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圣经中的轭

引言

信主以前,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只要喜欢的事就可以去做,看起来似乎很自由;其实是受到罪的辖制,成为罪的奴仆,没有不吸毒、不赌博、不抽烟、不喝酒的自由。信主以后,我们以基督为王,成为基督的奴仆,仍然没有自由;行事为人要受真理的限制,不合乎真理的事不能做。我们成为义的奴仆,受到义的束缚,只能行义的事。

主耶稣说:「你们当负我的轭」(太十一29)。既然信徒已经脱离魔鬼的轭,得以享受自由,为何还要肩负耶稣的轭?轭的意义为何?它有何象征性的用法?它有何属灵的教训?以下拟根据圣经探讨此问题。

轭的意义

「轭」(yoke)的希伯来文为,希腊文为,原指用一根杆子,套在两头以上的牲畜的颈和肩上,使牠们能一起耕种(民十九2;撒上六7)。除了字面的意思外,轭也有象征性的意义。「轭」象征捆绑人的枷锁。在政治上,象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被统治者要进贡,这是他们所负的轭;统治者要保护他们的安全。在宗教上,轭象征神祇与信众的关系,信众要膜拜神祇,遵守律法的轭;神祇有义务要保护信众。因此轭代表两者间的关系,例如神祇与信众、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主人与仆人、丈夫与妻子等的关系;双方互相连结,负有应尽的责任。

兹列举数项圣经中轭的象征性用法,说明如下。

(1)在社会上,指遭受别人的奴役。例如雅各欺骗父亲以撒,得到父亲的祝福后,以扫就放声痛哭,求父亲也为他祝福。以撒对以扫祝福说:「你必倚靠刀剑度日,又必事奉你的兄弟;到你强盛的时候,必从你颈项上挣开他的轭。」(创二十七40)

(2)在政治上,指以色列王加在百姓身上的重担(王上十二4)。也指百姓遭受外邦人的奴役与束缚(利二十六13);然而,神能折断百姓所负的轭,使他们不再遭受奴役与压迫(利二十六13;结三十四27)。

(3)在宗教上,轭指服事神的义务,例如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哀三27)。轭也代表神的管教,例如神将铁轭加在这些国的颈项上,使他们服事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耶二十八14)。轭同时代表神的律法(耶五5),因此「将轭折断」代表人不遵守律法。法利赛人所遵守的轭是沉重的,是奴仆的轭,是人承担不起的(徒十五10;加五1);而耶稣的轭则是容易的,是轻省的(太十一30)。轭亦预表末日神的拯救临到,弥赛亚要释放百姓的重担;例如弥赛亚要折断百姓所负的重轭,和肩头上的杖,并欺压他们人的棍(赛九4)。

轭的属灵教训

轭除了实质的意涵外,也有属灵的教训,兹列举数项说明如下。

1.未曾负轭的母牛

旧约律法规定,若以色列百姓遇见被杀的人倒在田野,不知道是谁杀的,就要寻找离被杀之人最近的城市,那城的长老就要从牛群中取一只未曾耕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把母牛犊牵到流水、未曾耕种的山谷去,在谷中打折母牛犊的颈项(申二十一3-4),来为百姓赎罪。「未曾耕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未曾耕种的山谷」,代表赎罪的物品须要分别为圣,因此须使用未曾俗用的东西。「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是指约两三岁的小牛,尚未在田里工作过。又如要制作「除污秽的水」,材料也要使用一只没有残疾、未曾负轭、纯红的母牛(民十九2)。「未曾负轭的母牛犊」预表主耶稣,祂从不为世俗所使用,祂是世上的光,是圣洁无罪的,因此藉由祂在十字架的宝血,可以赎去世人的罪孽。

2.圣俗不要同负一轭

「轭」象征两者间的亲密联合。神是圣洁的,信徒也要成为圣洁(利十一44),如此方能与神联合;因此当以色列人拜偶像,与巴力毗珥连合,神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民二十五3)。在耕种上也是一样,律法规定不可并用牛、驴耕地(申二十二10)。因为牛、驴高矮不一,速度不同,无法妥善搭配,发挥最大的功效。而且牛是洁净的动物,驴是不洁净的动物(申十四3-8),因此牛、驴同负一轭,可能造成圣俗的混杂。

经云:「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林后六14)。信徒与外邦人属于不同类别,不要同负一轭,彼此结婚;虽然可以在身体上彼此结合,却无法在灵性上彼此联合、同享。在与外邦人的交往上也要注意,为了避免信徒沾染不洁净的物,我们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林后六17);倘若我们能分别为圣,神就收纳我们。

3.幼年负轭原是好的

经云:「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哀三27)。就年龄而言,「幼年」是指年少的时期。倘若我们能把握机会,在体力充沛的时期服事神,接受负轭的磨练,就好像献上最好的初熟果子一样,会得着神的喜悦。就个性而言,「幼年」是指未受驯服、个性刚烈的时期,与谦卑柔和的个性正好相反。「轭」象征着苦难、管教,是磨练人的工具。就如同负轭能使牲畜循着正路行走;信徒遭受苦难的操练,也能使人悔改、反省,因而走在正确的生命道路上。

基督徒面对苦难要仰望神,紧紧的抓住祂,要等候、静默、忍耐,千万不要灰心丧志,神一定会施恩给我们。因为主应许祂必不永远丢弃人,苦难一定有尽头;祂虽使人忧愁,还要照祂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祂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三24-33)。因此我们要谦卑,承认神是命运的主宰,愿意顺服祂的旨意,并诚心向天上的神举手祷告(哀三41),相信祂会引导我们当行的路。

耶稣的轭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28-30)。这里耶稣的「轭」与「担子」是同义词。何谓「耶稣的轭」?它是指耶稣的「教导」。「轭」是一种主权的象征,耶稣是我们唯一的主人,我们愿意作祂的仆人,要单单顺服耶稣的权柄,不再顺服其他的权柄,祂将使我们心里得享安息。「耶稣的轭」是容易的、轻省的,藉着圣灵的帮助,赐给属灵的力量,它不会成为重担,使人无法负荷。倘若我们跟错了主人,顺从肉体的情欲,就作了罪的奴仆(罗六16),负「魔鬼的轭」,结局将是沉沦与死亡。

「耶稣的轭」与「法利赛人的轭」是对比的。法利赛人为了使百姓能严格遵守神的律法,设立了许多规矩,结果成为难担的重担(太二十三4),如同轭一般,使百姓苦不堪言。例如法利赛人拘守古人的遗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可七3);他们认为在安息日掐起麦穗来吃,这是一种收割的动作,违反安息日不得作工的规定(太十二1-2);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医好手枯干的病人,法利赛人认为这人并非病危,不可以在安息日接受治疗(太十二9-14)。这些都显示法利赛人对于律法的解释严苛,如同轭一般,成为百姓的重担。「法利赛人的轭」是注重外在的形式,例如奉献十分之一;而「耶稣的轭」则是重视内在的省思,例如要行公义、怜悯、信实(太二十三23)。

「法利赛人的轭」并不是「律法的轭」。律法虽然是旧约时期的产物,但它是神的话语,不会过时;倘若我们要进入永生的天国,就当遵守律法(太十九17)。律法是圣洁的,诫命也是公义、良善的(罗七7、12)。耶稣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五17-18)。例如律法规定:不可奸淫;但耶稣却说: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因此,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倘若我们愿意背负「耶稣的轭」,遵从耶稣的教训,将可以得着义(罗十4)。

结语

一般人喜欢自由,不喜爱受到束缚。自由常沦为放纵,误以为可以不受规范,凡事都可以行,不必服从真理,造成社会与教会的乱象。虽然圣经明说:「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十九6),但人不肯服从真理,在教会中也有信徒离婚。

虽然「轭」是捆绑的枷锁,将使人遭受束缚,令人心生厌恶;但基督徒信主后,仍应负「耶稣的轭」,也就是顺从真理的引导,就如同火车行驶在铁轨上,可以顺利到达天国的目的地。

使徒保罗说:「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六16)。当我们愿意成为神的奴仆,愿意肩负「耶稣的轭」,愿意顺服真理的引导,虽然会带来暂时的不自由,但终究会得到真自由;因为不会犯罪,不再受罪的辖制(约壹三6),我们将有焕然一新的生命。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