总管银库」的更多呢?你因你的「地位」自满吗?你因你的「钱财」饱足吗?就算你比这位太监更高更多,你能因此饱足吗?

亲爱的朋友们!你如果感到心灵又飢又渴,那么请你效法这位太监「慕义」吧!追求永生之道,才能使你饱足(阿摩司书八章11节)。主耶稣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又说:「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可是,这位「总管银库」的太监,终因「慕义」而饱足而得救了。

慕义──追求永生之道,对你是何等切需啊!愿你时常这样祷告着:「神啊!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的神;我何时得朝见祢呢?」(诗篇四十二章1、2节);那么慈爱的主会这样安慰着你:「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马太福音五章6节)

二、谦卑受教的心

「谦卑受教」,也是这位太监得救的原因。我们在前已经提过了,太监于礼拜完后的归途中,正坐在车上念以赛亚先知的书,腓利这位传道者听见了,就贴近那车,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30节),这种问法,简直是教师向学生的问法;若是被问者比发问者卑微、愚拙,那还能躬身回答;可是,现在被问者是位有钱有势的聪明太监,而发问者又是一位素不相识的人;你想,这位太监的态度如何呢?是「怒目视之」,或是「存心不悦」,或「置之不理」呢?

不!不!他的谦卑就在这时发现了;他回答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31节)你看!这是何等的谦卑啊!然,何止如此呢?接着他又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31节)。「请上车」「同坐」这是一种谦卑的行动,这决非一位大官对平民所做得来的行动,但是这位太监却做出来了,真令人敬佩!「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呢?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34节),太监这一问,非但博得腓利的心,就在这时他得了神的光照,听见神的声音了(35节)。

经上说:「神赐恩给谦卑的人。」(雅各书四章6节),又说:「谦卑的人,神必然拯救。」(约伯记二十二章29节)。亲爱的朋友们!多少时候,神藉着你的亲人、朋友,向你作见证,你有没有谦卑领受呢?多少时候,神让你在这篇文章上,看到听到祂的呼声,你有没有谦卑接受呢?

我们常常「厌烦纯正的道理」,我们常常「掩耳不听真道」(提摩太后书四章3、4节),甚至「抗拒圣灵」(使徒行传七章51节),逼迫信奉接受这永生之道的人(使徒行传九章1、2节);所以我们得不到神更多的恩典,更得不到神的拯救。

亲爱的朋友们!你如果要得到神的恩典,你如果切愿神拯救你,那么效法吧!效法这位太监那种「谦卑受教的心」,那么神必与你同居,也要使你的灵魂甦醒(以赛亚书五十七章15节)。听!主的慈声又呼叫你了!「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五章3节),你谦卑领受吗?

三、决意信主的心

「决意信主」,这是太监得救的大原因。饥渴慕义的心促他追求永生之道,谦卑受教的心使他明白了永生之道;决意信主的心使他真正得了永生之道。当腓利向太监传讲耶稣的道理以后,太监听得大受感动,就满心相信;他说:「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37节)因着他决意信主,所以神拯救了他。

现在,有很多很多的人,他们也有一颗饥渴慕义的心,喜欢追求一个永生之道;他们也有一颗谦卑受教的心,明白了何谓永生之道;但,可惜,他们没有一颗「决意信主」的心,去接受那永生之道。「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章16节)。

这话你信吗?耶稣是你的救主,祂要救你脱离罪恶(马太福音一章21节),祂要救你上天国(提摩太后书四章18节);祂不但现在要救你,祂将来还要救我们(哥林多后书一章10节)。耶稣一直的呼叫你,祂要拯救你,你不能决心相信祂吗?「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翰福音三章18节)。亲爱的朋友们!倾心的相信吧!决心相信主吧!

四、受洗赦罪的心

神藉着腓利向太监指示一条完备的、妥当的得救道路。腓利向太监指示,一个人在神面前蒙悦纳,他须受一次合法的水洗;因此,当他们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就就问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吗?」(36节)腓利回答说:「你若一心相信就可以」(37节)。太监相信了;所以立刻吩咐车停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腓利就给他施洗(38节)。现在,太监真的得救了,所以圣经说:「从水里上来……就欢欢喜喜的走路。」(39节)

亲爱的朋友!也许你已经相信主了,但是你心中是否「欢欢喜喜」呢?很多人相信耶稣,但心中老是有了恐惧不安,为什么?那是因为他还没有「下水受洗」。所以如果你已经决心相信主了,也已经信了主,那么请你快快领受洗礼,心中之罪得到赦免,你就有平安,有喜乐。

很多人,他们相信耶稣,但他们不相信受洗与他的得救有关系;相信是重要的,但是受洗更是不可免的。主耶稣说:「信而受洗必然得救。」(马可福音十六章16节),若受洗与相信无关,那主耶稣何必说:「信而受洗」呢?圣经说:「得赦免其过,遮掩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篇三十二篇1节)。

我们当如何才能使罪得赦呢?唯一的路径即受洗,因为受洗是带着赦罪权柄的(使徒行传二章38节,二十二章16节;彼得前书三章21节),也唯有受洗才真正踏入天国之门(约翰福音三章5节;提多书三章5节)。亲爱的朋友们!快快相信耶稣,快快领受赦罪的洗礼,那么你必能得享「欢欢喜喜」。

主内的兄姐们!太监的得救,虽是他有……的心;但是,主要的还是腓利传道的果效呢!经上说:「未曾听见祂,怎能信祂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又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马书十章14、17节)。所以我们当效法腓利,努力传福音,引人归主,同享主恩。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3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