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经云:「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十二14)。有些基督徒为了追求圣洁,采行禁欲主义。他们认为圣洁就是禁绝性欲、喝酒、跳舞、赌博等恶事,并且努力灵修,多读经、祷告、聚会。当人们想藉由「自己的力量」追求圣洁,而把「神」摒除在外,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事实上,圣洁是神的本性,只有神是圣洁的,人无法藉由自己的力量成为圣洁。因此圣经在探讨「人的圣洁」时,也一并讨论「神的圣洁」。以下拟依据圣经探讨有关圣洁的问题。
一、圣洁的意义
「圣」(holy)的希伯来文是,意思是「分别、分割」,是要与「世俗有所分别」。「圣」是神的本性,是属于神的;因为神是圣的(利二十26),祂是与世俗对立的。「圣」的希腊文为,是指神(约十七11)、耶稣(约六69),以及圣灵(约十四26,二十22)。中文圣经翻译「圣」这字时,加上「洁」,而成为「圣洁」。经云:「只有耶和华为圣,除祂以外没有可比的。」(撒上二2)。只有神是圣洁的,这是祂的属性。所有与神有关的人或物,都要从世俗中分别出来,归属于神,因而也要加上「圣」字。例如神临在的地方是圣地(出三5),神的殿称圣殿(赛六1),神的经书是圣经(约五39),神的山称圣山(诗二6),献给神的物品是圣物(出二十八38),祭司进圣所穿的服装称圣服(利十六4),安息日是神的日子称为圣日(创二3),神的名称为圣名(利二十二32),神的使者是圣天使(可八38),神的门徒称为圣徒(徒九13)等。
神的属性是全然圣洁,完全没有邪恶;所以归属于神的人或物,也必须是圣洁,与世俗有所分别。倘若人不知分别圣的和俗的,导致亵渎圣物,将使神也被亵慢,会遭致死亡(结二十二26;民十八32)。兹将「归神为圣」的例子列举如下。
1.圣日
神赐福给安息日,定为圣日(创二3;出二十8)。「安息」意思是「停止、休息」,这天不可做世上的工作。安息日是圣洁的日子,是特别的日子,应与其他日子有所分别。平日应该工作,而安息日应当休息。安息日是属于神的,应该要按照祂的吩咐来度过。这天要停止世上的工作,参加教会的聚会,让身体得到休息,使灵性再次获得复甦。
安息日的意义是要我们在「时间上」来尊崇神,也就是承认「神是时间的主宰」。神是宇宙的主宰,是历史的主人,祂要人在安息日这天分别为圣,使人能尊崇祂、敬拜祂。因此圣经有关安息日的禁令(出三十一14;赛五十八13-14),都是为了维持该日的圣洁性,避免信徒将圣日俗化,侵犯属于神的「圣洁时间」。
2.圣殿
犹太人认为圣洁是有地域性的。以色列地较外邦土地圣洁,耶路撒冷较以色列全地圣洁,城内较城外圣洁。最圣洁的地方是圣殿,而圣殿中又以至圣所为最圣洁。至圣所只有大祭司一年可以进入一次,在赎罪日时;圣所只有祭司可以进入;内院一般犹太人可以进入;外院外邦人也可以进入。因为痲疯病是不洁净的,所以旧约的律法规定,病人只能住在城外(利十三46),不可以进入圣殿,以免侵犯属于神的「圣洁空间」。
3.圣物
旧约的律法有洁净条例的规定。分蹄及反刍的动物、非捕食的雀鸟,以及有鳍、有鳞的鱼类,是洁净的,百姓可以食用;至于非分蹄及非反刍的动物、捕食的雀鸟,以及无鳍、无鳞的鱼类,是不洁净的,百姓不可以食用(利十一1-13)。
凡献给神的物品是「圣物」,是属于神的「圣洁物品」,不能沾染任何污秽。例如只有洁净的动物中的牛、羊(利一1-2),斑鸠或是雏鸽等鸟类(利一14),才可以作为祭牲献给神。又如地的出产(利十九24)、个人的财产(利二十七28)、圣战的战利品(书六19),一旦献给神作圣物,都不可赎回,免得亵渎了神的圣物,将被治死(利二十七29,十九7-8)。
4.圣职
神是圣洁的,因此服事神的人也应当圣洁。为了防止祭司亵渎其「圣洁的职分」,律法规定祭司有特别的禁令。祭司必须来自亚伦的后裔(出二十八1),并在婚姻上要追求圣洁。一般祭司不可娶妓女、被污的女人、被休的妇人为妻(利二十一7);而大祭司的要求更严格,只能娶处女为妻,不可娶寡妇、被休的妇人、被污为妓的女人(利二十一13-14)。因为祭司是归神为圣的,如此可以保持后裔的圣洁。祭司要穿圣衣(出二十八2),献祭前要先为自己赎罪(利九7)。倘若祭司违反神的吩咐,将会遭受严厉的处罚。例如祭司拿答、亚比户,在神面前献上凡火,是神没有吩咐他们的,就有火从神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神面前(利十1-3)。
神是生命的源头,是与死亡对抗的,因此律法规定凡触摸死尸的人将成为不洁净。大祭司应最圣洁,要远离不圣洁;所以连自己父母去世,也不可以挨近死尸(利二十一10-11)。祭司不可以挨近死尸,除非为他骨肉之亲的父母、儿女、弟兄,和未曾出嫁、作处女的姊妹(利二十一2-3)。百姓摸死尸要隔离在营外(民五2),他要不洁净七天,要用除污秽的水洗净(民十九11-12)。倘若他们因死尸不洁净,污秽将传染给会幕,圣洁的神就不再居住其中,直接危害到百姓的安全。所以祭司更要遵守神的吩咐,倘若祭司不圣洁,违反「圣洁的职分」,将会自取灭亡。
二、神的圣洁
神是造物主,祂有无限的尊荣与威严,是人所无法测透的。圣洁是神的本质,一方面表示祂是良善,另一方面也显明祂的公义。经云:「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祢?谁能像祢──至圣至荣,可颂可畏,施行奇事?」(出十五11)。「圣洁」是「分别」的意思,要将「耶和华真神」与「埃及地假神」分别出来。神的圣洁有二方面的意义,兹叙述如下:
1.造物的神与受造的人须分别
神是圣洁的,所以拜神的百姓也要圣洁(利十九2)。倘若不圣洁的人看见神的面,将不能存活(出三十三20)。所以神向百姓显现时,都伴随着雷轰、闪电,和密云,以避免百姓看见神的面(出十九16)。而且要求百姓和祭司要自洁(出十九14、22),以免被神击杀。
雅各与神彻夜摔跤,面对面见了神,为何仍然存活(创三十二30)?《出埃及记》三十三章中所指「神的面」,是指「神的荣耀」;人见到「神的荣耀」,将无法存活。因此摩西与神「面对面」说话(民十二8),并不是看见「神的荣耀」,而是在「神面前」与神说话,也就是在「法柜的帐幕前」(民十七7)。倘若神主动用人的形像显现,人见到「神的面」,并未看到「神的荣耀」,因此仍然可以存活。例如亚伯拉罕(创十八1)、约书亚(书五14)见到「神的面」,性命仍得保全。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先知以赛亚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天使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因呼喊者的声音,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那时先知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因为先知是不洁的人,他见到神的荣光,可能会无法存活。有一天使拿炭沾先知的口,他的罪孽便除掉,他的罪恶就赦免了。后来先知就接受神的差遣,去向百姓传扬神的意旨(赛六1-8)。
2.对犯罪的人神会施行审判
经云:「惟有万军之耶和华因公平而崇高;圣者神因公义显为圣。」(赛五16)。「公平」又翻译为「审判」。当圣洁的神在公义的审判中,使恶人遭受惩罚时,祂就显出祂的「圣洁」。
神是公义的。就个人而言,倘若我们爱神、守祂的诫命,神必向我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倘若我们不遵守祂的诫命,去跪拜偶像,神必追讨我们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二十5-6)。就国家而言,倘若百姓留意听从神的话,谨守遵行祂的一切诫命,神必赐下福气,使百姓出也蒙福,入也蒙福(申二十八1-6);倘若百姓不听从神的话,不谨守遵行祂的一切诫命律例,咒诅必临到百姓身上,使他们出也受咒诅,入也受咒诅。神因百姓行恶离弃祂,必使咒诅、扰乱、责罚临到百姓,直到百姓被毁灭,速速地灭亡(申二十八15-20)。
以利的两个儿子是祭司,本应追求圣洁,分别为圣服事神。但他们却行恶事,不认识神。凡有人献祭,正煮肉的时候,祭司派仆人将肉都取去了;他们藐视神的祭物,严重的得罪神,使百姓不愿意向神献祭;甚至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心中没有神(撒上二12、17、22)。父亲以利曾规劝他们,然而他们不愿听父亲的话(撒上二25)。对于祭司犯罪得罪神,神宣告审判的内容如下:(1)罪恶不能赎去。神要永远降罚与以利的家,因他知道儿子作孽,自招咒诅,却不禁止他们。所以神向以利家起誓说:「以利家的罪孽,虽献祭奉礼物,永不能得赎去。」(撒上三13-14)。(2)死亡将迅速临到。日子必到,神要使以利的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他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他们二人必在同一日同死亡(撒上二31-34)。(3)祭司职分将被夺去。祭司的职分原先是世袭的,因为以利的儿子不肖,以利家的祭司职分将被夺去。神要另立撒母耳为祭司,他必照神的心意而行(撒上二35-36)。
三、人的圣洁
神对摩西说:「你们要归我为圣,因为我──耶和华是圣的,并叫你们与万民有分别,使你们作我的民。」(利二十26)。神的本性是圣洁的,祂要将圣洁赐给人,让人可以分享神的圣洁。身分上的圣洁是神赐予人的恩典,因为人藉由自己的力量无法成为圣洁;但神的百姓仍应在道德上竭力追求,能够过着分别为圣的生活,使神的名得到荣耀。
在旧约时期,神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以色列人,特作自己的子民;他们要归神为圣洁的民,所以要谨守神的诫命,遵行祂的道(申七7,二十八9)。人的圣洁有二方面的意义,兹分述如下。(1)身分上的圣洁:只要百姓愿意接受割礼,遵守与神所立的「圣约」,就可以成为圣洁的民(创十七1-13;徒七8)。这是神赐给的恩典,与百姓的行为无关。因此百姓虽然贪婪(民十一34)、嫉妒(民十六)、发怨言(民二十一4-6)、试探神(民十四22),祂仍称他们为圣洁的民(申二十八9)。(2)品德上的圣洁:既然成为神的子民,就要谨守神的诫命;也就是要从外邦人中分别出来,能够在生活上追求圣洁,可以符合神的心意(利十八1-5)。倘若一时犯错违背律法的规定,也可以藉由献祭来赎罪(利四1-12)。
到新约时期,因为耶稣的降生和受死,所以基督徒成为神的儿女。圣洁意义有二:(1)身分上的圣洁:信徒接受合法的浸礼,罪得到赦免,成为神的儿女(罗八16),已经成圣、称义了(林前六11;来十三12)。这是因为耶稣基督的受死和流血,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十10、14)。信徒被称为「圣徒」,这是在身分上圣洁。虽然哥林多教会骄傲自大、分争结党、行为不好,使徒保罗仍然称他们为「圣徒」(林前一2)。因为我们在耶稣基督里,祂成为我们的圣洁(林前一30)。所以与圣洁的主合而为一,是我们基督徒成圣的基础(罗六19)。(2)品德上的圣洁:信徒在消极方面,要能够分别为圣,不效法外邦的习俗,在罪恶中生活(林前六17-七1)。信徒在积极方面,要时时儆醒,努力追求灵命的长进。藉由读经、聚会明白神的话语(约十七17);并且常常祷告祈求圣灵的能力(罗八1-13,十五16),使我们可以成圣,将心志改换一新,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能够显出神的形像,成为名副其实的「圣徒」(弗四20-24)。
结语
人因亚当犯罪,罪就进入世界;犯罪的结果是死亡,于是死就临到众人(罗五12)。基督徒虽然受洗归入主的名下,但仍然带有必死的身体,受到败坏的辖制(罗八18-25)。虽然我们在受洗归主后成为圣徒,有身分上的圣洁;而且我们努力灵修,竭力追求品德上的圣洁,但在行为上无法达到完全圣洁的地步,如同圣洁的天父一样。
当耶稣再临时,我们的身体要改变成为灵体,是不朽坏的、荣耀的、强壮的(林前十五42-44)。在天国里的灵体没有罪性,因此人不会犯罪。圣洁在天国里能完全实现(帖前三12-13),因为完全没有罪恶,因此又称为「荣耀的天国」,这是每一位基督徒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