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圣灵教义问答

关于“圣灵”,基督教各教派之间经常引起争论的问题有三项:第一、是否一信主就领受了圣灵?第二、方言问题。第三、受圣灵与得救是否有关?

、“哥林多前书十二章3节说:‘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我们既然相信耶稣是主,所以我们当然有圣灵,任何人一信主就领受了圣灵。”

回答:

1.(徒八14-17)中,撒玛利亚人领受了神的道,并且接受过洗礼,但并未领受圣灵;直到使徒按手在他们的头上,他们才领受圣灵。

2.根据(徒十九2),信主的人,未必都有圣灵。

3.根据(弗一13),可知“听”“信”“受”是互为独立的三件事,“听”不等于“信”,“信”不等于“受”。受圣灵的人一定有圣灵的感动,但被圣灵感动的人却不一定有圣灵。

4.信之后有受圣灵的“应许”(路十一13),信加求,必得到所应许的,教会有责任引导人求圣灵,把人完完全全地引到神的面前(西二28)。

、“在五旬节圣灵降临之时,耶稣基督的整个教会就已代表性的领受过圣灵了,至今一千九百多年来圣灵并未曾离开过教会,所以每个人在相信主的时候即已领受圣灵了”。

回答:

圣经上关于圣灵降临的记载前后共有五次:

第一次在使徒行传第二章,记载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被圣灵充满。

第二次在使徒行传第八章,记载撒玛利亚人受圣灵。

第三次在使徒行传第九章,是扫罗受圣灵。

第四次是使徒行传第十章,哥尼流一家人受圣灵。

第五次是使徒行传十九章,以弗所的门徒受圣灵。

由此可见圣灵是“分别领受”,并无所谓“代表性领受”。而且,(徒十44-47)告诉我们,圣灵降在人身上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得圣灵之人可说方言。此外,以弗所的门徒受圣灵(徒十九1-6)记录还告诉我们,如果洗礼的方法错误,就不能领受圣灵;方法正确,奉主耶稣的名受洗,“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

、“受洗之时即同时领受圣灵。如歌罗西书二章12节所言:‘你们既受洗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祂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既然与祂一同复活,就有基督的生命在里面,既有生命当然就有圣灵,因为生命是由基督的圣灵而来,因此受洗复活了就应该有圣灵。”

回答:

1.(徒八14-17)中记载:撒玛利亚人受洗之后,圣灵并没有降在他们身上,直到彼得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才领受圣灵。如果照他们所说,受洗即有圣灵,那么撒玛利亚人受洗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受圣灵呢?

2.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得国”(约三5)。受洗是从水而生,受圣灵是从灵而生,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3.“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三8)。主耶稣以风为圣灵之象征来向尼哥底母解释,什么叫“从圣灵生”。风吹动时有响声,令人听得见;而圣灵降临在人的身上时,会感动人说方言(徒十44-47),因为“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祂之人要受圣灵说的”(约七38-39)。

、“‘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林前十二10),‘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么?岂都是说方言的么?岂都是翻方言的么?’(林前十二30)。根据这些经文,‘说方言’仅是圣灵的诸恩赐之一,并不是每个受圣灵的人都会说方言。”

回答:

1.(林前十四15)告诉我们:“我要用灵祷告,也要用悟性祷告”。可见,祷告有两种,一种是用方言祷告,另一种是用悟性说话的方式祷告。“那说方言的,原不是对人说,乃是对神说,因为没有人听出来;然而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林前十四2)。方言祷告是要来造就自己,提高灵性的(林前十四4)。这种恩赐在(徒十45;二38)中原文称“Dorea”,即遍在的恩赐。是可求得的(路十一13),因为是向神说的,所以没有这些限制,人人皆可求。

2.方言讲道则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原文称“Charismata”,为神的特殊恩赐——包括医病、行异能等。作先知用方言讲道是要造就教会的方言,必须有翻方言恩赐的人(林前十二4、10、30,十四27-28)。

3.“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因听见他们说方言,称赞神为大。于是彼得说,这些人既受了圣灵,与我们一样,谁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徒十44、46-47)。“我一开讲,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徒十一15)。使徒一再的强调“与我们一样”说方言才算是得圣灵。因此,教会要引到信徒追求与使徒受圣灵一样的体验,不能说方言就不能算是受圣灵。

、“‘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我们各人怎么听见他们说我们生来所用的乡谈呢?’(徒二4、8)。照这样看来,方言好象是能够听得懂的,为什么我们现在所说的方言却无人能懂?这岂不是和五旬节降临的圣灵不符合吗?”

回答:

1.五旬节,一百二十人在一起迫切祷告,圣灵降临,门徒都被圣灵充满了,说同一种灵言。使徒行传二章9-11节说,当时围观的人包括帕提亚人、玛代人、以拦人……等,共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他们的乡谈各不相同。而祷告得圣灵的人是加利利人,神却使那十五个不同地方的群众能听见说方言的加利利人是用围观者的乡谈说话(徒二7-8)。这是一种奇迹,是神开他们的耳朵,使他们明白,因为主要通过这些围观者回各地去作圣灵降临的见证。

2.请注意:当时的围观群众可分成两种人,一种是“虔诚的犹太人”(徒二5),神开了他们的耳朵,使他们所听见的是“用我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还有一种是不虔诚的,神并未开启他们的耳朵,所以他们就讥诮门徒说,“他们无非是新酒灌满了”(徒二13)。门徒讲的方言虔诚的才听得懂,不虔诚的听不懂,所以不能接受。神的子民,只要真心祈求,就能接受方言,得到方言。

、“保罗也反对在教会里说方言,他说:‘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林前十四19)。”

回答:

1.保罗在(林前十四4)说:“说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的乃是造就教会”。在(林前十四19)中,保罗所反对的是没有翻译的方言讲道,而不是方言祷告。因为方言讲道若没有翻译就无人能懂,讲一万句也没有益处;但方言祷告非但不需要翻译,且能造就自己,当然无禁止之理。

2.当时哥林多教会那些有方言讲道恩赐的人,虽然有时无人翻译,也硬要以方言讲道,所以保罗才会出此言。“我感谢神,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林前十四18),保罗既然如此注重方言祷告,他怎么会反对说方言呢?“所以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若都说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癫狂了么?”(林前十四23)。方言讲道若不限制人数,不轮流,且无人翻译,毫无秩序,自然容易遭人误会。

3.方言祷告是以虔诚的态度在向神说话,人家一望即可知你是在祷告,听不懂也无妨,“他在心灵里,却在讲说各样的奥秘”(林前十四2),自不会发生误会。“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十四33)。保罗是因为当时哥林多教会的方言讲道发生混乱,才出此言,并非反对方言祷告。“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39-40)。

、“你们教会祷告时会说方言,是‘外在’的圣灵;而我们祷告时不说方言,则是‘内在’的圣灵,内在比外在更重要,我信的时候就已经有圣灵了。”

回答:

1.使徒行传一章4-5节记载了主耶稣升天前嘱咐门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如果信的时候就已经有圣灵了,主耶稣又何必如此嘱咐?120名门徒也不必聚集在耶路撒冷“恒切祷告”七天之久,直到五旬节圣灵降临(徒一14-15,二1-4)。

2.在(徒十九1-2)中,保罗问以弗所教会的信徒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若说信的时候就已受圣灵,保罗就无须多此一问了。

3.翻遍整本圣经,绝没有圣灵有内在和外在分别之记载;只有受圣灵者说方言的记录(徒二4,八17,十46,十九6)。

、“受圣灵的人祷告时,为什么身体会震动?样子很难接受。身体震动是不是必需的?”

回答:

1.主耶稣曾用风吹的情形,比喻受圣灵的状态(约三8)。“风”字,原文是Pheuma,与“灵”同字。人用肉眼看不见风,也看不见圣灵;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风吹的时候,人能听见它的响声,也能看见物体被吹动的状态;圣灵降临的时候,人能听见祂感动人说方言的声音,也能看见人身体被震动的状态。(约七38-39)中还用腹中有活水的江河流出来加以比喻。腹中的活水从口中流出,人眼看不见,却可从震动的舌头观察出来。彼得说:“你们想这些人是醉了,其实不是醉了,因为时候刚到巳初(早上九点)。”(徒二15)。接着,彼得引证约珥的预言,证明神所应许的圣灵已经降临了;他们所以如此,乃因被圣灵充满的缘故(徒二16-18)。

2.在(徒二32-33)中,彼得又证明基督已经复活升天,将神所应许的圣灵浇灌下来了;这就是你们现在“所看见,所听见的”。就是“看见”他们的身体会震动;“听见”他们会说方言。

3.受圣灵时身体会震动虽然有圣经根据,却不是必需的。五旬节圣灵大降时,圣经特地描述的是:“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这声音一响,众人都来聚集”(徒二4、6)。说方言、发舌音、身子震动圣经中有记载,是正常的;说方言是受圣灵的绝对凭据(徒十44-47,十一15)。不信的人还讥诮门徒说,“他们无非是新酒灌满了”(徒二13),觉得难以接受。

4.圣经也预言到世人不愿接受圣灵(约十四17)。因此,在查考圣经,明白真理之前,千万别单凭感情的能否接受来论断圣灵。

、“旧约的圣灵与新约的圣灵,有什么分别?”

回答:

1.旧约时代的圣灵,称为感动的灵,当神要托付任务给人时,祂就降在人身上;任务完成,祂就离开(结二2,三22、24,八1,十一5)。

2.新约时代的圣灵,浇灌于五旬节那一天(徒二1-4),称为五旬节的圣灵。主应许,祂要永远与我们同在(约十四16-17)。选民若受圣灵,生命将大大地改变。如彼得的经历,五旬节圣灵降临以前,非常胆小,而三次否认主(太廿六69-75);但五旬节受圣灵以后,他就变得非常刚强,而到处勇敢为基督作见证了(徒二22-24、36,三13-15,四20)。

3.在旧约时代,受圣灵的人不会说方言;在新约时代,受圣灵的人必说方言(徒十44-46;约七38-39)。

4.旧约时代的选民生在律法之下做奴仆,他们所受的灵称为奴仆的灵;基督徒却在恩典之下,所受的灵叫做儿子的灵(加四4-7、9-10;罗八14-16)。(罗八15)中的心,原文是灵。奴仆的心,即奴仆的灵;儿子的心,即儿子的灵。这是身份上的差异。

、“我也试着求圣灵,但求不到,如何才能得到圣灵?”

回答:

1.以信心祈求(太廿一22)。信什么呢?第一、要相信主的信实和应许(提后二12-13)。主既然应许“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太七7),祂必成全。第二、要相信天父的慈爱(约壹四8)。父亲爱儿女,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天父爱世人,也必赐圣灵给求祂的人(路十一11-13)。主的信实和慈爱,是我们信心的保障。

2.恒切祈求(西四2)。“恒”就是常,就是坚持起初确实的信心,永远不变;“切”就是迫切,就是倾诉内心的渴慕,在神面前献上悔改的决心,立下切实跟主的心志。五旬节那一天,圣灵之所以要大降在一百二十个门徒的身上,乃因他们懂得“恒切祷告”(徒二1-4,一14-15)。

3.专心祈求(耶廿九13)。“专心”就是集中精神,全神贯注与神交通、祈求。主耶稣教训我们说:“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太六6)。就字面上的意思来说,进入内屋,关上门,与外界断绝,不受任何干扰,祷告当然会专心。就灵意上而言,即关上心门,进入心灵的深处,与神作更深一层的灵交,更能专心祷告。这就是所谓“密室的灵交”,是有效的祷告的秘诀。

十一、“据说,除了真耶稣教会之外,别的教会也有受圣灵,会“说方言”的情形。曾听到‘拿撒勒人会’的信徒谈论圣灵的事情。他们是在‘祷告山’得到圣灵,也是满心欢喜,而且看见异象。请问:你们对他们的看法如何?”

回答:

1.受圣灵的绝对凭据是“说方言”,与使徒们的体验相同(徒十44-47,十一15)。

2.圣经说,一切的灵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不是出于神(约壹四1)。试验的基本方法是:

a.必须承认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是救主(约壹二23,四3);若是真理的灵,必听从使徒们所传的“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犹3;加一8-9),即以圣经为信仰的根基;若不听从使徒,而否定圣经,就是谬妄的灵了(约壹四6;林前三11;弗二19-20)。

b.属灵教会所坚持的基本教义,必须有清楚的圣经根据,既不能增、删(申四2;启廿二18-19),也不能更改圣经(加一6-9),而且按着正意分解(提后二15)。因为圣经是神的默示(提后三16),也是辨别真假道的惟一标准。以守诫命为例(约壹一4),一般教派对“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这条诫命(出廿8),多认为安息日已经废掉,基督徒应该记念的是“复活日”,或说“主日”。这种主张究竟对不对,我们应该回归圣经去寻求答案,才不致于偏离原始教会的纯正福音。

c.所谓“异端”,乃指一切违反圣经真理的信仰而言。所论的如是属世界的事,人的教训和遗传,拜人不拜神就越过了基督的教训,就“不要接他到家里”(约贰9)。

十二、“已经受圣灵的人,有圣灵的帮助,为何行道无力,无法过着得胜的生活?”

回答:

1.哥林多教会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他们里头(林前三16),而且有各种属灵的恩赐(林前十二8-27)。但他们却彼此嫉妒、分争结党、自高自大,在基督里做婴孩,不长进(林前一10-12,三1-3,四7)。

2.主耶稣在客西马尼祷告的时候,因软弱而求神撤去十字架的苦杯;但主却不敢强求,而求神只要成就祂的意思。结果,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祂的力量(路廿二42-43)。主这次经历告诉我们,决心顺从天父的旨意在先,随后便得着完遂决心的力量了。

3.已受圣灵的人不等于是完全人,正如保罗自己认为不完全,尚须竭力追求(腓三12)。因为人有血肉之体,故有情欲和圣灵的争战(加五17;罗七21-25)。

4.有些人领受圣灵之后,他的生命和生活确实有极大的改变(多三5);有些人却无什么改变,与未受圣灵的人并没有分别。若想过着得胜的生活,首先要决心“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其次要“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罗八13),脱旧更新、穿上新人,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0-24)。

5.圣灵是从上头来的能力,能释放我们脱离罪的捆绑,帮助我们弃恶从善(路廿四49;罗八1-2),使我们过着得胜的生活(结卅六26-27;路四1-14;约十四30)。

6.信仰生活是一场长期的战争,想完成灵修的工夫,过着得胜的生活,就必须忘记背后,向前奔跑,不断的追求(罗七18-25;腓三12-14;太十一12;路九62),才能如愿以偿。

十三、“何谓五旬节?神为何在五旬节让门徒被圣灵充满?”

回答:

1.“五旬节”也叫做“收割节”,在原文上的意思是“第五十”;即在逾越节过后,自无酵节的第一日算起第五十日(利廿三15-17)。

2.五旬节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散居在各国的犹太侨民都要回来耶路撒冷守节;但节日一过,他们就要束装离开祖国,回到他们的侨居地去了。由此可知,神选定在五旬节来实现祂的应许,一是浇灌圣灵给祂的选民(约十六7;徒二33、39),并通过彼得向民众见证得救真道和成立教会(徒二38、41-42);二是为向从各地聚集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证明,主耶稣曾作的关于圣灵降临的预言(约七38-39,十四16-17、26,十五26,十六7、13;徒一4-5),以及主复活升天前所发出的依靠圣灵传道到地极的命令(徒一8);让到耶路撒冷守节之人将神的信息传遍天下。

、“主耶稣向门徒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约廿22)。那时,门徒是否受圣灵?”

回答:

这是门徒蒙差遣受圣灵,有赦罪和留罪的权柄(23),他们受的是蒙托付和差遣的灵。理由是:

1.(约七37-39)说,要等到主耶稣得着荣耀,圣灵才会降临;而主耶稣得着荣耀,是在祂复活,并且升天之后(腓二8-11;来四14;彼前三22)。

2.升天前,主耶稣还在嘱咐门徒,要留在耶路撒冷等候圣灵(路廿四49;徒一4-5)。首次圣灵降临,是在五旬节那一天(徒二1-4)。

十五、“只要你信主,有好行为即可得救,与圣灵、教会无关。”

回答:

1.(徒十1-4)记载了百夫长哥尼流“是个虔诚人,他和他全家敬畏神”,他的祷告和周济百姓“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对于这样有好行为之人,神还是差遣彼得往哥尼流家传道、施洗、求圣灵(徒十17-48)。

2.彼得在耶路撒冷为哥尼流一家受洗、得圣灵,作见证时说到神差天使到哥尼流家,要哥尼流打发人去请彼得,“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徒十一1-18)。可见信和行为虽是得救的必要条件,但还不足组成得救的充分条件。得救还与受洗、得圣灵等有关。

3.(启廿二18-19)中指出:圣经上的预言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去,不然神就要在“圣城删去他的分。”当今不少教会体贴人意,随意更改和解析圣经。本会严格遵守圣经教诲,坚守“不加添、不减少、不改变”三原则,才能守住在圣城的分,得救与是否守道有密切关系。

十六、圣灵与得救有什么关系?

回答:

1.得救、重生(约三5;多三5)、属基督(罗八9)。

2.得圣灵是复活、得生命的凭据(结卅七14;林后五1-6)。

3.得圣灵是复活的条件(罗八11)。

4.得圣灵是得基业的凭据(弗一14)。

5.帮助信徒成圣(罗十五16;帖后二13)。

十七、“有的病人在他受洗之后不久就离世了,但他尚未领受圣灵,那他是否能够得救?”

回答:

要相信神是公义、公正的,本会信徒除非是犯了致死的罪,神早晚必将圣灵赐给我们,因为这是神的应许。我们要有信心,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教会中有大量老弟兄、老姐妹数十年如一日求圣灵,得圣灵的见证。如:

1.台湾有一老工人,信主50年如一日相信主的应许,热心为主做工、热心奉献,终于求得圣灵,现在已是教会长老。

2.英国有个老姐妹本人没文化,但数十年如一日帮助女儿(教会执士)努力作主工,求圣灵,到70多岁时求得圣灵。

3.日本有个老姐妹,90多岁了,因儿孙的带领,神的感动来教会慕道,认真听道学圣经,接受洗礼不久后于05年6月,临终得圣灵。

十八、“五旬节圣灵降临,教会成立;罗马时代教会俗化,进而变质,圣灵停降;近代晚雨圣灵重降。如此重大之事件必有圣经预言,请举证说明。”

回答:

1.早雨圣灵降临的预言包括:(赛四四3;结卅六27;珥二23、28-29;亚十二10;路十一13;约七38-39,十四16-17、26,十五26,十六7;徒一4-5)等。

2.圣灵停降预言包括:(耶三2-3、6-14,二20-25;申十一16-17;诗一O七33-34);因选民犯罪、淫行、拜偶像,甘霖停降,春雨不降。

3.晚雨圣灵降临的预言包括:(珥二23、28-29;耶五24)。

十九、“方言有哪些功用?”

回答:

1.代求(罗八26-27;弗六18)。

2.为不信者作证据(林前十四22;约壹三24)。

3.方言祷告,造就自己(林前十四4)。

4.方言讲道,造就教会(林前十四26-28)。

二十、“方言祷告与方言讲道有何区别?”

回答:

1.方言祷告是普遍恩赐(林前十四15),是受圣灵的凭据(徒十44-46),对象是神,是造就自己(林前十四4),不必翻译。

2.方言讲道是特殊的恩赐(林前十二10-11),是造就教会,对象是人(林前十四4),必须翻译,若无翻译,对会众无益。

二十一、“真教会是圣灵设立的,为什么还会出现许多不完全的问题?”

回答:

1.撒但要拦阻破坏神的救恩。信徒和主的工人还未完全,都有人性的软弱,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欲、人意、血气,造成教会出现不完全的事(约一13;加五17)。

2.信徒灵命的长进、成熟有一个过程;同理真教会装饰整齐,亦须有一个过程(启廿一2)。

3.神要藉着艰难、痛苦来操练圣徒的灵命,学习属灵的功课,才能达到完全(罗五3-5;林后一4-5;彼前一7)。

(0)
上一篇 2020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