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参孙的鉴戒

参孙的失败,是因他的生活态度、婚姻原则,及作工的方式;试想:我们的生活是否也如参孙般游戏人间、随心所欲,体贴肉体不体贴神意,喜好标新立异呢?现今世代,人生的课题太枯燥、也太艰难,因此容易随波逐流,沉沦于五光十色的世代中。

他──一代士师,民族英雄,众人希望之所归;

如今,竟落得神离开而不自知……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

多少无奈,多少悔恨,皆在这话中,表明尽尽;查考参孙的后半生,让我们也有着这一份的惆怅。

「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十六章20节)。

「说:我情愿与非利士人同死……」(十六章30节)。

一代士师,大力士,民族英雄,众人希望之所归,如今,竟落得神离开而不自知,

甚至选择「宁为玉碎」的地步;怎不令我们唏嘘呢!

扼腕之祭,理出头绪,为何工作正如日中天的太阳之子(参孙名字的意义),空留余恨于人间。

一、游戏人间──随心所欲

人生,因罪的缘故,所以,充满劳苦、愁烦、无奈。但它却是很严肃的课题。

所以,摩西祷告神:「求神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篇九十篇12节)。

参孙,有幸成为士师,他的工作本是艰巨的,他的责任也该是沉重的;可是,他却一直以「游戏人生」的态度,要去完成神所托付给他的大使命。

或许,人生的课题,太枯燥,也太艰难;我们偶尔用一点诙谐的态度,去渡化一些困境,也无可厚非;但若老是用这种态度,去跟罪恶开玩笑,那无异「玩火自焚」。

参孙的「幽默」,可在他的宴客时,表露无遗;当众人酩酊于婚筵的快乐时,他竟提出个谜语,以飨大家;若大家不能解谜,则必须给他衣裳。他的谜题是:「喫的从喫者出来,甜的从强者出来。」(十四章14节)。

此谜语,原文是用押韵的对句方式表达的,可见参孙并不像我们所误认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相反地,他的文学造诣颇高;或者就如我们通常所谓的「文武全才」吧!

可惜,他把恩赐用于那种场合,终带来反效果;一场高兴的喜筵,变得不欢而散,妻子也归了别人(十四章10-20节)。

另一次,是参孙他捉了三百只狐狸,将尾巴一对一对捆上,然后将火把点燃,捆在尾巴中间,将狐狸放入非利士人的禾稼中,使禾稼并橄榄园都烧尽……(十五章1-8节)。

我们似乎看见他童心未泯般地恶作剧。然而,他就是用惯这种态度,来打击敌人。

当他在迦萨被人暗中包围时,他却睡到半夜。起来后将城门的门扇、门框、门闩,一齐拆下来,然后扛在肩上,直到希伯仑前的山顶上(十六章1-3节)。

这种作法,虽然显示他力大无穷,对敌人暂时有遏止作用;可是用得着如此「表现」吗!

还有,就他敷衍大利拉那几次的试探,再再都显出他游戏风尘的心态。即使,对方的试探,已逼近他的秘密,威胁到他的生命,他竟还「玩世不恭」地自以为超越,而安然睡觉(十六章4-20节)。

今日,我们较担心的是,主内那些有恩赐的弟兄姊妹们,因为条件好,对什么都抱着蛮不在乎的态度,(好玩嘛!试试看!)则很容易惹火上身!

二、体贴肉体──放纵情欲

参孙的生活,一直不很严谨,相反地,更是放荡不羁。因此,他所看见且喜爱的,无不信手拈来,取来吃,享用之。

正因这种生活哲学—

「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

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传道书二章10节)。

使他

执意要娶非利士女子(十四章1-3节)。

即使违背父母亲的诰诫,与神对婚姻的训勉,也在所不惜!

看到死狮内,有蜂蜜可吃,就随手取蜜;拿细耳人条例中,不可摸死尸的规条,早抛到九霄云外!

最后,遇见大利拉,对方是蛇蝎美人,但参孙沉醉在她的柔情蜜意之下;虽再三地被出卖,总不能醒悟,犹以为是打情骂俏地玩笑哩!

可叹!体贴肉体,放纵情欲,真会使人心眼蒙蔽,成为属灵的瞎子;最后结局,就是跌入死亡(罗马书八章6节)。

盼主内信徒,不论在感情、交友、婚姻、事业上,都能顺从圣灵带领。相信,必能得生命的平安!

三、特立独行──标新立异

参孙的行径,自始至终,是踽踽独行的。

或许,他的天然神力,造成他事奉神,拯救人的特殊方式。别人帮不上忙,他也不需别人帮忙。

然而,这种独来独往的方式,真的可行吗!君不记得「独木难撑大厦」的警语?参孙正患了此种大忌。

最浅显的道理;当参孙预备要与敌同归于尽时,因他已经瞎眼,他要求拉他手的「童子」,让他摸到柱子(十六26);然后,他抱住那两根柱子,使之倒塌(十六章29节)。

想想,一个万夫莫敌的大力士,却要小小童子助他一臂之力;那我们还有什么可夸口的呢!(哥林多前书十二章24节)。

参孙,太过于把自己的形象突出,使敌人一下子就发现他是以色列人的领导者,就这样,针对他展开密集的攻击。别忘了,树大招风。

时代的悲歌!人一直不能由历史中,学到宝贵的教训;似乎在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总有人要把自己塑造成当代的英雄;在教会的历史上,也多少会出现几个「聪明的傻子」,自以为,没有他的奉献,教会的前途就黯淡了。

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今天,不是期待英雄的出现;乃是盼望一群真正用生命相交的弟兄姊妹,共同在主里彼此扶持,为教会、为基督而努力!

在争战的立场上,参孙一直走得很孤单;他必需以个人的力量,去应付广大敌人;虽每每得胜,但最后胜得很辛苦。

有次,他用驴腮骨,杀了敌人一千,事后,他差点累得渴死(十五章18节);可见体力、心力的透支,何等严重!这就是独自事奉所带来的结果。很遗憾,今日在教会内,大多数人,还是把圣工的担子,集中在少数人身上(美其名为能者多劳),造成劳逸不均的恶性循环。

参孙的悲剧,呈现于另一层次上。

他的犹大同胞,被非利士人攻击(十五章9-13节)。

他们就出卖参孙,用绳索绑住参孙,将他交给敌人。

可恨哪!犹大人。忘恩负义,参孙是他们民族的拯救者,这些人竟为自己安全,而把他们的领袖,

亲自交给仇敌。

大卫的诗篇(诗篇五十五篇12-15节):

「原来不是仇敌辱骂我,若是仇敌还可以忍耐,也不是恨我的人向我狂大,若是恨我的人,就必躲避他。不料是你,你原与我平等、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己的朋友。

我们素常彼此谈论,以为甘甜……

愿死亡忽然临到他们……他们的心中都是邪恶。」

主耶稣的叹息(马可福音十四章18节):

「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喫的人要卖我了。」

我们只能想象,参孙、大卫及主耶稣,这种被亲人同胞出卖的椎心之痛;审视之余,今日我们的行径,可曾伤了主耶稣的心?又可曾伤了弟兄姐妹的心!

简而言之,参孙的失败,归之于他的生活态度、婚姻原则,及作工的方式;生活太随便,婚姻又当儿戏,不尊重神的旨意,且不听从父母的劝言,一意孤行;加上工作上,没有属灵同伴鼎力相助;自己又不断地进入试探中;虽天生超人力量,能暂时挽狂澜,却不能终其生作长久之中流砥柱,此是民族损失,自己损失,亦是真神的损失。

盼我辈同灵,以此为鉴,而自重自爱之!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3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