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洁净条例的现代意义-黄灵新

引言

利未记十一章—十五章

本段主要阐释洁净的指示,启示以色列人,使「清洁的生活」成为选民心灵诚实与敬拜奉献的基础。在第十章即论到:使你们可以将圣的、俗的、洁净的、不洁净的分别出来(利十10),本段举出各种洁净的实例,要民遵守,这是旧约律法与生活规范,究竟对我们处在新约恩典时代,有何种属灵的意义?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在洁净生活的规范中,举出食物、生育、不洁净的病患与身体洁净的特别规定,其大纲说明如下:

神子民的食物(十一)

1.内容:包括走兽(1—8)、鱼类(9—12)、雀鸟(13—19)、昆虫(20—23)、死尸(24—28)、爬物(29—31)等

2.结语:目的是要分辨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可吃的与不可吃的食物(十一47)

生育的不洁净(十二)

1.内容:包括生育产生的不洁净(2—5)及生育后的献祭(6—7上)

2.结语:目的是要祭司为不洁净的,将祭物献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他的血源就洁净了(十二7)

不洁净的病患(十三、十四)

1.内容:不洁净的皮肤病很多,主要谈论大麻疯

2.洁不洁净要祭司察看,祭司唯一的方法是察看,注重的是外表容貌,目的是判断洁净或不洁净(十三59),指明何时为洁净,何时为不洁净(十四57)

身体洁净的特别规定(十五)

1.内容:谈到男人漏症,女人血漏及其他等

2.结语:目的是要使以色列人与他们的污秽隔绝,免得他们玷污到神的帐幕,就因自己的污秽而死亡(十五31)

、恩典时代的思考

(一)洁净与新约信徒

在旧约时代,犹太人与外邦人最明显的分别就是割礼与饮食条例,在新约中的诠释,分述如下:

1.福音书(太十五10—20;可七14—23)

(1)法利赛人问耶稣为何不守遗传?吃饭为何不洗手?(可七2)

(2)主说: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方能污秽人(太十五10、11;17—20),真正的问题是内心的意念,耶稣指出罪有三种形式:(1)表现在人性中由心里发出(可七21);(2)表现在思想上的思念(七21);(3)表现在行为上的茍合、偷盗(可七21—22),这些恶念都是由内心发出的。例如,耶稣曾医治患血漏症的妇女(可五24—35),按律法规定,那妇女不可摸耶稣的衣裳,会让耶稣不洁净,但耶稣却看重她的信心,动了慈心,医治那妇女。耶稣并阐释各样的食物是洁净的,当注重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可七19)

2.使徒行传

(1)彼得见异象,有声音对他说:这些动物起来宰了吃,彼得说这是不洁的,天上声音对他说:神所洁净的,不可当作俗物(徒十10—16);他也住在海边硝皮匠西门的家里(徒十32),这硝皮匠以旧约律法来看,其行业本身不洁净,这些动作说明饮食或人的外在是否洁净,不再是俗与圣的分界,当救恩临到外邦,圣、俗是以圣灵的降临作为印记

(2)耶路撒冷的会议,讨论外邦人信主,应否遵行犹太人信仰特色,后来决议废除割礼,只须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这几件不犯就好了(徒十五28—29)

3.保罗书信

(1)认为凡物都是洁净(罗十四20),最重要的是教会中要合一、同心、和睦(罗十五5、6);凡物固然洁净,什么都可以吃,但不能叫弟兄跌倒(罗十四20、21)

(2)论到祭偶像之物,能吃不能吃的问题(林前八7、8),保罗告诉他们,吃与不吃都不能叫神看中他们,重要的是不能叫弟兄跌倒(八13)

(3)保罗劝戒基督徒,不可在饮食、节期及其他等被论断(西二16、17)。并阐述今日与基督同死,不可再活于世俗中,去顺从那不可拿(不可触,指夫妻的性关系)、不可尝(酒)及不可摸(食物规律)等类之条规(西二20、21)。

4.普通书信

信徒的信仰是靠主的恩典,非靠饮食(来十三9;参看罗十四7),也不能放纵肉体的私欲(腓三19),不可只服事自己的肉体需求(罗十六18;参看结三17—19);雅各用饮食作为信仰的具体表达是同情穷人(雅二15、16;参看林后九10、11)

(二)割礼的省思

在使徒时代,为割礼之事详加讨论(参看徒十五16;加二11、12,五2—6),保罗藉神的启示,明白割礼的真正意义是神学性,属灵的割礼着重在包括信靠基督和道德的纯洁(参看罗二28、29;林前七19;加五16;西三11;腓三3)

(三)灾病与罪的思考

在利未记中,凡患了严重皮肤病的人都是不洁净,在某些经文中都说明不洁净,即是不合乎道德标准(参看十六16、19,十八19—30,十九31),于是很容易让人联想『这些病也是罪恶的标志』的观念,但有些对圣经有研究的作者并未支持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旧约祭司的职责不是治病,其任务是将圣的、俗的、洁净的、不洁净的分别出来(十10)。在新约时代,耶稣也曾对病与罪作了诠释(约九1—3),如今大祭司耶稣已在天上,地上基督徒的洁净问题由教会判断(林前五12,太十八18),但判断时必须依据两个原则:

1.判断须谨慎,慎防主观判断(罗十四1、13、14)

2.人并不是唯一的判决权威,必须由圣灵作信徒的指标(罗十四4,林后七11)

至于疾病方面,人类所发生的各种疾病中,没有一种病像麻疯一样,自发生后,身体即全身发出毒臭,无法与群众同居,其处境与罪人一样,必须在营外隔离居住(民五1—4,十二14、15),其状况处于完全绝望,所以神特将麻疯当作罪恶的比喻,是丝毫不差,但大家要了解,患了麻疯者,虽其绝望如犯罪一样,但它本身不是罪,耶稣也曾洁净麻疯者(太八2、3)。后来,先知们也应用染有灾病者和衣服比喻罪恶(赛六十四6,亚三3—5);新约也将犯罪者比喻为与神隔离者(弗二1,弗二11—13)。总之,不洁净者,须居于营外,象征与神隔绝;但洁净也不一定等于与神亲密无间,新约中强调必须依赖「信」来洁净「心」(徒十五9),并藉圣灵洗净(林前六11),所以凡因信称义者,更应保持圣洁(林后七1,雅四8、10)

结语

利未记十一章至十五章的洁净指示,除了上述之解释外,仍有许多新约的预表,此为另外课题。本段所叙述的,至少让我们重新思考利未记的洁净道理与新约基督徒所应追求的洁净意涵,应有所分别。总之,律法时代是藉着身体接触到会幕,他们的身体必须与仪文上的不洁净隔绝,如饮食、家居,衣着,生活等;在新约由于救恩临到外邦,则着重在心灵上的洁净(参看林后七1;太十五10—20)

(17)
上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