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教会应具备哪些条件?
1.必须有圣灵同在(弗一23;罗八9;约壹三24)。
2.所传的道理要符合圣经(弗二19-20;加一6-9;启廿二18-19)。
3.必须有神迹奇事随着(可十六17-20;来二1-4;徒十四3)。
二、有的人攻击本会是异端,你如何反驳?
保罗所讲的道也曾被攻击是“异端的道”,但保罗为自己争辩的理由是“信合乎律法和先知书上所记载的”(徒廿四14),可见判断是否异端的标准是,所传的教义是否合乎圣经的真理。本会所传的教义完全符合圣经,怎么能说本会是异端呢?请问守安息日和守星期天;受浸礼和受点水洗礼……哪一种更符合圣经?
三、你如何向一般教会信徒证明本会的信仰正确?
1.本会有圣灵的同在(弗一23;约壹三24)。
2.本会有全备的福音(西一25、28),包括三个内容:
a.相信主、悔改(罗一17;约十四1;太四17),是得救恩的心理预备。
b.水和圣灵重生(约三5;多三5),是得救恩的方法。
c.守神诫命(太十九17;启十四12),是保守救恩的方法。
一般教会只传信主、悔改的道理,把水灵重生的道理传错了,又不守安息日,违反诫命,所以其信仰是错误的。
3.本会有神迹随着(可十六17-20;来二1-4;徒十四3)。
四、圣灵和教会的工作有什么关系?
1.教会是圣灵设立的(徒二1-4)。
2.教会有圣灵就有基督的生命(弗一23;雅二26)。
3.圣灵证明属基督(罗八9)。
4.圣灵证明神的同在(约壹三24)。
a.圣灵差遣工人(徒一8;路四18),圣灵按立圣职(徒廿28),圣灵才有赦罪的权柄(约廿21-23)。
b.教会有圣灵才可完成神托付的救人的使命(约廿21-23),因为神藉教会拯救的是罪人,有圣灵才有赦罪权柄(约廿21-23);信徒要进入天门,必须有圣灵作为得基业的凭据(弗一14)
c.圣灵分配恩赐(林前十二8-11)。
五、圣灵与信徒的得救有什么关系?
1.得救、重生(约三5;多三5)、属基督(罗八9)。
2.复活、得生命的凭据(结卅七14;林后五1-6)。
3.得圣灵是复活的条件(罗八11)。
4.得基业凭据(弗一14)。
5.帮助信徒成圣(罗十五16;帖后二13)。
六、请举出旧约有关赐圣灵的预言三处
1.(诗卅六8):“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知足,你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
2.(箴一23):“你们当因我的责备回转,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将我的话指示你们。”
3.(亚十1):“当春雨的时候,你们要向发闪电的耶和华求雨,他必为众人降下甘霖,使田园生长菜蔬。”
七、请举出耶稣有关赐圣灵的应许三处
1.(路十一13):“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赐给求他的人吗?”
2.(约七37-39):信主的人将受圣灵。
3.(徒一4-5):主升天后,圣灵将降临,要等候领受。
八、请举出有关圣灵停降的预言三处
1.(耶三2-3):因淫行(与世界妥协,对神不贞),甘霖停降,春雨不降。
2.(申十一16-17):若拜偶像,甘霖必停降,使天闭塞不下雨,地也不出产,使你们在真神所赐给你们的美地上速速灭亡(耶三2-3,二20-25,三6-14)。
3.(诗一O七33-34):因选民犯罪,他使江河变为旷野,叫水泉变为干渴之地,使肥地变为碱地,这都因其居民的罪恶。
九、如何证明信主的人不一定都受圣灵?
1.彼得受圣灵感动认识主,却未受圣灵(太十六17)。
2.撒玛利亚城的人领受真道且受洗,却未受圣灵(徒八14-17)。
3.以弗所的门徒虽受约翰的洗,却未受圣灵(徒十九1-6)。
十、(约廿22),主向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那时,门徒是否受圣灵?
1.这是主应许门徒要受圣灵,那时门徒还没有受圣灵。
2.若门徒已受圣灵,为什么主升天前还要嘱咐门徒要留在耶路撒冷等候圣灵(路廿四49;徒一4-5)?
3.(约七37-39)说,要等到主耶稣得着荣耀,圣灵才会降临,而主耶稣得着荣耀,是在他复活并且升天之后(腓二8-11;来四14;彼前三22)。
4.圣灵降临,是在五旬节那一天(徒二1-4),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
十一、有人说圣灵已在五旬节代表性地赐下,建立教会,故凡信主者都已受圣灵,你以为正确吗?
不对。
灵浸是信徒各人分别领受的(徒八14-17,九17,十44-46,十九1-7),如耶路撒冷门徒受圣灵不能代表撒玛利亚信徒,也不能代表保罗,也不能代表哥尼流和以弗所门徒受圣灵。
十二、有人依据(林前十二3)证明凡信主的人都已受圣灵,你以为如何?
1.此经文是圣灵的感动,未必受圣灵。
2.撒玛利亚城的人领受了神的道,且已受洗却未受圣灵(徒八14-17)。
3.以弗所门徒的经历亦然(徒十九1-6)。
4.为什么要有圣灵的感动,才能认耶稣为主呢?
a.耶稣没有外貌,若不是天父指示,就没有人能认识他(太十六13-17)。
b.生为犹太人,若认耶稣是基督,等于背叛犹太教(约九20-22,十六2-3)。
c.在罗马政府的统治下,除了该撒是主之外,若有人认耶稣为主,等于背叛该撒(约十九12、15;徒十七5-8)。
十三、有人根据(弗一13)证明信主的人都已受圣灵,对吗?
1.把听道、信主、受圣灵联系起来是不对的。事实证明,许多人听道却不信主,许多人信了主耶稣,却未受圣灵。
2.这里保罗的意思,乃是指信主的人都可以因信而祈求圣灵,主必将圣灵赐给他。
3.如撒玛利亚城的信徒,信且受洗了却没受圣灵,等使徒去为他们祷告按手,他们才受圣灵。
十四、从(徒一4)主说“要等候父所应许的”,以及哥尼流全家听道时得到圣灵,说明圣灵是神主动赐下,故不要求圣灵。对吗?
不对。
1.这个等候,乃是指等候神所预定圣灵降临的时间——五旬节(徒二1)。
2.这个等候,并非指消极地坐在那里等,他们乃是积极地祈求(徒一14)。
3.受圣灵乃由祈求而得(路十一11-13;约四10)。哥尼流一家人受圣灵是特殊例子,为要打破彼得等门徒心中只接纳犹太人而拒绝外邦人的顽固观念,印证神也拣选外邦人(徒十五7-9)。这并不能证明人不必祈求圣灵。
十五、有人说人心中能因罪自责就是证明圣灵住在他心里,对吗?
不对。
1.良心有律法的功用,也能使人因罪痛苦(罗二14-15,七21-24)。
2.圣灵的感动,也能使人为罪扎心(徒二37)。
十六、如何证明信徒受洗后不一定受圣灵?
(徒八14-17):撒玛利亚城的信徒受洗了,却没受圣灵。
十七、有人说,人能爱主,献身为主所用,就是受了圣灵,对吗?
不对。爱主、献身为主是圣灵的感动,不等于受圣灵。例如:
1.主的门徒在未受圣灵前就已撇弃一切跟随主(可十28)。
2.哥尼流是少有的虔诚人,但起初却未受圣灵(徒十1-2、22)。
3.亚波罗心里火热,为主作见证,却单晓得约翰的洗,那时,他当然尚未受圣灵(徒十八24-28)。
十八、如何证明说方言是受圣灵的凭据?
1.受圣灵能见能闻(徒二33;约三8),能见身体震动,能闻口说方言。
2.初期教会使徒的经历(徒二4,十44-46,十九6)。五旬节圣灵初降,门徒都说方言。彼得之所以知道哥尼流一家人受圣灵,是“因他们说方言”;保罗之所以知道以弗所教会12位门徒受圣灵,也是听见他们“说方言”。
3.主耶稣说:“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三8)。
许多一般教会的传道人,试图让圣经服从于他们没有受圣灵体验的现实,但是他们终究不能解释为什么人能够看出圣灵降临或未降临在信徒身上。他们固守人的遗传或对真教会的偏见而拒绝灵恩,此乃不是拒绝真教会,而是拒绝圣灵本身。
十九、什么经文可证明人受圣灵时会说方言、身体振动?
(约三8;徒二4、33,八17-18,十46,十九6)
二十、如何证明我们所受的圣灵与使徒们一样?
1.我们受圣灵时说方言。
2.五旬节使徒受圣灵说方言(徒二1-4)。
3.哥尼流受圣灵说方言(徒十46-47),彼得多次见证哥尼流的圣灵与使徒“一样”(徒十一15,十五8)。
4.保罗说方言“没有人听出来”(林前十四2),我们用方言祷告同样人听不懂。
二十一、(林前十二30)“岂都是说方言的吗?”,证明受圣灵不一定要说方言。对吗?为什么?
不对。
1.因为使徒行传四处记载受圣灵,其中有三处都记载说方言(徒四2,十44-46,十九6),一处记载按手有明显受圣灵的证据(徒八17-19)。主耶稣为灵洗作见证说:“你听见风的响声。”(约三8)。彼得为受圣灵作见证说:“所看见(身体震动),所听见(说方言)的浇灌下来。”(徒二33)。这些均可证明受圣灵必须说方言。
2.此处经文与“岂都是翻方言的吗?”联在一起,说明这是方言讲道的特殊恩赐,不是每个信徒或随时都会有的。
二十二、(林前十二8-11)证明说方言是圣灵九种恩赐中最小的恩赐,所以受圣灵不一定要说方言。对吗?为什么?
不对。
1.哥林多前书十二章的恩赐(林前十二4、9、28、30、31),原文都是Cnarismd,是指造就教会的特殊恩赐,与得救无关。而圣经中凡是指圣灵说方言的普遍恩赐,原文都是Dorea(徒二38,八20,十45,十一17),这是受圣灵的凭据,与得救有关。
2.这里与“翻方言”联在一起,所指的是方言讲道恩赐,非指方言祷告这种受圣灵凭据的方言。
3.方言讲道恩赐排在最后,并非说明是最小的恩赐,因恩赐并无大小之分,只有功能的不同之分。
二十三、(林前十四19)是否说明保罗反对说方言?
保罗没有反对说方言。因为:
1.保罗在18节强调:“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因为须先造就自己,才能造就别人。
2.保罗强调,聚会时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十四26)。
3.方言讲道若没有翻出来,就对会众毫无益处(林前十四16-17),故不如悟性讲道。
4.保罗这里是说明,悟性讲道强如没有翻译的方言讲道(林前十四5、19)。
二十四、(林前十四27-28)是否说明保罗反对会众祷告时齐说方言?
1.保罗不会反对会众的方言祷告,因为圣经中圣徒聚会就是这样祷告(徒二4;启十九5-6)。
2.这里讲的是方言讲道的恩赐。
3.方言讲道,若没有翻译出来,就对人无益,且会造成混乱。
4.保罗要人轮流说,且要译出来,才能造就人。
二十五、方言有哪些功用?
1.代求(罗八26-27;弗六18)。
2.为不信者作证据(林前十四22;约壹三24)。
3.方言祷告,造就自己(林前十四4)。
4.方言讲道,造就教会(林前十四26-28)。
二十六、方言祷告与方言讲道有何区别?
1.方言祷告是普遍恩赐(林前十四15),是受圣灵的凭据(徒十44-46),对象是神,是造就自己(林前十四4),不必翻译。
2.方言讲道是特殊恩赐(林前十二10-11),是造就教会,对象是人(林前十四4),必须翻译,若无翻译,则对会众无益。
二十七、试述圣灵感动与灵洗的区别
圣灵感动 灵洗
完成特定的使命,完成后离开(民十一25;卅七1) 永远同住(约十四16-18)
人感动时勇敢,完成后如常人(王上十八17-46,十九1-14) 能改变人的生命,加添力量(徒四19-20;罗八2)
印证人为神仆,乃奉神差遣(结二1-3) 印证人为神的儿子(罗八15-17)
不会说方言 必使人说方言(徒十44-46)
二十八、对“圣灵充满”有哪些错误观念?有什么危害性?
有两种错误观念:
1.本会有些信徒以为能说方言即被圣灵充满,这会导致他们不追求结出灵果,不追求灵命长进,永远成为属灵的婴孩。
2.一般教会信徒以有好行为即被圣灵充满,这会导致他们不求圣灵而失去救恩。
二十九、“圣灵充满”的两种时态分别表明什么意思?
“圣灵充满”有两种时态,分别是:
1.过去式,表示突然发出的动作,指受灵浸而言(徒二4,九17),也指人在做见证时,大有能力(徒四8-13、31),能显出神权(徒十三9-11)。
2.现在进行式,表示这种充满必须是信徒生活的常态(弗五18),是指让圣灵作王而言,让神居首位(太六33,六10-11;路十七21),顺从圣灵行事(加五16,25),过着完全奉献的生活(林前六19;罗十二1-2;利一6-9)。
三十、圣灵的恩赐和圣灵的果子关系如何?
1.圣灵的恩赐和圣灵的果子完全不同,但又存在密切的关系。恩赐是因着信一次从神得到(得生命),而果子则需要有一个浇灌、修理、照顾及培育的过程(如种果树到结果子)。
2.受圣灵是恩赐(恩典),是因着信而领受的属灵经历,说方言是领受恩赐的印记。领受恩赐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信徒能结出圣灵果子以荣神益人。
3.强调圣灵的果子没有错,但不能混淆“恩赐”与“果子”,也不能混淆恩赐的印记——说方言与恩赐的目的——结果子。
4.圣灵的恩赐和圣灵的果子相辅相承,恩赐是结果子的先决条件,果子是恩赐的目的。正如不种果树,不可能有果子,而不结果的果树也无用,必被主砍掉(路十三6-7)。
三十一、本会不少信徒已受圣灵,但行为为什么不完全?
1.已受圣灵的人不等于是完全人,正如保罗自己认为不完全,尚须竭力追求(腓三12)。
2.因为人有血肉之体,故有情欲和圣灵的争战(加五17;罗七21-25),所以得圣灵后尚须“攻克己身”,靠圣灵治死情欲(加五16;罗八13)。
3.虽已受圣灵,但不体贴圣灵的意思,消灭圣灵的感动,不继续追求圣灵充满的实际——结出圣灵的果子,只能成为属灵的婴孩,不能荣耀神。
三十二、真教会是圣灵设立的,为什么还会出现许多不完全的现象?
1.撒但要拦阻破坏神的救恩。
2.信徒和主的工人都不完全,都有人性的软弱,都存在着情欲、人意、血气,而教会又是蒙主救赎的人组成的,所以造成教会不完全(约一13;加五17)。
3.信徒灵命的长进、成熟有一个过程,同理,真教会装饰整齐亦须有一个过程(启廿一2)。
4.神要藉着艰难、痛苦来操练圣徒的灵命,让他们学习属灵的功课,使他们达到完全(罗五3-5;林后一4-5;彼前一7)。
5.神叫亚当“修理看守”伊甸园,伊甸园是神设立的,预表真教会,所以当时主藉使徒设立的教会同样存在许多问题,须不断“修理”(浇灌),“看守”(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