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上)
保罗在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女人在讲道及祷告时蒙头的看法;第二是哥林多教会因为圣餐前的爱宴导致随便领受圣餐,造成信仰亏损的问题。
首先保罗对女人蒙头的看法,基本上他是十分支持。因为他认为男人是女人的头,起初神造人的时候,因为亚当独居不好的缘故而造夏娃。他并以基督与教会的关系延伸到男女之间的身份,二者是互为头与身体的关系。因此女人在祷告与讲道的时候,藉由蒙头表达顺服对神所制定的男女伦理制度。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当时女人蒙头是很普遍的民情,因此保罗认为既然这项风俗符合圣经原则,信徒何必走在风俗之前,来标新立异,造成无谓的争论呢?
所以关于蒙头的这段经文,我们可以要延伸两个中心问题:
1.从蒙头来看两性关系
2.从蒙头来看基督徒如何面对社会习俗。
一、保罗对女人蒙头的看法(3—16)
A.保罗对蒙头的看法
1.男人在祷告及讲道时不该蒙头(3—4)
2.女人祷告或讲道应该蒙头(5—6)
B.为何保罗要女人在祷告及讲道蒙头的理由
1.因为蒙头本意就是要表达正确的两性关系
a.男人是女人的头(3):圣经的两性观不是说女性比较没有价值,而是角色的不同,因此用「头与身体」的一体关系来表达之。这是一种秩序,犹如国家的元首与臣子的关系,不是臣子不如元首,而是角色的差异与秩序的维持。
b.男人是神的荣耀,女人是男人的荣耀(7—9),因为圣经所记载的创造顺序就是男先女后,而女人是为男人而造的(8—9),因此蒙头的习俗并但不违背圣经原则,反而蛮符合圣经原则。
c.因此保罗对蒙头下个结论就是服权柄的记号(10,13):当时的整个社会都认同这样的观念,甚至认为不蒙头的妇女是不正常的女人,基督徒更要以行动来支持合乎圣经两性原则的习俗。若当时有人祷告不蒙头,会让人如何看待这个宗教。
2.从人的本性来看蒙头:男人有长发也是他的羞耻,但女人有长发是她的荣耀(14—15)
C.但是在神眼里男女是平等的,价值是一样
1.无男无女均不可(11)
2.女由男出,男也由女出,而且均是出于神(12):神让男女无法单独的存在,更是相互依赖,这就是神造人的奥秘。
二、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蒙头
A.保罗强调蒙头不是教会的规矩(16):
1.不是教会规定大家要遵守蒙头的诫命,而是当时社会文化本是如此
2.虽然按照信仰的原则来说,蒙不蒙头与信仰得救无关
3.但既然蒙头的道理符合圣经,不蒙头又有损教会的名誉,为何滥用自由而绊倒人呢?
B.我们为何不需蒙头
1.因为社会没这习惯,我们何必标新立异,用与得救无关的表面行动来加增社会对教会的疑虑呢?
2.哥林多教会的妇女不想蒙头的动机是否定男人是头的角色,这带有骄傲的酵,不能与我们不蒙头相提并论
3.不过学习蒙心中的头是必须的,神设立的家庭伦理是家庭稳定的基础之一,试问对自己的丈夫(或父亲)都不愿尊重顺服,还有谁要尊重他呢?
C.基督徒如何面对社会文化与习俗
1.所谓文化是一既定团体之成员所持有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以及所创造的物品所组成(Anthony 1989)。
2.假若文化习俗不违背圣经原则,则基督徒无需约束过份,掉落反文化的桎梏中,被狭隘的宗教意识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