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圣经中的馨香

引言

人都有嗅觉,因此喜爱香味,厌恶臭味。在日常生活上,女士常会使用香水,有些男士也用香水,使身体散发出香气。古代对于死尸产生的恶臭,为了消除臭味,会使用香膏去膏身体(可十六1)。在拜神的事上,旧约律法规定要在圣殿中烧香,要用馨香料制造,可以发出馨香之气(出三十7-8)。

馨香的意义为何?它与献祭有何关连?何谓基督馨香之气?为何奉献也能发出香气?以下拟根据《圣经》探讨这些问题。

馨香的意义

「馨香」希伯来文的意思是香味、香气,是香甜的气味,能使人闻到以后感觉舒适。正如同人有嗅觉,喜爱香味一样;《圣经》的作者用拟人化的描述,论及祭物发出「馨香」之气,因而能够蒙神悦纳。例如挪亚为神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神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创八20-21)。

不是所有的「馨香祭物」,都能蒙神悦纳。在《以西结书》中,三次论及以色列百姓仿傚迦南人的习俗,将「馨香的祭牲」献给偶像(结六13,十六19,二十28);甚至将自己的儿女杀了,使他们经火归与偶像(结十六21)。「馨香的祭牲」在物质上虽然发出了馨香之气,但在属灵上却是发出恶臭,在神眼中是可憎的,无法蒙神悦纳。因此神要惩罚以色列百姓,他们必倒在刀剑、饥荒、瘟疫之下(结六11-12)。

以下拟从《圣经》中,略举数项与「馨香」有关的事项来加以说明。

馨香的火祭

在《创世记》中,已经记载献祭的事迹。例如神吩咐亚伯兰说:你要取母牛、母山羊、公绵羊、斑鸠、雏鸽作为祭牲献祭,不料有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经过(创十五8-17),这是一种「火祭」。后来,律法明文规定要献上「馨香的火祭」,兹说明如下。

1.火祭的意义

「火祭」希伯来文的意思是指献祭时,祭物要用火焚烧。「火祭」中的「火」象征神圣洁的作为,表明神要烧灭一切的杂质,使人能完全圣洁,与神的性情相合,始得在祂面前存活。例如以色列人打败米甸人以后,祭司以利亚撒对打仗回来的兵丁说:「耶和华所吩咐摩西律法中的条例乃是这样:金、银、铜、铁、锡、铅,凡能见火的,你们要叫它经火就为洁净,然而还要用除污秽的水洁净它;凡不能见火的,你们要叫它过水。第七日,你们要洗衣服,就为洁净,然后可以进营」(民三十一21-24)。「火」也象征神的审判,火是神忿怒的记号,祂要烧灭一切的罪恶。例如祭司拿答、亚比户,在神面前献上凡火,是神没有吩咐他们的,就有火从神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利十1-2)。

2.馨香火祭的种类

「馨香」指发出香气,「火祭」指祭物用火焚烧。因此,「馨香的火祭」只是指在献祭的时候,因为焚烧祭物,而发出芬香的气味。在希伯来文中,用许多的字来描述「烧」,其中有一字音译是qatar,意思是烧香、烧祭物,因为能化为烟火上腾,可产生馨香之气,所以「烧(qatar)」常与「馨香的火祭」并列使用。

在《利未记》中记载五种献祭,祭物都要用火焚烧,而且都会发出香气,因此都被称为「馨香的火祭」,兹说明如下。

(1)燔祭

供物若以公牛为燔祭时,牠的脏腑与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利一9)。

(2)素祭

若有人献素祭为供物,要用细面一把浇上油,加上乳香,烧在坛上,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利二2)。

(3)平安祭

若有人献供物为平安祭,要用没有残疾的牛。祭司要把脂油,与肝上的网子和腰子取下,并把这些烧在坛的燔祭上,就是在火的柴上,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利三5)。

(4)赎罪祭

民中若有人误犯了罪,要牵一只没有残疾的母山羊为供物。祭司要把羊所有的脂油都取下,正如取平安祭牲的脂油一样。祭司要在坛上焚烧,在耶和华面前作为馨香的祭,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利四31)。

(5)赎愆祭

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这就是罪;或是有人摸了不洁的物,因此成了不洁,就有了罪。他要因所犯的罪,献上一只母羊,或是羊羔,或是山羊作为赎愆祭的祭牲。祭牲的脂油,祭司要在坛上焚烧,为献给耶和华的火祭,是赎愆祭(利五1-6,七1-5)。因为赎罪祭怎样,赎愆祭也是怎样,两个祭是一个条例(利七7);所以赎罪祭是献上「馨香的火祭」,赎愆祭也是献上「馨香的火祭」。

3.真正的馨香火祭

在旧约时期,人若犯了罪,可以藉由献上赎罪祭为馨香的火祭,为他赎罪。因为按着律法规定,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来九22)。旧约的律法只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因此不能藉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吗?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来十1-4)。

在新约时期,耶稣是神的儿子,祂是神的羔羊;耶稣是无罪的祭牲,要除去世人的罪孽(约一29)。耶稣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赎罪,乃用自己的血。耶稣在十字架上一次献上自己,藉着祂的宝血,成了永远的赎罪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可以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来十10-14,九11-15)。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好像馨香的火祭一样,献与神(弗五2);因而可发出香气,使神闻到能欢喜和悦纳。所以耶稣复活以后,神将耶稣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

基督馨香之气

在新约时期,因为哥林多教会中有人质疑保罗的使徒身分,所以他就加以解释说:「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林后二14)。「夸胜」希腊文的意思是引导人在凯旋的队伍中游行。当时罗马人打胜仗回来,百姓会在路旁带着香炉迎接,得胜者的身上充满着香气,所以「香气」是与「得胜」有密切的关系。

保罗到处传扬基督的福音,好像与属灵的魔鬼争战一样,常常藉着主得胜;将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们都顺服基督(林后十4-5)。因为保罗在传福音的事工上战胜魔鬼,成为「得胜者」,所以在基督得胜的行列里,保罗充满着基督馨香之气,这就证明保罗是主耶稣基督的使徒。基督徒要效法保罗,一方面愿意一心遵行主道,有好行为的表现;一方面能战胜魔鬼的诱惑,成为「得胜者」,自然能散发出基督的香气,使外邦人在鉴察的日子能归荣耀给神(彼前二12)。

「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林后二15-16)。「死……叫他死」希腊文的意思是「本于死,以至于死」;「活……叫他活」希腊文的意思是「本于生命,以至于生命」。正如同献祭时,祭物的香气上升,渐渐的扩散,使人都能闻到。基督福音的传扬也是一样,使听到福音的人都能沾染基督馨香之气。但对于「灭亡的人」,就是不愿意相信福音的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这香气成为致死的毒气,因为他们硬心不相信耶稣,使他们从死亡进入死亡中,也就是从肉体的死亡进入灵魂的死亡中。但对于「得救的人」,就是愿意相信福音的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香气成为基督馨香之气,使他们从生命进入生命中,也就是从肉体的存活进入灵魂的永生中。

「这事谁能当得起呢?」,「这事」是指传福音使人有基督馨香之气的事,因为能使人由死入死、由生致生,谁能配得去行呢?就人本身而言,没有人是合适的,只有主耶稣是最合宜的。但祂已经将传福音的责任交托信徒,所以只要我们有愿作的心,祂会赐给我们能力,使我们能完成主所托付的使命。

馨香的奉献

保罗对腓立比教会长期在物质上供给他,表达了感谢之意。腓立比教会常为保罗奉献,一直到保罗被囚禁在罗马,他们差派以巴弗提将奉献送去给保罗。因此,保罗说,他们奉献是作了一件美事(腓四14)。

保罗说:「我并不求甚么餽送,所求的就是你们的果子渐渐增多,归在你们的帐上」(腓四17)。奉献可以蒙神记念,为自己积财在天。好像有一本帐册在天上,会记录我们在地上的奉献。所以在奉献的事上,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我们,使我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如经上所记:他施舍钱财,賙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林后九7-9)。

「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因我从以巴弗提受了你们的餽送,当作极美的香气,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腓四18)。「极美的香气」希腊文的意思是芬芳的香气,也就是馨香之气。奉献好像献祭一样,能够发出极美的香气,所以甘心乐意的奉献是神喜悦的,但是恶人的祭物却是神所憎恶的(箴二十一27)。例如亚拿尼亚夫妇看见有人奉献全部的田产,因而受人尊敬,他们也卖了田产,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却说是把所有的钱都奉献出来了。使徒彼得责备他们是撒但充满了心,是在欺哄神,试探主的灵,结果夫妻两人先后死去(徒五1-10)。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奉献都会发出香气、得到神的喜悦。如果不是出于诚实的心,神会厌恶这种奉献。

「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5-19)。有人担心奉献将使自己的财产减少,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不愿意奉献。保罗却说奉献可以经历神丰富的供应,能得到主充足的祝福。神会为我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我们,甚至无处可容(玛三10)。倘若我们专顾自己,不愿意奉献,不但无法经历神丰富的供应,而且会遭受亏损。我们撒的种多,收的却少;我们吃,却不得饱;喝,却不得足;穿衣服,却不得暖;得工钱的,将工钱装在破漏的囊中(该一4-6)。

结语

外在的献上馨香的火祭,虽能发出香味,但不一定能蒙神悦纳。例如经云:「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神吩咐扫罗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要将男女,并牛、羊,尽行杀死。但是扫罗消灭亚玛力人后,私自留下上好的牛羊。当撒母耳责问他时,扫罗说这些牛羊是要用来献给神的。扫罗想用献祭来掩盖他悖逆神的行为。结果因他不愿听从神的话,厌弃神的命令,神也厌弃他作以色列的王。

神所看重的,是我们的内心是否敬畏神?所以在口头上称颂神的人,不能都进入天国;惟独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太七21-23)。所以我们既然相信耶稣,以祂为我们的主人,我们就要成为忠心的仆人。倘若我们能凡事遵照神的命令而行,使人感受到有基督的香气在我们身上,就能蒙神悦纳,祂会把最好的天国赐给我们。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