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1.方向性发展
2.诗篇一百零七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阶段性发展
众国的民将来到锡安
衣索比亚(赛十八)
埃及人和亚述人(赛二七)
观察:
在真耶稣教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初期的工人和信徒都勇于谈论教会的起源,他们大胆的谈论教会如何从世界的一边移向另一边,例如从东方到西方。因着某些因素,这样的教训似乎被认为会冒犯到他人,即便是真教会的信徒也会如此思想。有些信徒甚至认为,若在其他基督教派传导这样的讯息,会显得太过极端;他们坚决认定持守这样的主张是误解圣经的教导。
宗旨:
本章在揭示教会那有方向性的发展是出自于圣经的,因此应该被持守着。事实上,教会将如何触及世界四方的发展方向,早己被众先知、使徒,以及耶稣基督预先阐明。这一切的记述,以一个令人惊讶的准确模式,与教会的发展相吻合着。本章也将说明神知道谁会来信祂,并且加入祂为了救恩而设立的独一真教会。撰写本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添真耶稣教会信徒的信心,使信徒们以身处真教会为荣。
一、方向性发展
神要拯救人类的计划在圣经中清楚地记载着。在过去,这一直是」世人隐藏的奥秘,也是旧约先知们一直努力查考的议题(弗三9;西一26;彼前一10)。圣经中不但记载了末世真教会的出现,也清楚记载了教会发展的方向。这些启示不但是要使真教会的教义更具说服力,也为了加强我们对真教会的信心,相信这是基督独一的身体、相信我们只有藉这个身体才能够得救。这非常适时的教训能够在“独一真教会”的信念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之际,进一步加强我们对神教会之应许的信靠。除此之外,这也让我们更理解基督徒在黑暗世界中应担负起的责任,要在圣洁及信实中生活。
二、诗篇一百零七
这一章记载神的工作——拣选选民至使选民完全。
它总共有三个部分:
1.神的呼召(1-9)
2.远离神的三种人(10-32)
a.悖逆的人(10-11)
b.愚味的人(17)
c.商业头脑,心里无神的人(23)
3.总结(33-43)
1.第一部分
虽然这部分记载神引领人类到祂城里的怜悯作为,但事实上它记载的是关乎神在末世、在祂再临之前的工作,预言着神在祂第二次再临之前真教会的存在。为了要证明这样的教训,首先我们必须查证该段落信息所指的是否为教会。根据该信息的脉络,我们可以看见一些非常清楚的内在证据:
1.这是有关神对祂选民的救赎,拯救他们脱离敌人的手(2)。据我们的了解,这肯定是指神在新约时代通过教会所完成的工作。教会被赐予权柄(钥匙),能胜过死亡及阴间(太十六18-19;启一18)。
2.这些与神同在的人起初并没有可居住的城邑,他们到处流荡(4)。
假若这是指着物质上的一座城,怎么可能会如此呢?主神把他们带到一个可居住的城邑(7),这一点很明显地就是指着教会而言,而这样的思想脉络亦一直是旧约经文所显明的教训(赛六十14,六二11、12;撒八3)。
3.如今神将满足那些在城邑中的人(诗六五4),使他们不再像过去在城邑外发昏(3)。这段经文很淸楚的是关于渴慕的心灵与神的相遇。
以赛亚亦支持同样的教训。再—次地,以赛亚书四十三章有内在的证据可以确定该信息是关乎教会出现在神的计划显明之际。
1.以赛亚书第二部分的背景有强国巴比伦的出现。主应许要救赎祂的子民(赛四三1),而这不可能是指着肉体上的救赎,因为主将亲自在祂里头重造他们(四三1a,7b)。从历史上来看,我们知道这样的事件从未在肉体上发生过;因此,该救赎必定是指着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以第二次的创造告终,成为在基督里新造的人(林后五17)。这种史无前例的工作规模就是主托付教会的使命,
为要触及这败坏的世界(赛四三10、21)。
2.神与其子民无可分割的关系一一“你是属我的”(赛四三1b,3、4a)——清楚描绘了基督与教会结合的意象(弗五22-23)。
在把旧约教训应用于教会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难题。若在诗篇和以赛亚书里的预言都是指向教会,那么它们所指的到底是哪一间教会?是使徒时代的教会或是末世的真耶稣教会呢?对于这两种说法,我们都有清楚的内在证据,证明所指的是真耶稣教会。
在诗篇里,人民将从各地聚集(诗一百零七3),而以赛亚书也记载,他们将从地极而来(四三6)。根据这两节经文所记载的方向,这里的“各地”及“地极”所指的便是地球的四个角落。对于使徒教会而言,他们布道工作的界限就是世界的地极。然而,在使徒行传中只记载了一个地极(徒一8)。从使徒的记载,我们知道教会实际上是从耶路撒冷王被发展到犹大及安提阿,然后从那里布道工作再转向西方到西班牙去(地极)。
在诗篇及以赛亚书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两处都有清楚记载神选民聚集的方向。它先从东方开始,然后转向西方,再往北方,最后下达南方去:
从各地、从东、从西、从南、从北所招聚来的(诗一百零七3)。
(英文的版本译为:“从各地、从东、从西、从北、从南,所招聚来的。”)
不要害怕,因我与你同在!我必领你的后裔从东方来’又”方招聚你。我要对北方说:“交出来!”对南方说,“不要拘留!’‘将我的众子从远方带来,将我的众女从地极领回,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雄创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赛四二5-7)。
真耶稣教会方向性的发展恰恰应验了旧约这两个部分的预言。真耶稣教会起源于中国,就是东方;教会福音所传到的下一个角落就是西方(夏威夷)。英国,坐落在地球北方,是神的救恩所临到的第三个角落。最后,救恩来到阿根廷或南非,也就是地球的南端。
有些人也许会争辩说真耶稣教会设立后,她把福音从中国传到台湾,接着传至东南亚各处,如新加坡、东马及西马、香港以及印尼,然后才传到西部。然而在此,圣经所强调的是世界的四个角落,因此,东方之后,下一个角落所选召的人民便是来自西方,接着就根据圣经所记载的从各个方向而来,并没有因此亏损了福音也同时间传到了东南亚其他许多国家的事实。同样地,在福音尚未传到南方的边界之前,其实也已传到了一些非洲国家,如奈及利亚和加纳。
对于神的救赎而言,它总是以“从东至西”的方向发展(亚八7;太八11):
“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路十三29)
(英文的版本译为:“从东、从西、从北、从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
有一回,当耶稣被问及得救的人数时,耶稣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祂谈论了努力进入神国的紧迫性,而这与保罗向腓立比信徒所传讲的信息是相同的一就是劝勉他们当恐惧战兢,做成他们得救的工夫(腓二12)。耶稣预言会有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来到祂的国里坐席。很奇妙地,其所提及的四个角落的顺序也与诗篇以及以赛亚书所提及的方向模式相吻合。教会方向性的发展在英文版本里能够很清楚地看见,而这个版本是圣经原文准确的翻译。有些圣经翻译本也许不会像本章那么精准地记述各个方向,尤其是华文版本,启翻译乃根据语言及文化来译岀四方的顺序:东、西、南、北。
2.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记载了三种神从忧愁及悲伤中拯救出来的人;这些人并不是未蒙神光照的人,而是远离主和祂的道的选民。
第种人是那些被困苦和铁链捆锁的人(10),其原因是因他们违背了神的话语,藐视至高者的旨意(11)。这些人的恶行不就类似真教会中那些悖逆的信徒吗?他们曾经领受了神的话语与旨意,后来却决定违背圣经的约束(何四2)。他们不是过着罪恶宴乐的生活,就是更改神的原则以符合自己任性的想法。这背后的推理非常直接明白:他们一定是认识了主,随后却离开了祂。若并非如此,他们就不会被称为悖逆的。
第二种人被称为愚妄人。这些人曾经领受过主的恩典,因为他们曾经远离死门(死的权柄)但如今却非常靠近(18b)。这些人就是那些藐视神的话语的人(18a)。当我们观看目前教会的景况,岂不是有许多人不看重神的道,不认为神的道对他的属灵成长有什么重要性吗?神的话语在他们的优先顺序中,或许是最不重要的;他们每一个动作的计划,都是藐视圣经的教训。然而许多人就是处于如此可怜的状况。
第三种人反映出耶稣的警告,勿把人的需要看得比神的国与神的义更加重要(23;太六25-34)。他们己看到神奇妙的作为,但却继续过着危险的属世生活。“众水”可以指众人或众国(启十七1、15),而他们的存在只局限于物质世界里头,没有属天的成分。他们生活中的忧虑、挥霍以及宴乐皆使得他们的信心窒息,使得他们灵性迟钝。我们可以看见,普通聚会以及安息日聚会出席率的不断下降,皆发生在那些几乎已被引诱到无法自拔的信徒身上。
这样的信徒将因为生命中的欺骗而受尽各种苦难,到达忍无可忍的地步,而其中有些信徒终将哀求主,寻求帮助(13、19、28)。主将以拯救他们脱离苦境做为回应(14、20、28),他们也将因此开始回转向神,感谢祂长存的慈爱及良善(15、21、31)。因为明白自己己脱离了铜门(16),他们将献上感谢的祭(22),而这使得神得以在信徒团体中得到颂赞(32)。为了把那些迷失的人带回祂的怀抱中,神也许会很快地让一些出乎预料的重大事件发生在信徒当中,此举乃为了预防更多被拯救的灵魂流失。然而,非常讽刺的是,即便我们知道自己的信心处于不令人满意的状态,我们却不会急着要脱离这些苦境。难道罪恶和管教是我们希望在自己的生活及教会中看到的吗?
3.第三部分
这个部分有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从33-35节;第二个段落是从36-42节。第一个段落所形容的是圣灵离开了这个曾经充满神的美善之地,而这是因为该地如今己充满罪恶(34)。这就如同以赛亚所描写的:神的城邑成为娼妓之城(一21)。第二段所谈论的是神使饥饿的人建城邑(36)。这里的教训是深奥而紧迫的。当祂的选民选择行恶时,神有权利撤去祂的同在;同样地,祂亦有权柄移除祂的选民团体之救生索,如以弗所教会的例(启二5)——若他们不从没有爱的行为中悔改,就要把他们的灯台挪去,祂不会把整个教会毁灭,但祂可以复兴那些寻求祂的人作为祂身体的一部分(36)。
在向不义之人执行审判时,贫穷(谦卑)的人将远离患难(41)在祂的公义中,神惩罚那些信神的罪人;在祂的怜悯中,祂为义人带来平安。这符合神的教训,祂将愤怒倾倒在圣殿之外的人(启十五8);这就是神彻底的愤怒。
这两个段落为真耶稣教会信徒所经历的各阶段提出可能的结论。当我们刚来信主或当我们刚从黑暗的行为被引入生命的光中,我们会表现出对神以及对祂的话语的渴慕。但是,时间的考验让我们看到有些人无法面对挑战,持守信仰到底。在我们当中有许多人把肉体的需要看得远比属灵的需要来得更重要,而这样的追求模糊了我们的属灵眼光,使得我们无法看清神的事。神己为我们的罪受了极大的痛苦死刑,倘若我们对神表现得无关紧要,那么这样的行为将会导致我们自己的痛苦,而这样的结果是咎由自取的。
在我们生命中,从神那里得来的公义,能为我们打开一个全新、崭新的视线。在这里,我们感到喜乐,因为知道神会指引那些谦卑顺服地服从祂那不变原则的人(41-42);我们心里所祈求的便是能够看透、超越物质的一切。但谁能看透呢?“凡有智慧的,必在这些事上留心,也必思想主的慈爱”(43)。
三、阶段性发展
虽然福音是为了万民,但是圣经也论及那些神在一些独特状况下所拣选的人,以及那些神特别为了救恩的缘故而拣选的人。这里的议题并不是论述神是不公正的;更确切地来说,在神的预知里,祂早已知道谁会来信祂并接受祂救恩的福音(参:约十七20)。其背后的论点可以用来论证圣经里两个非常重要的信念;如果我们对这些信念能够有清楚的明白,它们一定可以使我们信服,并且使我们敬畏主为我们所存的美好目的。
1.众国的民将来到锡安
首先,人类的救恩所靠的就是神的拣选;没有人可以因自己的义而被拯救。这就是为什么保罗说没有人可以靠着守律法而称义(加三11)。在基督到来之后,唯有藉着基督才能成为义人(罗十4),我们对于神至高的拣选没有任何影响的权利(约十五16)。有了这样的明白,我们不得不为了神呼召我们的奇异恩典而将感谢献上。
第二,它告诉我们关于神的全知。在创立世界以前,祂施行救恩的计划便己安妥在祂里头(弗一4)。圣经不但具体的讲述神创造、拣选、并拯救人类的理由,我们同时也知道神完全清楚受造之物的命运将会如何展示岀来。神的全知只会使我们更加地敬畏祂,使我们知道在祂掌控之中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人生,而且是整个宇宙的命运。就其本身而论,祂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诗一一五3,一三五6),也因此没有人可以怀疑祂的行事,或者祂己成就的事。
关于神的拣选,我们将要探讨以赛亚书中的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关乎地上那些将会来到锡安、并且归入神亲自设立的教会之众民。在圣经里早己明确地记述了有些民族将会如何地加入神的教会,然而对于其他的国家圣经却没有同等清楚地记载。在接下来要讨论的章节中,我们将使读者清楚明白那些早己记载在圣经里头,教会将要触及的地方。以下用两个例子说明:
2.衣索比亚(赛十八)
本章论述一个关于衣索比亚的宣言。在旧约的许多经文里,有许多的篇章是关于神对外邦之国的审判。在这里,我们有两个探讨的方法。第一,如文字上所见,这些外邦国家意指外国。因为神是公义的神,所以祂应当审判列国,并且由祂自己的国开始。第二,这里所提及的外邦之国乃是比喻用法。他们被用来暴露神国子民的性格缺陷,就是那些采纳在神国原则之外的邪恶风俗之选民。
以赛亚书十八章以第一个方式来做记述,也透过此方法陈述该国的源由(赛十八1)。最重要的是,这里它揭露了荒凉将会临到在予索比亚河以外的土地,其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古实。它不仅指向那远在埃及之地以外的土地,并且它直达那更远的南方。很明显地,这暗指的就是非洲大陆。虽然这是一个受压迫的土地,但是它将会被神拯救(十八5、6)。
当神的时候到了,这民族将会被赐予神的智慧,这地的民将会真正地认识主是谁(诗六八31),也会带着要献给神的礼物前来敬畏神(十八7上)。然而,为了达成这件事,他们必须来到有安置万军之主的名之地。很明显的,除了锡安山外,其他无处可寻(十八7,番三11)。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它不只是单说认识神而己;更关键的是,神所在的地方。很清楚地,这所指的便是神的教会,也就是锡安,‘主与祂的子民相聚的地方;而这也与约翰所见那关于十四万四千人的异象完全一致(启十四1)。
3.命埃及人和亚述人(赛二七)
这里主要的焦点是埃及和亚述。这里的土地有清楚划分的范围,它被埃及小河而大河环绕住(二七12)。前者指的是瓦第艾尔阿里西小河,而后者所指的是幼弗瑞兹大河。就今日的观点来看,这块连绵的土地是回教世界;然而,神仍旧将借若这个对传福音不利的环境来拣选祂的百姓。就“一个接着一个”的字眼来看,改变信仰回归的人数可能不多,但是神不会让任何一个祂想要拣选的人在没有接受祂的福音之前就灭亡。
实际上,在中东这个地方是有基督徒和犹太人的。从以赛亚所说的来判断,这片土地上是有神将要拣选来信祂的人。当神的时候到了,这些人将会被加入主的圈内。这里的教训是,我们不应该事先断定任何人,想当然地认为他或她不会领受福音。我们被要求要做的是,做我们所能做的来传扬福音给任何一个我们所接触的人,而不带有任何的歧视。
以赛亚也说,“当那日,必大发角声”聚集从亚述地和埃及地之选民(赛二七13)。后者额外地强调岀神对住在中东地区的人民之拣选,因为埃及地可以说是回教世界的代表。就圣经的观点,“当那日”总是意旨主第二次再临之前最后的日子。以这样来看的话,末后的真教会是己经被赋予传福音给亚述人的职责,而亚述可以用来指己开发的国家,尤其是西方世界。他们必全部来到耶路撒冷敬拜神(赛二七13,十九23f)。
结论
教会那些有方向性的发展本意并不是要被当成教义来介绍给第一次来教会的慕道朋友。如果慕道者对教会的基本教义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的话,教会便可以将这个信念跟他们分享。然而,最重要的是,这个观念是为了使真耶稣教会的信徒确信教会的一切早就详细记载于圣经里了。一方面,这个观念可以加强我们对教会的信心;另一方面,它意图使我们知道教会的发展是安妥在神的大能之内的。
教会将会经历的阶段,实际上也是目前正在经历着的,教训着我们关于教会将会面临的危险、陷阱,以及挑战。如果没有用谨慎的方法来确保信仰扎根的话,每个信徒也都会面临着从主身边被拉开的现实面。最后,那些将会来信主的民族,只有来到锡安或耶路撒冷才有可能成就此事。以后见之明来看,我们明白那些己有真耶稣教会福音传扬进去的地方也是记载于圣经预言之中的,而这可以确定我们的信仰是一个信靠神并且顺从祂权柄和旨意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