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使徒教会的模式——一个得救赎的团体

大纲

1.使徒教会的建立

2.教会团体

致力于使徒的教训

过着团契的生活

擘饼

过着祷告的生活——教会团体

过着祷告的生活一工人

3.一些使徒的信仰

基督的复活

耶稣是神

奉耶稣的名洗礼

受圣灵

耶稣的再临

4.使徒的领导

工人的组成

各教会的关系

5.使徒教会的组织

观察:

强化真教会的组织结构,以确保其运作的流畅,是真教会里一个迫切的主题。教会时常专注在修正其行政功能以及减少可能因人的软弱而扼止其成长的事宜上。许多的方法,无论是世俗的或学术的,都己被引进使用。其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对因教会结构而不断产生的问题能有所助益,例如在人际关系上所发现的实际问题,对一个信仰团体造成令人痛心的伤害。

宗旨:

本章谈论在使徒行传里真教会的模式,也是在末世时代里我们用来建立真教会的独一榜样。使徒建立神的教会的成功关键是相当显见的。只有对使徒们的工作能详细分解,就会清楚看见使徒们的操作和我们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教会在组织和建构方面。

一、使徒教会的建立

当门徒聚集在加利利与复活的基督会面时,一个转变发生了。耶稣向祂的门徒显现并且讨论祂要建立的国度的意向。祂不只对他们讲论关于祂的国度,祂也责备他们的不信和心里的刚硬(可十六14),而这些的确是门徒本来就有的根本问题。前者讲述他们对于耶稣基督所言祂将会在死后第三天复活的话之不信(可十六11);后者是关于门徒之间的争论(参见:路二一24)。

然而,在会面后,他们仍旧局限在相信神将要建立一个地上的国度(徒一6)。在使徒行传的文章脉络里,神的国度不是指向属世的以色列,而是指向教会。使徒所信仰的教会观念的真正显现是在五旬节那日,在圣灵浇灌下来之后。换句话说,圣灵所建立的信仰团体,成为神国发展的起始点。要让圣灵运作在其中,教会要能建立起来,这里头也一定要有重要的人力贡献。人必须忠心顺服圣灵的引导。

在回应主的教训上,当时有一群主要的信徒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了十天,而这个团体的主干是由门徒、妇女和耶稣的兄弟所组成的(徒一14)。实质上,教会是以一致的祷告作为开始。透过他们的祷告,耶路撒冷在教会发展的初始阶段,成为有神同在的中心,而这乃是为了那些信实等候更新之日来到的人——也就是等候圣灵浇灌下来(参见:徒三21)。

圣灵的来到成为他们生命中一个关键时刻。圣灵领导教会,也为教会显明岀主所定的旨意和道路。圣灵指示使徒要为主所做的工作。祂成为给教会方向的独一的那一位。这里所要指出的重点是,在早期教会里,神的工作之所以能兴旺,并不是因为使徒们的想法或意图,而是因为圣灵使他们能够行出他们所被要求的事。

二、教会团体

在圣灵的领导下,使徒成为主要的工人,为教会的扩张立下极其重要的规范。这些教会的规范,或者说蓝图,是应当被持守并且推展到各个地方教会。这些规范包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二42)。这些重要的元素,在建立神与人的关系上,紧密地连合在一起。

1.穿致力于使徒的教训

在早期教会的特征里,其中之一就是信徒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徒二42)。“恒心”这个词点出了他们的意愿听从、纪念、遵守神的话。换句话说,无论使徒教训什么他们都照着遵从,而这也成为了早期教会的生活模式,建立了教会成长的基础。这里吸引人的地方是神的话语所带来的启蒙,而这话语融入在信徒的生活中。要能产生这样的功效,信徒们必须设想到那迎接神的话语的需要。

首先,甚至是在那三千人相信以前,信徒们就己经被许多的话语提醒要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徒二40)。他们非常清楚神的话。敬畏神的心早己经深植于他们的心里(徒二43),也因着有这样的信念,他们能够只为神而活、寻求祂的旨意、并且行祂所喜悦的事。当他们守住真理的时候,他们经历了祂神圣的同在,也因此更加紧紧的抓住神。他们不愿意将这样的生活模式跟任何的事物来做交换。

第二,他们所接受的神的道促进了教会的团结、廉洁、以及爱心。这团结,藉由真理的产生,强化了众信徒之间的联合,而这样的团体如同众人合为一体,单单只为主而活。因着神的道的洗净,他们能够在任何的事上都以众兄弟姐妹的益处来行。不仅如此,他们也以超然的爱心来看重彼此的利益,而这个因着守住神的道而产生的爱心是相当大的。

第三,因着信奉神的道,他们对圣经变得相当熟悉。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当他们面临撒但攻击的时候,神的话语亦给他们智慧来照着神的旨意行事。他们没有忘记讲论基督,而这使得他们成为了有果效的传道人一当教会被逼迫的时候,信徒将福音带到了他们未到之地,有些人甚至远达安提阿传福音(徒十一19),并向信奉犹太攵的希腊人讲论关于主耶稣的事(徒十一20)。

2.过着团契的生活

因为神的道促使他们在一起,信徒们成为彼此的伙伴。这样的团体喜爱这样分享的团契。再更仔细地来观察他们的团契,我们会看见这个团契有两个层面。第一,这个团契在耶稣里是有目的的。团契里没有限制他们彼此间的交通。他们所拥有的这个团契是与神的团契,而这使得他们对于彼此的爱心变得可能而且真诚。关于这一点,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他们能够凡物公用(徒二45)。因为他们在圣灵里己经建立了一个与神亲密的关系,所以在其中所举行的团契也进入了那非物质的层面。即便外在的胁迫仍在,这样的团契仍然超越一切,持续下去(徒四32)

这样特殊的作法成为早期教会的标志(约壹二27,三24,四16)。

当教会散布于各地时,信徒一样遵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团契。有一1值得注意的例子就是在安提阿这个地方所建立的教会。那时,在耶路撒冷的教会打发巴拿巴到安提阿的教会去,而当保罗被带到安提阿的时候,他与教会一起聚集了一年,在团契中享受学习神的道。在教训他人神的道的时候,这个团契就显明在其中。

早期教会的团契一样被其他来相信的人釆纳。当保罗以及其他的工人被圣灵引导到马其顿时(徒十六10),尤其是由吕底亚一家人所起头的团契,就是如此(徒十六15)。在狱卒和他的家人接受基督之后,他们就在吕底亚家里聚会(徒十六40)。在保罗给腓立比人的书信里,很清楚地看见他们在福音里建立起团契,并且这是从第一天就开始了,而这也突显出这件事在神的教会里的重要性。

这样的团契是超然的。它不是因为任何文化的认同或其他类似的因素才运作起来,它超越了所有人类的设限。对于相信耶稣的人,彼此之间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他们将守神的诫命当做团契的根基(徒二44,四32;约壹一1-8)。他们是一心一意地联合在一起。简单的说,如同保罗所教导的,他们在知识上更新,正如造他们的主的形象(西三10)。这样的团契——基督是一切的总括——打破了所有隔阂的墙。

3.擘饼

再查考使徒行传的记载后,似乎可见,擘饼和祷告都是为了阐明早期教会的团契。的确,擘饼及祷告是早期教会团契的两个主要的元素。祷告是教会成长的关键,它直接地将这个信仰团体和每个信徒与神联合在一起。一个不以神为主要中心的团契只会变成一个属人的聚集,而跟真正的团契比起来,它已丧失了属灵的本质和活力。

另一个元素是擘饼,是关于圣餐的遵行。对新受洗的信徒而言,擘饼是重要大事,因为他们许多人早先曾经认同过,基督应该被处死(徒二36)。纪念耶稣的死成为一件贴近他们心房的动作,同时是意义深远的。基督死亡的画面再清楚不过了,也因为这样才使得他们更加坚定要来宣告耶稣的复活,尤其是在他们受了圣灵之后、甚至以生命做为代价。

也难怪早期教会所传讲的信息总是以受苦、死亡,以及基督的复活为中心(徒二22f,三13f,四8f…)。遵守擘饼增强了他们传道的信念。在每一次的举行中,忧伤和喜乐交加,无法分辨出来了。他们忧伤,因为他们在基督所遭遇的残酷杀戮中有分,并且他们一定极其懊悔自己所曾做过的事。然而他们同时也在喜乐之中,因为基督在他们相信时便赦免了他们。也就是藉着明白基督为我们死了,教会才有了动力来爱神,而人也才能够活出他最好的一面。(参见:加二20f)。

擘饼带有分享和在一起的含意;它也可以被用来表示一起聚餐的意思。这样的实行在早期教会的信徒中是非常普遍的(徒二46,五42)。这也表明了当时信徒在主里是多么的亲近。他们能够自由地从这户走到那户,没有因为误解、不信任、或者甚至如今日时空里那互相对立的不同而有任何的约束。他们过着一个与未信基督以前截然不同的生活。这个团体变得相当引人注目、吸引了许多人来加入(徒二47)。

4.过着祷告的生活一一教会团体

教会团体里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它有能力来展现圣灵充满的存在,这是因着信徒们过着祷告的生活(徒二42)。他们总是一起同心的祷告,这样的习惯在圣灵浇灌下来之前就己经开始了。这时一个改变教会方向的重要时刻——就是在基督钉十字架以前,那个似乎接近完全瓦解(就门徒的信仰而言)的教会。然而,圣灵使他们得着能力来建立一个经得住各样动荡的信心。祷告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中心任务。

信徒们祷告的生活,使得神能够自由无疑的作工,毁坏撒但无止息地抵挡成就祂旨意的追逼和阻碍。他们的生活明显地展现出一个全然扎根在神身上的信心,而这也可以从他们在各个时刻里所作的共同祷告中看出。紧接着五旬节及圣灵的浇灌,信徒们为工人代祷,为了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地来讲论祂的道并且行出神迹(徒四27-31)。同样地,当彼得被监禁的时候,教会并没有停止为他代祷。藉由他们在祷告上一致的努力,让彼得很奇妙的被夭使释放(徒十二)。

在本质上,祷告的生活以一个有意义的层面塑造了教会,并且:布道的工作以外协助了两个重要的教会事工。教会所遇到的问题总是藉由一致的祷告来解决;求神来介入超乎人力范围所能及的事情。尽管有不断的胁迫从工会那里临到他们身上,教会和工人都藉由祷告得到了鼓励,能够继续进行他们的任务(徒四31)。

在为工人代祷的事上,教会变得非常坚定,尤其是为那些在服侍神的事上,己经遭遇了极大困难、甚至是危险的工人。他们的决心是如此的坚定,即便在那些看似无法补救的局面(徒十二5),他们仍旧紧紧依靠神(信心)。教会也明白传扬福音的确是一场需要有神为元帅的争战(参见:西四31;弗六9),带领他那英勇的士兵前进。

5.过着祷告的生活——工人

实际上,祷告生活的典范也能够在工人的身上找到。他们祷告的生活成为让教会争相模仿的标准,而他们也以祷告来带领教会。在祷告的时刻(徒三1),他们会放下身上任何的圣工以便前来圣殿。他们前往圣殿的路程清楚地表明他们在祷告里的合一,真正反映出他们的凝聚力。即便是在外地,工人们一起祷告也一直是很普通的动作(徒十六13、16)。不难猜想的是,能够一起祷告的这件事,一定曾经解决过他们为神做工时可能遭遇的差异性。透过祷告,他们把一切交托到主的手里,而在这过程中,他们学会彼此信任。

他们祷告的生活一直维持得很好。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关于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这抱怨是真实而且有潜在的爆发性(徒六1)。任何一个起源于没有周全思考的计划,都可能会大大地分裂教会。然而,他们在祷告中依靠神的解决方法是再好不过的了:即便是内部职务处在混乱和艰难作声的时刻,使徒们一样专心地供给,并且致力于祷告之中(六4)。他们想出了一个解决之道,而它毫无疑问的根源于一个富于祷告的心态。

祷告是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当这些工人独自一人时,例如彼得探访住在沿海一带的信徒(徒九32),他并没有就此找不岀时间来,一如往常地,他仍在午正的时候祷告(徒十9)。在那以先,许多大神迹早就显明出来了(徒九34、40),而且有许多的人都来信主(徒九35、42)。忙碌并没有在任何一方面减弱了他们想祷告的欲望,也没有任何一个情况会使他们在己建立的、持续的例行祷告上分心。

当工人们被差遣岀去巡牧旅程时,长老和教师会一同前来禁食祷告(徒十三2f)。再者决定要差遣巴拿巴和扫罗的是圣灵,所以工人们是藉由不断地祷告而被圣灵大大地塑造起来是一点不难理解的事。很自然地,他们便明白如何在圣灵的引导下拣选和差派合适的工人来执行圣工。被能力充满的工人便带着大信心和任务感大胆地迈出了他们的旅程。因着他们在祷告中依靠神的决心,他们在事工中体验了神的同在、克服了极大的阻碍、行了奇妙的神迹、并且勇敢地传扬福音。他们以圣灵的能力建立了众教会。

在面临生死边缘的关头,信徒们仍保持镇静并且不断地向神祷告,这就是他们祷告的意志。保罗和西拉因为从一个使女身上赶出鬼来而遭受了许多的抨击,而这个使女是被她的主人们当作得财利的工具。这些邪恶的人接着将这两位神的工人下在监狱中,用锁链绑着他们的脚(徒十六23f)即便他们那一日己经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他们那富于祷告的心志使得他们继续不断地祷告(徒十六25)。

三、一些使徒的信仰

在耶稣升天以前,主的旨意己经交付给使徒,而这些便成了使徒的信仰模式。最重要的预示就是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路二四46)。这其实是关于基督那胜过死权的致胜权柄。然而,它也显明了神对罪人那不动摇的爱。神很愿意成就那从来没有人愿意做的事:用自己的生命将罪人从黑暗的权势中释放出来。

1.基督的复活

因为亲眼目睹了复活的基督,所以使徒们有确切的凭据。更重要的是,圣灵在他们心里的见证,使他们信服,并且带给他们动力传扬福音(徒二32-33)。他们毫不惧怕地告诉世人关于复活的盼望,甚至到了要冒生命危险的地步(徒三13-15),即使当彼得面对公会,也没有闭口退缩。

2.耶稣是神

基督的复活成为使徒信仰的核心(参见:林前十五1-3),也昭示了耶稣就是真神。使徒们,例如彼得和保罗,便是环绕着这个主题来传讲福音。彼得大多是对外邦人、犹太人和信奉犹太教的外邦人讲论。彼得一开始的两个证道即是强调耶稣的神性。祂是人却同时是神本身。祂被称为圣者、公义者、主和基督(徒二26,三14)。当祂成为肉身之时(参见:提前三16),神也是继续在灵里存在着。换句话说,使徒所想象的是独一神观,而这与旧约“神是独一”的观念完全一致(申六4)。

3.奉耶稣的名施礼

在阐述基督复活之后,接着就是讲论耶稣基督的名来行赦罪的洗礼(徒二38,八12、16,十48,十九5)。要能够在基督里,人必须接受大水洗礼。藉着洗礼,罪人归入祂的死。当祂从水里起来后,因着与基督的复活有分,祂就得着新的生命。因着这个原因,使徒们出外传扬悔改和赦罪的恩道(参见:徒二38,三19,四10-12,五29-32,十43,H-一18,十三38,十七30,二二16,二六18)。

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必须一直被持守着。在大部分的书信中,这信息一直居于中心主旨。也是使徒教会要确保入教的人接受救恩的最初目的(徒二41);这样的明白是相当重要的,也是教会要守住并扩展开来的(徒五11-12)。

4.受圣灵

另外一个一致的主题,就是与洗礼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为使徒们所常谈论的,就是领受圣灵。起先的凭据——说方言——是受圣灵的唯一的根据。这个五旬节的经验成了在他们的工作中,确认领受圣灵的标准(徒二4,十46,十九6f)。早期的教会对于领受圣灵一事是非常的谨慎。撒玛利亚人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徒八14-16)。

在他们布道的工作中,使徒们在“要如何领受圣灵”的事上发展出进一步的指导方针。他们了解圣灵是赐给那些顺从神的人(徒五32);保罗也指出领受圣灵是透过听信福音(加三3、5)。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在哥尼流一家和朋友们领受圣灵的时候(徒十九44)。这与耶稣的教导相当的一致:耶稣垂听那些守神诫命的人的祷告,并赐下圣灵给他们(约十四15-16)。

在某种程度而言,神为教会开了一条路来建立圣灵的教义,特别是关于圣灵的赐予。圣灵的领受只有在和使徒们有接触的时候才显明出来,这表示圣灵只赐给那些事先听信使徒们所传的福音的人。保罗归主是这样的例子。当他在往大马士革的路上被击打的时候,他并没有受圣灵;尽管神先开口向保罗说话(徒九4-6),神也没有给他圣灵。

5.耶稣的再临

圣灵的降临成了使徒的印记,这凭据证明了他们真是神所赎的百姓(弗一13)。从使徒行传的开头,门徒就是被告知主耶稣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回来(徒一11)。这个信息宣告是给普世万民的(徒十42,十七31)。到那日将是“主大而可畏的日子”,并以耶稣同祂有的能力的天使的再临作为告终(帖后一8)。在那日,祂将在荣耀里审判全地。

在许多新约的书信里头,皆以传扬基督再临的信息来预备教会迎见主面。这也是每个神的真信徒的最终盼望。

四、使徒的领导

使徒教会首次的领导权是在十二使徒手中,而彼得和约翰是其中更为重要的,使徒们一开始即被主所拣选(太十24f;可三14f;路六13f),而他们是一群被认为没有受过训练、没有学问的人(徒四13)。他们的背景也各不相同,有些人是渔夫,有些人来自同一个家庭,另有一些人是税吏。在主里,他们是以一家人的身份聚在一起;在祂复活后,他们一起领受耶稣的教训。

除了说犹太话的希腊人外,祭司、法利赛人和流散的犹太人也在五旬节相信了。随着教会信徒人数成千的加増,如三千人和五千人的相信(徒二41,四4),教会需要更多的领导者来管理信徒的需要,例如,有七个人被选出来管理每日的供给。这里变得很清楚明白的是,在教会中事奉的工人已经割分岀在每日物质供给的需要上和布道的事奉上的不同职责(这也包括祷告)。

司提反满得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却因着伪造的指控被处死(徒六13f)。在他死后,耶路撒冷兴起了一阵对教会极大的迫害,分散到了各处,但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都带着福音;无论遇见什么人,他们都传讲福音(徒八4,十一19f)。当使徒身处危险的处境时,这些四散的信徒肩负起了宣讲福音的领导角色。主的能力与他们同在。

即便是在受迫害的时候,使徒们对于福音要如何扩展一事仍然非常谨慎。他们对于新开拓的地方相当的开心,他们也成了这些教会的管理者。当福音传到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并建立教会之后,使徒们主动地走向他们,并且帮助他们祈求圣灵(徒八15f)。此外,当福音传到安提阿时,教会差派巴拿巴到那里事奉(徒十一22f),持续建立的信仰。

当教会己经扩展到包含许多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使徒和从耶路撒冷来的工人巳经无法看顾非犹太人背景的教会。那时的教会建立在许多外邦人的土地上。在其中的一些教会,会从来自相当不同的背景,例如在罗马的教会、安提阿的教会、和哥林多的教会。要牧养的范围太大了’以至于无法只用少数人来含括所有。所以,使徒便选立了长老(那些属灵的人)来看顾这些教会,并把他们交托给主(徒十四23,二十17、28)。这些人便成为他们当地教会的领导者。

1.工人的组成

随着教会的持续扩张和发展,工人的组成变得非常多元化。毫无疑问地,使徒是最早因着传福音的工作而被基督差遣出去的。他们的工作和影响,延续了整个第一世纪的早期教会。当他们还活着的时候,他们从基督所领受的教训持续地带领、塑造、并且传授给教会。他们的出现在教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使徒非常支持年轻一辈的工人,腓利是一个例子。客观地来说,当时的母会对他的事工给予全面的认可。他将福音带到远方的撒玛利亚。整个耶路撒冷往迦萨的旷野路上,他带领一个太监归主,之后,他便沿着海岸一路宣讲福音,直到他抵达凯撒利亚。巴拿巴的事工是另一个例子(徒十一22f)。他被打发去看顾在安提阿的教会。巴拿巴的出现为该教会带来了许多的鼓励。还有一个例子是保罗在哥林多的工作。为了解决哥林多教会长期的不团结(林前三5f),保罗将亚波罗以神的重要仆人的身份引进了该教会。使徒们提供机会让他人来服事的属灵心态,带进了许多神所预备的工人来担负起前线的工作,虽然这些人的身份只有简单的被记载下来。

一般的信徒占工人的最大部分,而这些人预备好要以他们所有的能力来事奉。在迫害时期里,那些分散的信徒即是值得注意的例子。他们是在逃亡的时候传扬福音的。腓立比教会给保罗不断地支持就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例子。当保罗被监禁时,他们为他祷告(腓一19)。他们被教育、被训练得很好,他们知道自己在神的福音工作中的责任。

即便每一个人在建立神的教会上都被分派不同的角色,但这三组仆人被拣选出来在和谐里同作事工。使徒很少只着重在职分上,他们会看重工人的属灵特质超越一切。教会的成长是属灵的特质所构成,而非职分。如果单独强调职分,而不着重灵性的培养,这样教会将像空壳一般。

2.各教会的关系

在圣灵的引导下,使徒们,为了在各教会之间建立起关系,尤其是在犹太人和外邦人的教会之间。耶路撒冷的母会差派彼得和约翰来帮助在撒玛利亚的教会祈求圣灵(徒八15f)。当时的教会处在艰难的时刻,使徒所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不单是肯定腓力所做的工,且是在迎接那些尚不认识早期教会的信徒来归入那唯一的羊圈。这样看来,教会的传承,能够进一步的藉由使徒的来访而强化。

第一次真道传给外邦是神所命定的。神用异象和异梦使彼得和哥尼流相遇(徒十)。教会之间的联结被建立起来,并且不断提升(参见:帖前二14f)。因着使徒的同在,神的教会免于分裂成两个阵营:属犹太人的和非犹太人的。他们能够迅速地将任何真理相关的议题带回耶路撒冷(徒十五)来解决;即便是不同使徒们所写的书信也在不同的教会里被传读(彼后三15f;西四16;帖前五27)。

使徒知道建立各教会之间的联系之重要性,他们以持续不断地互相访问和鼓励维持这关系。彼得就曾拜访在哥林多的教会(林前九5),他也曾写信给保罗所建立的教会(彼前一1)。在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地方就是加拉太的各教会。这向外邦人传教的任务由耶路撒冷所差派的巴拿巴与保罗所接管(徒十三1f)。在耶路撒冷和安提阿则有相当多元混合的工人,但他们同工如同一人。

虽然耶路撒冷的教会大大的运作在促进福音的事工上,但她也一样欢迎非本地的工人在她那里服事(徒十二25)。这表示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老有敏锐的明白,也知道教会是属神的。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心态显出他们属灵的成熟,体认到工人有彼此看顾的必要。这的确是个相当重要的服事态度,用来预防任何的工人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误以为自己不能被任何人所教导。

倡导“跨区事工”成为鼓励众教会非常重要的方法,用来分享在主里的共同目标和目的。这个方法反映出从不同地区来的工人们,促使对神道理的领悟与融合。这个方法的实行也使教会在信心和信仰的清洁上能够彼此照料。严格来说,它为彼此提供了_个可以在信仰的建立上–起努力、互相帮忙的机会。其实被按立的工人也是有这样的需求。

五、使徒教会的组织

虽然在使徒教会里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模式,但它并不是没有组织的。凡物公用(徒四32f)、选派七人管理供给的事(徒六1f)、和以一致的祷告差派出保罗和巴拿巴都表明了这事(徒十三1f)。当彼得被捕的时候,教会不停地为他祷告(徒十二5);显示出必有为彼得代祷的集会或组织。

在一开始的时候,圣灵透过使徒立定了教会的根基。为了让这个组织能够运作,他们在彼此之间建立了互相的了解和信任。这是他们事奉神的根基;这使得圣工得以在耶路撒冷和它临近的地区展开。当面临挑战时,使徒们没有不向他们的同伴通报、没有不一起面对的(徒四23)。再一次看见,这里有一个固定的结构让使徒们可以在他们遇到阻碍时来求助。

这个结构似乎在教会遭到迫害时瓦解了。然而,藉着说犹太话的希腊人,福音超越了犹太式基督宗教之狭隘限制,并且在外地长久不退。也是藉着这些说犹太话的希腊人,福音才传到安提阿(十一19-20),而这就成为了“外邦教会”的模式。然而联络和组织的环节很快就被使徒们藉着差派工人到新建立的地区建立起来。撒玛利亚(徒八15f)和安提阿(徒十一22f)的教会就是很好的例子。

从安提阿,新的福音策略中心、传扬福音到外邦世界的行程才是真正的开始。这里没有任何记载关于耶路撒冷教会授权外邦传教的旅程。事实上,从使徒行传十三章的字面意思来看,将福音外传的决定是圣灵直接的工作,藉由几位先知和教师的禁食祷告(十三1-2)。在他们的旅程之后(十五4),保罗和巴拿巴只有将他们的工作内容传报给耶路撒冷教会知道。如果没有组织的话,这样的通报就不会存在。

教会一般的模式是由长老进行牧养的工作(十四23,二十17-18;彼前五1f),而是很有可能是在先知和教师的协助下进行的(参见:徒十三1-2)。此外,访问这些教会的工人,特别是外邦人的教会,有保罗和他的同工(十四22f),以及从耶路撒冷来的、或者有犹太背景的工人。虽然没有清楚地记载他们之间组织的环节,但是他们彼此之间有那自然的关怀(参见:西四15f),而这就表明早期教会有一个彼此沟通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组织。

从使徒行传十五章可以看见,耶路撒冷的最高权力反映在统一所有的教会中关于信仰、道德以及基督徒的生活标准的争论上。藉由会议的决定被认定是来自神的结论,并且将其结果告知所有的教会。很清楚地,一定有某种结构设立起来确保使徒所信仰的能被守住,并且能在没有被渗透者掺杂的情况下传扬出去。

结论

使徒时代教会发展的模式即是真教会要持守并且朝向完美的教会所发展的模式。虽然教会的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藉着工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劳役精神,它达到了最大的果效。事奉的热诚因着他们之间所建立的团结而进一步地增强。他们救人的使命也总是清楚明白。在教会发展过程中,他们从不曾让它因着混乱以及问题而模糊不清。

关于他们工作的基本准则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就是圣灵的引导。这里一直在强调的就是那领路的圣灵。被圣灵充满后,他们就得着智慧来处理爆炸性的问题;在充满挑战的时刻,他们聚集在一起依靠圣灵来为他们开路。即便他们遭受胁迫,他们也没有让步,因为有圣灵从心里面来加添力量。他们把焦点都放在主的身上,以便完成所交托给他们的使命。

(47)
上一篇 2021年7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