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1.定义与含义
2.主爱锡安
3.锡安的设立
4.神的根基在锡安
5.锡安是祂的居所及安息之处
6.惟有在锡安才能得救
7.锡安是羔羊与神的百姓所在之处
8.锡安是祂百姓的庇护
观察:
有些人也许会觉得,宣称神唯独在祂的真教会里动工似乎缺乏圣经根据,在其他教派中运行的“神迹”更进_步加强这种感觉。或许我们中间亦有些人是勉强相信唯有一个教会可以得救,但是这种小信却没有在任何地方让我们有信心或信念来放胆讲论。然而,朦胧于信仰上的不明确性,可能会使得我们不自在并且造成我们选择躲避该,敏感”话题。结果是,独一真教会的概念将面临从真耶稣教会中的某些部分中消失的危险。
宗旨:
从早期教会圣工人员教导的圣经教训来看,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记载皆与上述的观察相反。它们包含了圣经中的许多主题、宗旨,以及事件,而它们显明了神的奇妙作为只施行于他的选民中间,其中一个这样的例子就是锡安山的主题。本章将力图发展出更本源于经文、关乎锡安的教会教训。一方面,本章的目的是要加强我们对独一真教会的教导之信念,同时在另一方面,为这个宝贵的信仰辩护。
“锡安”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一座山,它坐落于耶路撒冷的西南处。当大卫登基成为以色列全国的君王时,他所带领的第一场战争之一就是把耶布斯人赶出耶路撒冷城。虽然当时他被阻挡,但却也攻取了锡安的要塞(撒下五7;代上一5)。从此,锡安经常被称为大卫之城,并且也一直是放置约柜的地方(王上八1;代下五2)。此外,它亦成为敬拜的中心(参:诗七四7,七六2,八四1,一三二5、13)。“锡安”被广泛应用于整本圣经前后,而每次的提及都带有不同的内涵,尤其是在旧约圣经中的应用。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锡安”是大卫军事中心的一个策略性据点,也是大卫的保障。在属灵方面,锡安被用来代表神在其选民身上的工作,诸如“锡安的众女子”或“耶路撒冷的众女子”之类的词组,皆被用来指明一群主所特别看顾、恩佑的选民团体。随着“锡安”这个概念越加地被使用,它就进一步被赋予更深的意含,用来代表神与祂的选民之间的关系。锡安甚至应用于新约之中—一其使用在意义上含带着特别细微的差别。
一、定义与含义
“求你纪念你古时所得来的会众,就是你所赎作你产业支派的,并记念你向来所居住的锡安山(诗七四2)”。对于这个经节中的定义,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思考。首先,在神眼里,“锡安“就是祂的会众。会众这个概念是以团体之民来论述,他们是神付出代价所赎的团体。而这个会中的独特性,全在于这个神圣的蒙赎。很显然地,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出埃及的时候,其所代表的既是神的救赎与权能,而这亦是司提反在他的教训中所印证的(徒七38)。
第二,“锡安”是继承神产业的族群。虽然这个概念与第一个类似,但是它附带着特殊的含意,特别指出选民是属神的事实(出十九1f),以及他们是神产业的正当继承人。在亚伯拉罕的约中,其最初的目的是,神将要把迦南地赐给他们(创十五18f)。而当这个应许成就之后,祂置于此预言里的根本目的才真正为人所明白——亚伯拉罕的后裔将继承神所应许的产业(加三29)—但是只有那些在亚伯拉罕里的人才得以蒙福(创十二3)。
要继承产业,那些属亚伯拉罕的人就必须先蒙救赎。过去他们在法老的掌权及束缚之下,藉着神权能的手,他们已经从他的捆绑中被拯救出来,而过红海的事迹即是对于神此次奇妙作为的贴切彰显。按照司提反的说法,在他们游移的日子里,他们在旷野中设立了教会(徒七34),而这完全符合新约的解释。
教会(锡安)是指一群由耶稣的血所救赎的人(徒二十28)。
第三,以赛亚栩栩如生地描述神在宇宙中奇妙、伟大的作为,显明了神超越了人所能理解的范围。在宇宙所展现出来的奇妙运行中,锡安全然地描绘为“你是我的百姓”(赛五一16)。在此,对于祂的创造,神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祂的百姓。在创世纪中的创造记载就’清楚地建立了这个概念:人类是最后被造的:在亚当以先所创造的-切都是为他而造的。这个关系并不是随便的,而是-个超越任何神只会与其信徒所建立的关系,并且与任何我们所能想象的关系有着明确不同的对比—神是一位能够提够我们_切所需用的主人,祂的恩佑范畴从将其话语置于祂的百姓(锡安)口中,以至于为地球行星立定根基,其照顾的范围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之外,而且这还不包括祂未让我们知道的事。这完全符合诗篇十九篇所记载的教诲;在此诗篇中,诗人使主的工作为世人知悉,即从宇宙的创造开始,直到视他如同神的仆人一般地更正、坚固他。这就是祂与锡安之间的关系。
在希伯来书中,锡安在意义上那细微的差异,着重于教会的属灵层面,亦即关乎她所处的永恒状态(来十二22-24)。首先,这是永生神的城邑,有无数的天使伴随在其中。在某一方面,完全的教会即是未来天国的复制模式,这就是为什么以赛亚先知指出锡安将来必因公平公义得蒙洁净(赛一27,三三5),因为这是一个未来将要发生的事牛之预示和事实,代表耶稣的宝血彻底洗去一切污秽的时候。
第四,锡安并非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不单只是关于一群属神、并且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它属地的事实其实亦是属天事实的延伸,而在其中有无数己经得救的灵魂藉由基督的宝血成为完全。他们即是那些己经有名录在天上的人,得以过着一个脱离罪恶捆绑的生活。锡安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让头生的都一起聚集在神的面前;而他们之所以有资格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是属神的,一生都把自己保守在主里面。
二、主爱锡安
主对其百姓所存的爱,历代以来不曾改变。在思想主为其百姓所做的一切之后,亚萨——诗篇中的一位作者——从神在埃及地所行的奇事作为开始,仔细地探讨选民的历史(诗七八12f)。其中一个例子是神定意要藉着十灾来软化法老的心;此外,祂在旷野中无时的供应亦是一个例子,包括从天上降下吗哪、从坚硬的磐石中吩咐水流出来,甚至提供给选民他们所贪恋的肉食用。
即便选民屡次任意地犯同样的错误,神仍彰显出其无比伟大的作为来为他们抵挡敌人(诗七八18、32、37、40-42、56-57)。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百姓却无情的反抗神,而这些行为使得祂极为愤怒、悲伤。然而,即便如此,神仍然未曾停止关怀他们。据诗人的记载,曾有一回,神决意要让他的百永远地被毁灭,但是最后祂仍不忍心那么做。诗人描述主象是睡醒,大胆迈出,打退祂的敌人(诗七八65、66)。
神对于选民的爱是超验的。为要彰显祂永恒的爱,祂没有拣选约瑟的帐篷(诗七八67a);约瑟是耿直以及神的使者之代表。在历史上,祂如同代理使者被打发出去拯救雅各全家(诗一百零五17;创四五4f,五十17f)。此外,神亦没有拣选以法莲,约瑟的次子(创四一52),即使他亳无理由地领受了雅各所赐予的长子祝福(创四八17f;诗七八67b)。反而,神拣选了犹大,一个在品性上还不如约瑟、连他的媳妇都比他更为有义的人(创三八26)。
犹大的拣选在一方面表现出神的拣选有时让人无法理解,并且不受任何人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描绘出神对其选民的爱:就如犹大,虽然极不完全,但他却被拣选为基督将要藉着出生的家族血脉。神不断地赦免他那犯罪的国度,使得锡安成为了那些罪蒙赦免的人聚集之处。然而,这一点并不代表神容忍罪恶以及败坏;事实上,神给予出埃及那一世代不悔改的人之惩罚是让人彻底恐惧的。因着这个惩罚,除了少数的人之外,大部分的人都在旷野中灭亡。
拣选犹大并非基于任何优先顺序,也没有在任何一方面表示神是偏袒的;反而,这是祂深不可测的智慧之举。由于祂的预知,犹大的拣选与锡安的建立,也就是教会,是有关连的。这是为了在祂的救赎计划中显明出神的作为。最重要的是,这说明了祂对于祂所拣选的群众那专一的爱(诗七八68)。以整体的角度来看,祂的爱并非不会因为选民的不完全而受影响;从各个方面来看,祂的爱亦常常与他们同在,无论是以提醒、纠正,甚至是惩罚的形式来呈现。
保罗在他的一些书信中,非常努力地详细描述神对教会的爱。当众人还作罪人的时候(罗五8),神在创世以前的拣选动作就显明了祂的爱(弗一4),而这亦清楚地表明神对于祂的教会之拣选是本源于祂自己。这个爱藉由基督的工作成形于时间以及空间之中;它为这个即将毁灭的世界成为了一个能够改变命运的动作,为堕落的人类铺岀一条路,使得他们能够回转向祂。若非如此,人类在自身绝望的状态中是无法以任何方法或者做任何的事使自己从罪中被释放出来的。的确,没有任何人配得过神那无可测量的爱。
除此之外,这个爱在基督道成肉身的事上体现出来,而道成肉身的基督即是神的独生子(约三16),神看重祂胜过一切。基督工作的巅峰就在于祂的牺牲之中,而这让我们看见对教会的爱之内涵(弗五25):神的儿子降生到世上来受死,为全人类付出了死亡以及受苦的代价。此外,祂对教会的爱是持续不断的,并且在真道被高举时,庇护着教会不遭受撒但的侵略(约壹五18),使得世人得以避开神将要降于这个罪恶世界的烈怒。
三、锡安的设立
神对于锡安的设立不但早有预言,它也是一个没有人可以质疑的工作。她的设立超越了任何人的理解(赛十四32),也不受任何人的看法和概念所影响。该预言是在亚哈斯死亡时所说的(赛十四32);在他死亡之后,以色列百姓不再能够约束非利士人扰乱神百姓的举动。然而,神的旨意是要把非利士人毁灭并建立起祂的百姓,而这清楚地指着锡安未来的设立。
对于神的百姓而言,无论世局变得多么恶劣,锡安绝对会被提升到一个神要世人目睹的境界;在神的国度中,即便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死亡,它也不会对锡安的生存造成任何毁灭性的威胁。即使世界的情势每况愈下,也绝对无法阻挡神要吸引万民归向、且最终建立锡安的旨意。在神的眼中,建立锡安是祂最关注的事,也是在祂创世以前的工作中位居首要的。
这个真诚的关注在神将锡安与雅各相比的事上突显出来、虽然前者是从后者而出,但是神透露祂爱锡安的门,胜于爱雅各一切的住处(诗七八2)。其原因是,祂把圣所建立在锡安之中(诗七八68)。圣所是代表祂与选民的同在,也表示祂的民己分别为圣,并且己经完全改变,不再过着诡诈的生活(结三七28),而是过着一个能够反映出神的非常神性以及祂希望在地上完全的旨意之生活。
要再进一步说明的是,当她愿意完全顺服神的时候,锡安即被建立起来。在顺服中,神对锡安的爱将越发增加。这种神与选民之间的神圣互动在基督与天父之间的关系可清楚看见。天父爱耶稣并不只是因祂道成肉生,而是因耶稣愿意舍命(约十17)。而这乃是天父要祂行的事。天父对耶稣的爱是出于基督忠心、甘心地完成这个最后的任务(约五20)。
同样地,当锡安亳无保留地按着神的要求行事,神的爱将丰富的浇灌于她。那么,这种顺服的意愿应当如何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呢?根据诗篇八十七篇记载,那曾经是以色列的敌人在锡安中重生了。由此可见,建立的工作毫无疑问地是神的作为。然而,锡安,身为神的器皿,仍然必须靠着神的能力和引领来扮演好她的角色,以求完成这项工作。此外,要把“外邦人”带到主面前,锡安则需要一致性的努力。
当锡安顺服时,主将会完全亲自负起记录来到锡安的新人之职责(诗八七6),并且神将会一一看顾、坚立这些藉着信基督而生的人(诗八七5)。接着,神将会亲自建立起那些来到锡安的人,以及那些身在锡安许久的人。他们将被教导关于主的一切知识;锡安将按着主所要求的标准完全地被建立起来(诗四八8;参见:结三七27)。
同样的道理,明白神的工作应当作为神所设立的教会之主要追求目标。保罗在呼吁信徒认知神的奥秘之事上,也按照主拯救的旨意,推动基督的工作(弗三8f)。清楚的认知不仅可以让人在神的作为中见证祂的伟大,也可以彰显出神工作的美意,而在其中所显露的,即是祂过去以及现在对教会和世人那永不止息的爱。这份爱激励着教会,为他人的灵魂不辞劳苦的努力。
然而’要成就这一点,教会必须建立在爱的根基上(弗三17)。在此有?个互相联系的概念,表明了顺服神的需要。首先,建立根基就是遵守真理以及主的诫命之结果(约壹二5,五3);祂的爱会与遵守祂话语的人同在(约十四23,十五10)。第二,在爱里有根有基就是有顺从圣灵的心,因为爱是在圣灵里的(罗五5;西一8)。除此之外,要让圣灵有动工的空间就是要把自己倒空,以便圣灵能将神的爱毫无保留地浇灌在我们心里,激励我们去完成祂的旨意。
四、神的根基在锡安
要使任何一个架构能够坚定不移,就必须将其建立在一个稳固的根基上,否则它将永远无法抵挡大自然的威力。当一个架构缺乏强壮稳固的根基时,倒塌是无法避免的;当倒塌发生时,它将导致在建筑物中的人员受伤或死亡。有鉴于这样的危害,根基就必须按照计划中所拟定的详细规格来立定;偷工减料或犯错将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如果不加以改正,它将造成无法想象的破坏。
同样地,为要拯救这个罪恶的世界,神在锡安(祂的圣山)立下根基(诗八七1)。对于这样的了解,有一些不同的解释,从圣经的观点来看,该根基适切的指向真理,亦即主的话语,而它就是神的选民生活、运作蓝图。另一个含义则是,该根基是新人必须遵守的规则,为了融入锡安的社群中。最后,在此根基上,所有在里面的人都要学习神的律法。
然而在此根基上还有另一个根基。作为神的根基,锡安在预言中指出教会即为真理的根基。耶稣身为教会的根基(林前三11),早己被预言将成为锡安根基中一块宝贵的石头(赛二八16、17)。要让锡安站立得稳并且成为世界的光,她必须先被建立在这块试验过的宝贵房角石上(赛二八16);无论她所持守的信仰以及所教导的是什么,它们都必须反映出主的旨意。
将自己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她才可以成为那些在寻找主以及祂的住处之人的真理根基。为了这个原因,以赛亚和弥迦先知都大有信心地宣告神的律法以及祂的道都将从锡安传扬开来(赛二3;弥四2);锡安将成为主教导那些归向祂的人并且赐予救恩真理的中心。严格来说,若没有来到锡安、拥抱锡安并且与她联合,就没有人能够明白真理的规模。
在同样的前提下,教会是真理的根基及柱石(提前三15)。她是先被建立在耶稣身上(太十六18),而耶稣就是祂的根基。从另一方面来看,所有教会所领会的真理都完好地在耶稣里头,而祂即是所有真理的具体表现(弗四21)。是耶稣揭露了真理并且照明教会,让她对真理有正确的认识,并使得教会成为传授真理的中心;同时,也在教会里头神百般的智慧得以显明出来(弗三10)。真理是,也应该是,教会吸引人的主要因素。
五、锡安是祂的居所及安息之处
主绝对不会撇弃锡安,因为锡安是主所拣选的。除此之外,神并非人,祂永不改变。神对锡安那永不改变的态度表现在祂要与锡安同在的意愿上;祂以绝对的肯定性再次地重申祂对锡安的信实:主拣选了锡安,愿意当作自己的居所(诗一三二13)。在此,居所这两个字亦可以翻译成“家”。我们可以想象当神把自己的家建立在祂的百姓之中将会是如何;就如同约翰所说的:耶稣与父将会与凡遵守神诫命的人同住(约十四23)。
虽然在文章脉络上稍有差异,然而同住的意思却是相同的。同住的含意之一,指的是当神的本质全然地充满整个蒙拣选的社群,使得这个社群能够感受到祂的同在、引领,以及恩佑。同住的另一个含意,则包括圣灵在生命中的内住同在,而这乃以灵言祷告作为凭据。然而,前者是属预言性的信息,为要显出神对于选民的旨意,并且加强祂们对主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它乃是要加强真教会的信心,使其确信自己是唯一蒙主拣选的。
与世人的家庭不同的地方是,神的家是永恒的。因此,当神把锡女视为祂的甜蜜之家时,其意义就更加深远了。象征性的来说锡安是一个吸引主的家。在此,我们可以做_个类比的想象:当_个人长久居住在[个家里并且不太愿意离开,这就反应出这个人对这个住处的情感。同样的,主要长久居住在锡安一事就清楚地讲明了祂极其渴望与祂从世界各地、各个角落所拣选的子民同在。
除了锡安之外,没有任何地方或是任何民族团体可以取代神所拣选的居所。事实上,在神的眼中,这个世界就如同一个废墟之地,一个罪恶满盈并且不断增加的地方,并且人类的罪让神极其忧伤(创六6)。然而,不论是过去或是现在,神都拣选锡安作为祂的安息之所(诗一三二14)。安息之所并不是代表神真的想要休息,它其实是一种表达方式,说明祂已经在一个没有罪的地方找到安息,一个祂所亲爱的地方。为了这些非常的原因,神决定使锡安丰盛、让里面的人充满喜乐,并且有丰富的粮食(诗一三二15)。
主的渴望是何等的强烈,以至于祂想要永远居住在锡安(诗一三二14)。事实上,没有任何有形质的、人为的东西可以存到永久,因此这个“永远”的含义绝对是超乎物质层面的。神不但想要在地球还存留的时候居住锡安,祂也渴望在这个有形质的世界过去之后,仍然与祂的选民一同居住,将祂的锡安的住所延续进入在天堂国度里的永恒篇章。
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总结了神要与教会永远同在的渴望。在新约的文章脉络中,对于这个关系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立场。首先,教会被形容为基督的新妇(林后十一2、3;弗五22f;启十九1-9,二一2),而身为一夫一妻主义并且是永不改变的神,绝对不会撇弃祂的教会。第二,教会被描绘为祂的身体,一个在基督里无法分开并且宝贵的部分(弗一22、23);身为永生的神,即代表神将会把教会永恒地保守在祂里头。
六、惟有在锡安才能得救
自从人类违背了神的律法,罪就进入了世界并且把人类紧紧地握在祂的权势之下。然而,神的心是绝对不会让这些被罪恶击打的人别无出路可逃。律法的立定是为了提醒人类自己所犯的罪,并且提醒他们必须来到神面前寻求赦免。早在创世以前,为世人赎罪的想法就己经深植在神的心中;锡安的建立便是强调这个概念,并且其设计正是为了使得这个解救的工作持续下去,直到基督再临。
虽然神一直都知道人生来就是罪恶顽梗的,但是祂仍然决意要把公义植入人心。祂决定把救恩立于锡安(赛四六13),而这就是神救赎工作的关键,尤其是随着审判大日越加逼近。“把救恩立于锡安”不但指向神为拯救世人所主动采取的行动,最重要的是,它指示救恩可以在何处寻见。这样的明白让我们知道,尽管救恩是普遍性的,但它并非在任何一个谈论关于神的社群中都能找着。
在此所坚立的重点是一一救恩是属于主,而锡安是祂所拣选的,而在其中,救恩则是可以白白的得着的。没有任何的人为意念可以在这样的拣选当中影响任何部分;人的看法以及动机亦不会在任何方面改变神为救恩所做的设定。此外,救恩的获得并不是单靠锡安就能得着,它必须靠着神与锡安的同在才能使得藉着锡安获得救恩成为可能之事。的确,她是神所拣选之地,亦是唯一得以寻见神的地方(赛五二7b),也是祂工作之处。因此,在此处将差异发明出来,是为了要将神所拣选的社群与人所拣选的团体分别出来。
是故,凡希望得救的,都必须来到锡安。既然救恩是神所赏赐,人不能、也不该将自己的意念强加在神旨意的执行上。毫无疑问地,神的救恩是普世的,这表示它是要赐给每一个相信的人。但是,这点需要进一步的说明。在这里,普世性并非代表神会藉由任何教派的选择来赐下救恩;更准确地说,它讲论的是关于救恩的无差别对待。也就是说,无论前来锡安的是谁,祂都必在他们身上动工:“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脱的人”,或译为“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必有拯救”(珥二32)。
女的女儿(真教会的信徒)必须明白主这个伟大的作为;它是神的计划之展现,并且只是属于锡安的人才能洞悉。因此,眼见于自己从神得来的救恩,这些信徒应该要时常在锡安中喜乐(参见:诗九14)。然而,事实上,这不应该只视为—种看法,它必须要当做每一位信徒生活中的一部分;藉由如此行,我们才能在需要之际,仍然能够持续不断地寻见神的恩典与怜悯。除此之外,身为锡安的一份子,信徒应当热心、喜乐,并且主动地回应神要他们所做的事。
同样地,耶稣对于祂所设立的教会是非常明确的。在祂的想法中,祂只是设立了一间教会,而只是在这里才能寻见救恩。祂声明祂的教会必定胜过阴间的权柄(太十六18),而这个教会即是由祂的宝血所洁净的人所组成的(徒二十28)。按照保罗的认知,当冤仇被灭了,一体就得以建立(弗二16),因为冤仇是罪的结果。当罪被除净之后,我们就能得救,而教会就能脱离冤仇。
七、锡安是羔羊与神的百姓所在之处
许多先知受感动,预测即将降临于巴比伦的毁灭。他们给予神的选民之主要信息,就是要从巴比伦中逃离岀来,因为救赎己为“祂的仆人雅各”预备好了一一也就是祂的百姓,或以集合的观点来说,祂的社群(赛四八20)。在这里所提出的原因非常简单:一个人若不舍弃在巴比伦过的生活,他就无法蒙赎。在此,在锡安与在巴比伦生活之间那无法调和的差异清楚地凸显出来。神的百姓必须认真、努力地做出选择一一选择生命,而不是选择在巴比伦城中沸腾的败坏(亚二7)。
约翰在灵里看到大巴比伦的异象。在异象中,他看到无数鬼魔污秽之灵在巴比伦中(启十八2),而巴比伦中的乖谬玷污了其中的人之灵性。当这些人的生命与她相联结时,罪的侵蚀力将发挥到最强的境界。因此,无论如何,锡安的子女绝对不能与这个邪恶的源头有任何关系。他们必须下定决心,不要因为巴比伦的罪恶而与神隔绝(耶五一6)。这个预言性的信息带出了一个最终的警告,就是主亲自吩咐祂的选民要逃离巴比伦(启十八4)。
这个最后的催促在神的惩罚即将降临之际来到,要求选民离开巴比伦(十八5f)。在一方面,祂显示了神是绝对公义的,祂的审判必按祂的时候降临,并会从主的家起首(彼前四17)。在另一方面,它也显示出神对祂的百姓那永无止境的爱,祂不愿意看到祂的任何一位选民灭亡。有鉴于此,选民们也应当以自我省察作为回应,查看自己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以避免遭受那即将降临到巴比伦的灾祸之命运。
为要在这史无前例的灾害来临之前能够保守自己在锡安里,选民必须先明白他们与神在锡安之间的关系。因此,寻找前往锡安的道路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任务(耶五十5)。然而,这样的说法无疑地会使人提出这个好奇的问题,“若一个人是信徒,他难道真的会对锡安所处之地一无所知吗(耶五十4)?”其实,耶稣的警告早已揭示了在祂降临之前,人们(祂的百姓),至少是其中的一些人,对于耶稣的所在是无知的(太二四23、26)。这些人即是迷失的羊,他们的牧人己经使他们走上差路(耶五十6)。
第二,他们若要回头,他们就必须改变心态,才能明白主就在锡安,就是他们必须与主联合的地方(耶五十5)。同样的概念在耶稣光荣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也曾阐明;在那次的事件中,耶稣被描述为君王,来到锡安祂的女儿这里(太二一4;亚九9)。当祂的救恩显明给全世界知道以后,祂将统治那些仍留在锡安的百姓。在锡安,主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将跟随祂(启十四4),并且他们的生命将彰显出神为他们所定下的属灵美德及标准(启十四1-3)。
保罗解释说教会,也就是基督的身体,即是神所充满的地方(弗一21、22)。今天,耶稣是以灵的方式与我们同在,祂是教会的君王,祂控制着她,并且指引她所踏出的每一步。而在信徒这方面,他们必须衷心地顺服圣灵的引领。当他们在生命中的每分努力都全然地行走在神的旨意上时,他们就会进入一个圣灵充满的境界。如此一来,信徒就会大大的察觉并且留心神在教会中的同在、引领,以及统治。
八、锡安是祂百姓的庇护
从选民的历史上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知道神的确与祂的子民同在。在祂从选民的仇敌手中将他们救回之后,神总是在祂的子民面临危险、以及不确定性的时候做他们的庇护。主己经无数次地回应了选民的呼求’而这常常是发生在当他们己面临毁灭边缘之际,尤其在列王时代更是如此。虽然他们所犯的罪总是令人悲伤,但是祂仍然持守祂的信实,并且为自己留下余民。神从来不会无法保护那些回转归向祂的人,而祂总是在他们身边,在他们需要之时伸出援手。
锡安并非只是选民暂时的栖身之处,它乃是一个永存的庇护之所。在最后的战役中,主将代表祂的百姓从锡安行动(珥三16)。祂的前来不但会震动天地,最重要的是,这表示祂是与锡安同在。就算整个宇宙变得完全混乱,从锡安来的神必成为他的百姓之庇护。换句话说,唯有在锡安这个地方,神的百姓才能在这个不可预知、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得到保护(珥三17;赛五一5、6)。
除此之外,从败坏中得到解放亦是相当重要的事。神的选民之所以遭受到亚述的攻击以及巴比伦的掳掠之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罪与叛逆。很明显的,在以赛亚、阿摩斯、何西阿以及弥迦的时代,败坏之事行于遍地,就如世人犯罪之恶行。与此同时,先知们亳无掩饰地讲述神的国民所犯的罪。败坏之行为包括了人民之间的残暴之行为,百姓中间拜偶像的行为、亵渎神的殿,以及以一个前所未见的方式来践踏祂的律法。他们整个生活方式完全地被亵渎了。
那些返国回归的民,即先知在以色列国流亡之后所描写的百姓,被预言将会带看全新的认识以及不动摇的决心归回本地,并且努力脱离巴比伦的污秽(亚二7)。巴比伦代表最恶劣的败坏;神的百姓在其中所受的苦非笔墨所能形容,并且不只是在肉体上,更严重地是在灵性上,因他们无法自由地敬拜神。然而,既然神是圣洁的,祂的选民也必须是圣洁的,不受任何世俗的影响。此外,锡安是个可以白白得着生命赏赐、并且有敬虔行为的地方;对于那些愿意来到神面前的人,它亦是一个可以得着庇护的最佳场所。
圣经预言世界会走到一个无法回转的地步,罪恶会达到一个极限,最终激怒神倾覆祂的愤怒。届时,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消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后三10f)。只有锡安是在神的愤怒中唯能够得到庇护的地方(参见:耶五十28)。在启示录中,当神最终的审判降下时,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谁能站立得住呢(启六17)?”只是那十四万四千人能得到庇护(启七);他们即是身在锡安中的民(启十四1),也就是在教会里的人。
结论
神拣选锡安作为祂的居所(珥三17);只有在锡安才有神所赏赐的救恩。这个预言性的话语是简单明了的:若不在锡安,没有一个可以得救。这样看来,刚愎的信徒以及非信徒都一样必须回转,方能得救(赛四六12、13)。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知道教会的选择乃不在于人。人类的选择,若没有将有关锡安的预言列入考量,绝对无法准确地认定哪一间是主为世人以及祂所喜悦的人所建立的教会。
锡安的女儿必须知道神的救恩是要给万民的(赛六二11)。然而,只有那些向祂的呼召做出回应的人,才能成为圣洁的人,成为神所救赎且寻回的人。他们必组成一个城(锡安),是不被撇弃的(赛六二12)。如经上所说,”…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脱的人”(珥二32)。因此,神的真教会,作为新约属灵的锡安,必须拥有同样的美德,并且要完成同样的任务。我们在主里的信心以及他的教会即建立于此基础之上。
锡安也是神庇护祂百姓的地方(珥三16)。在此,她并非只是一个暂时的避难所,她乃是一个能够让在她里头的人得到永生的地方;祂能够庇护让我们不被这个世界罪恶的潮流所冲走,保守我们不受欺骗、不被误导,并且不被败坏。很简单的,她已得到神宝贵的真理,而因着这个真理,祂的女儿们就能够轻易地分辨、在生命中所有的意图里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当谬误的风暴达到它最猖狂的速度时,仍然能够站立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