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权利与责任-黎为升

引言

哥林多前书第九章

本章是保罗接续上一章,来申论他如何处理所谓自由的问题。他提出一个他自己亲身的例子,就是他向哥林多教会解释,为何不随意自由行使使徒权柄的原因。

首先以当时其他使徒领取薪饷以福音养生的例子来说,以他的资格,他确实可以如此作;尤其哥林多教会又是保罗亲自建立的教会,他若要领取他们的供养,更是理所当然。但他因为福音的缘故,宁可一面织帐棚赚取薄利维生,一面全心传扬福音,免得被人毁谤说他利用福音,来谋取信徒的利益。因此只要能救人,即使是合理的事,他宁可放弃他该有的权利,这就是他的原则—自由要建立在能造就人的基础。

在本章后头,他谈及他工作的态度,好像赛跑、打拳,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战战兢兢地“练习、克制自己的身体”。目的就是要追求真正永恒的冠冕,不愿在比赛结束后,只做传报胜利者名单的“传报人”,而与胜利一点也没有份的人,这也是支持他愿意为福音受苦的真正原因。

一、保罗也是使徒,至少也是哥林多教会的使徒。(12)既然是使徒,他应该可以享有该有的权柄。(315)

A.能够娶妻,一同事奉,像别的使徒一样。(5)

B.也可以按理领福音的粮饷。(3—4、6—12)

1.按常理说,做工的人可以享受他辛劳所获得的成果。(7—10)

2.按其他同工的作法来说,福音传给信徒,并从信徒领取奉养肉身之物,这也是合理的事。(11—12)

3.旧约时代,祭司可领受祭物。(13)

4.主也如此吩咐。(14)

B.保罗写这段的目的不是向哥林多抱怨他的辛劳或控诉哥林多教会不够厚道,在八章与十章中间穿插这段的目的,是为了勉励他们不要妄用自由的权利。

二、他不愿使用这些权柄的理由

A.以免福音被阻隔(12下)。人往往以传道人的生活及品德,批判他所传的讯息;保罗决定不让哥林多教会的人对他生活上的任何事有所把柄而阻碍福音。

B.反正责任已托付给他,不如甘心作,领受赏赐。(15—17)

C.叫人不花钱得福音。(18上)让人不花任何代价相信主。

D.甘心作仆人,为要多得人,与人同得福音的好处。(19—23):工作的真正报酬,并不是金钱,乃是从工作带来的满足。带领一个歧途的人回归正轨,引领一个灵魂归向基督──这一切都非金银的报酬所能衡量的,其喜乐是无可比拟的。

「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这并不是叫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或是顺应潮流来寻求认同;而是叫人要去「倾听」,暂时搁置自己内在的对话,设身处地去看待对方,只固执己见是无法了解别人的心意。

三、保罗的作工态度,即对自己的期许。(2427)

A.好像运动场上赛跑的选手(24),为求胜利,做诸事都要节制(25),换句话说为了求得胜利,却甘愿割舍其他容易分心的事。

B.而且他追求的是不朽坏的冠冕(25下),是有方向,不是漫无目标。(26)

C.但他也小心翼翼,恐怕自己无法战胜自己而被主弃绝。(27)「功克己身」与「苦待己身」(西二23)不同,前者重心是要胜过支配我们之不正常私欲;后者是故意叫身体吃苦,但动机却与灵性无关。

犹太人有五种主要的祭礼:

1.燔祭:祭司可以得到皮革,可以得到很高的售价出卖。

2.赎罪祭:这种祭礼中,只有脂油放在台上焚烧,所有的肉都归祭司所有。

3.赎愆祭:也是只有脂油放在台上焚烧,所有的肉归祭司所有。

4.素祭:这种祭礼包括细面,油,和乳香。只用一把作象征式的烧在台上;其他都归祭司,作为报酬。

5.平安祭:脂油和脏腑在台上焚烧;祭司当得的份包括胸和右腿;其余的归还给献祭的人。

(17)
上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