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走二里路-林家富

引言

马太福音五章三十八至四十二节记载,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主耶稣来以前,人们是活在律法之下,而律法时代的精神,是以一报还一报的法则为基础的,这一点我们在旧约的《出埃及记》、《利未记》、《申命记》等经卷中都可以看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等类似的经文。

照理说这是非常公平的原则,你怎么待我,我也怎么待你,大家是半斤对八两,谁也不占谁的便宜,谁也不欠谁的。

或许这样公平的原则,更让人觉得痛快,觉得解恨。

主耶稣不仅带来了救赎人类的福音,也带给人们天国的价值观。

这是一套全新的价值观体系,与律法时代所沿袭下来的价值观完全不同。

如何对待逼迫你的仇敌?

耶稣给我们的答案是:“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太五40-41)。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无原则的妥协,这样做岂不会助纣为虐,让恶人更加嚣张吗?

事实并非如此。从《圣经》记载来看,对待仇敌的方式有三种:

一、拉麦模式

拉麦是该隐的后代,他是第一个人娶两个妻子。

不仅如此,此人还非常嚣张,说:“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创四23-24)。

“拉麦模式”是以恶治恶,以暴治暴,是一种极端的报复心态。

仇恨的种子,种在心里,发芽长大后,就长出更大的仇恨。

冤冤相报的结果,是带来整体的灭亡。

事实应验了“拉麦模式”最终导致灭亡。

该隐、拉麦的后裔均未能逃脱真神大洪水的审判。

二、律法模式

律法的功用是让人知罪,远离罪恶,以便维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如果犯了罪就必要付上应有的代价,如律法所记,“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出二一24;利二十四20;申十九21)。

“从律法模式”的内容来看,似乎更为公平合理。相比“拉麦模式”是一种进步,但这种模式仍是一种复仇模式,并不能真正化解彼此之间的冤仇,仍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耶稣说:“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耶稣这样说,不是要我们接受暴力,也不是要我们放弃公义,乃是要我们不要怀恨在心。

因为当我们恨人时,就会伤人,结果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撒下13章描写了大卫的三子押沙龙因长兄暗嫩就玷辱他胞妹他玛而怀恨在心两年之久,直到用欺骗的手段杀了暗嫩。

三、以善胜恶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十八21-22)。

显然,主耶稣的教导与“拉麦模式”、“律法模式”,反差极大,可谓冰火两重天。

耶稣教导属他的子民要“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人祷告”,这种对仇敌的态度彻底颠覆了前两种模式。

耶稣让门徒更明白他的教导,“有人想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在被罗马统治的耶稣时代,罗马士兵又穷又霸道,常常强迫犹太人替他们背行李,还会借机抢夺犹太人的衣服。

虽然是服务罗马人,却是被动,心不甘情不愿。就像耶稣在十架苦路上,因背不动十字架倒下,罗马士兵就强迫古利奈人西门为耶稣背十字架。

“走二里路的精神”就是在被迫的情况之下,仍以主动服务的态度去帮助仇敌。

耶稣告诉犹太人,要把这种事当成服侍人的机会。你要里衣吗?外衣也给你;你要走一里路吗?我陪你走两里!

耶稣并非只是以言语教导我们如何对待敌人,他更是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作了榜样。

他不仅多走一里路,且走向了十字架,为我们付上了自己的生命。

走二里路的精神,绝非弱者的表现,而是以善胜恶,是更高的胜利。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十二17-21)。

真神不仅会纪念、赏赐我们所做的,他也会在我们的心中动工,当我们肯于为对方付出有恩慈的行动时,真神便将羞愧加在那强逼者的心中,又会将平安和喜乐加在我们心中,这是一个何等奇妙的过程!

把伸冤的主权交给神。大卫在旷野时,曾为大富户拿八看守所有的,以致拿八一样也不失落。

但当大卫与仆人需要食物,请他帮忙时,他却以恶语侮辱之,可谓恩将仇报,以恶报善。

然而,公义的神施行报应,当拿八知道自己差点没命的事以后,就吓得魂不附体,身僵如石头一般。过十天,被神击打而死(参看撒上廿五2-38)。

末底改面对强敌,走二里路,禁食祷告交托神。波斯国的大臣哈曼,设计要灭绝犹太人,又立木架,准备挂死末底改,结果计不得逞,反而遭来羞辱,又被王挂死在自备之木架上,真是恶有恶报(参看斯三-七章)。

有人把这节教导人们多走一里路的经文意思称为“走二里路精神”。意在提倡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化被迫为甘心。

当你走第一里路时,可能你是被勉强的,是焦急的、灰心的、无可奈何的,但是多走一里路就不同了,你会觉得这样做有意义,你可以把仇敌变成朋友,你可以化阻力为助力,你可以得到最大的祝福!

约瑟是个受过很大伤害的人:他的十个哥哥把他卖到埃及;主母诬陷他使他下监;酒政忘恩负义……他父亲死后,他的哥哥们来求他饶恕时,他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愿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五十20)。

从约瑟的话语中,我们看出他对哥哥们一点都没有怀恨在心。爱心感化,如炭火温暖人心。

有位名人说得好:“一个人幸福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的很多困难,不理解、各种逼迫、身体的疾病、生活上的苦难等等都在迫使我们走上第一里路,但当我们将一切的需要交托给真神,能够跟随他走二里路,我们就能够有更清晰的看见,更远的认识,并能战胜眼前一切的困难。

记得有一次,因为教会的圣工,我们按照会议的决议去执行。后来有位同工,在施工时不但不来帮忙,等工程快要完工时,提出异议,并大发责难,背后到处议论。

那时我真的很伤心,想撒手不干。有位同工安慰我,要任劳任怨,不要跟他一般见识,那不是你的错,况且,教会的圣工是为主作的,不是为人作的。

如果今天一个小孩子跑来打你一下,你会报复吗?《歌罗西书》三章二十三节说:“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

当你想着你是在为主作工时,你也就自然而然会为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了。

当犹大带人来捉拿耶稣,彼得拿刀将大祭司仆人的耳朵削掉,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二六52)。

并伸出手来,医治仆人的耳朵。耶稣遭受许多不公义的对待,他都把自己交托公义的主。

因此彼得说:“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二23)。

耶稣不为自己辩屈,公义的神却为他辩屈,第三天叫他从死里复活,证明耶稣的无辜。

所以保罗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十二19)。

结语

爱你的仇敌,是登山宝训的核心,是世界最大的需要,也是基督徒最难学的功课。

从人的角度来看,爱仇敌,是不可能的事;从神的角度来看,在神却是凡事都能。

主为我们作了爱仇敌的典范,他在十字架上,为钉他的人代求。

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三34)。

圣经又预言说,“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弥四1-3;赛二1-4)。

教会是永生神的家,家是讲爱的地方。

主要我们以爱相待,因为我们都是天父的儿女,同有一位父,在天上,他不偏待人(弗六9)。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人人实行主爱,这个教会、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是和谐的家园,就是人间天堂。

(1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4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2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