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圣经中的相称

引言

在参加婚礼时,通常大家看到新郎与新娘是否「相称」,是因为「郎才女貌」?还是「门当户对」?或是「信仰相同」?在职场上,有人当公务员,一天上班八小时,每月薪资六万元;相对的,有人当工读生,一天工作八小时,而每月薪资只有二万元。二人比较,何者的收入与付出是「相称」?

圣经中是否也有「相称」的记载?「相称」的意义为何?「相称」有何教训?「相称」与「配得」有何关系?在《启示录》中,为何只有主耶稣是「配得」展开那书卷?以下拟根据圣经探讨这些问题。

相称的意涵

「相称」(worthy)的希腊文,是指拿某物到天平上称重量,两边的价值相等,有值得、适当、配得的意思。在古代买卖东西时,要使用天平来称重量。天平是一组平衡木,两端各放置一个盘子。例如有人要买黑糖一斤时,要在一端先放置一斤的铅块,在另一端再放置黑糖,直到两边的盘子平衡;这代表两边的价值相等,此处是指两边的重量相等。倘若两边的盘子不平衡,这代表两边的价值不相等,也就是重量不相等。

相称也可以使用在刑罚上。因为人犯罪,或是不愿意遵行神的吩咐,因而遭受惩罚。例如人若犯罪,就该受责打(路十二48)。审判官要定恶人有罪,他若该受责打,审判官就要叫他当面伏在地上,按着他的罪照数责打。只可打他四十下,不可过数;若过数,便是轻贱你的弟兄了(申二十五1-3)。所以「犯罪」与「受责打」是「相称」的,犯的罪越重,要责打的越多。又如在末日的时候,神要施行审判,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人的报应」与「人的行为」是「相称」的。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惟有结党、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的,就以忿怒、恼恨报应他们(罗一32,二2-11)。

当使用天平来称重量时,如果两边的盘子不平衡,这代表两边的价值不相等,也就是「不相称」的意思。圣经中强调某些事物极为重要,以致其他事物与它相比较,都显得「不相称」。例如为了强调「智慧」的重要性,「金银财宝」都「不相称」,不足与之比较,所以《箴言》中记载:「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比珍珠宝贵;你一切所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箴三14-15);又如为了强调死后「天国的享福」,「现在的苦楚」都「不相称」,是可以忍受的,所以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说:「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八16-18)

相称的教训

圣经中不乏「相称」的教训,以下略举数项来说明。

1.行事为人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使徒保罗说:「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弗四1)。「蒙召」是呼召,就是我们被神拣选,去接受特别的好处;就是使我们成为祂的儿女,可以得着救恩;将来能进入神的国,得着祂的荣耀(帖前二12;帖后二14)。神既然拣选人成为祂的儿女,使人有高贵和尊荣的身分;所以信徒要在生活和行为上有相符的表现,这样才是名符其实。

信徒既然蒙「神的呼召」,「行事为人」就要与「神的呼召」「相称」。所以信徒要在基督里渐渐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四13-16)。

倘若我们蒙「神的呼召」后,「行事为人」仍然像外邦人一样。我们存虚妄的心行事,丧尽良心,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我们不愿意脱去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不愿意将心志改换一新,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结果是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弗四17-24)。如果我们不愿意凡事追求长进,造成「行事为人」就与「神的呼召」「不相称」,最后会被神弃绝。

2.要按理领受圣餐

经云:「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林前十一27)。「不按理」的希腊文,就是「不相称」、「不配得」的意思。「干犯」的希腊文,就是冒犯、有罪的意思。不按理吃圣餐,就是冒犯主的身体和血,是得罪了神。这在圣餐礼中,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因为会遭受神严厉的惩罚。

在圣餐礼中,要如何领受耶稣的身体,方是按理领受?因为耶稣的身体是圣洁的,所以信徒也应圣洁,方配领受圣餐。如果犯了至死的罪,就不配领受圣餐。所以信徒在领受圣餐前,应当省察自己的行为(林前十一28)。倘若有犯罪的,要认罪悔改,求主赦免,然后才领受圣餐。如果不先自我省察,认罪悔改,用虔诚敬畏的心来领受圣餐,就会被主惩治,有软弱的、患病的,甚至死的(林前十一29-32)。

3.要背着十字架跟从耶稣

「十字架」原是罗马人所使用极端残忍的刑具,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遭受刑罚,为我们的罪而死,所以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十字架对信徒而言有下列的意涵:

(1)要同钉十字架

在施行浸礼时,要全身入水。这象征与主一同死、一同埋葬(罗六3-4),就是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六6);我们成为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五24)。浸礼完成时,要从水中上来。这象征与主一同复活,就是我们成为新造的人(林后五17),所以一举一动应有新生的样式(罗六4)。因为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三9-10),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2)要背负十字架

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九23)。在古代,罪犯要自己背负十字架到刑场(太二十七32)。耶稣曾背负十字架,我们要效法耶稣,也要天天背十字架跟从主。「十字架」预表苦难。基督为我们受过苦,给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跟随祂的脚踪行(彼前二21)。所以我们也要背十字架跟从主,愿意因主受辱、受害、受死。信徒既然在基督的生命中有分,因此也当在祂的苦难中有分。如果我们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和基督一同受苦;则耶稣的生会显明在我们身上,也就是我们必和祂一同得荣耀(罗八17)。

耶稣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太十36-39)。耶稣来到世上,建立属灵的国度;争战的对象不再是属血气的敌人,而是灵界的仇敌魔鬼(弗六10-17)。在信仰上面对逼迫,家人也可能成为仇敌,但我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五44)。倘若我们愿意为信仰付出,愿意为跟从主而承受苦难,也就是愿「背着十字架跟从主」,这样我们就「『配得』作主的门徒」,祂会将天国的永生赐给我们。

《启示录》中的「配得」

在《启示录》中记载三种「配得」:(1)神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例如经云:「我们的主,我们的神,祢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祢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四11)。(2)主耶稣是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而且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启五9、12)。(3)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信徒,他们是配得进入天国,主耶稣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们的名;且要在父面前,和父众使者面前,认他们的名(启三4-5)。以下只叙述主耶稣的「配得」。

1.相关经文

《启示录》中记载:「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传说:『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启五1-5)

2.书卷的内容

「书卷」指书写在羊皮或蒲草纸上的作品,是用卷轴卷起来(路四20),所以要展开书卷,方能阅读(启五2)。圣经中「书卷」的内容,可以指旧约的先知书(路四17),也可以指新约的《约翰福音》(约二十30,二十一25),或是保罗的书信(提后四13)。在《启示录》中的书卷,用七印封严了,其中记载神的奥祕;只有羔羊配得开启(启五7),表示只有透过主耶稣的启示,我们方能了解其中的奥祕。或许其中的内容,是有关末日神的审判与救赎。

3.书卷用七印封严

在《启示录》中的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启五1)。「书卷」用七印封严,是用盖章来密封。古代人完成文件后,会用卷轴卷起来,再用绳索捆绑,并以热蜡封妥,最后在蜡上盖上印章。一方面,是作为安全措施,保障文件的内容不会外泄,只有主人「配得」开启阅读;一方面,是作为标记识别,表示他是属于主人所拥有,并要受到主人的保护。这与人要受印记类似。在外邦神明的膜拜中,祭司会在受洗者的前额印上标记;在基督教中,神也用圣灵作为印记(弗一13),在神仆人前额上作标记(启七3),表示他们是属神所拥有的。

4.谁配展开书卷

谁配展开那书卷呢?在世界上,没有人配展开那书卷。但主耶稣祂配展开那书卷,原因有二:(1)祂是被杀的羔羊:主耶稣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启五9)。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二14;林前十五54-57)。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腓二8-10)。因而主耶稣祂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2)祂是勇猛的狮子,祂已得胜了。在末日的魔鬼的争战中,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最后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十七14,十一15)。因为基督是得胜者,所以祂配得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在称重的天平上,一方是谁「配展开那书卷」?一方是主耶稣是「牺牲者和得胜者」,所以祂「配得」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耶稣基督集「勇猛的狮子」(得胜者)与「被杀的羔羊」(牺牲者)于一身,似乎是两种相反的形象。这告诉我们,耶稣基督的得胜不是透过暴力,而是经由受苦、受死、流血。所以我们要效法基督成为「得胜者」,在世上面对困苦时,也要透过受苦、忍耐,成为「牺牲者」,最终一定能胜过苦难。

结语

使徒保罗说:「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腓一27)。虽然「行事为人」要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这是不容易达成的目标;但我们仍要竭力追求,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直到完全的地步(弗四13;腓三12)。只要我们愿意听从神的话语,并且全心跟随耶稣的脚步,我们在基督里将日渐成熟,与神的关系将愈加亲密。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