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四种型态的吊诡
现代人的三大终极关怀是追求意义、追求平安、追求享受。三种型态的吊诡却成为它们的天敌。衰退型吊诡与交替型吊诡是人类共同的十字架,共振型吊诡是人类共同的试探。衰退型吊诡从根本摧毁了生存的意义,交替型吊诡摧毁了对平安的期待,共振型吊诡摧毁了对享受的追求。人生所有的充实无一幸存。其中,人生意义被摧毁是最严重的问题:若生存没有意义,拥有平安与享受又有何益?
因此,人唯有透过认识吊诡的本质─共存型吊诡,彻底了解各种型态的吊诡,看穿眼见之事的暂时性,视透繁华充实之下的虚空人生,以智慧回应各型虚空的挑战,才能在暂时的人生找到永恒的依赖。
二、重建人生的意义
让我们回到所罗门虚空论的原点。当短暂的人生被时间啃蚀殆尽,还会剩下什么?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是所罗门的叹息,也是世人心中的徬徨无依。大家心知肚明,每个人一出生就被判了死刑,一切都是虚幻,都是过眼烟云。在心理上,世人没有什么永恒的价值可以依赖。为了肯定存在的意义,我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向前迈进,不断的创新。「创新」有它的阴暗面,「创新」其实也是一种绝望的挣扎,是暂时与暂时之间的接力赛,尝试用连接不断的暂时感,取代搜寻无踪的永恒感,但是创新带来的文明火花,却把死亡的深渊照亮得更加触目惊心,这就是现代人的宿命。贯穿整卷传道书,与「虚空」形影相随的就是「生命短暂」,它引发了严肃的「延续」课题,当人的生命、财物、成就、幸福与一切拥有皆无法延续时,生存的意义何在?虽然有人阿Q式的自我安慰:「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后代继起有人,虽然心中欣慰,但是若自身的生命没有意义,继起的生命也不过是虚空的复制。也唯有彻底解决「延续」的问题,才能挣脱虚空的宿命。而「延续」问题的病根就是死亡。而因为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传八8),所以死亡的问题是无解的。
是的,死的本质包含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崩溃(注10),死亡毫无尊严可谈,死亡本身就是对人类尊严最大、最无情的打击。在传道书中,「死」这个字出现了十六次。但是,另一个关键字「神」却出现高达四十三次,人的生命在神手中(传九1),脱困之路隐微已现:日光之下亘古难题的解决,必须寄望于日光之上。直到神亲自道成肉身,耶稣受死、复活、升天成为人类中保,终于真相大白,「义人必因信得生」是人类唯一的脱困之路(哈二4)。因为相信耶稣的复活,我们被神引导走上生命的道路。因为信,我们期盼将来的天国,不但如此,因为信,我们也得到今生的救赎,我们已经修毕了「生死学」的学分,死亡被转型为长睡,失去了它对人生意义的破坏力。
换句话说,复活的盼望破解了生存意义的各种层面的难题。人生的意义从最底层到表层,分别是位置、目的、价值、满足(注11)。列表说明如下:
表(四)人生意义内涵的结构
意义的层次 意义的内涵 相关的难题
第四层 满足 我的心满足吗?
第三层 价值 我活得有价值吗?
第二层 目的 我要往哪里去?
第一层 位置 我是谁?
(一)位置
我们先从最底层的「位置」谈起。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登山队,最容易酿成山难;想不通自己「位置」的知识分子,可能因为人生无意义而去自杀。一块掉在地上的大铁片是没有存在意义的,直到它归回原来的位置,成为车子的一扇门,它才拥有存在的意义。同理,因为信,我们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位置」,藉着赦罪的洗礼,与神和解,回归原来的地位─神的选民、君尊的祭司、神的儿女,我们终于明白「我是谁?」,我们不再是迷途羔羊,「位置」层面的意义被挽回了。
(二)目的
因为「位置」的确定,人生的目的随即明朗化。开车的人若不知目的地何在,开车的举动就失去意义。本来人生的终点是死,是空无,在终点找不到人生意义。如今凭着信心之眼,我们透视死亡终点之后的人生,明白肉身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可以清楚回应「我要往哪里去?」这个难题,就是我们终要返乡─身体得赎,脱离脆弱的帐棚,住进天上永存的房屋(来十一16;林后五1),「目的」层面的意义被挽回了。
(三)价值
因为「目的」的清晰、人生观的更新,明白人生的价值(注12),知道施比受更有福(徒二十35)。价值感的支撑,使我们愿意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我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心中笃定的价值感,使我们进入任何工作领域时,肯全力以赴。在此,「价值」层面的意义被挽回了。
(四)满足
因为对「价值」的领悟,才有人生的满足。满足感绝非单纯来自拥有幸福,从幸福而来的满足是短暂而脆弱的,幸福不是满足感的坚强基石。所罗门王就是个例子,他拥有幸福,却毫无满足。相反的,使徒保罗传道生涯没有幸福可言,他却有满足的欢呼。因为真正的满足感一定来价值感,而非来自幸福感。而因为神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三11),对永恒的追寻是古今世人心中终极的呼唤。如今我们人生的意义,从最底层的「位置」,结结实实的建立到表层的「满足」,都与永恒有关,永恒感自然涌现,与满足感对唱,这才是我们所要的心满意足的人生。
三、破解人生的虚空
这个满足的人生是我们回应、破解人生的虚空得到的。让我们再次回顾我们怎样凭着信心,在神的恩典中视透人生虚实共存的吊诡,的把支离破碎的生存意义,完整的重建。列表如下:
表(五)人生意义的难题的解决
意义的层次 意义的内涵 相关的难题 难题的解决
第四层 满足 我的心满足吗? 透视共存型虚空
第三层 价值 我活得有价值吗? 超越共振型虚空
第二层 目的 我要往哪里去? 战胜交替型虚空
第一层 位置 我是谁? 挣脱衰退型虚空
(一)挣脱衰退型虚空
凭着信,相信基督已经复活,是初熟的果子,当他再来的时候,我们这些属基督的人也要复活(林前十五23)。因此我们视透死亡真相,知道肉体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挣脱衰退型虚空带来的迷惘与恐惧。我们对讨论「死亡」这个主题,可以处之泰然。我们也不崇拜青春偶像,因为他们将如草枯干、如花凋谢(雅一11)。我们却诚心关怀老人,因为我们知道困在衰败躯壳之下的,是阿里山的姑娘,或是立山的勇士,他们的盼望,他们的感情,他们的血肉,与我们是一样的。
(二)战胜交替型虚空
地面的教会是争战中的教会,即使身为神的选民,也同世人一样,面对极重的劳苦。面对虚实交替的人生,知道只有终极的家园才是稳固不变的,我们不再回顾过去的得失,中年不悔,老年不怨,一心向标竿直跑。唯有靠着神所赏赐的智慧,才能善用良机,创造新局,成为赢家;也唯有凭着信心、忍耐、包容,等候终局,才有勇气面对这一场战争中的苦难,以柔克刚,以善胜恶,在生活中得救。
(三)超越共振型虚空
一个视透人生的价值的人,不在乎拥有多少享受、在乎使他人得到多少幸福;不在乎地面积蓄了多少,在乎天上积蓄了多少。平静充实的价值感,远远超越了沉溺于享受的幸福感。凭着信,从今起后,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彼前四2),远远避开了共振型虚空的毒害。甚至凭着信,产生了另一型的共振:第一生命越空虚,共振的第二生命越充实─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四16)。
(四)透视共存型虚空
凭着信心与属灵的智慧,透视了虚实人生的吊诡本质,以豁达的人生观,回应生存四个层面的所有难题与挑战。从人生的意义的重建与血汗中的努力,营造有根有基的满足人生。虽然生命是极重的劳苦,我们却珍惜每个平凡的幸福。接受吊诡的人生,是理性与信心携手合作的结果。它让我们透视表相的遭遇起伏,不让自己的认知扭曲,逃脱怨天尤人的陷阱,任凭主的带领,有能力存着感恩的心,让生存的十字架与生活的欢愉共存,对虚空的世界做出最勇敢的回应。
四、困思人生
人生如同监狱,生存却没有生路,这是悲观型存在主义着的悲叹。要摆脱这样的虚空人生,找到生存的意义,进而充实生活的内涵,唯靠与永恒连线。这就是传道书简单而诚挚的结论:「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传十二13)。惟有转眼日光之上,与永恒的神和解,得到永恒的生命、永不震动的国,与复活的主同活,才能完全化解生存的阴霾,恢复生命的蓝天。今日在基督里,我们已经确实得到这恩典,因为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信徒灵魂之锚稳固如山,死亡不能威胁,富贵不能迷乱,患难不能摇撼。以一首诗作为本文的结束:
《困思人生》
何必挥霍
衰老的青春
何必搜寻
危险的平安
何必陷入
绝望的狂欢
这永恒的故乡
非父母所能给
这不息的争战
非人力能扑灭
这平淡的满足
非世界所了解
带着因信称义之身
爱恨迸激出
光明与黑暗的交会
希望与绝望的交替
难舍与放手的交战
剎那与永恒的交界
任凭虚空的追击
在匮乏中满足
在争战中安息
在灭绝中返乡
虚与实
总是翩然的共舞
晨祷的呼唤中
诚心所愿
唯天国的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