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约拿书查经讲义-林福真

壹、约拿书简介

一、概论

《约拿书》全卷共四章,四十八节,该卷列于“十二小先知书”中的第五卷。

(一)作者:约拿

(二)时间:约在主前775—755年之间的一个时间

(三)地点:尼尼微

(四)主旨:真神的使命(尼尼微人悔改得救)

(五)本卷的隐意:为基督作见证:预示:基督救赎的普世性

(六)本卷的特点:

1、本书与《路得记》,都是纠正犹太人偏狭民族主义思想为主旨

2、彰显神的慈爱,见证神不只是犹太人的神,也是普天下人的神(参徒10:34-35;11:18;罗3:29)

3、证明神的爱何等完全:他不忘记成年人,也不忘记儿童,连牲畜他也爱惜(拿4:11)(诗36:6)

4、神藉约拿先知,到异邦传扬神的道,来预示:基督的救恩将普及世界万民

5、作者(先知),用巧妙的笔法把自己隐藏起来,彰显(突出)神的慈爱与大能,不愧为神的真先知,为神作了真见证。

叫基督在自己身上照常显大,自己必须虚己、隐藏(腓1:20)

神的恩典与慈爱……在人软弱的一面衬托出来,更显得完全(林后12:9)多少工人,未能作到这一点,常把自己与神并列——“搭三座棚”的幼稚思想一面为神作工,见证神;一面想要像神一样得到人的尊重,但约拿不是这样这是本书隐藏的一特点

6、本书以神的责问为结尾,留给读者深深反省虽然篇幅仅短短四章,却留给人们无声的启示是何等深远──神的爱无终(无穷)

“约拿”意为“鸽子”:鸽子的性情是驯良的(太10:16),鸽子的工作:传递信息(创8:8-11,如信鸽等)约拿似乎在完成了神托付的一件大使命以后,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人记念他,觉得自己名不副实,他作工作是不得已的(林前9:16),是蒙了神的大恩才完成的,把众人的目光引到神那里去。

他出生于古西布伦(雅各第五子之地)(今加利利)边境上的迦特希弗城,(距耶稣生长地拿撒勒很近,居北约3公里之远),其父亲亚米太(1:1)约拿正是耶罗波安(以色列王)二世,在位的时候(约主前790-749年)(王下14:25)的先知与他同时代的先知,有:何西阿、阿摩司、弥迦和以赛亚他们都是奉神差遣向以色列人或异国的人民传讲悔改的信息。

约拿事奉主的时间约在主前793—753年(参《圣经新释》),他奉差向国外(尼尼微)布道,就在这个时期内的一个时间历史评价:他不仅是一位先知,也是一位政治家(参《圣经手册》268页)据犹太人传说:约拿是撒勒法寡妇的儿子(以利亚曾使之死里复活)约拿是先知以利沙的门徒并接续他做先知。

约拿是旧约圣经中唯一被主耶稣直接引证来和自己相比较的先知约拿是耶稣基督的预表。

7、约拿与耶稣都是加利利人,约拿的故乡迦特希弗在拿撒勒之东北3公里两人同被法利赛人所忽略(约7:52)

8、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是耶稣基督受死被埋葬和复活的预表(太12:39-40)

9、约拿把自己刻画成一个如此不忠不虔、大逆不道的坏先知,以彰显宣扬神的公义、慈爱与怜悯

耶稣却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罪人的样式,替我们赎罪,以彰显神的救恩,普及万民(腓2:6-8;林后5:21)

10、约拿肯牺牲自己,被抛在海中,使别人得救;耶稣也照样为人舍命,拯救世人(罗5:6-8)

二、本卷分段

第一章:约拿违命

1、神差遣约拿(1:1-2)

2、约拿违命躲避神(1:3)

3、约拿在船上(1:4-10)

4、约拿在海中(1:11-17)

5、约拿在鱼腹内(1:17)

第二章:约拿的祷告

1、约拿在鱼腹中痛切的祷告(2:1-9)

2、鱼吐约拿于旱地(2:10)

第三章:尼尼微人的悔改

1、约拿自觉使命(3:1-4)

2、尼尼微人的悔改(3:5-9)

3、神的怜悯(3:10-9)

第四章:约拿发怒与神的训诲

1、约拿因神的怜悯而发怒(4:1-5)

2、约拿因蓖麻枯槁而发怒(4:6-9)

3、神对约拿的教训(4:10-11)

贰、第一章:约拿违命

段落分解

1、第一段(1:1-2):神差遣约拿:“起来”到罪恶之城尼尼微传报警告

2、第二段(1:3):约拿违抗神而躲避神:却起来到约帕坐船逃往他施去

3、第三段(1:4-10):约拿在船上:下到底舱睡起大觉来,结果半海起大风,阻挡航行

4、第四段(1:11-16):约拿在海中:约拿知道连累全船生命之灾出于自己,愿被投于海中

5、第五段(1:17):约拿在鱼腹内:三天三夜

词语解释

1、“尼尼微大城”(1:2):是古亚述国的主要大城,是含的三世孙(古实之子)宁禄(世上英雄之首)所建造(创10:6-11)位于底格里斯河东岸,现在伊拉克莫斯尔城对岸

该城乃为亚述大帝国的首都,建都于主前1300年,兴起于所罗门死后,犹大与以色列分裂之时。

亚述王西拿基立(主前705—681年:参考:王下18-19;代下32;赛36-37章),曾扩建该城(扩大一倍)并奠都于此。

该城共有五层城墙,三层护城河,内中由四小城合成,内城墙长约13公里,厚度约13米,高度22米,城周61.5哩=99公里=198里占地面积:一万多亩城中有多座守望塔,有十四座城门,供内外交通。

城中人口约60—100万人,(其中婴孩12万)该城所朝奉的是“护城女神”—“伊斯他”。

尼尼微大城悔改后,又经150多年(主前612—606年),倾覆于巴比伦人,玛代人,波斯人及亚西亚人联兵攻克围城攻击二年,到第三年,因河水泛滥,冲破城墙缺口因而被攻取,应验了先知的预言(鸿2:6、3、4;3:1、7)

遗址中,有一个很大的“玉拿丘”,尼尼微文即是“约拿丘”,高约100呎=31米,占地面积40英亩,等于243亩,相传其中有约拿之墓:相当于纪念碑,可能是纪念约拿拯救之恩。

尼尼微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大城市,神说:“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这城中的罪恶:①充满诡诈;②残暴不仁(侵略);③极其淫乱(参鸿3:1-4)

2、“呼喊”(1:2):即“宣告警戒”、“公开斥责”,也含有竭力、舍已地宣告、警戒、斥责之意

3、“他施”(1:3):是现在西班牙之西南的直布罗陀市西之他里法城,是当代出名的一个大部市

尼尼微城是在以色列国的东北边,他施是以色列国的西北边,(约拿往相反的方向逃)

4、“约帕”(1:3):是巴勒斯坦海岸的唯一大港,今称为雅法约帕至他施海途相当遥远,相距1900海里,1900海里=约3519公里,大约有福州至大连之远(3587公里)(约拿想要远远地逃避神,让神看不见)

(以色列国距西北面的他施约3000多公里,距东面的尼尼微800多公里)

问题思考

(一)神为何要差遣约拿往尼尼微去传道?

(1)因城中罪大恶极,神要约拿去报警告,叫他们悔改

(2)为要显明神非单犹太人的神,更是普天下人的神

(3)为要矫正先知,包括犹太人狭窄的民族主义思想(神爱犹太人也爱异邦人),要约拿作普天下之主的先知,不单作(以色列国)的先知

(二)约拿为何躲避神,不肯顺命?

(1)种族歧视:①犹太人以自己为神选民,视别人(外邦人)为狗(太15:26)

②亚述王常侵略犹大国,岂有传福音救敌人之理

(2)缺乏爱心:约拿希望残暴的尼尼微城早日受到神的刑罚,自己的国家才能脱离压迫,过平安的日子甚至罪城的人民悔改,蒙神怜悯了,约拿还坐在棚的荫下希望看到尼尼微的灾难降临可见缺乏爱心,没有同情心

(3)惧怕艰难:路途遥远(800多公里),城大要走三天路程语言不通,又要去宣告、斥责城中的居民;面临着排斥、逼迫、甚至遭杀害的危险

(4)只顾名誉:约拿知道神有怜悯,是有恩典的神,尼尼微人如果悔改,神不降所说的灾祸,那么他所传的落了空,名誉岂不扫地?故逃避神(拿4:2)

(三)约拿逃往他施是为了躲避神(1:3),下到底舱躺卧沉睡是为了什么?(1:5)

为了忘记神他的心里,应该明白,神会追究他,下到“底舱”就是不让神看到“沉睡”:是为了听不见神的寻找声音,把神睡(忘)掉对神认识何等幼稚。

)约拿如何逃避神?(约拿堕落的步骤)每况愈下:

(1)下到约帕(1:3),要躲避耶和华

(2)下到船(1:3)(吕译:下船)要逃往他施

(3)下到底舱(1:5)躺卧沉睡

(4)下到海中(1:15)宁死不顺服

(5)下到鱼腹中(1:17),绝望

(6)下到深渊、山根(2:3,6)下到阴间—永远无望.

联想:一个人的灵性堕落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慢慢向下,渐渐变坏(弗4:22)愈陷愈深

(1)干亚犯罪的步骤:看见—贪爱—拿去—藏起来(弗7:21-)

(2)大卫犯罪的步骤:看见—打听—接来—同房—杀乌利亚—隐藏罪过(撒下11章)

(3)我们当反省自己,信仰是否正要往下坡滑;

信心方面(来3:14)

爱心方面(启2:4-5)

聚会方面(来10:25)

祷告方面(太26:40-41)

奉献方面(玛3:8-10)

圣工方面(林前15:58)等是否从坚固的地步上堕落(彼后3:17),当在恩典和知识上长进(彼后3:18)

)约拿的背逆,给全船带来什么?

带来了灾祸:(1)货物损失(1:5);(2)心中惧怕;(3)生命危险

船:预表教会工人勃逆,必吧教会带向神相反方向,结果真理、恩赐、平安、喜乐、永生必然丧失。

)一个神的工人,应该给全体,带来什么?

①神的信息;②平安与生命

)船中遭遇大海难,除了约拿抛海之外还有解救的办法吗?

(1)约拿悔改(1:12);(2)船只掉头返航(参1:13)

)约拿为什么情愿被抛于海中?(1:12)

(1)他知道是他连累全船的生命,是该死的除非自己离开此船(1:12)

(2)他情愿死在海中,也不愿敌人因他而活(4:3)

)约拿在船中的表现如何?

(1)他付了船价(1:3)是尽量不亏欠人,但不怕亏欠神,没想到全船人的生命都险些为他赔上,亏欠更严重

(2)他在底舱沉睡(1:5)希望听不见神的声音,却听见了异邦船主的责备:“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更加难受,(一个神的先知受到外邦人的责备他信仰不虔诚)(1:6)

(3)神的先知其中的使命:责备人的罪现在却被当作嫌疑犯被众人审问(1:8),多么害羞没面子

(4)他介绍自己所信仰的神(创造沦海、旱地之天上的神),叫别人“大大惧怕”、“大大敬畏神”(1:10、16),自己却不惧怕神

(5)他介绍给别人一条平安的途径:众人在船中,存敬畏的心向神发出恳切祷告,他却不祷告,直至下到“阴间”,才向神发出恳求(2:1),若非出于神的怜悯,那里的祷告,还能发生作用吗?(参路16:19-31)

)本章记载谁与神同工?(这是对先知极大的讽刺)

(1)大风(1:4);(2)船主(1:6);(3)大鱼(1:17)

十一)本章记载的有什么神迹?

(1)神使海中起大风(1:4),阻挡约拿

(2)掣签掣出约拿来(1:7),显露约拿

(3)约拿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1:15),证明事件真相

(4)神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不是吃了约拿),使约拿性命得着保存(1:17),向约拿显明神对他的极大宽恕为要让他理解神宽恕尼尼微大城的旨意可是约拿不理解(4:1)

十二)约拿为何不自己跳到海里去,却要别人把他抬起来抛下去(1:12)

(1)约拿是神的先知,明白神的道理正如他明白神有怜悯的心,才逃跑(参4:2),所以他知道:自己跳海等于自杀,自杀也是害命,犯十诫

(2)他可能是情愿落在神的手中死,不愿看到他一人连累了众人的生命,才请别人把他抛在海中

教训与预表(在本章中,神对我说什么?)

(一)神对约拿的呼召:(1:1-2)

(1)蒙神呼召的人(即是我们这些在基督里的诸位)应当自觉使命,随时随地传福音(尼尼微预表世界)为主作工要尽责尽忠,不可像约拿存成见而逃避如:跟×××有仇,便不传福音给他跟教会×××同灵有意见,就回避到他家中探访等

(2)神是逃避不得的:他无所不在,无所不见(耶23:23-24),他是近处的神(耶23:23)约拿躲在底舱岂能让神看不见,跑到他施岂能让神找不到?真是无知

(3)约拿心存悖逆,使他失去智慧,想要逃避神,躲到底舱,跑到他施,让神看不见,找不到,当他在鱼腹中,悔改祷告,心意回转之时,心中便得智慧,虽身处“阴间”神也看得见,听得到他便开始祷告(参2章)(诗139:7-8)

(4)一个人在暗中犯罪之前,也是失去对神认识的智慧,以为没有神,或神看不见,只要不被人看见就好正如约拿付了船价,不亏欠人,却亏欠神

(5)悖逆神必不享通

约拿跑到约帕,正好“遇见一只船要开往他施去”(1:3),似乎运气很好,很顺利其实这是假像,是要让他“顺利”地走向“灭亡”之地──大海中,鱼腹内,有些人想要犯罪,也有很多机会,但你当知道,结局即是灭亡。

(二)约拿被称为“沉睡”的人(1:6):

约拿的睡沉:是表明他没有睁心眼看看:面对世上的千万灵魂未得救,岂能沉睡船中乘客们的生命,尼尼微人民的生命等待着他,他却沉睡,良心何等麻木!我们人能抗拒得过神吗?多少工人违背神的命,却未曾睁开心眼,看看这些,也没有作受神管教的思想准备,甚至灾祸临头了,还不知省察,真是“沉睡的人”。

“沉睡”是危险的:

参孙沉睡,头发被剃,失去力量(士16:18-20)

彼得在客西马尼园睡觉,没有儆醒祷告,因而三次不认主(太26:40-45;69-75)

犹推古在聚会中沉睡,跌倒死了(徒20:8-9)

亚伯兰献祭时沉睡,有惊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创15:12,13)

帖前5:6,罗13:11:我们的灵性不要沉睡

(三)罪人的堕落,每况愈下:

看约拿:下到约帕:远避神。

下到船中:失(先知)职,成为普通人。

下到底舱:成为可责的人(作暗昧的世人)。

下到海中:成为沉沦的人。

及时回头,便有希望。

)受神管教,需及时回头:海中起风是从神来的(1:4)

(1)要理解神的管教,是出于爱(来12:5-6),有爱包含在里面“鱼吞”非“吃”

(2)从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站起来(即从哪里悔改,随时回转)(启2:5)

(3)要使神的怒气止息:

“求告自己的神”(随心所欲,拜别神)(1:5)?

“竭力桨”“卸弃货物”(1:13,1:5)?全无功效!

“求告自己的神”转移信仰别神。

“竭力冷桨”:人为方法——人力。

“货物抛在海中”:预表施舍、立功赎罪(3:27)

唯一的办法:向神悔改,掉转脚步,除灭罪恶使船发生危险的不是船中货物的重量,而是船中罪人的重量船人起先抛错,只把约拿抛下便平安。

)罪的连累

(1)约拿一人的罪,连累全船人受惊、受损:

①财物损失;

②精神损失;

③生命临危

我们若不儆醒谨守,往往犯罪成罪人,也会连累全家、全教会特别工人犯罪,教会信徒受连累,灵性受影响。

(2)死苍蝇使作香膏油发出臭气(传10:1),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林前5:6)

如亚干一人——连累以民36条生命(书7:1-26)

米利暗一人——耽误全民七天路程(民12:1-16)

(3)不可忽略小罪,要擒拿小狐狸(歌2:15)以维护心园、家园、教会的安宁

必须省察自己,除去罪恶。

教会必须砍罪肢,才能保持全体。

太18:8-9:在自己身上——砍犯罪的肢体。

在教会身上——砍犯罪的肢体。

西3:5-6: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因为这些事,神的怒气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预表

约拿三日三夜在鱼腹中,预表基督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12:39-40);约拿从鱼腹出来,成为他向尼尼微大城报警告的有力见证,预表基督从死里复活,成为向世界传福音的有力见证使徒时代为主作见证的主题:基督为罪人死,且从死里复活。

叁、第二章:约拿的祷告

段落分解

1、第一段(2:1-9):约拿在鱼腹中痛切的祷告

(1)(2:1-8):约拿在绝境的痛苦中,信心祷告

(2)(2:9):约拿痛悔感恩许愿的祷告

2、第二段(2:10):鱼吐约拿于旱地上

问题思考

(一)约拿在何处祷告?(在鱼腹中祷告)

(二)约拿在船中不愿祷告,为何肯在鱼腹中祷告?

(1)因约拿遭遇无法承受的患难(2:2上)

(2)在鱼腹中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痛苦这条大鱼若是鲸鱼类(温血动物),腹中的温度很高(能消化食物),在里面则是又热(如同烈火焚烧)、又臭、又黑暗呼吸又十分困难,真是令人“发昏”

(3)他以为已经被神投入“阴间深处”,“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不祷告求救还得了

(三)约拿在祷告时,是否知道自己在鱼腹中?

不知道。

(1)在他的祷告中,没有提及到鱼的事

(2)他祷告时所提及的:都以为在“阴间深处”(2:2)、“大海的深处”(2:3)、“下到山根”(2:6)、“地的门永远关闭”(2:6)

(3)被丢下海中时,心中发昏,无法辨别是被大鱼吞进腹中(2:7)

)约拿何时才知道原来自己在鱼腹中?

被大鱼吐出来的时候。

)约拿的祷告,是第几天的事?

(1)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1:17)

(2)约拿祷告后,神即吩咐鱼把他吐在旱地上(2:10),说明是第三天的事此前应是昏迷不省的状态

)鱼为什么肯把约拿吐在旱地上(2:10)?——听从神的吩咐!

)你知道约拿在许什么愿(2:9)?

(1)约拿深知,如今的处境,是因自己悖逆神所导致现在向神求生命得救,一定有后悔回转的心意(顺服)

(2)(第8节)“那信奉虚无之神的,离弃怜爱他们的主”,是约拿为尼尼微城的人感叹,“信奉虚无之神”:即尼尼微城人的女神──护城神(意:这位怜爱他们生命得救的神被他们离弃了)这是约拿想到尼尼微人的无知可能心里已经向爱人的神许愿:愿意奉差遣去尼尼微,主若使他得救后,他要满怀感谢的心去还愿!

)约拿信心的祷告体现在哪里?

(1)在“患难中“信神的应允(2:2)

(2)在“阴间深处“(被定刑),信神会听见他呼求之声(2:2下)

(3)在“地的门永远将他关闭”的绝望中,信神会将他的生命救出坑中(2:6)

(4)他“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神的圣殿”(2:4)信仰没有转移

(5)信自己的祷告,“进入你(神)的圣殿,达到你(神)的面前”(2:7)

)约拿从鱼腹中得救,除了神的怜悯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1)约拿的顺服管教与切心的悔改(/9)(箴1:23,28:13)

(2)约拿的恳切、必得之信心的仰求(/2-8)(可11:24)

教训(神向我说什么?)

(一)从鱼得启示(2:10;1:17):鱼本是没有灵性的活物:竟然能听从神的吩咐

(1)神要它吞下约拿,它不敢任性吃掉约拿或咬了约拿(1:17)如果鱼也像约拿任性,他就没命了

(2)神要它把约拿吐出在旱地上,它不敢怕麻烦吐在海中旱地不是鱼生活(存)的地方,(没有生活的条件)鱼到旱地,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若没有极大舍己忍苦的心,是难于作到的,然而鱼顺从了神而我们这些有灵性的人,且是受到灵性特别栽培的工人,岂能不顺服主!

(二)约拿在鱼腹中的祷告(2:1)

(1)证明随时随地都可以祷告:不能受客观条件难住在圣殿(赛56:7),在家里(但6:10,徒10:30),在旷野(可1:35),在河边(徒16:13),在监牢(徒16:25),在码头(徒21:5),在船上(徒27:35),连鱼腹中都能祷告(拿2:1),神是无所不在,充满天地的神(耶23:23-24)所以我们当随时随地祷告(弗6:18)

(2)信心投靠主的人永无绝望

约拿虽然犯了该死的罪成为沉沦之辈,因他悔改求告神的名,还是蒙了怜悯该死的罪,是自绝于神,(如下鱼腹前的约拿是自绝于神的该死罪犯)。

约拿虽身陷绝境——“阴间的深处”因他信心的仰望,恳切的祈求,还是蒙了拯救因为神是慈悲的怜悯人的全能之神绝望的人,就是拒绝神的人。

(三)神能够折服人,谁能向神硬心到底

象约拿这样硬心、固执死亡临头决不改悔的人是罕见的但神能够折服他,使他的硬心熔化,低头认罪!在船中“温度”不够,大海的“温度”不够,但鱼腹中的“温度”总算够了吧!对硬心、固执之人,神对他的管教会不断加“温”,直到他悔改为止,除非神不要他。

)许愿与还愿(2:9)

约拿在患难中许愿,在恩典中还愿但也有些人在患难中什么愿都许,却在蒙恩后,忘得一干二净,惹神发怒这是十分不义的(参申23:21-23,传5:4-6、2)。

肆、第三章:尼尼微人的悔改

段落分解

1、第一段:(3:1-4)约拿自觉使命:神二次差遣约拿,并特意交代“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遵行了

2、第二段:(3:5-9),尼尼微人的悔改:全城人畜宣告禁食披麻,向神悔改认罪求告

3、第三段:(3:10)神的怜悯:神察看中,尼尼微人悔改的实际行为蒙悦纳,神转意不降所预定之灾

词语解释

1、“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3:4)这城是包括“利河伯”、“迦拉”和“利鲜”三城(创10:11-12)及王城(即尼尼微主城),共四城合并,单王城圆周就有12公里大城共圆周99公里,约拿可能直接进王城(尼尼微主城)走了一日宣告。

2、“麻布”、“麻衣”:黑色粗(麻)布(3:5)穿麻衣表示伤痛、悔改

3、“座在灰中”(3:6),表示绝望无助(伯28:8,弥1:10)

4、“恶道”(3:8):作恶之人的路线、口号、思想

5、“强暴”(3:8),凶残暴虐的行为,亚述人侵略者的行径

6、“神转意后悔”、“神就后悔”(3:9-10):后悔在人们的意识中,都是认为:是事后觉得有错误,后悔自己不该那样做其实“神的后悔”与“人的后悔”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神是完全的,不会有做错事的后悔“后悔”原文有两个不同的意义:(1)表示“极其难过”(如创6:6-7;士2:18;撒上15:11,35;耶15:6);(2)表示“停止行动”:(如出32:12、14;撒下24:16;耶18:8、10;珥2:13-14;摩7:3、6;拿3:9-10)“他就后悔”,现代中文译本译:“他改变他的心意”(3:10)

问题思考

(一)这次约拿为何愿意“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3:3)

(1)受神管教,得到教训,不敢再违抗神

(2)对神感恩、还愿

(3)但他对尼尼微城的人民,并未见是凭神的慈爱“宣告”

(二)约拿向尼尼微城人民宣告什么?(3:4)

(三)神对约拿似乎不太放心,(因约拿对尼尼微城的人仇恨之心并未解除),特意吩咐他什么?(3:2下)

)如何证明约拿这次奉差遣来到尼尼微工作非凭爱心?

(1)看到全国上下百姓向神悔改(切实)他不同情、不代求

(2)看到神转意不降所说的灾,他却“大大不悦”,甚至发怒(3:10,4:1)

)尼尼微人的悔改,是在王的下令之前或以后?(之前)(3:5-7)

)凶残高傲的亚述人(尼尼微人)为何肯相信一个被他们践踏之国的异邦先知的不吉利的警告,立即信服神而悔改?

(1)因约拿从鱼腹里出来的神迹,成为神差遣的凭据,叫他们不得不相信

(2)因约拿已向神悔改,便有权柄叫别人悔改

(今天同工的传福音,事主的工作果效应省察)

(3)只要合乎神的旨意作工,又有神的同在,所说的是出于神有能力的话:仅一句话,只传一日,果效就来了

)尼尼微人如何悔改?(3:5-9)

(1)信服真神(3:5)(看见约拿的神迹而相信神)相信神的能力,相信神决不说谎,必照所说的成全若没有首先的信服神,就不会向神认罪悔改

(2)为罪忧伤(3:5)“宣告禁食……穿麻衣”、“座灰中”,这是忧伤的表现举国上下皆然经上说:“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忧伤的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51:17;路18:13-14)

(3)谦卑认罪(3:6-7)

①王下宝座,脱朝服,披麻、座灰中

②人畜禁食,连牲畜也要披麻布

③向神求告:这是最彻底的悔改

(4)离开恶道(3:8-9)

①离开恶道,丢弃强暴(3:8)

②专心仰望神的怜悯(3:9)

)神为何还要再等“四十日”,才要倾覆尼尼微城?(3:4)

(1)四十日是神的宽容,愿恶人抓住机会切实悔改(结33:10-11)

(2)尼尼微人明白神的旨意,抓住机会速速悔改

(3)可惜约拿不理解“四十日”的意思,还要坐在棚下看尼尼微城四十日后的下场,真是无知(先知不可无知)

)这次尼尼微城全城人彻底悔改的特点是什么?(3:7-8)

“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麻布认识自己国家的罪恶,太贯满了连牲畜也因恶人成为犯罪的工具,都当向神悔改

10、约拿这次到尼尼微大城所传的信息是:劝勉性、责备性、警戒性(在神)、宣判性(在约拿)

教训

(一)如何作神的好工人

(1)必须靠神大能的见证(如约拿,从鱼腹平安出来)

(2)顺服神差遣,更要“照神所吩咐的话行”(遵行)

(3)更要明白神旨,与神同心:神的心是要尼尼微人悔改得救,差约拿呼喊约拿的心是要尼尼微人通通灭亡,他外表上是宣告,其实是宣判

(4)工人本身要先悔改,先遵神的话,方能有见证叫别人悔改正如约拿悔改了,尼尼微人就悔改了,约拿先“信服”……(提后2:21)

(二)有罪要及时悔改

罪的结局就是灭亡(罗6:23)人都不完全,不论是大罪小罪,至死之罪或不至死之罪,不悔改都要沉沦(路13:1-5)若肯像尼尼微城人的切实悔改,痛改前非,都必蒙神怜悯,悔改的结果就是平安(拿3:10;来12:11-13)什么叫“死罪”信靠、向往神的心死了,就是死罪有些人认为,反正犯了死罪,再努力也枉然了,就准备到地狱去报到正如约拿在船中的态度,他宁愿在海中沉沦,下到阴间深处,也不愿悔改,归向神结果体验到“阴间”原来怎么痛苦,还好他没有死,那也不是阴间,是鱼腹子神还给他机会,不然那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三)要自觉使命,传扬福音

约拿受神管教以后,便自觉使命向尼尼微城传报神的信息今天,主托付我们向普天下传福音给万民听(或16:15,彼前2:9),我们不可象约拿一样逃避责任,惹祸上身,受了皮肉之苦后,才乖乖去传。

保罗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9:16-17)请读经:提后4:2;林前9:22-23;提后4:7-8)。

)一句话的功效

约拿在尼尼微城传道,他的信息只有一句话“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简短的一句话,却发出莫大的能力,使全城人都悔改。

有能力、有功效的话语,不在于长篇阔论;更不在于大声嚷闹,只在于是“出于神的话”(太2:37)且“话合其时”(箴15:23)

那怕你没有口才,只要你肯愿意照“神所吩咐你的话”说出来,就能发生功效(3:2下)

腓力“你来看”一句话,引导拿但业归主(约1:46)

撒玛利亚妇人“你们来看……莫非这就是基督么?”(约4:29-30)众人听了都去见耶稣

诸位:为主真道扬声吧!

)传福音要重视祈祷(徒6:4)

大鱼吐约拿于旱地,显出神迹,尼尼微人仅因听见约拿一句话,竟然全城上下痛改前非,传道工作竟发生如此惊人的果效,这与约拿鱼腹中的恳求是分不开的。

鱼腹中的祈祷,发生鱼吐他于旱地的神迹。

鱼腹中的祷告,使约拿口中的话句句带着权柄能力。

今天我们要履行传福音的使命,使罪人悔改信主,得救人数增加,教会灵工兴旺,自己满有能力、请你及你所在的教会不要忽略──迫切的祷告。

使徒时代的教会,是祷告的教会,神迹特多,灵工牧兴旺。

伍、第四章约拿发怒与神的训诲

段落分解

1、第一段:(4:1-5):约拿因尼尼微人得救而发怒,求死神责问约拿,要他反省“合乎理么”

2、第二段:(4:6-9):约拿因蓖麻枯槁而发怒,求死神责问约拿,要他反省“合乎理么”他却向神顶嘴(4:9)

3、第三段:(4:10-11):神对约拿的教训:神以蓖麻跟尼尼微人的生命价值作比较,来证明神爱尼尼微人是正确的,约拿的发怒是不合理的

词语解释

1、“蓖麻”(4:6):是一种大叶植物,生长快速,高达3-5米,爬在棚上可遮荫,子可榨油

2、“炎热的东风”(4:8):中东一带有一种风,名叫希若克风,来自沙漠,干燥焦灼,多在暮春和早秋吹刮吵来热气使人难受,热风过处,草木枯萎(结17:10;何13:15))

3、“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4:11):

(1)可指儿童

(2)也可指全城人像婴孩一样,不晓认识神,不晓选择人生正确的道路,需要教导(不晓分辨善恶)

问题思考

(一)约拿第一次的发怒是为什么?(4:1、4)

(1)因神转意不降约拿所宣告的灾难于尼尼微城使他的话落了空,被认为是假先知(申18:22)

(2)约拿原希望恶人死亡,神却怜悯他们,他却产生嫉恨

(3)虽然他知道神已转意了,但因他嫉恨的心使他还是坐在城东棚内,等候四十日过后,尼尼微人的下场希望神转意,突然间又转意,把他们倾刻毁灭(或许尼尼微人等不到四十日又作恶、招刑)

(二)约拿第二次的发怒是为什么?(4:7-9)

(1)因神使那遮盖约拿头免被太阳曝晒的蓖麻枯槁

(2)本来就已不喜悦了,现在就更甚了,当神责问时还敢于顶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4:9)

(三)约拿为什么求死?(4:3、8)

第一次求死:是不愿活着看到尼尼微人得救

第二次求死:是蓖麻枯干,头被太阳曝晒,经受不了其实他是向神赌气求死耍孩子脾气,他并非不怕死(2:6)

)神以蓖麻为喻责备约拿什么?

(1)责备约拿的爱心是自私的,对自己有利益的便生爱心

(2)责备约拿爱惜植物的生命,却不爱惜人的生命,何等无知,岂配作“先知”

(3)作先知存心不正,作工动机不明确蓖麻发生(活)能遮掩其头免受曝晒之苦,倘且大大喜乐况且他所工作的尼尼微大城悔改得救更能肯定他的成绩,免去祖国被侵略之苦同时又能遮掩先知失职之罪免去神对他责任的追究(当时约拿宣告并非尽心竭力希望尼尼微人悔改,是不得已而应付的),本应大大喜乐,他却大大“发怒”甚至求死,真是愚昧

(4)神不仅是约拿的神,犹太人的神,也是犹太人仇敌的神,更是普天下人的神

神不仅爱约拿和犹太人的生命,也爱犹太人仇敌,更爱普天下人民,以及牲畜的生命,神要约拿更进一步认识神的爱是普世的(4:2),不仅不轻易发怒(广泛性)等

教训(神对我说什么?)

(一)“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4:4)

约拿两次发怒,神两次这样诘问约拿,希望他冷静反省,及时醒悟可是约拿铁石心肠,刚硬到底不肯反省,反倒回答神“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理”真是胆大包天

今天我们必须想想这个:

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你当知道“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箴29:11)

“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2:20)

所以当你要发怒的时候,要先想想,你发怒的原因合乎理吗?发怒的时间合理吗?发怒的对象合理吗?发怒的态度合乎理吗?

(二)爱仇敌,作天父的儿子(太5:45)

我们的仇敌,他不一定是神的仇敌;你所恨的人有可能是神所喜爱的人约拿就是缺乏爱仇敌之心,结果成为神的悖逆者。

我们应当以基督的心为心,让爱心冲破国界、种族、阶级、恩怨,方能与神同工。

(三)不可幸灾乐祸

约拿希望尼尼微的人民灭亡他坐在蓖麻荫下,希望看到神突然再转意,降灾倾覆尼尼微城结果,曝晒临到约拿的头,使他发昏,甚至求死圣经说:“幸灾乐祸的不免受罚”(箴17:5)我们要有同情心、怜悯心(罗12:20-21)

)“我岂能不爱惜呢?”(4:11)

神要让约拿体会主的心肠,站在神爱人的角度上作先知先知原是神为爱人设立的,为要成为神救人的工具先知在神面前的成绩,必须是使人离开罪恶得生命若是不能救人,那先知就必受到真理与神圣使命的责备──“日头曝晒”。

神所憎恶的是罪恶,而不是人先知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使人离开罪恶人若悔改离开恶道,这先知的工作是算得胜了,有果效的,不负使命,是该“大大喜乐”的(4:6)如果人不肯悔改,虽然恶人被倾覆了,可是罪恶并没有失败;因为罪恶战胜了人,抓走了人的生命,这原是神不愿意看到的事而灵性:“沉睡”的先知约拿,却不明白这一点,故神特以蓖麻为喻指教他,也在指教我们。

五、全卷补充

(一)全卷共有几件神迹?

(1)约拿被丢下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1:15-16)

(2)大鱼吐约拿旱地上(2:10)

(3)罪大恶极的尼尼微城,仅因一句话,全城悔改(3:4-9)

(4)蓖麻一夜发生,一夜枯槁(4:10)

(二)约拿悖逆神,神却利用什么来做工

(1)“大风”(1:4)(2)“掣签”(1:7)(3)“大鱼”(1:17;2:10)(4)“蓖麻”(4:6)

(5)“一条虫子”(4:7)(6)“炎热的东风”(4:8)共6样

(三)神要通过约拿书,晓谕我们:

(1)神是天下万国的神,非单是犹太人的神;神爱选民,也爱外邦人,神爱我们,也爱我们的仇敌

(2)我们有时也认为:神是教会信徒的神,是看顾教会的,却忽视了神也在治理万国──政权(参提前4:10,但2:20-21,4:25)(诗22:28:国权属于神,他是管理万国的)因此保罗要我们顺服掌权的意义在此(罗13:1)

)本卷又看到神是全能的神,在他并没有难成之事(创18:14),他使万事互相效力(罗8:28)

约拿不听神的话,本来会造成阻挡神拯救尼尼微城的计划真没有想到:神安排大鱼把他吞下,吐在旱地上,反倒成了拯救尼尼微人的大神迹,使他们全国因此信服神,悔改得救恩。

正如撒但利用犹大出卖主,使主拯救世人的工作被阻真想不到,这正是安排主在十字架上所施行的大救。

又如约瑟的十个哥哥出卖约瑟,要让他的预梦落了空,反倒正是促使神的旨意速成因此人的智慧在神面前确实变成愚拙我们只有在神面前自卑,存心顺服,便是智慧。

(12)
上一篇 2021年2月6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7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