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恩赐不同,因此不必羡慕别人,也不必模仿别人,更不必自卑,因为我们都是神手中的器皿,神才是使用者,因此成败的绝对关键在于神。试看珊迦不是以一根赶牛棍打死六百个非利士人,拯救同胞吗?因此在服事的过程里,我们要像珊迦做「刚强的人」。
经文:士师记三章31节,五章6-7节。
身分:亚拿之子,可能属流便支派;职业大概是农夫或牧畜。
工具:赶牛棍。
功绩:打死六百个非利士人,也救了以色列人。
「小兵立大功」,这大概是珊迦所给人的印象;因圣经只用很短的篇幅介绍他,
让人觉得他很渺小、毫不起眼。可是他拯救以色列同胞之举,却是不能抹煞的事实!
藉着一根不值钱的「赶牛棍」,居然行了大事,我们不禁要夸赞他:真行!
赶牛棍虽不是价值连城的千古兵器,但仍算是一种「工具」;工具却因人而异,
在熟练者的手中,往往发挥了事半功倍的威力。试看珊迦不是以棍子打死六百个非利士人吗!所以,不要看轻你自己手中所拥有的工具,即使那工具瞧起来真的很不起眼,因为一个人的伟大,就在于平凡中犹能善尽恩赐。
哀莫大于心死,我们虽很微小,卑微无用,却都是神手中的工作,为要叫我们行善(以弗所书二章10节)。所以,不可自卑,要好好运用神所赐的恩赐,只要有愿做的心,神必帮助(哥林多后书八章12节)。
工具的意义与价值如何,端视使用者是否懂得善用,我们都是神手中的工具(器皿),神就是使用者,因此成败的绝对关键当然在于神了。好的工具加上好的工匠,工作的进行必是轻而易举的。但愿我们都能自持自重,好好训练自己成为神「合用的器皿」(提摩太后书二章21节),也求主让我们都明白自己手中有何物(恩赐),以免辜负主的托付!
「在珊迦的时候,大道无人行走……,以色列中的官长停职……」(士师记五章6-7节)。
大道无人行走,都是绕道而行;这是敌人辖制的缘故(思高译本指出:在为奴的当时)。他们无法像往昔一样走以前所走的大道,只能绕小路。大道,是神的百姓当走的路,即神所指示的正道(也就是神的话、神的真理)(以赛亚书四十九章11节,五十五章8-9节);可叹珊迦时代人都偏离正道,步入了黑暗的迷途。
「绕道而行」,思高译本作:「行人转向弯曲的陌径,威力在以色列消逝了。」现今的确是弯曲悖谬的世代(腓立比书二章15节),各人偏行己路(以赛亚书五十六章11节),走在人自以为对的「小路」(箴言十四章12节),难怪圣经教导我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知道何为善道,便行在其间(耶利米书六章16节)。神儿女的团体(教会)若偏离了正道,只体贴人意,步上自己新辟的小径,则真神必渐远离,荣耀、威力也必将逐渐消逝。
在前所述的背景下,选民中有形的联系不见了(罗马书十三章1节),似乎一切制度、组织都停顿,失去了它活泼的生命力;也没有人负责官长的职任,本该居高位的人(有能力、有恩赐者)不尽职、不做工、不关心,任凭圣工荒废……
悲乎!阅此史册,感叹现今世风之日下,生民涂炭,魔焰高炽,选民懦弱,不禁要引啸高呼:末底改啊,你在那里?你那忠言逆耳的警语(以斯帖记四章13-14节),为何未能穿透时光隧道,震溃此耳聋、昏沉的世代!
忆起摩西曾因过份推辞,结果亚伦成为摩西的口之典故(出埃及记四章13-16节);再看看珊迦的时代,因无人关心国事(除了极少数),甚至那些有能力的官长们也不理会,于是,神就拣选了世上愚拙的、软弱的,叫那有智慧的、强壮的羞愧(哥林多前书一章27-28节)。
珊迦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他没有俄陀聂美好的家庭背景,也没有以笏犀利的剑,他只有一根「赶牛棍」,神却藉着他打败敌人,拯救同胞。
每个人的恩赐不同,因此不必羡慕别人,也不必模仿别人,更不必自卑(哥林多前书十二章4-11节;以弗所书四章11-16节);要紧的是认清自己,然后各尽其职,在爱中建立基督的身体(以弗所书四章12、16节)。
基督徒要能救自己,也能救别人(提摩太前书四章16节),好在属灵争战中得胜;所以保罗鼓励我们,要做「刚强的人」(以弗所书六章10节)。
「事奉」,本身就蕴涵着力量,在服事的过程里,它更能操练我们、造就我们,因此,我们更该义无反顾地投入圣工的行列。在各个角落、各行各业中,神都预备着祂的伏兵,准备随时给魔鬼一个痛击,请问我们是否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