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人:杨姐妹
哈利路亚,谢长老您好!
《圣灵月刊》309期59~60页所刊载,「顺道信箱」对于<人死后,他的灵魂到哪里去了?>之答覆,我读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问:当基督再临的时候,不能得救之人的灵和魂,还需要与身体复合吗?或是只有他的魂要与他的身体复合呢?那时候如果他还活着,那么他的灵、魂、体的结局如何?
「彼后二4」是什么意思?它不是遍地游行吗?
天使是灵。所以犯罪的天使(魔鬼)也是灵,这样说对吧?
主耶稣死的顺序呢?能够详细说明吗?
初级班教材第三学年第二季《灵界认识》,14页上段倒数第二行说:「但当为我们担当罪的刑罚,在阴间尝死味时,却……。」请问:阴间是什么?
回复人:谢顺道长老
哈利路亚,主内杨姐妹收信平安!
你所提出的质问,共有五题。兹依据圣经上的话,答覆如下:
1.不能得救之人的灵魂体,结局如何?
在《传道书》第一章第二节,所罗门开宗明义地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然后,依据他对社会百态入微的观察,并对尘世万事冷静的思考,加上他一生的经历与心灵深处的感受,费了12章的篇幅,列举诸多事实,再三强调「人间万事皆空」这个观念。
在第十二章,所罗门首先描述人到了晚年,器官老化、精神衰败、身体虚弱等景况(2~5节上句);接着再说明人死的情形与死后的结局(5节下句~7节)。结论是:「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8节)。
所谓「尘土仍归于地」(7节上句),就是说人生在世,属于血肉之体的一切荣华,一旦死了,都必朽坏,归于虚无(彼前一24)。「灵仍归于赐灵的神」(7节下句),则是说不能得救的人死后,他的灵将被神收回,这也是虚空的事实之一(8节)。如果「灵仍归于赐灵的神」是指着得救而言,那就不算虚空了。
那么,该怎么做才不虚空呢?所罗门说:「尽人所当尽的本分,敬畏神,谨守的诫命。」(传十二13)。这是《传道书》全卷的结论,也是由「虚空的人生」转变为「充实的人生」的惟一途径。
依据上面所作的诠释,「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也是虚空的事实之一来了解,不能得救的人在离世之时,他的灵既然已经被神收回,就不可能再与他的身体复合了。再依据主耶稣在「太十28」那段经文所说,当神审判万民的时候,要灭在地狱里的,是「身体(复活后的灵体)和灵魂(原文是「魂」,英译本也译为「魂」)」来了解,不能得救之人将要复合的是他的「魂和身体」,并不是「灵」,而复活的结果是「被定罪」(约五29)。
还有一个问题是:当基督再临的时候,那些不能得救的人如果还活着,那么他的灵、魂、体的结局如何?
答案是:基督再临的日子,是「大而可畏之日」(玛四5),日月无光、众星坠落、诸山挪移(启六12~17),凡有形质的(物质世界)都要被烈火销化(彼后三10)。那时候,惟有遵守「主忍耐的道」之圣徒,才能逃过那空前绝后的浩劫(启三10)。因为那时候已经离世的圣徒都要复活,变成「灵性的身体(灵体)」(林前十五44、50~52);活着还存留的圣徒,则活着改变为「灵体」(林前十五52~54)。然后,这些能得救的圣徒(包括从死里复活的,以及活着还存留的),就要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并且与主永远同在了(帖前四15~17)。除此之外,一切将要灭亡的人,在那令人惊心动魄的一瞬间,都被毁灭了,怎么可能还有「活着」的呢?至于他的灵,则被神收回。同时,他的魂和体复合,变成灵体,受审判,被定罪。这是不能得救的人,灵、魂、体的结局。
针对「不能得救之人,灵魂体的结局如何」这个问题,我在上面所作这些补充说明,希望能帮助你多了解一些。而这个问题,已经编入拙着《顺道信箱释疑》(顺道文集4)170~173页,请你再看一遍,并对照上面的补充说明,也许会有另一种新的体会吧?
2.「彼后二4」是什么意思?它不是遍地游行吗?
「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没有宽容,曾把他们丢在地狱,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审判。」(彼后二4)。
这段经文所说的「地狱」(tartarosas),与「太十28」所说的「地狱」(Gehenna)不同,在圣经上也只见于此处。一般神学家都认为那是在地底下深不可测,拘禁某些犯了罪的天使,以等候审判的深渊。
黑暗坑中的「坑」,究竟应该解读为「坑」(sirois)或「锁链」(seirais),在神学上曾经引起了不少争论。Metzger说,「锁链」(seirais)是最早期,而且最普遍的版本。《吕振中译本》也注明:有古卷作「链子」。
关于「犯了罪的天使被拘禁」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前辈黄以利沙长老在他所着《启示录的研究》那本书里,有更清楚的诠译,可供为参考。兹简要说明如下:
「他捉住那龙,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绑一千年,扔在无底坑里……。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后必须暂时释放它。」(启二十2~3)。
上列这段经文,黄长老如此解释:「捆绑」就是限制行动,使它不得任意妄为。「一千年」是象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不是整整一千年。「无底坑」就是深渊,拘留魔鬼的地方。「暂时释放」则是暂时给予自由,让它从无底坑里上来,与圣徒交战(启十一7)。
「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从监牢里被释放出来。」撒但被捆绑的期间结束,空前绝后的大逼迫便开始(启二十7~9)。但这释放是暂时的(启二十3节下句),因为当逼迫最猛烈的时候,就有火从天降下,烧灭了他们。然后,魔鬼就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了(启二十9~10)。
由上述黄长老所作的诠释可以了解,所谓「犯了罪的天使被拘禁」的意思,就是限制它的行动,使它不得任意妄为。职是之故,它当然可以「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了。但不用怕,而只须「用坚固的信心抵挡它」(彼前五8~9);因为它是「被捆绑」(启二十2~3),行动受了限制的。
圣经记载,当神准许撒但试探约伯的时候,曾对它说:「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于他。」(伯一12)。当神第二次准许撒但试探约伯的时候,又对它说:「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伯二6)。由此可知,如果撒但想要试探圣徒,则必须经神同意,并且要受限制。以约伯为例而言,第一次的限制是「只是不可伸手加害于他」,所以他虽然丧尽了一切,肉身却平安无事;第二次的限制是「只要存留他的性命」,所以他虽然全身长了毒疮,却得以保住了一条命。
依据圣经上所记载许多实例和圣言,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保罗的劝慰。他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深信不疑,不畏惧如同猛狮一般凶残的魔鬼(彼前五8),乃因它早就被捆绑,行动受限制了。
3.天使是灵,犯了罪的天使(魔鬼)也是灵。对不对?
所谓「天使是服役的灵」(来一14),只表示天使的本质是「灵」,并不等于说天使没有「体」。例如圣经说,「神是灵」(约四24),乃表示神的本质是「灵」,而不能据此断言没有「体」。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西一15)。「(神的儿子)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来一3)。「……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因为必得见『的真体』。」(约壹三2)。这些经文告诉我们,神既有「像」,且有「体」。与神一样,天使也是有「像」,又有「体」的。当然,这种体是「灵体」,并不是血肉之体。
以主耶稣复活后变成灵体所显示的几项事实来了解,灵体与肉体最大的差别是:灵体若显现,我们就可以看见;如果隐藏起来,我们就看不见(路二十四31、36)。灵体要让我们摸,我们就可以摸(路二十四39~40);如果不让我们摸,我们就摸不到。灵体想吃喝,也可以吃喝(路二十四41~43);但不吃不喝,却不会觉得饥渴。这是灵界极大的奥秘,令人难以想像。
谁都知道,「灵」是无形,非为人的肉眼所能看见的。但神或天使因为有像,而且有体,所以圣经记载,神或天使曾有几次向人显现过。诸如:在幔利橡树那里,神和两位天使向亚伯拉罕显现。亚伯拉罕拿水给他们洗脚,又拿饼、奶油和奶,并牛犊等,热诚地招待他们,他们就吃了(创十八1~8)。天使加百列奉神差遣,向祭司撒迦利亚显现,对他说,他的妻子将给他生一个儿子,要给他起名叫约翰。到了第六个月,加百列又奉神差遣,对童女马利亚说,她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路一8~13、26~31)。希律捉拿彼得,把他囚禁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忽然有主的一个使者站在旁边,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然后,带他出监,救他脱离希律的手(徒十二1~11)……等等。
依据上列几处经文,我们可以如此作结论:
天使是灵,犯了罪的天使(魔鬼)当然也是灵。天使有灵体,可以向人显现,奉差遣护卫圣徒(太十八10),并且为圣徒效力(来一14)。与天使一样,魔鬼也有灵体,可以向人显现。但魔鬼是恶者(约十七15;约壹五19),它的所作所为都是恶毒的。诸如:嫉妒(伯一9~11)、控告(亚三1~7;启十二10)、试探(太四1)、吞吃(彼前五8)、逼迫(启二十7~9)……等等。为了防备魔鬼的伤害,我们所需要的装备是: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弗六11~17)、绝对顺服神(雅四7)、用坚固的信心抵挡它(彼前五9)、时刻儆醒祷告(太二十六41),并且求主保守我们(路二十二31~32;约十七15)。
4.主耶稣死的顺序如何?
圣经记载,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完,犹大就带着一群人来捉拿,把解到公会去受审(太二十六36~68)。然后,把交给巡抚彼拉多处理(太二十七1~2)。彼拉多无法抗拒犹太人的声势,只好把耶稣交给人去钉十字架(太二十七11~26)。
接下来,由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七句话的次序可知,从被钉到断气的过程。如下: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二十三43)。
母亲,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约十九26~27)。
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太二十七46)。
我渴了(约十九28)。
成了(约十九30)。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手里(路二十三46)。说了最后这句话,气就断了。
5.阴间是什么?
「阴间」(Hadees)是什么?古代的希伯来民族认为阴间在地底下,幽暗的地方(创三十七35;民十六30;箴五5,七27),可以解读为坟墓。但有时候却与新约圣经上所说的阴间,具有相同的意义。例如:忘记神的恶人,都必归到阴间(诗九17)。或如:弥赛亚的灵魂(原文是「魂」,英译本也译为「魂」)代替我们下阴间,尝了死味(诗十六10;来二9)……等。
依据路加的描述,财主死后被扔在阴间,是「在火焰里,极其痛苦」的地方;而且阴间与乐园之间,有深渊限定,使两边的人不能互相往来(路十六22~26)。照这种说法,阴间与地狱可以视为同义词(可九47~48)。但依据约翰所看见的异象,阴间却是罪人暂时被拘禁的地方;当基督再临的时候,阴间就要把那些罪人交出来受审判了(启二十11~13)。可见阴间既是惩罚罪人之处,又是拘禁罪人之地。
初级班教材第三学年第二季《灵界认识》,14页上段倒数第二行那段课文,乃依据「诗十六10」之预言,再引证「来二9」来作诠释的。简述如下:
「因为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的圣者见朽坏。」(诗十六10)。
「不叫的圣者见朽坏」:预言弥赛亚将要从死里复活(徒二27~32)。「灵魂」:原文是「魂」(nephesh),英译本也译为「魂」(soul)。「不……撇在阴间」:几种日译本都译为「不弃置在阴间」,《思高译本》也译为「绝不会……遗弃在阴府」。「阴间」:不是坟墓,如同雅各所说的(创三十七35);因为被埋在坟墓里的是尸体,而不是魂。由这段预言的内容和成就可知,弥赛亚的魂曾经下过阴间,但父神却不把弃置在那里,而叫又从那里上来了。
「……耶稣……为人人尝了死味。」(来二9)。
这就是说,主耶稣背负人类的罪孽,成为代罪的羔羊(约一29),替人舍命,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约十18)。目的之一是,「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二14)。因为没有罪,「不能被死拘禁」,所以又从死里复活了(徒二23~24)。于是藉着复活的大能(罗一4),败坏了那掌死权的魔鬼;对魔鬼来说,这是极大的打击。目的之二是,「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5)。怕死是一种精神上的捆绑,但主耶稣却「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永生)彰显出来」(提后一10),使我们可以向死夸胜了(林前十五52~57)。目的之三则是,「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而进入神的荣耀里去,也是我们信主的终极目的(罗五2,八21)。
「中午的时候,黑暗笼罩大地,约有三小时之久。到了下午三点钟左右,耶稣大声呼喊:『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意思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现代中文译本:太二十七45~46)。
「黑暗笼罩大地」:这是世界末日的景象之一(太二十四29;启六12)。「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是主耶稣背负世人的罪孽,下阴间之时的呼喊。今日的世界虽然极其败坏,地上满了强暴,如同挪亚的世代(创六5~12),但神却没有离弃人。等到基督再临,报应罪人的时候,他们就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永远灭亡),离开主的面和权能的荣光(被神离弃,被拘禁在黑暗里)」了(帖后一7~9)。
主耶稣替我们舍命,「尝了死味」(来二9),又从死里复活,肉身「不见朽坏」(诗十六10节下句);的「魂」曾经下过「阴间」,但父神却不将的魂遗弃在那里,而叫又从那里上来了(诗十六10节上句)。惟有如此,我们的肉身才能改变为灵体,而永远不再朽坏;我们的魂也不至灭在地狱里(太十28),反而得享永生(林前十五53~54;约三16)。基督的爱是何等地长、阔、高、深!这种爱,确实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弗三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