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能的勇士基甸─他的军队

基甸率领三百精兵打败米甸人,拯救了他的同胞,以如此少数的军队克胜强敌,实属神迹:在「胆量」的考验里,留下不怕死的人;以两种喝水的姿势,挑选出「儆醒」的人;神藉基甸宣告:凡惧怕胆怯的,可以回去,可见他们经过考虑,因而留下来,没有人勉强他们,他们纯粹是自愿的,如此严格地淘汰两次,三百精兵于是产生。

面对多如蝗虫、海沙的敌方军备,基甸的三百勇士如何克敌致胜?

他们的素质,表现在那些细节上?

经文:士师记六-八章

基甸这位救民族的英雄,圣经用极长的篇幅来介绍他,整个故事描述得非常详尽,给予我们后代的读者诸多宝贵资料。

因从不同的角度,可学习到不同的道理;作者唯恐蹧蹋了这么多有关于基甸的宝贵道理,拟稍作分类来介绍之,以便较有系统地认识这位士师,及他所做的一切。

众所周知,基甸率领他那三百精兵打败米甸人,拯救了他的同胞,以如此少数的军队克胜强敌,实属神迹(确实是神的帮助)。暂时撇开神的帮助不谈,我们来看看基甸军队的素质;因为在挑选的过程里,神亲自指示哪些人是不合用的,如此严格地淘汰两次,三百精兵于是产生,证明神是重质胜于重量的。

一、勇敢的(七章3节)

当初基甸吹角号召同胞时,有玛拿西人、亚设人、西布伦人、拿弗他利人出来跟随他(六章35节);但神认为人太多,所以经过挑选(七章2节)。

第一次的考验,就是有关「胆量」的考验;凡是「惧怕胆怯」的可以回去,于是有二万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万(回去的约占三分之二);可见大多数人是盲从,是一窝蜂的跟随(其实内心惧怕),他们缺少理智的、冷静的考虑,只逞一时的冲动。

既然胆怯的走了,留下的当然是不怕死的囉!但单单不怕死,还不够格成为耶和华军队中的翘楚;所以神很清楚地提示:

「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七章2节)

这些人必须大有胆量,但又谦卑自己、凡事靠神,才能为神打圣战。

二、儆醒的(七章4-7节)

神第二种试验很奇妙、很有意义,无形中显露了这一万人基本个性上的不同。

经过试验,分成两类:

用手捧着舔水的—神所用的。

跪下喝水的—神不用的。

这个试验,主要是测试他们「儆醒」的反应:

①敌情观念:当时是与米甸人敌对,以色列人已经在哈律泉旁安营,米甸营则在他们北边的平原(七章1节),因此他们几乎是在最前线,随时会遭受敌人意外的攻击。要使自己获得平安,必须「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儆醒才可以,而「用手捧水来舔」就符合这种精神,随时随地,保持警觉。

②不贪图肉体享受:

兹比较两种喝水的姿势所具之不同意义:

跪下喝水:容易喝得饱足(甚至可以一头栽到水里,来个清凉);但它却暗示着追求舒服、体贴肉体、放纵自己。

捧着舔水:不易喝得爽快,勉强能解渴。它暗示能攻克己身,不求安逸。

一个为神打圣战的人,若只为了「口腹之欲」,而随随便便「跪下」,丝毫不以立场为念,那怎能蒙神重用呢?

古谚「不为五斗米折腰」提醒我们,基督精兵在这五光十色的罪恶世界中,更要谨慎,不要因贪图肉体之快乐,而放纵情欲、出卖自己。

三、甘心乐意(七章3节)

神已藉基甸宣告:凡惧怕胆怯的,可以回去……。

他们经过考虑,因而留下来;没有人勉强他们,他们纯粹是自愿的。

惟有出于自动自发的服事,才有持久的功效。

三百勇士对基甸的领导,是绝对顺服的,不仅殷勤的操练,更是有准备的,同心合意、安静等候指示,并坚持忍耐,在浊污的世代中,终为主打美仗。尽管时代多变,神要求祂的精兵所具之素质,当是不变的,请问,我们是否装备齐全,整装待发了?是否依然有此种信心,要为主打美仗?

四、殷勤的操练(七章1节)

观察他们行动的时间有两个较特殊的时刻:①早晨(1节);②三更之初(19节)。

「早晨起来」(1):早晨对许多人,往往是一个大考验;我们听过太多有关晨更的道理与见证,通常我们承认,早起的人有较大的作为(特例不在此论:诸如夜间工作者及特殊行业)。

「三更之初」:大约晚上十时;这种时间一般人也该休息了,但他们却儆醒争战。

如果是「懒骨头」的人,想必早上起不来,晚上熬不下吧!

五、顺服的(七章17节)

基甸吩咐他们说:「你们要看我行事……你们也要怎样行。」(17节)。

三百勇士对基甸的领导,是绝对顺服的,因此命令能够贯彻,行动干净利落,达到致胜效果。

我辈基督精兵,当以绝对顺服的态度来跟随耶稣;到将来,我们也可以说:「感谢神!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哥林多后书二章14节)。

六、有准备的(七章8节、16节)

他们带着「食物和角」;肉体总是要靠饮食之力来维持,争战亦需工具;他们虽是靠神的一群,但他们很实际(有人说过,愈属灵的人愈重实际)。

今日的信徒若想有力量争战,也须重视食物;基本上,把身体锻鍊得健健康康,然后再追求内心的饱足—即补充灵粮,这就是准备争战。天国的门徒,就像家主从他的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马太福音十三章52节)。如果缺乏道理的滋润、灌溉,如何能成长?又如何争战呢?

所以要羡慕神的道,如同耶利米先知所言:

「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祢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我是称

为祢名下的人。」(耶利米书十五章16节)。

七、同心的(七章20节)

三队人都各站各的地方,虽然站的地方不尽相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呼喊的口号也一样。他们很同心,所以神也同工。

主耶稣亲自答应过:

「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马太福音十八章19节)。

我们若想要得主更大的同工与祝福,那更要同心合意地努力(腓立比书一章5-6节)。

八、能坚持、能忍耐(八章4节)

他们虽然已经得到初步的胜利,却不骄矜自满,看到逃掉的敌人,他们还要追赶。到约旦河过渡,虽然疲乏,还要追赶。这种精神太伟大,不达最后胜利终不罢休,肉体虽然疲惫,还是坚忍。往往一个人的最大成就,就是在这种时候才显现出来。忍人所不能忍,克人所不能克,才能超越别人的成就。

九、能安静等候(七章20-23节)

他们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着火把,右手拿着角,喊叫耶和华和基甸的刀。他们各站各的地方,一点也不乱跑乱撞,等到神使米甸人自己用刀互相击杀,逃跑后,他们才开始追赶。

他们不仅对神有信心,还能安静等候,看神的作为。今天,我们同样要以安静的心,来等候神的引导(诗篇二十七篇14节)。

「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撒母耳记上十四章6节)

「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提摩太后书二章3节)

神在每个不同的时代里,都要拣选祂的儿女,组成耶和华的军队,在浊污的世代中,为祂打美仗。尽管时代多变,神要求祂的精兵所具之素质,当是不变的。基甸和他的三百人,渡过了他们的暗夜;今日,逢此末世,请问,我们是否装备齐全,整装待发了?是否依然有此种信心,要为主打美仗?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3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