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聪明的人可以从里面学到教训,避免不必要的失败。许多人要花一辈子时间、付出惨痛代价才学会的经验,如果你留意的话,只花几分钟就学到了。
然而,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的:「历史给人的教训就是『人类永远无法从历史得到教训。』」历代以来,人类不断的重覆同样的错误,看看士师记或以色列人的历史,每个人都会想:人类难道真的那么笨吗﹖不过,在说别人笨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跟别人一样,走在同样的道路上?
要描绘不同的基督徒,容易得罪人,有的人以为你在恶意批评他,会痛恨你。实际上,圣经本身就有很精彩的叙述,犹大国的二十二个王,除了大卫、所罗门因有预表性在,及少数早逝的国王之外,绝大部分都各有特色,就像各种类型信徒一样,相信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教训。我们先从历代志下第十章开始看。
一、两条道路
罗波安往示剑去,因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剑,要立他作王。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先前躲避所罗门王,逃往埃及,住在那里;他听见这事,就从埃及回来。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他就和以色列众人来见罗波安,对他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事奉你。」罗波安对他们说:「第三日再来见我吧!」民就去了(代下十1-5)。
罗波安刚即位,百姓来要求减少工作压力,他面对两条道路:要谦卑顺从他们;还是有魄力的统治他们。同样的,我们信耶稣后,也面对着两条道路:要谦卑、忍耐、服事人(太十一29,二十26-29);还是要骄傲、任性、专顾自己(加五19-21)。前者门小路窄不好走,不过会引人到永生;后者门大路宽人多,不过会领人到永刑。前者是爱人、爱神的道路,后者是自私自利、爱自己。
二、慎重考虑
罗波安之父所罗门在世的日子,有侍立在他面前的老年人,罗波安王和他们商议,说:「你们给我出个甚么主意,我好回覆这民。」老年人对他说:「王若恩待这民,使他们喜悦,用好话回覆他们,他们就永远作王的仆人。」王却不用老年人给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议,那同他长大的少年人说:「王要对他们如此说:我的小拇指比我父亲的腰还粗;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代下十6-11)。
罗波安很慎重的回去考虑三天,又分别请教两群人,老年人劝他谦卑服事人(列上十7),少年人劝他要凶一点,否则会被别人看不起。为何这两种人看法如此不同﹖老年人一生经历许多风浪,知道你对别人好,别人就对你好;你不考虑别人,别人就不考虑你。这些少年人是富贵子弟,从小娇生惯养,只考虑自己,不能体谅别人,所以两者的答案自然大不相同。
三、错误选择
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所说「你们第三日再来见我」的那话,第三日他们果然来了。罗波安王照着少年人所出的立意,用严厉的话回覆他们。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神,为要应验耶和华藉示罗人亚希雅对尼八儿子耶罗波安所说的话(代下十12-15)。
罗波安选择了骄傲、任性、奴役人,他作这种决定,实际上也不意外,因为他只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往后看就知道),人内心真正爱的是什么,就会走上那条道路,人爱的是真理、公义、良善,他就会走上谦卑、服事人的道路;一个专爱自己的人,就会走上傲慢、任性、命令人、利用人的道路。
四、适得其反
以色列众民见王不依从他们,就对王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分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啊,自己顾自己吧!于是以色列众人都回自己家里去了。惟独住在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罗波安仍作他们的王。……这样,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直到今日(代下十16-19)。
他以为凶一点,别人就会怕他、服从他,没有想到别人反而不理他,通通走光了;他本想保住国土的完整,没想到反而促使国家分裂。同样的,一个自私自利、处处占便宜的人,他吞喫别人,别人也吞喫他;他不爱别人,别人也不爱他;他原本想得到幸福快乐,却换来心灵的忧伤(没有人关心他)、不安(随时怀疑别人要害他)、虚空(生活没有意义),最后的结局是地狱永远的刑罚。
一个谦卑的人,一时看起来很吃亏、很不值得,但最后却得到幸福快乐,他的内心平静安宁,因他与人无所争,不用怕别人要害他;他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人家自然会爱他、尊重他;他遵照真理而行,就活在神的眷顾下,天堂的快乐也在等着他。许多事情最后的结果与当初的预期完全不一样,我们在作选择时,需要作正确的判断,免得遗憾终身。
五、神定一切
罗波安王来到了耶路撒冷,招聚了犹大家和便雅悯家,共有十八万人,都是挑选的战士,要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将国夺回再归自己。但耶和华的话临到神人示玛雅说:「你去告诉所罗门的儿子犹大王罗波安和住犹大、便雅悯的以色列众人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可上去与你们的弟兄争战,各归各家去吧!因为这事出于我。』众人就听从耶和华的话归回,不去与耶罗波安争战(代下十一1-4)。
罗波安想用武力将国夺回,这时耶罗波安还没有军队,必会被消灭,但神吩咐犹大人不可与以色列人争战,他们就各自回家了。所以神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位赐给谁,就赐给谁(但四17)。人如果离弃真理,虽用各种计谋,但神若不允许,他也得不到;反之,人遵行真理,虽一时潦倒落魄,但神能在一时之间,将极大福气赐给他,前者如卖主的犹大、亚拿尼亚,后者如约瑟、但以理等。所以是神在决定一切,人力微不足道。
六、外强中干
罗波安王住在耶路撒冷,在犹大地修筑城邑,为保障修筑伯利恒等十五座城。罗波安又坚固各处的保障,在其中安置军长,又预备下粮食、油、酒。他在各城里预备盾牌和枪,且使城极其坚固。犹大和便雅悯都归了他(代下十一5-12)。
罗波安积极备战,修筑十五座坚固城,又打造兵器,囤积粮食,试想他花费了多少精力,修筑外在建设;但在敬拜神、在内在的建设上,他没有用半点工夫。现在有些信徒也是一样,整天忙着赚钱、享乐,难得拨一点时间给神。有时间看电视、聊天,没空祷告、读经。
怕小孩子比不上别人,为他补习、找家教、学钢琴,花几万元都不心疼;为了学习真理,花一点点小钱,内心考虑再三,最后还是舍不得(心想:圣经都读不完了,那里还需要其他的)。小孩子一天读书不到二小时,就会骂他;祷告不到十分钟,却不会责备他(因为自己一天祷告不到五分钟)。
七、祖宗有德
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从四方来归罗波安。利未人撇下他们的郊野和产业,来到犹大与耶路撒冷,是因为耶罗波安和他的儿子拒绝他们,不许他们供祭司职分事奉耶和华。耶罗波安为邱坛、为鬼魔、为自己所铸造的牛犊设立祭司。以色列各支派中,凡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以色列神的,都随从了利未人,来到耶路撒冷祭祀耶和华。这样,就坚固犹大国,使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强盛三年,因为他们三年遵行大卫和所罗门的道(代下十一13-17)。
有许多爱神的人,离开北部的以色列来到犹大国,因为那地偏离真神,去拜偶像。义人多的地方,那地蒙神眷顾,恶人多的地方,那里就遭神咒诅。罗波安能维持强盛,是因他的祖父大卫为他打下深厚的基础,「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二十6)。我们也是一样,有时走偏差了,却仍蒙神眷顾,主要是因为神记念我们的长辈对祂的爱(创十九29;代下二十一7)。
八、一切为己
罗波安娶大卫儿子耶利摩的女儿玛哈拉为妻,又娶耶西儿子以利押的女儿亚比孩为妻。从她生了几个儿子,就是耶乌施、示玛利雅、撒罕。后来又娶押沙龙的女儿玛迦,从她生了亚比雅、亚太、细撒、示罗密。
罗波安娶十八个妻,立六十个妾,生二十八个儿子,六十个女儿;他却爱押沙龙的女儿玛迦,比爱别的妻妾更甚。罗波安立玛迦的儿子亚比雅作太子,在他弟兄中为首,因为想要立他接续作王。罗波安办事精明,使他众子分散在犹大和便雅悯全地各坚固城里,又赐他们许多粮食,为他们多寻妻子(代下十一18-23)。
罗波安娶了78个太太,生了88个儿女,将儿女分散在国内的好地方。他实在是个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打算的人,漂亮的女人都被他娶去了,好地方都被他占走了。他虽然是拜神,但只是外表的,他的内心并没有真的敬拜神,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爱神,就看他是不是爱真理,而真理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弥六8)。
九、远离真神
罗波安的国坚立,他强盛的时候就离弃耶和华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随从他(代下十二1)。
罗波安有三年的时间遵守道理,但国家一富强,他就离弃真理。同样的,一个专为自己的人,不可能遵行真理,因为真理要求人不可自私,要不求回报的付出,优先考虑众人的利益,胜过个人的私利。一个自私的人,不愿意付出,只想占便宜,为了个人利益,可以出卖别人或团体的利益,他绝不可能遵行真理,就算他一时遵行真理,一时来到神面前,那也是表面的,为了得到神的赐福,为了病得医治,当他的目的达到后,他就跟神说再见,回到他原来的道路去了。
十、爱的管教
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因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华。有先知示玛雅去见罗波安和众首领,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离弃了我,所以我使你们落在示撒手里。』」于是王和以色列的众首领都自卑说:「耶和华是公义的。」耶和华见他们自卑,耶和华的话就临到示玛雅说:「他们既自卑,我必不灭绝他们;必使他们略得拯救,我不藉着示撒的手将我的怒气倒在耶路撒冷。然而他们必作示撒的仆人,好叫他们知道,服事我与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别。」(代下十二2-8)。
罗波安作王第五年,埃及王上来攻打他,兵临耶路撒冷,当时神差遣先知告诉他们,这是偏离正路的代价。罗波安虽然不好,神还是管教提醒;我们虽然不好,神还是耐心教导。他离开神不过一、二年,埃及王立刻来攻打他了,当时如果不是神差先知告诉他,他还以为是运气不好。
事实上,对一个属神的人来说,事情的发生很少是偶然意外,许多时候是圣灵在暗中运行。同样的,当信徒远离神时,世界的王就来统治他了,许多不幸的事临到,他也以为是运气不好,却不明白是神在催促提醒,要他早日回头。
当兵临城下,生死关头,罗波安才自卑认错。神见他自卑了,就不灭绝他,要让他略得拯救,然而他必作埃及王的仆人,让他知道服事神与服事人有何不同。许多人也是一样,平常时别人劝他,不但不听还对人凶,只有走投无路、大祸临头时,才学会谦卑,才愿到神面前来认错。然而就像罗波安一样,神只让他略得拯救,他必受世界之王的骚扰,这也是神的美意,因他的罪性太重,太容易就得救,很快又原形毕露、故态复萌,因此惟有在长期的劳苦、重担中,才能把他的野性磨掉,这也是神的爱。
十一、精华尽失
于是,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交给守王宫门的护卫长看守。王每逢进耶和华的殿,护卫兵就拿这盾牌,随后仍将盾牌送回,放在护卫房。王自卑的时候,耶和华的怒气就转消了,不将他灭尽,并且在犹大中间也有善益的事(代下十二9-12)。
埃及王攻占耶路撒冷,将金银财宝掳走,罗波安造铜盾牌来代替金盾牌。你可以想象当埃及王示撒很威武的造城时,当时罗波安如何战战兢兢,比较一下五年前他在百姓面前的夸口,不禁令人感慨,傲慢的代价是如此的大。如果神不看顾、不保守,你花了多少的人力、时间所建造的铜墙铁壁,只不过是一道破篱笆而已。大卫与所罗门打了多少场硬仗,花了多少心血,所累积的财富,转眼成空。人若不教导儿孙走在正路上,你留再多的遗产给他也没有用,所以你不教他真理,等于是要他做乞丐。
此外,你给神多少,神就给你多少,一个专爱自己的人,最好的自己享受,最差的才拿给神,所以他不配拥有金盾牌,能有铜盾牌已经是神恩浩大了。我们是不是将最好的时间拿来赚钱、享乐,最疲劳的时间才来亲近神。你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你就得到什么,你是最善良、最公正的人,将来你就得到最好的赏赐;你是最诡诈、最邪恶的人,将来就受最重的惩罚。
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他对整个团体不会有丝毫的贡献,只有破坏,制造纷争而已,不管他有多少的聪明才智,他都不会是金银宝石,他只是破铜烂铁而已。
事实上,一个利己的人,神也不能给他太多的美物,给他太多的智慧、体力、财富,他不会用这些恩赐去造福人群,他只有用这些去吞喫别人,欺凌别人,败坏整个团体。难怪神要将祂所赐给罗波安之物收回,免得他作恶太多,害人害己。我们也要想一想,神所给我们的,我们有没有正确的使用,我们是不是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路十九25)。
十二、白忙一场
罗波安王自强,在耶路撒冷作王。他登基时年四十一岁,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华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他名的城,作王十七年。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罗波安行恶,因他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罗波安所行的事,自始至终不都写在先知示玛雅和先见易多的史记上吗?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罗波安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里。他儿子亚比雅接续为王(代下十二13-15)。
罗波安一生虽然「自强」:很打拚,很努力,虽然「办事精明」(代下十二23):绝不吃亏,好的抢走,坏的丢给别人,但是到头来,不但一事无成,而且祖宗留下来的宝藏丢得一干二净。人生在世,难免有一番劳苦,如果一时的劳苦,能换得永远福气,那也是值得;如果今生劳苦,又有永远的痛苦在前面等待,那就太不值得了,人生会有怎样的结局,就看你选择那一条路了。
结语
罗波安的一生,就像某些信徒一样,虽然信耶稣,但是内在没有真实的改变,只是外在崇拜;虽然很努力,但是方向错误,该努力的地方不好好努力,不该努力的努力一大堆。就像一个学生隔天要考试,要考的科目不读,不考的科目拚命读,结果可想而知。一个走错路的人,本以为可以拥有一切,最后却失去一切;一个走在正路的人,原以为已失去一切,不料最后却得到一切(得到神就得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