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认为死者的命运与安葬的地点有关。如果死者能葬在自己的故乡,则可以分享在世亲属的生活。所以一般中国人眷恋故土,不愿意老死他乡。先民渡海出外经商,死后为求落叶归根,仍有将全尸运棺或拾骨装瓮以归葬故里的习俗。
《圣经》中是否有安葬之地的记载?为何列祖想葬在迦南地?为何国王想葬在列王的坟墓里?为何身葬异乡、无法安葬,甚至被暴尸荒野,是极大的羞辱和惩罚?以下拟根据《圣经》的记载来谈论这些问题。
一、葬在应许之地──迦南地
(一)要葬在迦南地
以色列人与中国人相似,也有安葬在家乡的习俗。例如神应许亚伯拉罕,要将他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永远为业(创十七8)。亚伯拉罕相信神的应许,就以迦南地为自己的故乡。后来,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希伯仑。因为亚伯拉罕是外人,是寄居的,所以向赫人以弗仑买地,好埋葬撒拉。以弗仑就将麦比拉、幔利前的那块田和其中的洞,都卖给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就把他妻子埋葬在该地(创二三17-20)。这地后来成为亚伯拉罕的家族坟地,亚伯拉罕自己、以撒、利百加、利亚和雅各都葬在该墓地(创二五9,四九29-31)。
当约瑟要接父亲雅各下埃及去的时候,雅各心中害怕,神在异象中安慰他说: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带你上来;约瑟必给你送终(创四六4)。后来雅各的死期临近了,他就两次向约瑟要求说:请你不要将我葬在埃及。我与我祖我父同睡的时候,你要将我带出埃及,葬在他们所葬的地方(创四七29-30,四九29-32)。约瑟遵照父亲遗言,将父亲安葬在迦南地,幔利前、麦比拉田间的洞里(创五十13)。
约瑟要死之前,叫子孙们起誓,一定要将他的骸骨从这里搬到迦南地去。当约瑟死了,人用香料将他薰了,把他收殓在棺材里,停在埃及(创五十25-26)。要葬回故土,是约瑟的心愿(出十三19)。后来约瑟的骸骨在旷野漂流四十年,终于葬埋在迦南地的示剑(书二四32)。
(二)葬在应许之地的意涵
列祖都希望能葬在「迦南地」,就是神所应许之地。他们都知道「地上的家乡」是作客之地,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一样。列祖都在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天上的家乡」。所以葬在应许之地,就是盼望「天上的家乡」,是神为我们所预备的一座城(来十一8-16)。
二、葬在家族的墓园
亚伯拉罕买地作为家坟以后,这种作法渐趋普遍。约瑟的骸骨葬埋在示剑,是雅各从前向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所买的那块地,也成为家族墓地(书二四32)。有关家族墓地,《圣经》常用「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来表达(士八32;撒下二一14)。例如士师参孙死后,葬在他父玛挪亚的坟墓里(士十六31)。又如亚希多弗见国王不依从他的计谋,就吊死了,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撒下十七23)。
「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代表能「与父亲同睡」,这是蒙神的祝福。亚伯拉罕之前的世代,《圣经》中记载人们的结局,是用「共活了几岁就死了」来表达(创五5)。到了亚伯拉罕以后,《圣经》是用「归到他列祖那里」(创二五7-8;申三二50)、「与列祖同睡」(王上二10)来表达人生的终局。「列祖」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父亲、祖先、祖宗。「归到他列祖那里」,象征与先祖相连,一方面,可以继承列祖的信仰和生命,能够代代相传,一直延续下去;另一方面,可以与列祖一同长眠,一起得到神的喜悦。所以「归到他列祖那里」、「与列祖同睡」,都成为神的祝福语。例如神祝福摩西说:你必和你列祖同睡(申三一16)。又如神祝福大卫说:「你寿数满足、与你列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撒下七12-13)。
三、葬在列王的墓园里
(1)可以葬在列王的坟墓里
在王国时期,国王也设立墓园,成为列王的坟墓。能被葬在列王的坟墓,是一种荣誉,代表受到百姓的爱戴,也代表蒙神的喜悦。例如大卫王是合神心意的王,他与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王上二10)。又如约沙法作犹大王,神与他同在;因为约沙法行他祖大卫初行的道,不寻求巴力,只寻求他父亲的神,遵行神的诫命,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为。约沙法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代下二一1)。
再如大祭司耶何耶大,他不是国王,但却被葬在列王的坟墓里,这是非国王唯一得享这个殊荣的人。因他推翻篡位的亚他利雅,并立约阿施为王,使约阿施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当耶何耶大死的时候,被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代下二四16)。
(2)不能葬在列王的坟墓里
在王国时期,国王不能葬在列王的坟墓里,是一种咒诅,代表受到百姓的唾弃,也代表无法蒙神的喜悦。例如大祭司耶何耶大死后,犹大王约阿施去事奉亚舍拉和偶像。神差遣先知警戒他,他却不肯听。祭司撒迦利亚也责备约阿施,他就派人将撒迦利亚用石头打死。后来约阿施患重病,臣仆背叛他,要报祭司撒迦利亚流血之仇,杀他在床上,葬他在大卫城,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坟墓里(代下二四25)。又如约兰登基作犹大王。他行以色列诸王的道,与亚哈家一样;因他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他又在犹大诸山建筑邱坛,使耶路撒冷的居民行邪淫,诱惑犹大人。后来,神使约兰的肠子患不能医治的病,他就病重而死。他去世无人思慕,众人葬他在大卫城,只是不在列王的坟墓里(代下二一20)。再如亚哈斯作犹大王,他不像他祖大卫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却行以色列诸王的道,又铸造巴力的像,并且在欣嫩子谷烧香,用火焚烧他的儿女,行可憎的事。亚哈斯与他列祖同睡,葬在耶路撒冷城里,没有送入以色列诸王的坟墓中(代下二八27)。
四、尸体无法妥善安葬
在《圣经》中认为,尸体无法安葬在家乡或坟墓里,被暴露荒野,让空中的飞鸟和地上的野兽啄食,都是极大的羞辱和惩罚。不但恶人会因受到咒诅,尸体受到羞辱;有时连神的子民,尸体也会受到羞辱。兹简略说明如下。
(一)尸身葬在异乡
有一个神人奉神的命令从犹大来到伯特利,向耶罗波安王说神的预兆。神嘱咐神人说:不可在伯特利吃饭喝水,也不可从你去的原路回来。于是神人从别的路回去,不从伯特利来的原路回去。有一个老先知住在伯特利,去追赶神人,对他说:请你同我回家吃饭。因有天使奉神的命令对我说:「你去把他带回你的家,叫他吃饭喝水。」这都是老先知诓哄他。于是神人同老先知回去,在他家里吃饭喝水。因为神人违背了神的命令,所以受到神的咒诅,不但被狮子咬死,而且尸身不得入列祖的坟墓,被老先知葬在自己的坟墓里(王上十三1-30)。
(二)尸身被钉在墙上
1.因战败而尸体受辱
死后不得安葬,被视为是神所降的灾祸之一,显示当事人因为作恶犯罪而受到神的咒诅(耶九22,二五32-33)。所以将人的尸体安葬,是对死者表达忠贞之爱的一种方式,不但会受到人的称赞,也会得到神的赐福。例如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非利士人打胜战,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仆倒在基利波山。非利士人将扫罗和他儿子的尸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基列‧雅比的勇士就起身,冒着生命的危险,将扫罗和他儿子的尸身从城墙上取下来,送到雅比那里,用火烧了;将他们骸骨葬在雅比的垂丝柳树下(撒上三一11-13)。因为尸身已经开始腐化,这是对死者不敬的行为,所以「用火烧尸身」,是出于悲悯之心。大卫就差人去见基列‧雅比人,对他们说:「你们厚待你们的主──扫罗,将他葬埋。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你们既行了这事,愿耶和华以慈爱诚实待你们,我也要为此厚待你们」(撒下二4-6)。
2.因报仇而尸体受辱
扫罗王违背誓言,杀死基遍人。神为基遍人伸冤,使以色列人遭遇三年的饥荒。基遍人希望大卫交出扫罗子孙七人,将他们悬挂在基比亚。于是大卫把爱雅的女儿利斯巴给扫罗所生的两个儿子亚摩尼、米非波设,和扫罗女儿米甲的姐姐所生的五个儿子交在基遍人的手里,基遍人将他们悬挂在山上,这七人就一同死亡。爱雅的女儿利斯巴日夜守护着儿子的尸体,不容空中的雀鸟与田野的走兽前来糟践,直到大卫将他们的骸骨埋葬才肯罢休(撒下二一9-14)。可见让死者的尸体保持完整,并且能得到安葬,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件大事。
(三)尸身被暴露荒野
例如犹大人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将可憎之物设立在圣殿中,污秽这殿。又在欣嫩子谷建筑陀斐特的邱坛,好在火中焚烧自己的儿女。神说:「因此,日子将到,这地方不再称为陀斐特和欣嫩子谷,反倒称为杀戮谷。因为要在陀斐特葬埋尸首,甚至无处可葬;并且这百姓的尸首必给空中的飞鸟和地上的野兽作食物,并无人鬨赶。那时,我必使犹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街上,欢喜和快乐的声音,新郎和新妇的声音,都止息了,因为地必成为荒场」(耶七30-34)。当神的咒诅临到,百姓将死无葬身之地,这是可怕的结局。同时,因为在战争中失败,敌军要将犹大王的骸骨和他首领的骸骨、祭司的骸骨、先知的骸骨,并耶路撒冷居民的骸骨,都从坟墓中取出来,抛散在日头、月亮,和天上众星之下。这些骸骨不再收殓,不再葬埋,必在地面上成为粪土(耶八1-2)。骸骨从坟墓中取出来,不再葬埋,这是入侵的敌人对犹大人的凌辱,也是犹大人因离弃神所遭受的咒诅。
又如当亚哈作以色列王,他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马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里为巴力筑坛。耶洗别杀了耶和华的众先知(王上十八4),又想杀以利亚先知(王上十九2)。所以神借以利亚先知预言说: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别的肉(王上二一23)。之后,以利亚先知叫了一个先知门徒来,要他去膏耶户作以色列的王,并要耶户去击杀亚哈的全家,同时指出耶洗别必在耶斯列田里被狗所吃,无人葬埋(王下九1-10)。耶户到了耶斯列,就派人把耶洗别扔下来。她的血溅在墙上和马匹身上,牠们也践踏了她。后来他们去收殓她,却找不到她的尸体,只寻得她的头骨和脚,并手掌。这正应验耶和华藉他仆人以利亚所说的话,说:「在耶斯列田间,狗必吃耶洗别的肉;耶洗别的尸首必在耶斯列田间如同粪土,甚至人不能说这是耶洗别」(王下九30-37)。
结语
使徒保罗说:「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6-18)。事实上,「地上的家乡」、「地上的墓园」都是暂时的,末日都要被烈火销化。只有「天上的家乡」方是永远的,是我们要竭力追求的。
虽然成为见证人,为主作见证,可能被兽杀死,为主殉道。甚至尸首被倒在大城里的街上,无法把尸首放在坟墓里(启十一3-9)。「尸首不放在坟墓里」,表示尸体不归到列祖的坟墓里,是一种羞辱与惩罚。但胜利永远是属于神的,不久之后,有生命的灵从神那里进入见证人里面,他们就站起来驾着云上了天(启十一11-13)。所以我们要为主忍受短暂的羞辱,将来一定能蒙神赐与永恒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