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明白了人的尊贵性和人基本的需求,人类也不断为追求满足而努力,但人生实际的情况如何?有两个人谈论人生的愿望:甲问:您将来有何计划?乙答:我现在认真读书,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并希望到国外留学,得到博士学位。甲问:再来呢?乙答:无论是到公私立机构工作,或是自己创立事业,我计划能好好发挥自己所长,有一番值得别人羡慕的成就。甲问:再来呢?乙答:当然是娶所爱的妻子,生养儿女,建立美满的家庭,与朋友和乐相处,并好好培养儿女,使他们能自立有成就。甲再问:儿女长大以后呢?乙答:此时,一些担子都可放下,希望和老伴到各地游历,享受各种快乐。甲问:当游历之后,您几岁了。乙答:当然大概七十多岁了。若能如己之所愿,人生当是何等可喜,相信每个人都会如此梦想。
一、追求的人生
思考上面两个人的对话,再查考圣经,印证自古至今,人类都是如此的追求。古代以色列国有一位出名的君王,就是所罗门王,在他经历了许多世事变迁之后,把人一生所追求的事物,叙述的很详尽,却也一针见血地评判这些事,因这本是他追求的。
1. 知识:
圣经记载所罗门王因相信神,神就赐给他广大的智慧,得以治理国家,并明白各项知识,超过众人(列王记上四章29~31节),这也是每个人想追求的。今日是知识爆发和开放的时代,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也促使科技突发猛进,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知识所带来的好处应是不少,但所罗门王的经验也使我们认识一些人生的缺憾:「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道书一章16~18节),何以如此?一方面知识是无涯的,人所能学的是有限的,而且综观现实的社会,教育水平虽提升,但犯罪率却不断升高,犯罪年龄不断下降,可见知识无法真正满足人的需求。
2. 成就感:
无论是在学问、地位、名声、工作事业上,能发挥所长,享有一番成就,自己欣慰也使人羡慕。所罗门王本也是如此想,且积极建设经营:「我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传道书二章4~8节),但后来却感到虚空:「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传道书二章11节),为什么?因这一切本就有限,而且若后人不知爱惜,使人更觉枉然(传道书二章18~20节)。
3. 享乐:
人的肉体本就是有需求、欲望,追求快乐、享受原是人之常情,若能称心如意,何等美好。所罗门王有财富、智慧,他也尽情享受,他说:「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传道书二章10节),但他又说:「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传道书二章2节),因他思考这一切都是感官且短暂的,而人心不容易因此满足,往往为追求更大的享受和欲望,会使人陷在放纵、罪恶之中,从现实社会许多的案例中,确是如此。
4. 长寿: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祝福人长寿是倍受欢迎的,若加上身体健康,儿孙满堂,值得羡慕。今日生活质量之提升,医药之发表,使人的寿命延长,但所罗门王很实际地提到:「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也是虚空。」(传道书六章3节),可见外在环境的变迁,大大影响长寿是否真的有福的定位。
5. 美满的家庭:
夫妻能相爱,儿女孝顺,家庭和谐快乐,是每个未婚者的的憧景,是已婚者当努力经营的,所罗门王是最肯定这种追求和价值,他说:「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神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传道书九章9节),希望每个人能享受此一最实际的福气。
二、现实的人生
思考了人所追求的事,会问,所罗门王所不下的评判,为什么会如此消极?当然不是。若能达到目标必有其益处,只是一方面所罗门王要我们正视人生的实况,如俗语常提醒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样才能针对问题,寻求解救之道,也就是所罗门王的第二个用意,使人追求更实质的目标。本段先谈谈人生的现况。常言,人需经历「生老病死」这些苦难,圣经上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九十篇10节)。
1. 多有劳苦:
人从小时候求学,到成人时创立事业,其间必经历许多劳苦。要有成就,劳苦是必须的,它本当是正常的,但却无法抹去造成压力的阴影,承受得住的人,当回想时,亦常感叹一番;承受不了的人,会想尽各种方法以求解脱,若一不小心,误用不正当的方法,如吸毒(今日毒品的滥用令人扼腕)、自杀,何等不幸、不智。
2. 多有愁烦:
不但劳苦,且充满愁烦,不断为工作、事业、儿女担心,虽人藉知识,可以预估和减少工作上的难处,适当地处理一些事故,但如所罗门王所说:「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道书一章18节),又说:「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箴言十四章13节),其意告诉我们:忧愁是难以避免的,俗语又说:「人生不满百,却怀千岁忧。」
3. 病痛之威胁:
科技不断进步,但各种疾病依然肆虐,威胁着个人的健康、生命,有时使一个充满抱负、有为的人,无法展现其长才;也威胁着家庭,使原本充满幸福美满的生活,顿时陷在愁云暗雾之中。人虽建立各种保险、教育制度,也只能减轻其伤害,人还是要面对它。
4. 死亡之限制:
生命不是人可以自己控制的,因此生命终了的限制,会阻碍人理想的发挥,也使人怀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罗门王所以感叹人生是虚空,其中最大因素就是死亡的限制,使人迷茫。
三、改善人生实况
所罗门王评论了人生的各项事物之后,他深深体会说:「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道书十二章13~14节),这告诉我们:
1.人的肉体虽有年岁的限制,但人既是神所造的,有永生的本质,人的灵魂是不灭的,所以我们当追求永生,使人在世上劳苦的一切,不受死亡之限制,而能显明其价值,这样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中,不致迷失方向。
2.要有永生之确切盼望,就要寻找天上的真神,不是只要信神就好,在众多的宗教信仰中,当详细比较、查考,如圣经所说:「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这才能在各种劳苦愁烦和患难中,把持方向,更能深信真神会保守我们所交付祂的,不致失望。
3.更进一步的,就是要以真信仰,作为我们行事为人的准则,使所作的一切都符合神的要求,都是善的,不但为自己积善于神面前,也才能真正借着互相的关怀、支持、救助,改善人生现实的苦况,使社会更祥和,深信明天会更好。
四、神言小品—敬畏真神有福气有盼望
「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箴言第廿二章第4节)、「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箴言第十四章第26~27节)。
1.敬畏真神大有福气
经云:「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言廿七章1节)。由于世事难料,今日不知明日事,上床难保下床时,所以世人趁着有生之年,追求财富、健康、享乐、名誉、地位、权势,惟恐丧失拥有的快乐和机会;然而,「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我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得前书一章24~25节)。再者,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若能敬虔事奉赏赐万物的真神,又能对真神赏赐我们的一切有知足的心,便能大得益处了(参:提摩太前书六章6~7节)。
是故,智慧人心存谦卑,敬畏真神,顺服神对他所作的一切安排,而能「无欲则刚,有容乃大」,有衣有食就能知足;真神必将圣经的真理赏赐给他,丰富他的生命,让她心满意足,应有尽有,像个富有的人。因他相信基督,领受赦罪的洗礼,归属耶稣,成为神的儿子──天国的王子,满有尊贵和荣耀,将来又能被迎接进入天国,享受好得无比永远丰盛的生命,何其幸福!
2.敬畏真神大有盼望
当主耶稣升天后第十天,一百二十位门徒在耶路撒冷楼上同心合意恒切祷告时,圣灵大降,彼得和众使徒被圣灵感动,高声见证耶稣是基督,为众人代死十字架,死而复活,又将看得见听得见的圣灵浇灌下来;众人听见觉得扎心,就请教使徒说:「我们当怎样行?」当时彼得指示他们得救正路──悔改、受洗(使罪得赦)、领受圣灵(得天国基业的凭据);并阐明「这应许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参:使徒行传二章1~39节)。由此可知,在劳苦、愁烦、短暂、空虚的人生中,惟有解决「罪」的问题,方能躲避地狱永远的苦刑,你的人生才有天国永生的盼望;惟有引导子女认识真神,领受天国的福音──基督的救恩,你的子孙才有永远荣耀的盼望。
你若能带领全家大小认识天上独一无二、全知全能的真神,你们全家以救主耶稣为一家之主,敬虔事奉,凡事藉祷告、祈求和感谢,将所需要的告诉神,神必会作我们永远的倚靠,赏赐我们意外的平安,做全家人的避难所。如此,生存于邪恶淫乱、道德败坏、暴力充斥的世界末期,有真神的保守和看顾,才有平安的保障;生命有平安,人生才有盼望。
敬畏真神的人蒙神喜悦。当救主降生那夜,天使天兵在伯利恒野地赞美神:「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加福音一章8~14节)。你若有一颗敬畏神的心,尊神为大,愿意遵行神的正道,你的人生就有盼望,神必引领你走永生的道路,一生一世享受基督里的自由、平安和喜乐。
结语
朋友,您活着是为什么?有目标吗?有真喜乐吗?希望藉本课,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人生,一起来面对现况,一起来克服,走过一生之后,能今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