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死人何时复活?

发问人:美国喜瑞都同灵

1、人死后,要等到基督再临才复活吗?

2、那些已死的人,现在的景况如何?

3、人的寿数之长短,反映出主赐福之大小吗?

4、请长老分享,如何使祷告更专心、更深入?

5、神想要杀摩西(出四24~26),为什么?

回复人:谢顺道长老

哈利路亚,美国喜瑞都教会的同灵收信平安!

2004年12月25日(安息日),我接受你们的邀请,在贵地教会举开了圣经讲习会。下午课程结束,紧接着便是解答疑难问题的时间。问题太多,时间甚短,无法逐项讲解清楚,所以答应你们将在《圣灵》月刊上答覆。

惟因受篇幅的限制,每个题目不宜超过两期,所以只好将你们的问题拆开,逐期刊载了。

1、人死后,要等到基督再临才复活吗?

死人复活是新旧约众圣徒的共同盼望(徒二十三6,二十四15),因为复活使我们变成灵性的身体(林前十五44、52~54),与活着还存留的人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并且要与主永远同在(帖前四16~17)。那时候,我们一生的盼望便实现了。

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证明确实可以做我们的救主,使我们的信仰不至于徒然(林前十五14、17~18);不但如此,基督的复活更是我们将来必定复活的保障,因为若没有死人复活这件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林前十五12~13、15~16)。

那么要等到什么时候,死人才会复活,使我们的盼望变成事实呢?

圣经说:「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林前十五23)。所谓「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并不是说圣徒的复活将分为几次,而是说我们与基督的先后顺序。因此,下文接着说,基督的复活是「初熟的果子」;「以后在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即众圣徒的复活,必须等到基督再临之时。

圣经又说:「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四16~17)。

这就是说,当基督再临的时候,那些在基督里已经离世的众圣徒必先复活。那时如果我们还活着,则不会经历肉身的死,而活着改变为灵性的身体。然后,与那些从死里复活的众圣徒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于是我们就要与主永远同在了。

依据上列的经文可知,众圣徒从死里复活的盼望,必须等到基督再临的时候才能实现(林前十五23;帖前四16~17)。为了实现这个盼望,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忍耐等候」(罗八25);因为我们所持守的是「忍耐的道」(启三10),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二十四13)。

2、那些已死的人,现在的景况如何?

死亡与复活之间,在神学上称为「居间的情况」。

有些神学家认为人死后,无论善恶都到同一个地方去;那个地方旧约叫「阴间」,新约叫「地狱」。

但圣经却说,财主死后下阴间,在火焰里,极其痛苦(路十六23~24);拉撒路死后,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得着安慰(路十六22、25)。显然,义人和罪人死后要去的地方,是有所分别的。

教父们知道基督不会立刻回来,于是他们就开始想到死与复活之间的境界。教父中的第一人遮斯丁说:「义人的灵魂将去到一美好之地,不义的恶人将去到一最坏之处,等候审判的来到。」遮斯丁甚至非难那些说「人死后灵魂立刻进入天堂」的人为异端。

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将要断气之时,对悔改的强盗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二十三43)。由此可知,能得救的圣徒一旦离世,便实时被接到乐园去了。那里就是拉撒路死后被天使接去安放的地方,也是离世的古圣徒安息之处(路十六22)。

圣经说:「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帖前四13~14)。

这就是说,对于已经离世的圣徒,众圣徒都无须为他忧伤过度。因为主耶稣已经复活,成为离世的圣徒也必复活的保障。当主耶稣再临的时候,神必将那已经离世的圣徒与耶稣一同带来──将他安息在乐园的灵魂带来,使他从死里复活,因为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约五28~29;雅二26)。

圣经又说:「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启二十13)。针对这段经文,我们的老前辈黄以利沙长老如此解释:「阴间乃罪人死了之后,灵魂的去处,就是中间(笔者按:死亡与复活之间)的拘留所,直至复活为止,经最后的审判而决定之。」(摘录自黄以利沙着《启示录的研究》,真耶稣教会台湾书报社发行)。

依据上列的经文,关于死亡与复活之间的景况,即神学上所说的「居间的情况」,我们可以作如下的结论:

能得救的圣徒死后,他的灵魂实时被接到乐园去安息(路二十三43);那里是保罗在异象中所看见,一个好得无比的地方(林后十二1~4;腓一23)。

罪人死后,他的灵魂将被拘禁于阴间,等候神的审判(启二十13),那里就是主耶稣所说的「外面黑暗里」(太八12,二十二13,二十五30);阴间也是有火焰,令罪人感受极其痛苦的地方(路十六23~24;可九48)。

基督再临的时候,能得救的圣徒都要从死里复活,罪人也要复活;为的是要受审判,就是照各人的行为,或善或恶受报(约五28~29;罗二6;林后五10)。

关于「人死后的景况」这个问题,详情请查阅拙着《顺道信箱释疑》第一集170~173页,〈人死后,他的灵魂到哪里去了?〉,以及第二集27~28页,〈不能得救之人的灵魂体,结局如何?〉等二题之诠释,这里恕不多赘了。

3、人的寿数之长短,反映出主赐福之大小吗?

十诫中的第五诫说:「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二十12)。为了强调这条诫命的重要性,保罗如此诠释:「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3)。

所谓「使你的日子在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就是在世得享长寿。「使你得福,在世长寿」,乃是孝敬父母的人能得着的善报。之所以说「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乃因在诸多诫命之中,这是第一条附带着应许的诫命。由此可知,神何等重视孝敬父母之美德!

《诗篇》第一百二十八篇的作者说:「凡敬畏耶和华、遵行道的人,便为有福。」(1节)。第二节以下所叙述的,便是敬畏神、遵行道的人,所能得着的诸般福气。其中有一项福气则是:「愿你看见你儿女的儿女。」(6节)。这就是说,他不但有后嗣,可以传宗接代;而且得享长寿,能看见儿女的儿女。

依据上列的经训,我们可以确定:「得享长寿,乃是神的赐福」。相反的,如果藐视神,则可能受咒诅,而导致短命的后果了(撒上二30~34)。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六7~8)。这就是所谓「有其因必得其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常理。「得享长寿」则是诸多善报之一,因为能安享天年乃是一般世人的愿望。

「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反照义人所行的。我说,这也是虚空。」(传八14)。就这个罕见的事实而言,则有些义人可能短命;相反的,有些恶人倒享长寿。这是一种反常的特殊个案,对义人的信心来说,是莫大的考验。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明白处世应有的原则,并且坚持到底,至死不渝;切勿因为行善未得善报而怀疑神的公义,甚至改变择善固执的节操。

4、请长老分享,如何使祷告更专心、更深入?

「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二十九12~13)。专心寻求神,是祷告蒙神应允的必须条件之一。此事犹如读书要一心一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一般。

读经要深入思考,才能领悟更深一层的真理。祷告也要深入,才能拉近我们与神的距离,而臻于与主密相契的境界。深入的读经,加上深入的祷告,可以让我们觉得似乎亲眼看见了神;不是看见的形像,而是明白的旨意(伯四十二3、5)。

祷告要专心,才能深入;深入的祷告,乃是专心祷告的极致。如何祷告,才能更专心、更深入呢?各人的方法未必相同。下面所要叙述的,是圣经的教导,以及个人所用的方法,供你做参考:

主耶稣说:「你祷告的时候,要进入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六6)。祷告的时候,如果进入内屋,关上门,则因为听不见门外的任何声音,而能更专心的祷告。

「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一句,《现代中文译本》译为「向在隐密中的天父祷告」;天父在隐密中,表示喜欢安静(林前十四33)。因此,为了使祷告更专心,我们可以进入内屋,关上门,暂时与外界隔绝;为了向在隐密中的天父祷告,则宜降低声音,单独对尽情倾诉。这就是所谓的「密室的灵交」,灵与灵的契合,极其甘美。

《撒母耳记上》第一章10~20节记载,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求神赐给她一个儿子。她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哈拿说:「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所求的!」结果,神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说,哈拿的祈求之所以能见效,乃因她心里愁苦,痛痛哭泣,在神面前倾心吐意,而得着神的怜悯。更重要的是,听了以利的话之后,哈拿就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这就是单纯的信心,能得神喜悦的信心(来十一1、6)。

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哈拿虽然在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却因她情意的迫切,内心的诚恳,而蒙神眷顾。由此可知,只要凭着单纯的信心,恳切的祈求,则纵使降低声音,甚至只在心中默祷,仍然是有效的。

就个人的习惯和体验来说,我通常都是关上门,降低声音,单独向神倾诉由衷的感恩、颂赞和需求的。因为关上门,降低声音,可以使祷告更专心、更深入,而觉得与神更亲密;单独祷告,则想祷告多久就祷告多久,而无须顾虑别人是否要结束了。几十年来,藉着这种祷告方式,使我领受了神好多恩典。感谢主!

关于祈求圣灵充满的体验,我们的老前辈杨约翰长老如此作见证:

「受浸后第二十五天,我深深地检讨求不到圣灵的缘故,才知道在乎『心不能专』。盖我求圣灵是在自己的寝室里(笔者按:屏东汽车客运公司的员工宿舍),那一栋房屋另外有人住着,不能随意关锁大门。当时信心软弱,怕屋内的未信者知道我在祷告,所以不敢大声祈求;一方面在祷告中不断地留意人的脚步声,好在他们入门之时停止祷告。我既知毛病在此,那天就决意由里面把门锁住,我的心就不再跑出门外去顾虑一切了(参考:太六6)。

感谢主!这次祷告没有多久,圣灵就比第一次更大的充满我了。(笔者按:在慕道期间,他曾经领受过圣灵;但受洗当天,竟然又失去了)。那时,跪在榻榻米上(笔者按:日式草席)的双膝被提起来,移动地跳着;虽然闭目,却不会碰到墙壁,或跳到床下去。我的嘴很有力量的从腹中涌出方言和灵歌来,声音宏大。如此约有一个钟头之久,完全被圣灵占领,汗流满面,心里充满了说不出来的快乐和幸福感。」(节录自拙着《圣灵论》,棕树出版社发行)。

上述杨约翰长老祈求圣灵充满的体验告诉我们说,「关上门」,暂时与外界隔绝的祷告方式(太六6),确实可以使我们的祷告更专心、更深入,而蒙神应允的。

5、神想要杀摩西(出四24~26),为什么

由「出四24~26」那段经文的叙述可以知道,神之所以要杀死摩西,乃因他没有给他的儿子行割礼。因此,西坡拉实时拿一块火石给她的儿子行割礼,神就饶他了。

「割下她儿子的阳皮,丢在摩西脚前」一句(25节前段),《现代中文译本》译为「割掉她儿子的包皮,用它碰摩西的脚」,并且指着「脚」注明:「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指生殖器的委婉说法」。《吕振中译本》则译为「割下他儿子的阳皮,让它触着摩西的下体」,并且注明:「希伯来文作脚字」。

「你真是我的血郎了」一句(25节末句),《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你真是我用割礼的血换来的丈夫」。意思是说,西坡拉用割礼的血换取了丈夫的生命。

割礼的起源,记载于「创十七9~14」,神对亚伯拉罕的吩咐。9~11节说,割礼是神与旧约选民立约的证据,世世代代都要遵守。12~14节说,他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是家里生的,或用银子买的,生下来第八日,都要受割礼,使神的约立在他们的肉体上,作永远的约。凡背了神的约,不受割礼的男子,都必从民中剪除。

由此可知,割礼是旧约选民应有的标记,是神与他们所订立的永远的约,任何人都不可违背。摩西因为没有尽父亲应尽的责任,给他的儿子行割礼,而成为背约者,所以神当然要杀他了。

就新约时代来说,割礼预表洗礼(西二11~12)。因此,给儿女受洗是父母当尽的责任,犹如给儿子行割礼是父亲的责任一般。而割礼之所以能预表洗礼,乃因这两种圣礼的意义有四项共同点的缘故。简述如下:

割礼的意义

①旧约选民的标记(创十七9~14)②归入犹太教教门的宗教仪式(出十二48~49)③分别为圣的记号(书五5、7~9;徒十28,十一2~3)④除掉心里的污秽(申十16;耶四4):原文的意思是,心要受割礼。

洗礼的意义

①新约选民的记号(加三27~29)②归入基督教教门的宗教仪式(太二十八19)③分别为圣的记号(罗六1~4;林后六14、17~18)④除掉污秽(徒二十二16;林前六11;彼前三21):不只是意义,而是具有洗净罪污的实质功效。

有些同灵主张:「婴孩太小,不懂事,受洗后若再犯罪,怎么办?所以不如等到他们长大成人,能明白真理,才由他们自己决定何时要受洗吧!」听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却是错误的。圣经说:「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传八8)。万一他们的儿女还没有长大就死了,他们难道不会终身后悔吗?

因为担忧孩子长大后可能会犯罪,而不敢让他们在幼小的时候接受洗礼,乃是因噎废食的消极想法。更积极的做法是,切实遵行圣经的教训,教养孩童,使他们从小就习惯于「走当行的道」,他们便「到老也不偏离」了(箴二十二6)。不是吗?

(13)
上一篇 2021年5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