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以弗所书中的独一观-郑家政

引言

在弗四1-6中,使徒保罗论教会的肢体生活、教会的建设及其保守时,一连提到七个“一”,即一个身体、一个灵、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和一神。

由此可见所列举的全部是信仰的核心内容,或是教会拥有的属灵特性,且与信徒的得救息息相关。

《以弗所书》的这段经文所传达的思想就是“独一观”。以下谨作阐析分享如下:

一、神、一灵(弗四4、6)

弗四6中的“一神”即一位真神;弗四4中的“一灵”原文即圣灵。

真神就是“灵”(约四24),即圣灵(弗三5,四4;启二7),也称耶和华的灵(士三10;撒上十6)、主的灵(路四18;徒五9,八39;林后三17)、耶稣的灵(徒十六7)等;从称呼可见其灵里是一致的。

在古时,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还向他启示了宇宙万物以及人类均为这位真神所创造的事实(创一1-31)。

在旧约时期,神向先知启示说,祂是独一的神、且是创造天地的主。如摩西对以色列百姓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申六4);

以赛亚先知说:“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并没有别的神。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灾祸;造作这一切的是我耶和华”(赛四十五5-7);

撒加利亚则说:“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他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亚十四9)。

在新约时期,主耶稣向父神祷告,说:“认识你独一的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

新约圣经多处论到神的独一性:保罗说神是“独一全智的神”(罗十六27);致函摩太说,“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前一17)、“到了日期,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子主,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提前六15-16);《犹大书》则称神为“独一的主宰”(犹4)。

保罗阐明,这位属灵的独一真神与信徒的关系,如此说:“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祂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弗四6;参弗一23,二22;参约十四16-17)。

二、一主(弗四5)

“一主”即一个或一位救主。他就是主耶稣,马太福音记述,有主的使者在梦中告知约瑟,“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害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0-21)。

真神为救赎人类而“道成肉身”(约一1-2,14)即主耶稣,他与父神原为一(约十30)。他是神的“独生子”(约一18、32-34,三16,九35-38;太廿七54),是以色列人世代所盼望的“弥赛亚”——荣耀的“基督”(约一41,四24-25;徒十八5),是“以色列的王”(约一49,十八37;太二5-6,廿七37)。为成全人类的救恩,主耶稣作了人类除罪的羔羊(约一29、36)。

主耶稣是复活的主和生命的主(约十一25-26,38-44;徒三15),他是人类灵魂得救惟一的依靠。主耶稣亲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

使徒彼得作见证说:“以色列人哪,请听我的话:神藉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知道的……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二22、36)、“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

保罗将主耶稣对人类的拯救过程作了精炼的概括,说:“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6-11)。

总之,凡珍爱自己的灵魂生命和寻求神的救恩的人都当接受人类唯一的救主——耶稣基督,就如使徒约翰在约廿30-31所见证的,说:“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三、一信(弗四5)

弗四5中的“一信”,吕振中译本为“一样信仰”,即“一个信仰”或“一种信仰”之意。所以,凡拥有这种共同信仰的人,必然“同有一个指望”(弗四4)。

如上所言这“一样”或“一种”的纯正信仰,必定是由主耶稣及其使徒所立定和传扬的。就信仰的惟一对象而言,如保罗所说:“我照神所给我的恩,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立好了根基,有别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

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三10-11);就所信的得救真道而言,即使徒所传“真理的道、得救的福音”(弗一13),或“道理的模范”(罗六17)、“纯正话语的规模”(提后一13)。

彼得曾指示犹太人得救之正路——信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的耶稣为基督(徒二36)、悔改、受洗、受圣灵以及遵行主的道(徒二37-39,41)等方面,这一系列真理必然在此“得救福音”的范畴内。所以,信徒的信仰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弗二20)。

使徒保罗对当代传异端邪道者极为愤慨,他致函加拉太教会,严正声明和谴责说:“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藉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诅咒”(加一6-8)、“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加一11-12)。

保罗亦致函警戒哥林多教会——不可领受“假使徒”(林后十一13)所“另传一个耶稣”,也不可“另受一个灵”,在使徒所传之外“另得一个福音”(林后十一2-4)。

保罗致函哥罗西教会,则说:“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诫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5-26、28)。

身为末世的真教会及其神的工人,我们也当如保罗担负起传扬全备福音的使命,同时要坚决抵制异端邪道侵入到神的教会!

四、一洗(弗四5)

弗四5中的“一洗”,吕振中译本为“一样洗礼”;思高译本和现代一本均为“一个洗礼”。可见,洗礼有其确定性,这里所说的“一洗”不是“一次洗礼”,也不是多种形式或多样式的典礼,而是一种样式的。

纵观新约圣经的记载,弗四5中的“一洗”所指的意义和样式,必定是主耶稣和使徒的明确教训和留给我们的榜样或方法。

首先,这“一洗”的功效或意义为:

1.得救:洗礼是得救的必要条件,因主亲口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5)。这水的洗礼就是主施行的“拯救”(彼前三20-21)。

2.赦罪:洗礼是赦罪的要法——归入主的死而脱离罪,即实现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徒二38;罗六3-7;西二12)。

3.重生:洗礼是重生、得救进天国和灵命更新的必要条件(约三3、5;多三5)。

4.称义:洗礼是称义的秘诀,即不被定罪(可十六16下),乃因信称义(罗一17,三25,五1、9)。

5.神子:洗礼是表明成为神的儿子,方可得神应许选民的属灵产业(加三27-29;弗一13-14)。

其次,这“一洗”要合乎主及其使徒所行之榜样:

1.活水中浸礼

“洗礼”原文就是“浸礼”;“活水”指流动的水及活泉(参:约四10;亚十三1;弥七19)。如:施洗约翰在水多的哀嫩施浸(月三23);主耶稣是在约旦河受约翰的浸礼(太三16;可一9-10);腓利在野外给太监施浸(徒八38-39)。

惟有“浸礼”才能体现“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的真理(罗六4-7;约十九30)。

2.奉耶稣的名

在太廿八19中,复活而未升天的主曾吩咐使徒要给门徒施浸,但所说“父、子、圣灵的名”就是“耶稣”(约十七11-12),因为主耶稣是“道成肉身”的(约一14,十30,十四8-9;提前三16)。

受圣灵充满的彼得等使徒,明白主所吩咐的意义(太廿八19),因此在施行浸礼时都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徒二38,十48)或“奉主耶稣的名”(徒八16,十九5)。

主的名——“耶稣”大有权能(可十六17;约十四12-14;西三17);施行浸礼时,奉耶稣的名方能赦罪(太一21;徒四12,十43,廿二16;约壹二12;参林前一11-15)。

3.要低头入水

受浸时要“低下头”,指“面向下”入水。这才是效法“主死的形状”,是在“主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约十九30;罗六3-7)。

圣经亦指明,“低头”乃罪人认罪和求赦之态度,如圣经所说:因罪不能仰面(诗卅八4;拉九6);因罪不能昂首(诗四十12;路十八13);罪人不该硬着颈项(徒七51;伯十15)。

4.施洗者资格

施洗者的资格关系其施行的圣礼是否有产生神所应许的属灵功效问题。因此,施洗者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领受过合乎圣经的(合法的)浸礼,罪已得洁净(民十九18;徒二38),如同旧约的祭司供职前须洁净(出廿九4)。主耶稣工作前夕特地受浸,乃为教会留下榜样(太三13-16);二须奉差遣(罗十15),父神以圣灵差遣耶稣(路四18-19;约一32-34),主也以圣灵差遣门徒(约廿21-22);因此主吩咐门徒要等候圣灵的降临(徒一4-8)。没有受圣灵、未奉差遣的便无赦罪之权(约廿22-23)。

真耶稣教会早期工人魏保罗,在1917年5月,从主所得启示——当受全身浸入的“大水洗”;当奉耶稣基督的名施浸等,并亲自蒙圣灵引导到北京永定门外大红门河受主耶稣给予“面向下”的浸礼。之后,他照主的启示给接受更正之道的人如此施浸。这完全合乎圣经记载的意义和样式。

五、一体(弗四4)

弗四4中所说“身体只有一个”的意义,参见本节前文,即弗一23,三6,四2-3;本节后文之弗四11-16,便可知作者所指——教会是主的身体,因此教会具有“一体性”或“独一性”。

1.一体之确定:教会的一体性,乃由耶稣基督自身的独一性所决定。因为道成肉身的耶稣只有一个(约一14);神所膏立的基督只有一位(徒四12)。

2.一体之成就:教会就是蒙神选召,并藉着主耶稣的宝血所救赎的属灵团体(太十六18;徒廿28;林前一2)。神所呼召和救赎的对象,先是犹太人,后是外邦人,且都是“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6;参罗一16)。因此主的教会只有一个。

3.一体之建设:其方法就如保罗所劝勉的,说:“凡事谦卑、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四2-3);主耶稣在教会设立“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1-12;其中“牧师”原文是“牧者”)。

4.一体之成长:教会既为基督的身体且是圣灵所充满的,说明是具有属灵生命的,就如保罗所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弗四4上),此节经文据原文可直译为“一个身体,一个灵”。

其成长的情形:“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其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四15-16)。

其成长的目标:“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四13-14)。

六、一指望(弗四4下)

弗四4下说:“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其中“指望”即“盼望”,在新约圣经中一共记载有48节之多,其中所论及的真理和教训十分重要。

何为盼望?即殷切地期望,急切地期望之意。盼望是对未见和未实现的某一目标或愿景的确信、追求和等待。正如使徒保罗说:“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八24-25)。

盼望是崇高信仰内容的组成部分,就如保罗所总结的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十三13)。诚然“信”是对神的信心、信靠;“望”是对真神及其应许的属灵福气(弗一)存坚定不移的信心,并忍耐等候之;“爱”是拥有纯正信仰的生活实践或属灵生命的流露。三者中的“信”是“望”的根基和立足点;“望”是“爱”所不可或缺的动力。

基督徒的盼望应当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得着神应许的永生(约三16;多一2,三7);或说是盼望至大的神和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多二13)、得以进到神面前(来七19),进入天国(约三5;提后四18;彼后一11),回到天上永恒的更美家乡(来十一16),从而得着神所应许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弗一3),就如保罗所说的那种无比美好、丰盛的恩典。他说:“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

基于如上的盼望,我们要为“存在天上的盼望”(西一5)而努力,持定摆在我们前头的指望(来六18)、“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动摇,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来十23);我们要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西二23)。在指望中追求圣洁(约壹三3),在指望中喜乐(罗十二12上);更要“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加五5)。

结语

《以弗所书》中的独一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一神、一灵、一主”即指真神而言,三者在灵里是一致的,因为真神“是灵”且是独一无二的神,为救赎人类而道成肉身,即人类唯一的救主耶稣;其二,“一信”、“一洗”和“一体”乃分别为全备的福音、得救恩的方法,以及归入基督成就一体的生命关系。因为接受一种纯正的信仰的人,必然要接受圣经指示的那种浸礼而归入主的名下,成为基督身体上肢体;其三,有了如上惟一而正确的信仰,得着耶稣基督宝贵救恩的人,必定共同拥有一个活泼的盼望。通过查考《以弗所书》的独一观,使我们更深地认识所信靠的真神,更加明白纯正的福音真理,更加热切的盼望得着神为我们所预备各样属灵的福气。

(2)
上一篇 2020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