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圣灵的感动

自1900年晚雨圣灵降临于美洲,世界各国先后兴起五旬节运动的热潮以来,普世的教会便由一千多年的长眠中惊醒过来了;那种情景,好像用力抛掷巨石于平静如镜的湖面,湖面被击破,涟漪万圈,越荡漾越辽阔一般。就一切没有圣灵的教会而言,这确是空前的大考验,谁也不能逆料;因为圣灵活泼的工作和明显的呼召,已经成为他们信仰上的试金石了。经过这场考验,有些虔诚的基督徒在长期饥渴于灵粮和生命水之后,一听见圣灵的呼召声,便纷纷归入真教会合成一群,而应验了主的预言(约十16)。另有一些基督徒却不仅不愿意追求圣灵的浸,反而予以讥诮和毁谤,甚至处处敌挡真理,企图消灭圣灵亲自建设的真教会;究其原因,乃不够谦虚,误认圣灵的感动为圣灵的浸,以似是而非的根据掩饰自己的谬论所致。

普遍的错误观念

「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十二3)。

一般没有圣灵的教会,多数引证这段经文说,他们既然能称耶稣为主,从来没有说过祂是可咒诅的,所以必有圣灵在他们里头。但这里所说的却是「圣灵的感动」,并不是主耶稣所应许的「圣灵的永住」(约十四16~17);因为凡是受过圣灵的人都必有圣灵的感动,只是有圣灵的感动的人却未必受过圣灵。在撒玛利亚城,信了腓利所传神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并且受了浸的人,都必能称耶稣为主,绝对没有人敢说祂是可咒诅的;但圣经上说,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浸,圣灵并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直至使徒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才受了圣灵(徒八12~17)。以弗所的门徒信主的时候没有人受圣灵,保罗奉主耶稣的名给他们施浸的时候也没有人受圣灵;直至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的时候,圣灵才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徒十九1~6);当然,在未受圣灵那段时期,以弗所的门徒都能称耶稣为主,绝对没有人敢说祂是可咒诅的。

韦思洛夫(F.Wisloff)在「我信圣灵」(戴怀仁、王永生合译)里第329页说:「一切信徒都有神的灵,假使你说没有,是谁唤醒了你?谁使你觉悟己罪?谁催逼你寻找基督?这岂不都是那一位圣灵所作的吗?」

我们的答复是:

﹙1﹚在撒玛利亚城领受了福音的人(徒八12~17),以及以弗所的门徒的经历(徒十九1~6),都否定了这种臆断。

﹙2﹚因为在他们决心信主以前,他们早已被唤醒,从内心觉悟自己的罪,并且有一种力量催逼他们去寻找基督了;但圣经上说,在使徒给他们按手以前,圣灵并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浸而已。

﹙3﹚原来唤醒人、使人觉悟己罪、催逼人寻找基督等,都不过是圣灵为要引导人归主的感动工作,并不是受圣灵的凭据,不要将两者混同为一。

韦氏在该书第330页又引证哥林多前书三章16节说:「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虽不十分明白,神的灵还是住在他们心里。」认为今日的基督徒虽然有的不十分明白他们已经受了圣灵,神的灵还是住在他们心里。

我们的答复是:

﹙1﹚撒玛利亚城那些信徒受浸以后,使徒看出他们都没有受圣灵,便帮助他们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使他们受圣灵;当圣灵降在他们身上的时候,行邪术的西门亲眼看见,觉得很奇妙,实时拿钱给使徒,要向使徒买那超然的恩赐(徒八12~19)。

﹙2﹚彼得在哥尼流的家里布道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的身上,那些奉割礼与彼得同行的信徒听见他们说方言,知道他们已经受了圣灵,便希奇圣灵的恩赐也浇在外邦人身上。彼得说,他们既受了圣灵,与我们一样,就没有人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浸,乃吩咐奉耶稣基督的名给他们施浸(徒十44~48)。

﹙3﹚保罗到以弗所的时候,遇见几个门徒,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保罗知道他们所受的浸不对,便重新奉主耶稣的名给他们施浸;然后按手在他们头上,使他们受圣灵,他们便说方言,又说预言(徒十九1~6)。

﹙4﹚圣灵降临在人的身上时,有如此明显的凭据,自己知道,旁人也看得出,何以见得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不十分明白呢?

﹙5﹚「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么?」(林前三16)。保罗所以如此说,并不是说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不十分明白他们已经受了圣灵;乃为要提醒他们自觉、自重、自爱,一心一意保守圣洁,不要叫圣灵担忧。

﹙6﹚所以他接着在下文警告他们说:「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林前三17)。

韦氏在该书第347页再说:「你心中因罪痛苦,这正是证明圣灵住在你的里面。」

我们的答复是:圣灵住在人的里头,必使人因罪自责和扎心,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但一个心中因罪痛苦的人,却未必有圣灵在他里头。第一、人的良心有律法的功用,能使人判断是非(罗二14~15),辨别善恶,也能使人因罪痛苦(罗七21~24);第二、圣灵的感动也能使人为罪自责和扎心,催逼人追求解脱的方法,进而悔改接受主耶稣为救主(徒二37~38、41)。上述保罗的自白和犹太侨民们的呼求,都是在受圣灵以前的经历;可见心中因罪痛苦,未必是圣灵已经住在里头的证据。

王明道在「圣经光亮中的灵恩运动」里第15页说:「凡未曾说过方言的,便是未曾领受圣灵,这种说法何等武断!往昔和现今世界各处有多少虔诚爱主的圣徒,又有多少奉献身心为神所用的大工人,他们都未曾说过方言,那么他们也都未曾领受圣灵吗?」

我们的答复是:

﹙1﹚「凡是虔诚爱主的信徒和奉献身心为神所用的工人,虽然未曾说过方言,却都已经领受了圣灵。」这种说法何等武断!当然,被圣灵充满的人,必虔诚爱主,甚至乐意奉献身心为神所用;但是被圣灵感动的人也可能有这些表现,未必限于受过圣灵的人。

﹙2﹚哥尼流是一个虔诚的人,他和他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赒济百姓,常常祷告神;他的仆人也为他做见证说,他是一个义人,敬畏神,为犹太通国所称赞(徒十1~2、22)。若要论虔诚敬畏神和施舍爱人,也许很少人能与哥尼流比较吧?虽然如此,他并不被认为已经领受了圣灵,他受圣灵的经历,是在他说方言的时候(徒十44~46)。

﹙3﹚亚波罗是有学问最能讲解圣经的人,他已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心里火热,将耶稣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只是他单晓得约翰的浸礼(徒十八24~28)。若要论奉献身心为神所用,亚波罗的热诚和胆量,也许不亚于古今世界各国的名布道家吧?但是在接见百基拉和亚居拉之前,我们并不认为他们已经领受了圣灵;因为那时他单晓得约翰的浸礼,而圣灵的浸是由主耶稣来的(太三11;约一32~33;徒二33)。

圣灵在各时代的感动工作

自旧约时代至新约时代的选民历史中,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从圣经上看出圣灵的感动工作,而不得不感激神对祂所选召的众子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

兹将圣灵在各时代的感动工作摘要分述如下,藉以认识它与圣灵的浸究竟有什么差别。

(一)旧约时代

神创造亚当,颁布一条律法给他遵守(创二16~17),乃为要在地上建立一个由神来治理的团体,就是神的国度;神虽然有灵的余力能造更多的人,却只造一个人,乃愿人得虔诚的后裔(玛二15),以维持这国度的纪律。但自从罪进入了世界,使众人都犯了罪之后(罗五12),人类便丧失了属神的特性,人伦道德一落千丈,甚至连神的儿子们也俗化了(创四8、19~24,六1~4)。那时,神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创六3)。日译文语体作:「我的灵不永远与人争执,因为他也是属肉的,……」钦定版作〝My spirit shall not always strive with man,for that he also is flesh.〞与日译文语体的意思完全相同。「我的灵不永远与人争执」一句,表示神的灵不永远与人计较,要任凭人畅所欲为:「因为他也是属肉的」一句,说明了神的灵不永远与人争执的原因。可见在神的儿子们尚未俗化之前,圣灵曾一直感动着他们,使他们得以保守纯正的信仰;只因后来重蹈人的儿子们的覆辙,圣灵便不再感动他们,而任凭他们去放纵情欲了。

之后,圣灵的感动工作,便由普遍性进入了特殊性的时期;就是在需要的时候才感动神所选召的人,藉以执行神圣的任务。

1.感动先知

圣经上说:「但多年宽容他们,又用的灵藉众先知劝戒他们,他们仍不听从;所以将他们交在列国之民的手中。」(尼九30);「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一21)。圣灵在旧约时代的感动工作中,最明显和最普遍的就是感动历代的众先知,将神的信息传达于选民(撒上三21),藉以引导他们行正路。

诸如:

(1)降临在摩西的身上,使他担当管理百姓的重任(参考:民十16~17)。

(2)感动以利亚,使他领导百姓离弃偶像,归向真神,并且奋勇杀尽巴力的众先知(王上八21~40)。

(3)加倍感动以利沙,使他得到比以利亚更大的能力(王下二9~15)。

(4)感动米该雅,使他按着神的启示说预言,而不肯随众说吉言,取悦于王(王上廿二13~23)。

(5)感动亚撒利雅,使他引导亚撒王和百姓除尽可憎之物,重修神的坛,立约尽心尽性寻求神(代下十五1~15)。

(6)临到雅哈西,使他激动约沙法王和百姓奋勇迎敌,说胜败在乎神,神必为他们施行拯救(代下廿14~19)。

(7)借着以赛亚告诉百姓说,他们被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不明白神的话(徒廿八25~27)。

(8)感动耶利米,使他心里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含忍不住,不得不再奉神的名讲论(耶廿7~10)。

(9)进入以西结的心里,差遣他警戒以色列人的悖逆,劝导他们远离恶行,以免灭亡(结二1~7,三16~21)。

(10)感动但以理,使他能为伯沙撒王讲解神写在墙上的文字,以预示他的死和亡国(但五5~31)。

(11)使弥迦满有力量公平才能,指责以色列人的罪恶(弥三8)等。

2.感动士师

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失去了中坚的领导人物,在神所赏赐的圣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竟忘记了感谢神和敬畏神;而随从外邦的恶俗,败坏了行为,甚至跪拜神所憎恶的偶像,没有与万民分别为圣。公义慈爱的神,为要惩戒他们的悖逆,催逼他们切实悔改,谨守遵行祂的律法,便屡次兴起外邦人来击打他们;但每逢他们因受责罚而认罪求告神时,神便垂听他们的祷告,借着祂的灵感动士师来拯救他们,脱离敌人的手。

诸如:

(1)降在俄陀聂身上,帮助他战胜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使国中太平四十年(士三9~11)。

(2)降在基甸身上,使他吹角召集以色列人,奋勇战胜米甸人,使国中太平四十年(士六34~35,七19~25,八28)。

(3)降在耶弗他身上,将亚扪人交在他手中,使他攻取了二十座城,制伏了亚扪人(士十一29~33)。

(4)感动参孙,使他空手撕裂狮子,如同撕裂山羊羔,又用驴腮骨杀死一千个非利士人,施行拯救(士十四5~6,十五12~18)。

3.感动祭司

祭司是专为事奉神而设立的,其职分乃为神人之间的中保,献祭于坛上,求神赦免自己和选民的过错(利一3~9;来五1~3,九6~7)。起初由家长或族长兼任,如挪亚、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伯等,都可直接献祭牲给神(创八20,廿二13,廿六25,卅三18~20;伯一5);至律法时代便成为世袭制,世世代代应由亚伦的子孙继承(出廿九9、29,四十12~15;民廿五11~13)。

圣灵感动祭司的工作,不像感动先知和士师那样多,在圣经上只记载一处;就是借着撒迦利亚责备选民干犯神的诫命,以致被他们用石头打死(代下廿四20~22)。其所以如此的原因,也许由于祭司的工作太单纯,只在会幕事奉神,固定的执行一些宗教礼仪的缘故吧?

4.感动君王

以色列人建立王国,始自扫罗王朝(撒上九17,十1)。在扫罗被先知撒母耳膏立为王以前,以色列国中本无君王,只有真神亲自为王治理他们。他们所以要求立王治理他们,像列国一样,乃因:撒母耳的二子不肖,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撒上八1~5);受外敌侵犯,生活深受威胁,不要神做他们的王(撒上八7,十二12~18)。

扫罗违命被弃后(撒上十三8~15,十五10~23),神拣选合祂心意的大卫,命令撒母耳膏立他为王(撒上十六1~13)。大卫年纪老迈,吩咐祭司撒督在基训膏立他儿子所罗门,继承他的王位(王上一28~40),而成为世袭制。所罗门晚年恋慕外邦女子,事奉偶像,并且其子罗波安不采纳老臣的谏言,以致酿成王国分裂的局面(王上十一1~13,十二1~20)。

圣灵感动以色列王的工作,也不像感动先知和士师那样多,在圣经上只提到扫罗和大卫两位,其中尤以大卫被感动的次数为多。属于扫罗的是:﹙1﹚使他在先知中受感说话,又变为新人(撒上十6~10);﹙2﹚使他率领选民击败亚扪人,为他们雪耻(撒上十一1~11)。属于大卫的是:﹙1﹚一被膏立为王,实时大大感动他(撒上十六13);﹙2﹚借着他预言基督必永远为王,众民必归顺一个牧人(撒下廿三1~5;参考:诗八十九20~29;结卅七24~28);﹙3﹚指示他建造圣殿的样式,再传达于所罗门(代下廿八11~12);﹙4﹚使他称基督为主,预言基督必得胜仇敌(太廿二42~44;诗一一○1);﹙5﹚藉他预言犹大的背叛(徒一16;诗四十一9)等。

5.其它

圣灵在旧约时代的感动工作,除了对于神所拣选的先知、士师、祭司和君王之外,在需要的时候,对于领袖、勇士和一般选民也常有。

诸如:

﹙1﹚赐智慧给约瑟,使他能为法老解梦,预言将要临到埃及的大事(创四十一25~32、37~41)。

﹙2﹚赐智慧给衣匠,使他们能为亚伦作精巧的祭司服(出廿八2~3)。

﹙3﹚使比撒列有智能、聪明和知识,能想出巧工,用金、银、铜、宝石和木头,制造会幕和各种圣器(出卅一2~5,卅五30~33)。

﹙4﹚使以色列人中的七十个长老,能与摩西同负管理选民的重任,又使他们受感说话(民十一16~17、24~25)。

﹙5﹚使伊利达和米达在营里说预言(民十一26~29)。

﹙6﹚使约书亚被智慧的灵充满,有摩西的尊荣,能继承摩西的地位治理以色列人(民廿七15~20;申卅四9)。

﹙7﹚使三十个勇士的首领亚玛撒看出大卫是神所帮助的人,而率领众勇士归于大卫,表示愿为大卫效忠(代上十二18)。

﹙8﹚使犹大人一心遵行希西家王与众首领,凭神的话所发的命令(代下卅12)。

﹙9﹚使以利户的言语满怀,激动他不看人的情面,直言指责约伯的错误(伯卅二15~22)等。

圣灵的感动与圣灵的浸,虽然都是同一位圣灵的作为,却有不同的果效。

就圣灵的感动而言,其特征是:﹙1﹚需要人完成某种使命时才降在人的身上,使命完成就离开(结三22、24,卅七1)。﹙2﹚虽然能使人奋勇不顾生死,但使命完成而离开,就使人软弱得与一般世人无异(王上十八17~46,十九1~14)。﹙3﹚印证人为神的奴仆(吕译本:罗八15),神已经差遣了他(结二1~3)。﹙4﹚不会使人说方言。

就圣灵的浸而言,其特征是:﹙1﹚要永远与人同在,不撇下人为孤儿(约十四16~18)。﹙2﹚能改变人的生命,不断的加添人心里的力量,使人凡事都能做(徒四19~20,五40~42;罗八2;加五16;弗三16;腓四13)。﹙3﹚印证人为神的儿女,与基督同做神的后嗣,将来必与基督同得荣耀(吕译本:罗八15~17)。﹙4﹚必使人说方言(吕译本作「卷舌头说话」:徒十44~46,十九6)。

在旧约时代,每逢需要的时候,圣灵虽然常常感动先知、士师、祭司和君王等,引导选民行正路,而屡有复兴;却因人心已经坏到极处,无法救治(耶十七9,十三23),以致不能持久。因此,若不等待圣灵普遍的浇灌一切选民,除掉人的石心,赐给人肉心,改变人的生命,必无从使人转回归向神,谨守遵行神的律例典章。这种普遍性的圣灵的浇灌,正是历代的众先知所预言的。他们说,神要把祂的灵放在一切选民的里面,把祂的律法写在他们的心版上(结卅六26~27;耶卅一31~34);又说,在那些日子,神的灵要浇灌凡有血气的,就是各类各色的人,不分年龄、性别、阶级和种族(珥二28~29;加三28)。那时,摩西的愿望──「惟愿耶和华的百姓都受感说话,愿耶和华把祂的灵降在他们身上。」(民十一29),就完全实现了。

(二)早雨降临前

早雨降临前,是由旧约进入新约的过渡期。救主耶稣基督一出现,就宣布了人类的新纪元的开幕(可一14~15;约四21~23),律法将要因十字架的功劳而结束(太十一13;西二14~17;来九10),进入令人兴奋的恩典时代了(约一17)。在这段时期,为了证明耶稣是历代的众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是全人类的救主,圣灵便感动各阶层的虔诚人为祂做见证,将祂的身分和将要成就的救恩公诸于世了。

1.关于耶稣的降生

马利亚蒙天使指示她要怀孕生子,并要给祂起名叫耶稣之后,起身往撒迦利亚的家去,问以利沙伯安;以利沙伯一听见马利亚问安,所怀的胎就在腹里跳动,以利沙伯且被圣灵充满,高声喊着说:「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那里得的呢?因为你问安的声音一入我耳,我腹里的胎就欢喜跳动。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对她所说的话,都要应验。」(路一30~45)。以利沙伯所以能称马利亚所怀的胎儿为主,并称祂和马利亚为有福,相信神借着天使对马利亚所说的话都要应验,乃出于圣灵的感动。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荣。因为祂顾念祂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祂的名为圣。祂怜悯敬畏祂的人,直到世世代代。祂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祂赶散了。祂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祂扶助了祂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路一46~55)。马利亚对以利沙伯所说这些话,也是出于圣灵的感动;虽然圣经没有明显的记载,我们却可以根据她的话作如此的判断。

2.关于耶稣的事功

施浸者约翰出生后,他父亲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了,就指着他和主耶稣将来所要成就的事功预言说:「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眷顾祂的百姓,为祂们施行救赎;在祂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正如主借着从创世以来圣先知的口所说的话)。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向我们列祖施怜悯,记念祂的圣约;就是祂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叫我们既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就可以终身在祂面前,坦然无惧的用圣洁公义事奉祂。孩子啊,你要称为至高者的先知。因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预备祂的道路;叫祂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67~79)。撒迦利亚所以能预言耶稣基督将要降生,为以色列施行拯救,实现神对亚伯拉罕所立的圣约,他的儿子约翰将要称为神的先知,行在耶稣基督的前面,为祂预备道路,乃出于圣灵的感动。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西面就用手接过祂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祢的救恩,就是祢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祢民以色列的荣耀。」又对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二25~35)。西面进入圣殿遇见圣婴耶稣,知道祂就是他素常所盼望的弥赛亚,而称颂神为万民预备救恩,表示愿意安然去世,以及预言耶稣基督将要成就的事功和受死,都是出于圣灵的感动。

又有女先知,名叫亚拿,年纪已经老迈,从做童女出嫁的时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现在已经八十四岁,并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正当那时,她进前来称谢神,将孩子的事,对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赎的人讲说(路二36~38)。这亚拿既然是一位虔诚的女先知,她为耶稣基督对众人所做的见证,当然也是出于圣灵的感动,是不言而喻的。

3.关于耶稣的身分

当主耶稣出现在施浸者约翰施浸的地方之时,约翰曾为祂做见证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来在我以前。我先前不认识祂;如今我来用水施浸,为要叫祂显明给以色列人。」又说:「我曾看见圣灵,彷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祂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祂;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浸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浸的。』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神的儿子。」(约一29~34)。施浸者约翰所以能认识主耶稣是神的儿子,是神的羔羊,将要受死,除去世人的罪孽,且要用圣灵施浸,而将祂公诸于世,乃出于圣灵的感动。

主耶稣在世的日子,多数人都不认识祂是谁,有人说是施浸者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但彼得却不跟着众人猜测,主耶稣一发问,他就能即刻且肯定的回答祂说:「祢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如此正确的认识,若非来自圣灵的感动是不可能的。所以主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有一次,主耶稣对众人说,祂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的粮,吃祂的肉喝祂的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祂要叫他复活。祂的门徒中有好些人听见了,就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甚至纷纷离开祂,不再和祂同行。祂就对那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么?」西门彼得却回答祂说:「主啊,祢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祢是神的圣者。」(约六35~69)。当其它的门徒因不认识主而离开祂之时,彼得却能如此清楚的认识祂,并且表示必跟从祂到底;这若不是出于圣灵的感动,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十二3)。

综括上述各点,则可知在旧约时代或在早雨降临前,圣灵在人身上的工作虽然有时很活泼,却都不是圣灵的浸,而只能看做圣灵的感动。因为:除非基督升入高天,戴上荣耀的冠冕,坐在神的右边,圣灵就不能普遍的浇灌下来;除非道成肉身的任务结束,圣灵的任务就不能开始;除非基督到神面前去做中保,另一位保惠师就不能降临于地上。「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祂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约七37~39);「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约十四16);「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来。」(约十六7)。

(三)早雨时代

早雨时代是神所应许的圣灵已经降临的时代,所以以五旬节为教会历史的扉页,处处都留着圣灵活泼的工作纪录。在这段时期,那些已经受过灵浸的信徒固然有圣灵的感动,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但那些正要归主而尚未受灵浸的人也有圣灵的感动,却是我们必须特予留意的问题。就前者而言,圣灵所以感动他们,乃为要启示他们明白神的旨意,并且引导他们行当行的路;就后者而言,圣灵所以感动他们,则为要使他们认识耶稣是救主,并且催逼他们悔改接受福音。

1.催逼人归主

「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十二3)。

「耶稣是可咒诅」一句,原文作〝anathema leesous〞,是由内心发出来的咒骂声;「耶稣是主」一句,原文作〝kurios leesous〞,是由内心发出来的呼唤声。前者出自与耶稣为敌的人,凡是被神的灵感动的,绝对不至如此与耶稣对立;后者出自信心的告白(太一32;罗十9~10),是人被圣灵感动的证据。保罗所以如此判断,乃因在当时要告白「耶稣是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耶稣没有外貌(赛五十二14,五十三1~3);凡是以外貌认人的,都不能认祂为主(林后五16;太十三53~58)。

(2)在犹太教中,凡是认耶稣为主的,都必被开除教籍(日译文语体:约九22),甚至受逼迫(徒八1~3,九1~2,廿二4,廿六9~11);因为他们认为「以耶稣为主」,等于「否认耶和华为主」。

(3)在外邦人中,深受哲学思想所影响的希腊人,要相信神成肉身来受死,也甚困难(林前一18~23);所谓「神哲主义」(Gnosticism),是由此兴起的(约壹四2~3)。

(4)在罗马政府的统治下,一般人都认为「以耶稣为主」,等于「否认该撒为主」,所以随时随地都有被处死的危险(约十九12~15;徒十七6~8)。

(5)受迷惑拜惯了偶像的外邦人,要离弃偶像而认耶稣为主,也有许多困难(林前十二2~3)。

我们由使徒行传中可以看出,以五旬节为起点,圣灵展开了活泼的工作之后,因被圣灵感动而悔改接受福音的,真是不计其数。诸如:

(1)感动那些从各国回来守节的犹太侨民们为罪自责,寻求当行的路,进而悔改受浸归主,数目约有三千(二37~41)。

(2)感动彼得借着治愈瘸子的机会为主做见证,斥责犹太人杀害基督的罪,催逼他们悔改归正,男丁数目约到五千(三12~26,四4)。

(3)感动犹太人因看见使徒所行的神迹而信主,数目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五12~14)。

(4)开导吕底亚的心,感动她留心听保罗所传的福音,催逼她带领全家都受浸归主(十六14~15)。

(5)感动禁卒寻求得救的门路,又感动他全家都受浸归主,乐不可支(十六30~34)等。

2.兴旺教会

主耶稣曾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十六24);「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教会的兴衰,在乎基督徒是否乐意为主舍财舍物,甚至觉悟赴汤蹈火,为主舍命;原始教会猛速的兴盛,由寥寥无几的小群成为搅乱天下的大势(路十二32;徒十七6),正好证实主的话。基督徒是否乐意为主舍己,在乎他是否深刻的认识主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他应该如何报答主,他已经为主舍弃什么;保罗所以能看世界如粪土(腓三8),甚至以诸般患难为荣(林后十一23~33;西一24;提后四6~8),乃因有如此的认识(加二20;林后五14~15)。基督徒对主的爱的认识如何,在乎圣灵对他的感动如何(罗五5;弗三16~19);圣灵的感动越频繁越明显,对主的爱的认识也越丰富越清楚。因此,圣灵的感动与兴旺教会有关,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五旬节圣灵降临,约三千人悔改受浸,信的人都在一处,天天同心合意在殿里恒切祷告;并且卖了田产家业,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是自己的。于是,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甚至有许多祭司也信从了这道(徒二44~47,四32~35,六7)。我们知道世人都是自私和贪爱世界的,但他们竟本着舍己的精神,如此乐意的奉献一切财物在使徒的脚前,然后不分彼此的凡物公用,天天生活在基督的爱里;试想,若不是圣灵运行在他们各人的心里,感动他们明白主的爱和当如何爱主,岂能有这种令人兴奋的情景呢?

司提反殉道,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之后,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前仆后继,不顾生死的为主传福音。主与他们同工,大显神迹奇事,使福音传遍了撒玛利亚城,给全城带来了莫大的喜乐,甚至众人所崇拜的行邪术的西门也信而受浸了。使徒在耶路撒冷听见这消息,差遣彼得和约翰往他们那里去,按手在他们头上祷告,使他们受圣灵(徒八1~17)。于是,这件史迹终于被后世称为「撒玛利亚的五旬节」。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除了犹太和撒玛利亚之外,又走到腓尼基、居比路和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但内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不少。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差遣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徒十一19~23)。于是,安提阿便成为外邦人的基督徒的中心,并且使基督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不仅是犹太人的宗教了。

神的作为真是奇妙莫测,迫害竟成为广传福音的前因!神国的苗圃须用基督的血去浇灌,基督徒若没有为主舍己的精神,福音必不能传遍世界,教会必不能兴旺!然而,人最珍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谁都宁愿舍弃一切而保全它,求安避危的心理人皆有之;因此,若没有圣灵的感动,必没有那么多的人乐意随时为主舍命,也没有撒玛利亚的五旬节和安提阿教会之建立的。

3.付托使命

「反倒看见了主托我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那感动彼得,叫他为受割礼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动我,叫我为外邦人作使徒。」(加二8)。

彼得蒙选召是要传福音给犹太人,保罗蒙选召是要传福音给外邦人;他们的使命虽然不同,所传的福音却相同,并且同有使徒的职分。这并不是说彼得未曾向外邦人传过福音(徒十44~48,十五7),也不是说保罗未曾向犹太人传过福音(徒九19~22,十三44~46),而是说他们各有主要的使命。保罗认识他和彼得所承受的使命,都来自主的交托;也是由于圣灵的感动,使他得以明显的自觉他有这使命。因此,保罗特别敬重他的职分(罗十一13),始终不敢遗忘(徒廿二21,廿六17~18),一心一意向外邦去开荒,以致被囚(弗三1,六20),甚至殉道(提后四6~8)。于是,基督教在外邦的地位便由此而奠定了。

在这段经文中所提到的「感动」一词,原文作〝energeo〞,有「赐能力」和「感动」的含意;日译文语体作「赐能力」。这就是说,圣灵感动彼得去做犹太人的使徒,就同时赐给他从上头来的能力,使他能完成主所付托的使命;同样的道理,圣灵感动保罗去做外邦人的使徒,也就同时赐给他应有的超然的能力,使他也能完成美好的工作。因此,保罗说:「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除了基督藉我作的那些事,我甚么都不敢题;只题祂藉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罗十五16~18)。甚至以他所得到的能力为使徒的凭据说:「我在你们中间,用百般的忍耐,借着神迹奇事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林后十二12)。

我们蒙选召在基督里各自做肢体的,当明白各人有各人的恩赐,各人有各人的使命,正如身上的肢体各有不同的功用一样(林前十二4~30);为了建立基督的身体,叫这身体渐渐增长,我们当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是义不容辞的(弗四11~16)。但更要紧的是,我们各人当明了我们所领受的是什么恩赐,圣灵究竟感动我们去完成什么使命;然后本着舍己的精神去行我们当行的路,就如保罗觉悟为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徒廿一10~14)。那么,五旬节的情景必复显在我们这个世代!圣灵的响声必震撼天下!

4.预示未来的事

在原始教会中有许多先知(徒十三1,十五32,廿一8~9;弗四11),都负有将神的旨意预告门徒的任务;所以每逢需要的时候,圣灵就感动他们向门徒发预言,正如旧约时代的先知一样。诸如:(1)感动亚迦布预言天下将有大饥荒,到革老丢年间果然如此(徒十一27~28)。(2)感动推罗的门徒,对保罗预告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徒廿一3~4)。(3)感动亚迦布在腓利家里用显著的象征,预言犹太在耶路撒冷要捆绑保罗,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后来果然如此(徒廿一8~11、27~36)等。「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一21)。

圣灵感动人预知未来的事,除了采取预言的方法之外,也常借着异象指示出来;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启示录中所记载约翰的经历(一1~3)。诸如:(1)感动他看见主的威荣,并命令他将所看见的异象写在书信上,达与以弗所等七教会(一10~16)。(2)感动他看见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的异象,预示神同时进行施恩和审判(四2~3;参考:来四16;可十六15~16;约十二48)。(3)感动他去旷野看见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的异象,预示世界将要兴起敌挡神的兽性的强国(十七3)。(4)感动他到一座高大的山,给他看见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的异象,指示他明白真教会是基督的新妇,并完成后的状态(廿一9~26;参考:弗五31~32)等。

5.使人成圣

「主所爱的弟兄们哪,我们本该常为你们感谢神;因为祂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帖后二13)。

依据这段经文所示,得救的步骤是:选召→信道→成圣。其中关于成圣的问题,保罗特别提到它必须赖乎圣灵的感动(参考:罗十五16;彼前一2)。成圣所以要赖乎圣灵的感动,乃因:

(1)人早已在亚当里卖给罪为罪奴,虽然有立志为善的自由,却没有付诸实行的自由(罗七14~24)。

(2)圣灵是忌邪的灵,会使人为罪自责,引导人行当行的路(约十六8~9;加五17~18;弗四30)。

(3)圣灵会赐给人从上头来的能力,释放人脱离罪和死的律,帮助人治死身体的恶行,使人不放纵肉体的情欲(路廿四49;罗八2、13;加五16)。

惟其圣灵的感动关乎基督徒的成圣和得救的重大问题,所以保罗不仅提醒帖撒罗尼迦教会「不要销灭圣灵的感动」(帖前五19);而且祈愿「圣灵的感动常与哥林多教会的众人同在」(林后十三14),使神的选民都在圣灵里得蒙保守。

综括上述各点,则可知圣灵的感动在人的身上,不分他是否已经受过灵浸,在早雨时代是非常明显和活泼的了。

()晚雨降临前

自从早雨圣灵被神收回到晚雨圣灵降临前,共历一千多年之间虽然没有圣灵的浸,却不能因此而说没有圣灵的工作。因为圣灵的感动也是圣灵的工作之一,而圣灵的工作正是神自己的工作,是从未间断过的(约五17)。

在晚雨降临前,圣灵所以要经一千多年的时日,继续不断的感动着虔诚的基督徒,乃为要:(1)延续基督教于地上,使之不至消灭,给各时代的虔诚人都有亲近主的机会(参考:诗四3;徒十1~4)。(2)预备迎接晚雨圣灵的浇灌,如同感动施浸者约翰传悔改的信息,引导人预备迎接早雨圣灵的浇灌(太三11;约32~34)。

1.感动人热心行道

新约时代是「因信称义」的恩典时代,靠着基督受死在十字架上的功劳,神的义已经在律法以外显明出来了(罗三21~28,八1~4);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能因行律法在神面前被称义,为要使所应许的福因耶稣归给那信的人(罗三20;加三22)。但这却不是说基督徒在行为上可以随便,只要是我们心里所喜好的,无论何事都可以胡作乱为,丝毫也不必受拘束;相反的,我们必须与世人分别为圣(林后六14~18),切勿把神赐给我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

欲的机会(加五13)。保罗强调「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和「守神的诫命」,远胜于出诸形式的肉身的割礼(加五6;林前七19);雅各斥责「没有行为的信心毫无益处」,是「死的信心」(雅二14~16、26),正可揭穿「因信轻视行为」的错谬。基督教必须是实践的宗教,而不是徒有理论的宗教(约壹三17~18);否则,如何能称为「生命的道」?圣经上说:

(1)当以主耶稣的爱彼此相爱,使众人因此认出我们是基督徒(约十三34~35)。

(2)当作世上的盐和光,使世人看见我们的好行为,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3~16)。

(3)听神的道而遵守的人,比怀主耶稣的胎和乳养祂的人更有福(路十一27~28)。

(4)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罗二13)。

(5)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一22~25)。

(6)凡是不遵行天父旨意的,纵使奉主耶稣的名传道,甚至有行异能的恩赐,也不能进天国(太七21~23)等,都莫不是叫我们要以行为彰显我们真实无伪的信心的(腓二12~18;提前一5;提后一5)。

在圣灵停降的时期(即晚雨降临前),固然多数人的信仰都俗化,与世界丝毫没有分别,徒有基督徒的名义而没有基督徒的美德,使处在黑暗中的世人看不见真理的亮光,使主的名在外邦人中受亵渎。但在每个时代中却仍有少数的真信徒,立志远离一切罪恶,积极行善,终生过着虔诚事奉主的生活,使真理的亮光照耀于远近,使主的圣名被尊崇,主的十字架被高举。这种情形在一般未曾经历过圣灵的浸的教派看来,必认为他们都是受过圣灵的人,个个圣灵很充满;然而,我们却认为他们所以能在浊世中保守圣洁,乃由于圣灵的感动,而不是由于圣灵的浸。路加告诉我们说:「意大利营的百夫长哥尼流是虔诚人,他和他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赒济百姓,常常祷告神。天使对他说:『你的祷告和你的赒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他的仆人们也为他做见证说:『百夫长哥尼流是个义人,敬畏神,为犹太通国所称赞。』」(徒十1~4、22)。哥尼流所以能如此热心事奉神,遵行天父的旨意,切实爱神爱人,也是出于圣灵的感动,而不是由于圣灵的浸;因为哥尼流受圣灵的浸的经历,是在他和属乎他的人正在专心倾听彼得为主做见证的时候(徒十44~46)。

2.感动人舍命传道

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是主耶稣升天前对门徒所嘱咐的话(可十六15),每一个主所选召的人都必须做主的见证人(路廿四48),抱着「所见所闻非说不可」的勇敢的心志(徒四20),将白白得来的救恩白白的舍去(太十7~8)。否则,如何能报答主的恩典?如何能将天国的福音传遍天下,完成主所付托的使命?

神是又慈爱又公义的神,愿意人人悔改,人人得救,不愿意有一人沉沦(提前二4;彼后三9)。为要达成这神圣的目的,神便在各时代中选召合祂心意的传道人,感动他们乐意为主舍弃万事,甚至觉悟为了完成主所交托的使命而舍命了。他们或作环球的布道旅行,或冒险进入野蛮地带,备尝忧患,勇敢斥责罪恶,催促人悔改归主,复兴早已颓废的各地教会。这并不是说他们曾经受过圣灵的浸,而是说他们所以有乐意为主舍命的牺牲精神,以及在工作上有那么辉煌的成就,乃来自圣灵的感动;正如旧约时代神所兴起的众先知,虽然个个都抱着誓死不屈的精神,且在工作上也各有美好的表现,却没有一个经历过圣灵的浸。其所以如此,乃因前者是处在圣灵停降的时期,后者是处在应许的圣灵尚未降临的时期。

固然在这段时期的教会已经变质,没有圣灵的浸,没有纯正的福音,没有原始教会那种属灵的迹象。然而,就延续基督教的存在,迎接晚雨圣灵的降临,及传遍福音于天下而言,神选召他们却难说没有帮助,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因为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完成了介绍世人认识耶稣基督是人类唯一的救主,催促他们切实悔改,使他们离弃偶像和罪恶生活的任务了。也许有人认为:有些人传福音的动机不是出于爱神爱人,而是别有企图;他们的出现不是由于神的选召,而是出于自己的私意;他们在工作上的成就不是来自圣灵的感动,而是来自人为的鼓吹。我们当然赞同这种看法。但我们却必须承认在圣灵停降这段时期,虽然为数极少,仍有神所兴起的传道人,而且在他们的工作上也确有圣灵的感动。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3.感动人致力于文字传道

事实告诉我们,在传福音的工作上,文字传道确实占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不仅是初期的门徒所重视的问题,而且也是我们今日所重视的问题。因为就空间而言,它可以不受任何地域上的限制,能遍及每个角落,使盈千累万的群众都有机会接受耶稣做他们的救主;就时间而言,它可以不受任何年代的限制,能世代相传,使子子孙孙都以耶稣为他们的救主,如同他们的列祖一般。因此,我们可以作如此的假定:如果初期的门徒忽略了文字传道的问题,我们便缺乏一部新约圣经,而无从明白原始教会的历史,且不能接受如此丰富的真理了;如果近世纪的圣职人员忽略了这问题,基督教便甚难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今日便没有如此众多人能认识耶稣是世人唯一的救主了。于是,为了达成福音广传和久传的目的,神便在各时代中选召合祂心意的人,感动他们毕生致力于文字传道的工作了。我们承认旧约圣徒完成旧约圣经的著作,是出于神的默示(提后三16),也是来自圣灵的感动(彼后一21);我们也承认初期的门徒完成新约圣经的著作,仍然出于神的默示(弗三1~5;启一1~2),及圣灵的感动(林前七40)。同样的理由,我们也应该承认近世纪有些甚虔诚的圣职人员所以致力于文字传道的工作,也是出于圣灵的感动。

在这段时期,出于圣灵的感动而值得注意的文字传道工作是:在世界各国遍设圣经公会,用各种语言文字翻译圣经,使全球的识字者都可以读圣经。司徒隆博士(James Strong,S.T.D.,LL.D.)所编着的「圣经原文汇编」(The Exhaustive Concordance of The Bible),于1890年,由纽约阿敏克敦出版社(Abingdon Press,New York)出版,使不识原文的人,在查经上能收到与识原文的人同样的效果。此外,诸如:﹙1﹚散发福音传单,介绍世人认识耶稣是救主;﹙2﹚集考古学上的发见,刊印成书,证实圣经的正确性;﹙3﹚印行有关圣经史地的书籍,使查经的人因认识圣经的背景而有助于理解真理;﹙4﹚发行对圣经的释义、批注、讲义和研究等单行本,使查经的人遇到疑难问题时有所参考等,都莫不是出于圣灵的感动。当然,他们所散发的福音传单未必句句都是真理,但至少限度他们已经达到介绍世人认识耶稣是救主的目的了;至于有关圣经的释义、批注、讲义和研究等书籍,也难说有绝对的正确性,但就能辨别是非的人而言,仍然有所裨益却是事实。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发行这些书刊也是出于圣灵的感动,为的是要给晚雨圣灵所建设的末世真教会做一种预备工作。

()晚雨时代

现在是晚雨时代,停降一千多年的圣灵已经复降了。但为了传遍福音于世界(太廿四14),并引导主的羊合成一群(约十16),圣灵的感动工作却仍然在各教会团体中继续着。因此,多数的教会团体虽然没有圣灵的浸,却不能说没有圣灵的感动;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或许有人怀疑:他们既然有圣灵的感动,为什么所传所信不合乎圣经?为什么不能与真教会合一?

我们的答复是:

﹙1﹚所传所信不合乎圣经,是承受了前代的错误的遗传;若与真教会多接触,早晚必弃假归真。

﹙2﹚所谓「合一」,乃指被圣灵感动的虔诚人要在真教会里合一而言,不是说各教会团体都要与真教会合一。

胡恩德在「灵恩问题」里第7页说:「究竟这运动(指方言运动)是出于神的吗?这实在是一个大疑问。第一、这运动初起时,适于教会有大奋兴的时候,在外国很多神的仆人正蒙主非常的恩,引导千万人归主,也把福音极力推展于世界各处,同时领导许多的信徒,过圣洁得胜的生活。这一群的领袖中有慕迪、司布真、叨雷、宣信、莫勒、亚力山大、罗伯士……,可是方言运动与这些神的仆人们合不起来,我们难以相信那运动是属于主的。这运动中人,屡以为他们才有圣灵充满,可是他们的实际工作,并不见得超过上面所提的名人。有人作约略的估计,只慕迪一人,引领近百万的罪人归主,他所得的圣灵力量,鲜有可以伦比的,甚至无神会也有因他讲道而关门的。试问那一个方言派的人赶得上他?为什么方言派的人,竟与这些神的仆人们不能合拢起来?……」

我们的答复是:

﹙1﹚毫无疑问,方言运动确实出于神,因为说方言是受圣灵的浸必有的凭据(徒十44~46),而神的儿女们必受圣灵是神的应许(徒二38~39;珥二28~29)。

﹙2﹚慕迪等人引导千万人归主,把福音推展于世界各处,领导许多信徒过圣洁得胜的生活,乃来自圣灵的感动,并不是圣灵的浸。

﹙3﹚他们所传的并不是全备的福音,而是更改了的不完全的信息;神所以兴起他们,不过是要借着他们介绍世人认识耶稣是救主,并催逼他们悔改而已。

﹙4﹚他们所以与方言运动的人合不起来,乃因承受了前代的错误的遗传,对方言问题误会太深刻,却没有机会进一步接触的缘故。

﹙5﹚「我另外有羊(虔诚的信徒),不是这圈里的(圣灵所建设的真教会);我必须领他们来(归入真教会),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顺服真理);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在圣灵里合一)」(约十16)。可见凡是被圣灵感动的真信徒,只要与真教会多接触,必能合而为一。

﹙6﹚被圣灵充满的人,未必能引领近百万的罪人归主;因为保罗和彼得都是被圣灵充满的使徒,却没有引领如此众多的罪人归主。

﹙7﹚能引领近百万的罪人归主的人,也未必个个都已经被圣灵充满;因为圣灵的感动也能赐人能力,如同神在旧约时代所兴起的先知。

﹙8﹚信主的人,未必个个都出于圣灵的感动;而有的是由于感情的冲动,有的是出于不纯正的动机。

﹙9﹚据笔者所知,罗伯士(或译罗拔士)是五旬节系统的教派的工人,也就是胡氏所说的方言派的人(见「罗拔士传」Oral Roberts’Life Story),不能与慕迪等人相提并论。

圣灵在这段时期的工作,除了感动慕迪等人广传福音,介绍世人认识耶稣是救主,并催逼他们悔改之外,在前项「晚雨降临前」中所提的感动人热心行道,及感动人致力于文字传道等,仍然一直的继续着,是我们所不能忽略的问题。

综括上述「圣灵在各时代的感动工作」,则可看出旧约时代和早雨降临前都是圣灵的感动时期,即神借着自己的灵感动先知或圣徒去完成祂所付托的使命的时期。早雨时代是圣灵的浸的时期,也是圣灵永远与门徒同在的时期(约十四16),圣灵在这段时期的工作可谓空前的活泼;当然,在这段时期也有圣灵的感动,而没有分别是否已经受过圣灵的浸。晚雨降临前也是圣灵的感动时期,即神借着祂的灵感动虔诚的基督徒去延续基督教于地上的时期;圣灵在这段时期的工作虽然不活泼,但基督教却没有消灭,乃因圣灵仍在各教派感动着虔诚人的缘故。圣灵在晚雨降临前的感动工作,除了为要延续基督教于地上之外,也是为要预备迎接晚雨圣灵的浇灌;正如圣灵感动施浸者约翰传悔改的信息,是为要引导人预备迎接早雨圣灵的浇灌一般(太三11;约一32~34)。现代是晚雨时代,停降一千多年的圣灵已经复降了;依照先知哈该的预言,圣灵在这段时期的工作将比早雨时代更活泼(该二9)。当然,在这段时期也有圣灵的感动,与早雨时代并无二致;为的是要将福音传遍于世界,并引导主的羊在圣灵里合而为一。

主耶稣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五17)。天父创造世界的工作早已结束(创二1~3),但为了拯救普世的罪人,祂的工作却一直没有止息的日子,直到救赎完成;圣灵的感动是天父拯救世人的重大工作之一,自旧约时代直到如今,甚至到世界末日以前,一直不能终止(参考:弗一14,四30)。只是圣灵的感动却与圣灵的浸有所差别,不可将两者混同为一,以免混乱真道。

一般教会当采取的态度

一般没有圣灵的教会,往往因缺乏圣灵的浸的知识,又没有实际的经历,而误认圣灵的感动为圣灵的浸,受魔鬼迷惑竟不知醒悟。不但如此,有些传道人甚至在讲坛上或文字上竭力反对方言问题,或说「方言派」,或说「狂信派」,或说「神棍」,或借用以利亚讥诮巴力的先知的话(王上十八27),来讥诮追求圣灵的浸的人等,大尽其攻击和亵渎之能事,而自以为站在维护真理的立场上替神说话。其大胆作风,简直无与伦比。

1.切勿亵渎圣灵

主耶稣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太十二31~32)。最严重最可怕的罪并不是亵渎人子,而是亵渎圣灵,主的警告如此肯定,确实值得我们再三深思。为什么亵渎圣灵的罪会比亵渎人子的罪更严重呢?因为人子是成肉身而来的神,即在卑微的时候的神,圣灵却是在威荣中的神;所以亵渎神掩藏在肉身里面的人子,与直接亵渎圣灵比较起来,当然有很大的差别。法利赛人所亵渎的是人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耶稣是神子(约十30~33,十九7),所以还可得赦免;但当祂复活升入高天,证明祂是永远可称颂的神,又以圣灵的身分出现之时,就千万亵渎不得了。

保罗说:「说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林前十四22)。「证据」一词,几种英译本都作〝sign〞,与「神迹」同字。这就是说,奉主耶稣的名医病赶鬼是神迹,即神与之同在的证据,说方言也是如此;所以主耶稣在应许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之时,特将说方言与其它的神迹并列(可十六17~18)。说方言是受圣灵的标记(徒十44~46),受圣灵是神在他里头的证据(约壹三24),这证据是要向不信的人做的;因此,若有人硬指受圣灵说方言为「神棍」、「邪灵附身」、「谬妄的灵」,或指摘圣灵所彰显的权能为邪灵的作为,便是亵渎圣灵了。

2.当深思迦玛列的劝戒

主耶稣曾对门徒预言:「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并且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他们这样行,是因未曾认识父,也未曾认识我。」(约十六2~3)。后来这预言果然如此应验,凡是逼迫教会的,都自以为是热心事奉神(徒七54~60,八1~3,十二1~3);甚至连保罗也说他曾竭力逼迫主的门徒,直到死地(徒廿二3~4;腓三6)。昔日正当教会大受逼迫之时,众百姓所敬重的教法师迦玛列曾对众人说:「以色列人哪,论到这些人,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办理。……现在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若是出于神,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神了。」(徒五34~39)。迦玛列的辩护,终于消除了犹太官长们的几分愤怒。他劝戒他们要慎重处理,不要管主的门徒,要等着看他们一段时间,以免万一成为攻击神的大罪人。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西一24),逼迫教会等于逼迫基督(徒九1~5);圣灵是神的灵,攻击圣灵亲自建设的真教会等于直接攻击神。这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切勿轻率躁急,百般攻击未曾经历的方言问题,而自以为热心事奉神。迦玛列的劝戒,值得深思。

3.效法亚波罗的谦虚

亚波罗是原始教会的重要工人之一,甚得神所重用,也深得众信徒的敬重(林前一12,三4~6,四6)。他是犹太人,生在亚力山太。亚力山太是当时希腊文化和诸学问的一大中心地,与雅典并称,非常重视学术和雄辩。所以精通于圣经且雄辩的人,在当时当地等于握有足以说服犹太人和希腊人的有力武器。亚波罗是属于此类的权威者,不但博学雄辩,而且最能讲解圣经。他在亚力山太学习了耶稣的事,晓得祂的生平和教训,心里火热,将祂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但他是约翰的门徒,单晓得约翰的浸,而不晓得主耶稣的浸。晓得主耶稣的事,与晓得以耶稣为主的事完全不同。前者是知识,谁也能得到,且能传授给别人;后者是信仰,惟有得救的人才能真知。他在会堂里放胆讲道,介绍人认识耶稣是基督。百基拉和亚居拉是穷苦的帐棚匠(徒十八2~3),听见他的讲论之后,就接他来,将神的道给他讲解更加详细,使他明白基督全备的福音(徒十八24~26)。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1)知识是必要的,因为若没有关于耶稣的知识就不能信祂,只是有丰富的神学知识的人却未必有良好的信仰。(2)人只要有知识和热诚就能感动人,但若没有经历由水和圣灵而来的重生(约三5),就不能传全备的福音给别人。(3)博学雄辩的亚波罗,在信仰上也需要受教于卑微而有信仰的人,因为由知识到信仰还有一段距离。(4)他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也是一个求道精神很强烈的人,所以乐意听从卑微的人的讲解。(5)结果,他明白了基督全备的福音,后来在传福音的工作上,他的学问和雄辩都派上了用场。

当腓利就近埃提阿伯的太监,听见他念以赛亚书,问他是否明白之时,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徒八30~31)。当保罗和西拉往庇哩亚去之后,路加告诉我们,「庇哩亚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所以他们中间多有相信的。……」(徒十七10~12)。亚波罗的谦虚和求道精神,大可与埃提阿伯的太监和庇哩亚人媲美。

「约翰的浸」是悔改的浸(徒十九4),约翰的使命只是催逼人切实悔改而已(太三5~11;路三10~14);「主耶稣的浸」却是赦罪的浸(徒二38,廿二16),重生的洗(多三5),及圣灵的浸(约一33;徒一5)。悔改不是重生,而是重生的前提;只有悔改而没有重生的人,便是约翰的门徒,单晓得约翰的浸。在尚未与百基拉和亚居拉接触之前的亚波罗,正是停留在这种状态的人。今日一般没有圣灵的教会,也有许多属于这类型的传道人。他们博学雄辩,善于讲解圣经,心里火热,虔诚事奉主,痛恨罪恶,催逼人切实悔改,熟悉耶稣的生平,赞佩祂山上的宝训,强调基督博爱的精神和榜样;但对于由水和圣灵重生的必要性却只字不提(约三5),以致不能引导人进入基督更丰盛的生命里,使人获得从上头来的能力,战胜罪恶(约十10;路廿四49;罗八1~2、13)。然而,亚波罗却是一个既谦虚且有强烈的求道精神的人。但愿各教派的传道人都能效法亚波罗对真理所采取的态度,即刻向前接受全备的福音;切勿误认圣灵的感动为圣灵的浸,更勿攻击方言问题,以免误己误人。

4.向施浸者约翰看齐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约一35~37)。

施浸者约翰不是基督,而是基督的开路先锋(约一19~23)。当他看见主耶稣之时,向他的门徒所说这句话,等于说「去吧!祂才是基督」;所以他的门徒虽然离开他去跟从了主耶稣,他却非但不嫉妒,反而觉得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快乐。

「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辩论洁净的礼。就来见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浸,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做什么。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祂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祂必兴旺,我必衰微。』」(约三25~30)。

约翰的门徒和犹太人所争论的洁净礼,可能是浸礼的问题。前者主张约翰的浸,后者提出耶稣的浸,并示其日渐兴盛的情形,以藐视对方。由约翰的门徒看来,耶稣既受过约翰的浸(太三13~16),便是与他同为门徒的,为什么现在竟然也在施浸,并且胜过约翰?这确是一件令人费解,并且难以忍受的事。约翰和耶稣各有不同的使命,都由天上获得了不同的恩赐,其能力的差异也都来自天上。约翰并不是基督,而是奉差遣在祂前面的;也不是新郎,而是新郎的朋友。约翰因有自知之明,所以不但不因耶稣的兴旺而嫉妒祂,反觉得有满足的喜乐,真不愧为神所差遣的先知!

看哪!末日近了!耶稣基督迎娶新妇的日子快到了!晚雨圣灵早已降临,五旬节运动的热潮将要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圣灵亲自建设的真教会必然兴旺,一般没有圣灵的教会必定衰微!但愿各教派的传道人和信徒,都向施浸者约翰看齐!不要嫉妒,不要愤恨,不要攻击;务要冷静思考,并要趁早醒悟,圣灵正在呼召你!

习题

一、试驳下列谬说:

﹙1﹚凡能说耶稣是主的,都有圣灵在他里头(林前十二3)。

﹙2﹚唤醒、悟罪、寻主等,都是圣灵的工作,可见一切信徒都有圣灵。

﹙3﹚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虽不十分明白,神的灵还是住在他们心里(林前三16)。

﹙4﹚凡心中因罪痛苦的,都有圣灵在他里头。

﹙5﹚凡虔诚爱主,奉献身心为神所用的,都有圣灵在他里头,未必要能说方言。

二、试述圣灵在下列各时代的感动工作:

﹙1﹚旧约时代

﹙2﹚早雨降临前

﹙3﹚早雨时代

﹙4﹚晚雨降临前

﹙5﹚晚雨时代

三、对方言问题和真教会,一般教会当采取什么态度?

(1)
上一篇 2020年8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