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由上一课,认识人类是神的儿子,身分是何等尊贵,但人只要活着一天,就有其基本上的需要,连相信真神的人,也是如此,因他们依然带着肉体,圣经上就叙述主耶稣告诉相信祂的人说:「我不求祢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祢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翰福音十七章15节),所以本课根据实际的情形和圣经的观点,来介绍「人生的需要」,使我们在追求满足需求时,也能不受罪恶的影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安全感
人类权利的宣言中,提到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充分表明人类不断在追求,使人生活于有保障的环境中。在现实的环境中,有很多的保险措施,均是要满足此一「安全感」的需求。这种安全感包括:
1. 生活的保障:
以个人而言,在物质的追求和成长中,大部分的人很辛苦的工作,已经不再像古时候的人,是为追求三餐的温饱而已,而是要改善环境,提高生活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潜在的追求意识──使自己在任何一个环境,或是将来年老之时,在生活上有所保障。以整体性而言,人讲求合作、互助,并透过各种管道,争取各项福利,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能保障人基本生活的社会环境。这种追求是正确的,是人类发展的动力。
2. 心灵的慰藉:
不但肉体生活要追求保障,且随之而来的是,在心灵上也需要得到倚靠和慰藉。这是因为人在忙碌工作之时,自然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科学愈发达的地区,心理上的需求就愈大,若无法获得充分的满足,自然会产生很多的冲突和不幸,如有人因学业压力、事业压力而产生心理病症,甚至虽拥有名位、财富之人,也会产生自杀事件。另一方面,追求心灵的满足和安全,本是人基本的需求,是不能因外在的忙碌而被忽略的。
人若有安全感,有一个安定的家庭、社会环境,甚至是健康的身心,才能真正发挥本身所拥有的一切能力、智慧、情感,去建立自己的家庭、事业,使人生充满喜乐,实践自己的理想。
二、归属感
人是群居的动物,就有追求归属的需求,同侪之间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胜过亲情,尤以青少年为甚,青少年深怕被朋友排斥、讥笑,若不善导,有时会有不良的影响,造成不良的帮派。而这归属感的需求,包括:
1. 被尊重:
人在现实的环境中,虽有智愚、贫富、尊卑等等不同的天分、身分,又有不同种族,但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当一个人不被尊重,他的自尊心会受打击,有时会因面子、名誉问题,而产生人与人之间极大的冲突。圣经上强调,每个人在神面前,不论其身分如何,都是平等的,因每个人都具有相同尊严的生命,这生命我们前面已介绍过,那是神所赐的,其价值是平等的,因此圣经称那些信靠真神的人,「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不同种族)、自主的、为奴的(不同社会阶层),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家人)了。」(加拉太书三章28节)。
2. 被接纳:
人是神所造的,却不是机器,人具有情感,人不能没有朋友,人需要正当地抒发其情感,因此人需要被接纳。在平时,人被接纳,有归属感,有他交际的空间,心会得满足。在忧伤时,他能得安慰;在需要时,得到支持,甚至在犯错、失败时,更感到被接纳的需要。圣经教训人当彼此接纳;「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福音七章12节),「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马太福音七章1节),「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罗马书十五章7节)。
3. 被肯定:
自己在工作完成之后,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心中何等满足、喜乐,这不但有成就感,更有归属感,因人都需要被肯定,所以若能存正当的心,互相肯定、支持,将使每个人的工作、家庭得到更大的帮助。天上的真神也以恩典福气肯定行事正直、公义的人。
三、信仰
观察世界上各种民族,无论是已开发或未开发的地区,都有他们的信仰,足见信仰是人生的基本需要,因为信仰是:
1. 人生的力量:
正当的信仰,不是世俗的迷信或是伤风败俗的骗人假宗教,而是能使人有力量,去面对各种挫折、困难、病痛和危险,因在心灵上有所倚靠、慰藉,并因信仰上的理论,使人能接受许多现实环境,使人在困境中重新站立起来。若能找到天上的真神,信靠祂,所领受的将是最实际的帮助和力量。如圣经中记载一位敬畏神的人,名叫约伯,因为出于神的考验,使他受到极大的打击,但他持守信仰,使他有力量,经得起试验,得到神肯定其信仰的真诚,和神从苦难中重新建立家庭、事业,就是很好的证明。
2. 人生的原则:
有正当信仰的人,那就是他的原则,他不会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因他知道神在观察,如中国人所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只要不是迷信,信仰对人的行事为人,有正当的约束力量,和督促人行善,成为人的原则。如圣经叙述,天上的真神,要求信靠祂的人,需要遵行祂所教训的,凡事按照神的真理而行。
3. 人生的目标:
上一课提到人的尊贵性之一,是人类具有永存性,这也是每个信仰不断在探讨和追求的问题。人活着不单是为着肉体,信仰向我们阐明,人更当追求永远的目标,就是永存灵魂的归宿。这也是下一段,所要谈的另一种人类的需求。
四、盼望
没有理想、盼望的人,是极其痛苦的,最后他会失去活着的力量,也会失去活着的意义。人需要盼望,这盼望包括:
1. 现在的希望:
对自己而言,是希望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建立自己的事业,肯定自己的成就,无论这成就是大是小,并相信明天会更好,使人生充满光明、喜乐。对家族而言,甚至是全人类,则希望下一代能比这一代更好,所以为人父母者,都愿意为提供自己的儿女,有一个更美好的学习环境,有一个更安定的生活,甚至比别人更可靠的资产,而不断辛苦工作、鼓励儿女,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希望有更多的产业留给后代,纵然时代潮流不断演进,但希望则不会改变,因这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2. 将来的盼望:
就是灵魂将来的归宿。人无法规避这件事,因人肉体的生命有限,且人在冥冥的心中,深切体会到,若人只在肉体中有希望,那人将是何等可悲,辛劳一辈子,死了以后一点纪念和价值都没有,这跟其它动物有何分别?甚至比动物更可怜。圣经上把这件事阐明出来,说明人会追求永生的盼望,是神的工作:「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道书三章11节),所以人追求此种需要的满足是正确的,不是自我安慰,也非盲目,人当找到天上的真神,信守祂的真理,才能领受永存的盼望。
五、神言小品—信靠真神必得安慰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言第十六章第9节)。「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义人奔入,便得安稳。」(箴言第十八章第10节)。
1.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
为了生存,人类有食、衣、住的生理需要,接着是对安全感、归属感、温暖感的追求,拥有了自尊之后,就想自我实现;因此,人们为自己理想的未来,心中筹算自己的道路。箴言云:「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言廿章24节)。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诚如经云:「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言十六章33节)。不但平凡人无法绝对万事如意而自我实现,连君王的心也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言廿一章1节)。
是故,人类在追求身心的需要时,往往会遭遇许多挫折,面对匮乏或软弱时,身心必须有所寄托和帮助,诗篇中云:「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篇四十六篇1节)。神不只是帮助我们渡过困难,更重要的是,祂要指引我们的脚步,走在平安的路上。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豫言说:「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加福音一章67、78、79节)。您喜爱平安么?是否愿让天上的神指引你的脚步?
2.神的名是坚固台
当耶稣最后一次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时,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马太福音廿一章9节)。「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但在此乃「称颂救主」的话;「奉主名」来的,即奉神的名来的,应当高声称颂。乃因「耶和华真神的名」是坚固台,「耶和华」在希伯来文中,其原意是「自有的神」(参:出埃及记三章14节),祂的名在两千年前,基督要降生之前,天使才指示人,神的名是「耶稣」,祂要作罪人的救主(参:马太福音一章20~21节)。
人生在世,难免肉体的劳苦,心灵的愁烦,病痛的折磨,生活的重担,每天的压力,世界的诱惑,欲望的缠累,罪恶的侵犯;人需要救主,时时需要帮助,处处需要倚靠,神的名是你的坚固台,故使徒彼得在公会作见证说:「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四章12节)。可见,只有「耶稣」的名能拯救人,能帮助人,能赐人真正的平安。
耶稣说:「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翰福音三章18节)。信靠耶稣的名,接受奉主耶稣圣名的大水浸礼,能使人罪得赦;奉耶稣基督的名,能行神迹,医病赶鬼(参:使徒行传廿二章16节,三章1~8节,十六章16~18节)。是故,凡投靠耶稣基督,信而受洗的罪必得赦免,而有永生的盼望;信主的义人,若能凡事奉主名,必得恩佑,诚如经云:「无论作甚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祂感谢父神。」(歌罗西书三章17节)。
结语
认识人生的需要,使我们明白追求的方向,求天上的真神,依照我们的心愿,引导我们所走的路,从祂那里,领受满足的需要,使自己建立一个有原则、有目标、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