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信徒生活辅导—对饮食的禁戒与其他注意事项

壹、对饮食的禁戒

一、不可吃祭偶像之物(林前十20-22;徒十五20-79)。

二、不可吃血――勒死或自死的的牲畜也不可吃,血要放水流,或用土掩盖(创九4-6;利十七10-13;徒廿一25;结四十四31)。

三、不可醉酒或嗜酒――酒限于药用调味用(林前六9-10;多二3;提前五23,弗五18)。

四、不可抽菸与嚼槟榔,方合信徒的体统(弗五l-3;提前四3)。

五、不可吸食毒品(如海洛因、迷幻药、强力胶、速赐康或滥用镇静剂)以免损身害人。

六、注意事项:

1.店辅或路摊所卖的狗肉不可吃,因商人先将狗打死或勒死才宰割,血未流出。

2.外面卖的酸辣汤(常加猪血),或猪血汤,当谨慎勿食用。

3.烘烤的麻雀,多半是勒死的,血未流出,不能吃。

贰、其他注意事项

一、教会方面

1.各地本会的称呼,统一名称为:“真耶稣教会××教会”。

2.为复兴教会圣工,①每月第一安息日下午最后一次祈祷,要专为推广真道于世祈祷。②聚会前半小时可唱诗或祈祷,同灵间不可闲谈。③多作访问信徒的工作,能收了解、代祷、安慰、互助之效。④讲道要着重生活指导,积极推行家庭崇拜、个人读经,并指导识字、唱诗等。

3.未受圣灵者,不得选为教会负责人。

4.有名无实的信徒,如犯罪已被证实,须由当地教会开职务会议处理之;只停止聚会的信徒,当劝勉之。

5.本会是圣洁的教会,如有犯罪败坏教会的假信徒,应开职务会议办理除名,以免败坏全体。但除名须十分慎重,勿将无充分证据者轻率除名。

6.各地教会宗教教育活动,如年(季)末聚会。当切实遵照“宗教教育手册”和辅导委员的指导去实行。

7.各地教会均应设置奉献箱,以资信徒自由奉献。但犯死罪者或未信者的献金,不可接受。

8.各地教会要建筑会堂时,当先与总会联络,请其参与设计。

9.各地教会若欲发行刊物,必须经总会编审委员会许可。

10.灵恩会期间,附近教会的长执应尽量参加,并帮助圣工、中午的禁食,各地教会认为必要时。应于灵恩会前召开信徒大会决定而宣。

11.未带公函的传道或灵胞,若不熟熟其信仰现状,不得请他讲道,亦不得准他在聚会席上作见证。

12.妇女不可在会中教训人,或辖管男人(提前二12)。

13.信徒之奉献属主耶稣,负责人仅负代管之责,故不可浪费或滥用(尤其在吃喝、赠物方面当慎用)。

二、信徒方面

1.服饰仪容

妇女有长头发乃是她的荣耀,宜以内心顺服为要(林前十一15;提前二8-11)。

2.居住

3.行为

4.爱心(林前八l、3)

①应以“雪中送炭”为美(路十四12-14),不必有“锦上添花”之行。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愿意别人怎样恃你,你就应当怎样待别人(路六30-38)。但不要希望对方回报。

③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十三2)。但不要接待假弟兄,宜先判别后再接待为妥。

④在白发的人面前,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利十九32)。

5.信心

6.脱俗

7.借贷

①非遇万不得己,不可轻易借贷。

②万一向人借贷,答应什么日期偿还,到时必须履约。如到期实在不能偿还,应向债主说明原因,请他原谅后,延期偿还之,万不可搁置不理(箴三3-4)。

③不要怕借货给别人,但也不要乱借给别人;怕借货给别人是没有爱心(箴三27-28),乱借给别人是害人。

④若借钱给穷困的弟兄,就不可向他取利(出廿二25;利廿五35-38;申廿三l9-20)。

8.疾病

①人带肉体活着,难免患病受苦。

②疾病的来源有三:

a.出于神的旨意(申廿八59-61;民廿五l-9;代下廿六16-21)

b.出于魔鬼的攻击(伯二3-8)。

c.出于人的失慎:或吃喝不节制、或意外受伤引起的疾病(参出廿一18-19、22)。

③生病当寻求造人身心的真神――救主耶稣(太四23-24)。但要留意几点:

a.要相信主的权能(太八13;九27-29;徒十四9)。

b.要专心迫切祈祷(路十八38-43;太十五22-27;十七21)。

c.有错要认罪悔改(雅五14-16;诗九31;赛五十九1-2)。

④生病务须靠神之外,亦可用人的方法:找医生用医药的治疗(太九12;提前五23;王下廿7;路十33-34)。

⑤信徒切忌只靠医生而不求真神(代下十六12-13)

⑥一旦久病不愈,就当思想其原因与神的美意(传七14;伯五6-7)。

⑦切记“出于信心祈祷,要救病人;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四15-16)。

三、访问方面

1.为何需要访问

①信徒同属一家人,应彼此沟通、了解(提前三15)。

②我们各自作肢体,当互相扶持、帮助(林前十二12-13、25、27)。

③当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十24)。

④访问能彼此相助而得造就,进而建立教会(弗四15-16)

2.访问的对象

①初信者(如初生婴孩,对信仰生活上的考验,适应力较弱――彼前二2)。

②孤寂者(需要温情与关怀――太九35-36;诗六十八6)。

③信心软弱者(赛四十二3)。

④偶被过犯所胜(以温柔的心与爱心的言语挽回之――加六1;伯六14)

⑤病弱者(需要关爱与安慰――约五2-29)。

⑥自卑者(建立天国王子身分的自尊――加三26-29)。

⑦孤寡者(如访问养老院,给与亲人的感受――诗六十八5)。

⑧一般信徒(不分身分与地位,保持属灵的交通――腓二1)。

⑨特殊家庭(安慰丧家;为不平安的家庭代祷――罗十二15下、17-21;约十六33)。

⑩慕道者(培养正确的信仰动机――信主乃为将来灵魂的得救――提后四18)。

3.访问时间

①不宜大早。清晨访问,恐怕主人尚未起来。

②不宜大晚。夜里访问,会耽误人家休息。

③不宜在吃饭时间访问,恐妨碍人家安心用餐。

④不宜停留过久,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度。

⑤万一谈话须延长,当问主人有无要事待办。

⑥有必要时,访问前宜先用电话约好或函告,以免空跑,并让被访问者有所准备;惟须守时。

⑦聚会完,可顺便访问教会附近同灵,或顺道访距住家不远的同灵或慕道者。

⑧乡下农村要在大早出外工作前,或吃饭时间,或聚会前去访问才能找到人。

4.谈话内容

①家庭生活及信仰状况。

②学业、职业、及健康情形。

③引发惑恩之心,让主见证,使在场同灵或其他旁听者,皆因而得造就。

④发掘潜伏问题(如租屋、学业、就业、婚姻、信仰健康等方面的困难所在),并设法解决之;倘有困难不得解决,当尽快转告教会长执、传道、负责人,以便适时帮助之。

⑤不要泄密,不说背后话。

⑥远离世俗的虚谈(提前四7;六20)。

⑦祈求真神引领,按神旨说出该说的话(西四4)。

5.注意事项

①最好同性互访,若必要访问异性,最好有长辈结伴,或夫妇偕住。

②若与年龄相近之异性一道访问,至少需三人以上为宜。

③出门前,当留意自己的服装仪容是否正派端庄,不宜浓装艳抹或洒太多香水。

④若能在访问之前一齐同心迫切祷告,求主带领,相信神必同工。

⑤叩门或按铃,不要声音太大或太急,以免令人惊恐不安。

⑥也不要声音太轻或太小,以致费时久等。

⑦不要紧按不休,以免使人忙乱不安。

⑧到别人家中,遇任何人都当恭敬。

⑨年轻人遇到老年人当加倍恭敬。

⑩弟兄遇年轻妇女当特别庄重。

(11)与异性交谈不宜过分接近。

(12)道别时,当以“平安再见”互为祝福。

(13)雨天上门,当先洁净鞋底泥泞,并放妥雨具。

(14)事前不要吃生葱、生蒜,以免口生臭味。

(15)访问病人前,有必要时,先向负责的服务台护士询问病况;访问时间不宜过长,以二十分钟以内为宜。

(16)在病人面前,不宜跟别人窃窃私语,以免引起病人疑虑。

(17)平日即留意被访者之家人姓名、特性、状况,以便容易打开话题。

6.信徒访问工作,系帮助传道牧养同灵;能力不够时,当靠恒切祈祷求主加添(腓四13),亦须虚心学习。

四、接待(陪谈)方面

1.接待的目的

①使会众对教会觉得宾至如归,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②理聚会中临时发生的问题,使会众能静心听道,建立正确之信仰。

③维系会众对教会之亲切感,使能继续亲近教会,终至明道信主,坚信不渝而得救。

2.接待的对象

①慕道者。

②初信者。

③软弱的同灵。

④外地的信徒。

3.接待的特性

①平时聚会需要接待人员;布道会时,接待(陪谈)更是重要的一环。

②陪谈是接待工作之重心,是一种心灵的交通,意见的交流,平行的交谈,是亲切待人的具体行行动。

4.接待准备

①教会要定期训练接待人员,使熟练待人接物与见面谈话之要领。

②接待人员事先为接待事工祷告,求神带领同工;并须提早到达会场,与接待负责人取得协调。

③服装仪容要整齐、清洁、端庄、朴素,不宜浓装艳抹。

④为避免身上异味,事前不要吃大蒜、花生等,(然口中臭味可以茶叶除之;身上狐臭可在一周前,每日入浴前两次,沐浴后一次,以棉花沾酒精除之。)

5.接待的要领(以会堂布道会例)

①分路边、门口、室内三部分;接待人员由男女分别组合。

②在路旁接待者,主要在招呼人停下,人内听道。是故,

a.出现不可唐突,相距约十公尺时,就要手持传单,举手示意,并说:“请您进来听道”。

b.对拒绝听道者不可硬拉。

c.缓步者可带交门口接待员。

d.不愿入内,但愿就地听道者,顺其方便。

e.欲离会场者,送他传单(小册),并请他次日再来。

③在门口接待者,主要在联系内外,并维护会场秩序,故要:

a.将进来之慕道者引至预定座位,或交给室内该席之接待员。

b.防儿童或犯邪者喧嚷、哭号、奔跑,以免影响聚会秩序。(幼童可以糖果止其哭泣。)

c.随时注意台上与会场情况,即刻调整扩音设备、端茶水、送代祷名单、搬排跪垫等。

d.代接电话或寻人;然而,若非紧急要事,聚会中当避免叫出听道者。

e.防范偷窃、恶作剧者,尤其在祷告时,应张目巡视,以防宵小。

f.注意慕道者离会之招呼、登记、赠送刊物,并告以聚会时间,恳请续来参加。

g.对进入会场之慕道者,不可先送刊物,以免影响其听道。

6.陪谈的要领

①陪谈为室内接侍者之主要工作。

②聚会前自门口接下慕道者时:

a.时间若充裕,可先在门口略为寒喧后,缓步引入前面席位,令其坐于有信徒陪同之座位。

b.交谈中,可寻出彼此的共同点,如同学、同科、同事、同业、同乡、同住一条街等,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c.简介本会情形,与其住家附近之聚会处、本会同灵等。

③聚会开始后:

a.唱诗时,代翻赞美诗,并指引(一节即可)之,齐唱之。

b.听道时,代翻圣经,并指引(读罢即放手,坐正)之。但须避免交谈,且要设法处理足以分散慕道者注意力之事物。

c.门口接待者若中途引来慕道者,应起立微躬,请其入坐中席。

④聚会后是陪谈工作最重要的时刻:

a.首先询以听道感想,作为陪谈动机,以打开话匣。

b.若发现有误解、不明白之处,应婉言解释。

c.发现慕道者有特别感触时,当详尽阐明真理,并勉励其信主归真。

d.慕道者欲离去时,应诚恳地请他继续来听道,并告以聚会时间地点。

e.最好介绍主内同学、同事、邻居与之见面,以建立属灵情谊。

f.与门口接待者共同完成登记、赠送刊物,并互道平安再见。

7.当注意事项

①接待人员平时要读圣经,熟悉教义,且需明白现有之福音小册种类,与其通用对象(无神论者、多神论者、或外教会信徒)。

②服务慕道者之项目,要事先设想周到,准备完全,届时主动达成任务。

③举止、行动、交谈之态度要自然、和蔼,且脸露微笑,但勿矫揉造作。

④谈话用词要浅白,避免用成语、粗话,或宗教专用语汇等。

⑤与人交谈时,听与说要均衡,并需有亲切表情与言词的反应。

⑥说话语气要谦逊有礼,不可令人难堪,但也不必过分自卑;凡本身的体验,乃感人之谈道体裁。

⑦谈话内容要简洁、扼要,且应逐项下结论,切忌噜嗦、反覆而不知所云。

⑧语意要积极、肯定、诚实,且不失自己应有的立场。

⑨对不同看法要表示怀疑,并提供对方正确的信念,但不可指责、讥讽、轻蔑慕道者。

⑩不可树敌,当避谈派别、隐私;初次面谈,不宜直接评论对方信仰之错谬。

(11)接待慕道者,动作不可过分,如拍肩、搭背、摸头、推拉、拍臀等皆不合宜。

(12)接待人员若有制作识别记号,如臂章或胸章时,当按规定统一挂上。

8.接待负责人之职责

①会前安排工作人员,供给必要资料,交代工作项目,准备需用物品。

②随时注意接待工作之协调,并机动地补救发现之缺失。

③聚会中若发现冷落的慕道者,当即时派员接待之。

④迅速处理聚会中突发之事故。

五、个人布道方面

1.传福音人人有责乃主所吩咐。

①白白得来,白白舍去(太十8)。

②要把所得的恩告诉人(可五18-19)。

③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可十六15)。

2.不传福音便有祸(林前九16;王下七9)。

3.甘心传就有赏赐(林前九17;路十九15-19)。

4.个人布道是普救世人灵魂最有效的工作。

5.个人布道之优点

①人人有份,个个有责。

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③能把握每个布道良机。

④能普遍深入各个阶层。

⑤能针对个人实际需要。

⑥其效果较为可靠扎实。

⑦有助布道者灵命长进。

6.个人布道之最高原则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西一28-29)

7.平时做好准备工作(路十四28-32)

①祈求圣灵充满,倚靠圣灵带领(亚四6)。

②清楚得救正道,时刻追求长进(西一25下)。

③重视信仰生活,到处为主发光(太五14-26)。

④采集美好见证,随时播扬福音(徒四20;十七16-17)

⑤勇敢真诚爱人,立志耐心带领(箴十四25;提后四2)

8.个人布道之内容

①看透人生――思想结局(传一13;来九27;启廿一8)。

②认识真神――造物之主(伯廿二21;约十七3;罗一23、25;创二7)。

③明白己罪――原罪本罪(加三22;诗五十一5;罗一28-32)。

④信而受洗――宝血赦罪(可十六15-16;林后五21;弗二13;徒廿二l6)。

⑤灵洗体验――成圣得救(约十四16-17;徒二1-4、13、15、33;帖后二13;多三5)。

⑥选择教会――归属基督(赛二1-4;摩九11;罗八9;加二26-29)。

⑦跟随救主――忍耐到底(太十37-39;廿四13;来三14)。

9.教导求道者认识本会祷告的方式

因为神是灵,所以拜他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四24)。是故祷告方式:

①先齐诵“奉主耶稣圣名祷告。”(西三17;约十四14)

②重复念诵赞词:“哈利路亚,赞美主耶稣。”(启十九1、3、4、6)

③同时以心灵和诚实将你所要的告诉神,可以念出来,或藉着心中默念,向“无所不知的神”倾心吐意。口中仍重复念着“哈利路亚,赞美主耶稣”。

④结束祷告时,同诵“阿们”。意表“诚心所愿”的祈祷。

10.做好个人布道与跟进工作

①培养友谊阶段

a.为救人灵命,当忘记身分地位,勇敢进入世界,而不同流合污。

b.对象不分阶级、年龄;不自绝于人,要与世人保持正常来往。

c.树立基督徒风格,造成良好印象,得以适时介绍福音。

d.平日为盐为光,建立正常友谊,进一步去发现对方的需要与问题。

②介绍福音阶段

a.把握神赐机会,靠主勇敢见证。知多少,说多少。

b.对方若有追求之意,或遭病痛、难题、打击时,更应对症下药,抓住布道良机。

c.个人亲身的见证,常是最好的开场白,亦是最有力的福音内容。

d.按照对方的程度,逐步介绍基要道理。

e.避免激烈辩论,要把握循循善诱的原则。

f.将本会的要义与立场表明,勿猛烈抨击别人的错处而引起反感。

g.态度要温和诚恳,且要让对方觉得福音与他有切身关系。

h.不可离开主题,要技巧地回到福音内容里去。

③带领信主阶段

a.继续保持联络,并为对方祷告,求主开启心眼。

b.带他到教会来,使他领受更多道理,且与同灵有属灵的交通。

c.陪他读神的话,使他直接领受神言。

d.勉励对方祷告求圣灵,使与神交通,有真实的体验,直到信而受洗归主。

④坚定信仰阶段

a.不因慕道朋友受洗信主而停止关照,务须继续带领,助其灵命长大。

b.务要耐心关爱,时刻辅导其信仰生活。

c.培育其靠主自立,有坚定正确之信仰,俾成真信徒。

d.训练参与圣工,成为基督精兵。

(0)
上一篇 2020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