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使命与担当-郑家政

引言

使命,网络“汉典”释义为:派遣人去办事的命令,表示重大的责任,或指奉命出行等。就如旧约的先知和新约的使徒,乃奉独一真神和救主耶稣的差遣,因此他们所担负的是神圣的责任。

兹将新约主耶稣对使徒的托付和末世真教会自觉使命两方面作简介,并探讨如何担当神托付与本会的末世使命,以此作为共勉。

一、真教会的使命

主耶稣托付使徒有两大使命:一是向普世的人类广传福音;二是如同牧人照管羊群一样地牧养主的教会。五旬节圣灵降临,教会正式成立,传福音和牧养的工作就是教会的使命。

1.门徒广传福音

门徒,指包括十二使徒在内的所有信从主耶稣的人。他们人人都有主所托付的传福音的使命。

主耶稣成全十字架救恩前,曾打发七十个门徒,两个两个地出去传福音(路十1);主从死里复活,向十一个门徒显现时托付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可十六15-16;太廿八18-19)。主升天前又托付门徒说:“但圣灵降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

五旬节圣灵降临充满彼得等门徒,便在耶路撒冷施洗建立了教会。后来,在受逼迫的情况下,他们分散到犹太、撒玛利亚和巴勒斯坦周边的乡镇传福音(徒八1、4-5,九31-43,十1),有的往罗马帝国的其它省份,如一些门徒到叙利亚省的安提阿传福音(徒十一19-26)。

蒙召的保罗往西向欧洲三次长途旅行传道(徒十三~廿一)。约经七十年的努力(公元30~100年),最终在亚、欧、非三大洲沿地中海周边的地区建立了使徒时代的教会。

2.长执牧养主羊

复活的主在海边显现,曾再三考问彼得是否爱他,并且托付以彼得为代表的十一位使徒务必喂养、牧养主的羊(约十五15-17)。所以,教会建立之初期传道和牧养工作皆由十二使徒担任。

随着教会的发展,教会的组织管理也随之得以健全。耶路撒冷教会建立一段时间后,教务和事务进行了分工(徒六1-7),使传福音和牧养工作也随之得以明确。当教会发展到外邦时就形成差遣工人传道与巡牧的机制(徒十三1-3,十五22),在耶路撒冷教会有使徒和长老的议会(徒十五1-21),在各地教会按立有长老和执事照管教会(徒十四23;提前三1-13;腓一1)。

当使徒保罗末次旅行布道路经米利都,特邀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作勉励,保罗对他们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徒廿28)。使徒彼得劝勉同作长老的,说:“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

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五1-4)。

3.末世真教会

1917年成立的真耶稣教会,是晚雨圣灵亲自建立的,以复兴使徒教会为使命的末世真教会。本会的初期工人和发展时期的属灵长辈,受圣灵感动,都明确知道本会不但负有“更正万国教”的使命,而且担当着将神启示的全备福音自东向西传给世界万民的使命。

1925年,福州黄提多长老蒙圣灵带领首先跨出国门到新加坡传“更正之道”,进行施洗圣工,成为本会由国内至海外宣教之先河,并且真道由此传入马来西亚与沙巴。

1926年,本会派遣工人到台湾传道建立教会,由此福音传至日本,继而传入韩国。台湾教会持续地兴旺发展,为本会对圣经真理认识的进深、教义的系统化和国际教会的联络以及进一步推动全球的宣教圣工作出了贡献。

鉴于本会福音传至海外,总部召开的全体大会就有了派遣工人出国巡牧和进一步推进世界宣教之议案。

例如:1934年6月22-27日在上海召开本会第八次全体大会,期间总部与代议员之提案:(一)筹备进行欧美并日本传道积极办法案。决议:A筹备经费;B著作书报(参见1937年总部出版的《真耶稣教会总部十周年纪念专刊》第9页)。

可见,本会那时期已有自东向西广传福音于全球的雄心和行动计划。蒙圣灵带领和同工,在1个世纪内,成就了迅速广传真道于世界五大洲,共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会的辉煌业绩!

二、如何不辱使命

如何担当教会的使命?笔者以为有三个关键:一是教会对使命的广泛认知;二是教会组织管理运作合乎圣经;三是保持真教会的一体性。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不辱使命。一个家族的家训,务必代代相传;同理,一个集体的记忆,它首先应当成为该集体人所共识、认定和分享的价值观,其次是必须忠实而不间断地给予传承。

以色列人的宗教信仰即是藉着口传(幼年时父母的教导)和文献的记载以及传授(载入经卷,于宗教节期由文士宣读、拉比学校的教学)等手段得以完整地传承的。

真耶稣教会的全备得救福音和历史使命等已历经一百年的传承,也是藉着工人的神学培训、讲台的宣讲,创办报刊以及著书立说等方式而得以传承至今的。

其实,本会的百年历史承载着神启示的真道、主托付的使命、圣经理论神学、开展圣工的实践神学、组织管理的经验和教会的信仰生活与体验等内容。

对本会的历史若能推广为“全民性”的认知,那么本会的“末世使命”必能成为恒定的集体的记忆。

2.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二章论神所喜悦的侍奉,其中说到:“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

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罗十二4-8、16;参弗四11-12)。

如上经文可引申运用于今日教会的组织管理或宣牧圣工开展中,其原则可概括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以本会的三个圣职的职责而言,传道应主要担负宣道的使命,即以传扬全备福音、开拓建立教会、巡牧和训练为重责;长老以牧养、监督、把握真理和属灵方向为主要职责;执事则以辅助传道、牧养和办理事务为主要职责。

至于一般信徒,他们是“主的羊”,在接受引导、灵性栽培和事工训练的同时,亦有传福音引人归主的职责——白白得来,也当白白舍去。

但是,能够传扬全备福音的乃是传道;所以,传道必须有心志、具备较系统的真理造就且是专职工人方能受差遣,而主要负牧养之职的长老和执事,若能专业作侍奉则更有助于教会圣工的开展。

总之,传道、长老和执事应为教会组织的核心、宣牧圣工的主导。假如传道、长执和信徒,其各自在教会中的“身份”和职责不明,角色不确定,就难以尽到本分,教会的使命必然会淡化。

3.联络合式,共担使命

弗二1-22是论在基督里的合一。其中说到:“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作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二19-22);

保罗又以身体合一作比拟,说:“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其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四15-16)。

所谓联络得合式,乃指彼此间的恩赐虽有不同,但可以取长补短、互相搭配,团结协作(林前十二4-30),共同担负起教会的宣牧大使命。在教会的侍奉中,信徒之间是如此;在大局中,教会之间的联络与圣工的互助亦如此。本会有三个重要的传统:灵统、道统和体统。

本会的体统,即一家一体的精神和联属于基督的关系若能得到维护,则道统与灵统也能保持不变。所以,任何一个地方的教会(如哥林多教会、加拉太教会等),不可脱离教会的大局而孤立地存在,不然极易产生发展方向的偏差,无法固守真道的奥秘。即因为与大局失联将导致圣职按立断层,五大教义失真等严重的后果。

例如:上世纪30年代建立的本会印度教会,于“二战”后跟马来西亚教会、在中国的总会失联,至90年代末发现该团体已经变异为“真耶稣教团”。

结语

广传福音、牧养主羊,既是主托付与真教会的使命,便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作为真教会的工人和信徒,务必充分认识和牢记本会的两大使命。

在教会——基督的身体中,每个人都应了解各自所处的“位置”,即属于“肢体”中的哪一部分,如此方能明确自己的恩赐和职责,进而与全身肢体配搭、协作,圆满地完成主所托付的救灵圣工。如保罗在西一28中所言:“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诫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这处经文谈到了竭力传扬福音,也说明了牧养主羊之目的,这两方面皆为教会的大使命。

最后,我们也要效法保罗报答主恩之殷切和使命的自觉,他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交托我了”(林前九16-17;参多一3下)。

(3)
上一篇 2020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