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兄初尝主恩
1953年,内人的二哥突然中了邪。那一段日子,每逢邪灵附身时,他都会闭着眼睛,开始写毛笔字,字迹稳健有劲;或讲国语,腔调宛若北京人。之前,他不但未曾学过书法,也不会讲这么标准的国语。有时则静卧在床上,什么事也不做。岳父很惊讶,却无法医治他。
有一天,内人回娘家。岳父对她说:「你说你们的教会有许多神迹,现在你的二哥精神失常,你就为他祷告看看吧!」内人便到二哥的房间去,跪在床上为他迫切祷告;祷告中,被圣灵充满,大声喊着说:「奉主耶稣圣名赶鬼,撒但退去!」感谢主,撒但实时离开,二哥就清醒过来了!但岳父只是称奇而已,并没有信从主的福音。
几年后,内兄在慕道的期间,每逢安息日来虎尾教会参加聚会,都未曾见到抽烟的人。所以在聚会中,他都要勉强压住烟瘾;等到聚会完,才赶快到外面去猛抽。没多久,觉得这样偷偷摸摸的抽烟也不好,便求主帮助他得以毫无痛苦地戒烟。主耶稣垂听他的祷告,使他从那一天起就不想抽烟了。感谢主,让内兄在慕道中就体验到祷告的功效,而领悟「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这项真理(腓四13)。
三天后,朋友来访,请他抽烟。他说:「谢谢,我戒烟已经三天了!」朋友说:「这是美国香烟哪!不抽岂不可惜?」只因诚意难却,便找一个借口说:「我现在很忙,没空儿和你聊天。」然后,接过来抽了一口,却不敢咽下去,而默默无言的进去药剂室,吐出了那一口烟,并且连那一支名贵的美国香烟也丢到垃圾桶里去了。
朋友走了之后,内兄的喉咙竟然莫名其妙的肿痛起来;痛得令他无法忍受,甚至连吞口水都会痛。他把这件事告诉母亲,请她代祷。母亲说:「如果做错了事而不悔改,祷告是无效的。」他说:「是不是因为我抽了一口烟呢?但我马上吐出来呀!」母亲说:「准是这样,错不了!要赶快悔改,求主赦免你的软弱。」真奇妙,一经悔改,母子同心合意的祷告,求神饶恕,果然蒙神怜悯,喉咙肿痛即刻痊愈,一点儿也不痛了!
内兄这个信仰历程,让他亲眼看见了真神奇妙的作为,并且亲身体会
了圣经上的话是确实可信的。这段圣言就是:「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祂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所收纳的儿子。……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分。」(来十二5~6、10)。
二、岳母脱离魔鬼的捆绑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我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我何时指着恶人说,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劝戒他,使他离开恶行,拯救他的性命,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恶人,他仍不转离罪恶,也不离开恶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却救自己脱离了罪。」(结三16~19)。
1954年初秋,内人参加安息日崇拜聚会时,蔡永辉执事引证上列的经文说,家属或亲戚之中若有人还没有信主,应该尽本分向他们传福音。内人深受感动,觉得自己的责任很重,便开始为娘家恒切祷告,求主伸手拯救他们。不久,岳母下田去看看刚刚撒种的蕃仔豆;不料,突然刮来一阵冷风,身心顿感不适,因而病倒。卧病期间,因为见到光就会头痛,所以终日都躲在房间,而且要紧闭房门。一个月后,内人的二哥来虎尾告诉内人说,妈妈生病已经一个月了。内人随即赶回娘家去探望母亲,并且向她传福音说:「要相信主耶稣,只要向主耶稣祈求,您的病就会得着医治了。」母亲大声说:「快把门关好!」然后坚决地拒绝:「我不会跟你去信耶稣的!想想看,我们东势乡共有十几村,但是去你们的教会信耶稣的,连一个都没有。不是吗?」内人无可奈何,便请教蔡永辉执事说,下一步该怎么做呢?蔡执事的回答是:「向神祷告,求神感动她吧!」当晚聚会后最后一次祷告时,蔡执事向弟兄姊妹宣告,请大家为岳母代祷,求主耶稣医治她、拯救她。
第二天,内人再回娘家去看母亲。推开房间的门,叫一声「妈妈!」奇怪的是,母亲竟然没有大声喊叫「快把门关好!」而且劈头问的第一句话是:「昨晚你们教会的信徒,是不是为我帮助祷告了?」内人反问她说:「您为什么要这样发问呢?」母亲回答:「因为我今天早晨一睡醒,就觉得全身很舒服,而且不再畏光啊!」接着,母亲就述说这次所遭遇的事了。
她说──一个月前,我作了一个梦。梦中看见一个穿著黑衣的人,要我看守一窝母鸡和小鸡,而且下令说:「寸步也不准离开」。昨晚,我又作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一位穿著白衣的使者,吩咐我起来。我说:「我不敢,我被拘留在这里已经一个月了!」但白衣使者却说:「不要惧怕,赶快起来,跟我走!」于是,我便壮胆跟他走了。那条路虽然很窄小,却又白又亮,而且两侧沿途盛开着许多鲜艳的花,令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路上,白衣使者对我说:「我带你去见一位非常伟大的人,他什么都能做,什么都知道;他造了一个梯子,是一直通到天上去的。」抵达了目的地,我看见那位伟人穿著白色长袍,身材非常高大,却背向着我。带路的白衣使者恭恭敬敬地向他报告:「您要的人,我带来了。」那位伟人转身过来,似乎要看看我。内人插嘴问:「他的长相如何?」母亲答道:「他满面强光四射,我没办法看清楚。」
然后,母亲继续说──
我对那位伟人说:「我被拘留了一个月,现在该回家啦!」他说:「可以,我会差派人带你回去的。」于是带路的白衣使者吩咐我闭目,然后叫我跟他走。没多久,他说:「睁眼看一看!」这时候我才发觉,我正站在我家门口;回头一看,那个白衣使者已经无影无踪地消失了。不可思议的是,今晨一睡醒,我竟然觉得身心非常舒服,从满怀恐惧中得着释放了。内人抓住这个机会,告诉母亲说:「教会的弟兄姊妹会继续为您帮助祷告,您自己也要常常祷告。再过几天,教会将举开灵恩布道会,请您来参加,查考道理。」母亲不再拒绝,一口就答应了。
几天后,正逢虎尾教会要举开秋季灵恩布道会,期间是星期五到星期日,共有三天。星期四那一天,内人回娘家去带母亲来虎尾。第一天,母亲独自坐在我家的床上听道。原因是,她首次来教会,还不习惯进去会堂聚会;况且会堂的讲台,正位于我家寝室的窗外,近在眉睫。第二天是安息日,我的孩子拿一张凳子放在会堂前的树下,请她坐在那里听,好让她听得更清楚。当天下午祷告会的时候,内人鼓励母亲进入会堂去祷告,求神赐给她圣灵。但因会堂内人数太多,挤不进去,只好拿一个跪垫放在会堂门口,跪在那边祷告。感谢主,在那一次祷告中,岳母果然被圣灵充满,满心喜乐!因此,下定决心说:「我要回去准备衣服,明天就来接受洗礼了!」
三、岳父和岳母受洗归主
岳母回到东势,告诉岳父说,她到虎尾去参加灵恩会,领受了圣灵,明天要去受洗。岳父问她说:「有没有人摸你的头?」岳母回答说:「没有,是我自己在会堂门口祷告的时候得到的。」岳父心里想,这样大概是真的吧?因为他记得从前在长老会慕道的时候,听该会的信徒说过,真耶稣教会的传道摸一摸信徒的头,行了法术,那个人就会中邪。然后,对岳母说:「你只听一次道理就要受洗吗?要受洗就两个人一起受洗吧!你原是在后的,怎么反而要成为在前的呢?」不久,内人再回娘家,热心向父亲传福音,并且很诚恳地邀请他来教会听道。但父亲却一口就拒绝说:「有神?遇到我就没有神啦!」为了抢救父亲的灵魂,内人虽然费尽了唇舌,竭力劝导,他还是无动于衷;看到父亲这么硬心,内人伤心地哭了。尤其是那时候父亲正患了糖尿病,小腿变红,由红而黑,由黑而溃烂;而且范围一直扩大,症状日益严重。内人亲眼看见这种情况,又想到父亲拒绝福音的后果,便情不自禁地潸潸涕泣了。父亲受了感动,随即改变了态度说:「不要再哭啦!我跟你去教会,好不好?」这一哭,果然有效。
之后,岳父开始与岳母同来虎尾教会慕道。1955年,经历一段查考圣经的过程,岳父终于明白真理,产生信心,而与岳母一起领受了洗礼。感谢主,岳父受洗后,严重的糖尿病竟然很快就蒙神治好了!更要感谢的是,以此为岳父全家蒙恩的开端,内人的二哥和弟弟以及他们的家属,陆续来受洗归主的,共有24人。岳父全家在虎尾教会受洗,归入主耶稣的名下,使我想起了我和内人结婚后,岳母对我说过的一件往事。她说,当我委托媒人去向他们提亲的时候,她原先并不赞成。后来,在梦中看见有一位白衣使者向她显现,对她说:「你的女儿可以嫁给他。」因此,她才放心把女儿嫁给我。原来,神为了实现祂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内人的娘家,使他们得着神儿女的名分之预定(弗一4~5;提后一9),早就安排好这个婚姻了。我如此相信。
岳母在尚未信主之时,曾是一位很热心的偶像迷。信主之后,则将这种虔诚转移到真神这边,每天恒切祷告,直到息劳为止,前后持续了25年。这是她将要离世那一年,在虎尾教会所举办的「敬老会」的时候,所作的见证。
四、岳父临终受圣灵
1958年9月5日深夜2时20分,岳父心脏病发作,蒙主恩召,归回乐园安息,享年63岁。这件事使我想起婚后不久,听岳父说过,他曾经请一个算命先生为他「排八字、造流年」;结果是,他最多只能活到59岁,尤其是59岁那一年将有一个劫数,很难逃过。感谢主,只因蒙主选召,受洗归主,得着主的保佑,而得以活到63岁。
岳父将要离世的时候,似乎想要起身,但内人的二哥认为病人应该安静,而把他压下去。这时候,岳父突然说出令人听不懂的话来了。岳母和内人正在床上祷告,内兄问母亲说:「爸爸不晓得在说什么?」母亲说:「注意听听看,大概是遗言!」内兄说:「一句也听不懂啊!」过了一会儿,他就安然去世了。后来,家人确定岳父在那一次祷告中领受了圣灵。
圣经说,圣灵是神应许要赐给祂的选民,作为做儿女(罗八16;加四6)、得基业(弗一14),以及复活之凭据的(罗八11;林后五1~5)。所以圣经上一再强调,圣灵是「父所应许的」(路廿四49;徒一4~5),而称为「应许的圣灵」(徒二33;弗一13)。凭着这应许,凡「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罪得赦的人,都「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二38~39),只是迟早的问题而已。岳父临终受圣灵,便是最明确的证据。
1959年9月5日深夜,我家墙壁上的时钟的钟摆停了,时间是2时20分。内人猛然想起,去年9月5日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正是这个时刻!这件事究竟是巧合,或是要暗示什么,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
五、内叔作异梦
1958年9月5日凌晨4点多,天未亮的时候,内人的叔父作了异梦。在梦中,他听见从外面传来很热闹的声音,便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娶新娘!令他不可思议的是,娶新娘的队伍竟然都穿著白衣,而且长着翅膀,白鹤似的在空中翩飞着!不但如此,那支队伍来的时候,既唱着很优美而动听的歌曲,又伴奏着各种乐器。到了他家的门口,队伍暂停,歌声和乐声也暂停,似乎要让他看得更清楚些。一会儿,队伍移动了,歌声和乐声又响起,以至于渐远渐小……。清早儿,叔父急忙把这个梦说给叔母听,并说:「大哥大概走了!」果然,话一说完,他就接到他大哥离世的通知了。
内叔住在嘉义,距岳父的住处大约30公里。他原先开一家脚踏车店,在长老会信主已经有一段时日;后来,由于同业者蔡有用弟兄的介绍,全家在嘉义教会受洗。上述的见证,是在岳父离世之后,他到了岳父的家,亲口告诉我的。
内叔所作这个梦,使我想起了圣经上的话说,我们都与基督有夫妇的关系(弗五31~32)。因为真教会是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新耶路撒冷,是神的羔羊基督的妻(启廿一9~10;约一29);当我们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基督来迎娶的时候,我们就要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与主永远同住于天家了(启廿一2;帖前四16~17)。
六、岳母梦中乐园游
岳父离世后,岳母突然觉得孤单,而伤心地度过一段日子。有一天晚上,她梦见她到了乐园,与岳父会晤。在那里,她到处走一走,看见样样都新奇,圣徒的住宅也都非常豪华。于是,对岳父说:「这里实在太好了!我舍不得离去,我要留下来陪你啦!」岳父问她说:「谁邀请你来的呢?」岳母回答他说:「没有啊!是我自己来的!」岳父说:「那不行!没人邀请,这里是不准随便来的。赶快回去,以后你就会来啦!」
岳母作了这个异梦,受了莫大的安慰,才不再伤心。之后,她常对家人说:「要谨守主耶稣的教训,遵行天父的旨意,将来才能进到天国去。那边样样都新奇,实在好极了!」家人问她说:「您说好极,到底好到什么地步呢?」她回答说:「这要叫我怎么说呢?你们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岳母这个灵界的经历,使我想起了保罗的话。他说:「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无法形容)的。」(林后十二4);又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比全世界至好的事物之总和还要好,不可言喻)。」(腓一23)。大卫也说过类似的话:「至于我(我与一般世人不同),我必在义中见的面(被接到义人的国度去见神);我醒了的时候(世界末日,与众圣徒一同复活的时候),得见的形象,就心满意足了(这才是真实的满足)。」(诗十七15)。难怪岳母不知道如何叙述,乐园到底多好!
七、岳母如愿安然去世
岳母82岁那一年,害了一场大病。正当家人为她代祷的时候,她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给你活到八十六!」她以为是小孩子乱说,但睁眼看一看,并没有小孩子在那里。于是,闭眼继续祷告。一会儿,再听见那声音更清晰的说:「给你活到八十六岁!」这时候她才知道,原来是主耶稣的恩言。奇妙的是,那折磨她的病也就好了!
到了86岁的年头,她就祷告说:「主啊!四年前说要给我活到八十六岁,我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现在我求两件事,请都给我成全。第一是,若要接我回去天家,就不要叫我生病,免得给家人增添麻烦。第二是,我的孙子在彰化读书,六月才会毕业。求留我的性命到六月,让我再见一次我的孙子吧!」显然,她对死亡毫无畏惧,而可以坦然面对。
1980年6月19日,岳母的孙子毕业那一天,她一直等到天黑还没见到她的孙子,叫她心里有点儿着急。第二天才回来,说是去同学的家过夜呀!于是,岳母便一直和他交谈,谈得很开心。原来,他是从小就被他祖母带大的,感情特别浓啊!谈够了,岳母就去洗澡。从浴室出来,她觉得头有一点昏,便去房间休息。家人等了很久,没看到她出来,觉得奇怪。入房一看,才知道她已经走了,平平安安的走了!正如主耶稣所说的,给她活到86岁。也照她所求的,叫她无疾而终,安然去世;并且让她多活一天,得见她的孙子毕业回来。由此可知,我们所信靠的是信实的主(提后二13),也是有丰盛的慈爱之主(诗一○三8)。愿荣耀、尊贵和颂赞都归与祂,直到永远。阿们!
八、有效的祷告
有人说,天国是用膝盖走进去的。据此推论,保罗所说「得救的工夫」(腓二12),便可以说成「膝盖工夫」了。这就是说,膝盖工夫下得愈好,则对得救愈有把握。正因如此,所以也有人说,祷告是灵魂的呼吸。谁都知道,人若停止呼吸,必丧失生命;与此同理,停止祷告的基督徒,已经走到灭亡的边缘了。
祷告的性质,视其内容而可以分为赞美、感谢、忏悔和祈求等四种。赞美和感谢的祷告,是基督徒向神当尽的本分(弗五19~20);忏悔的祷告,是犯罪后应有的表现(诗五十一17;约壹一8~10);祈求则是有所需求时,要告诉神的(腓四6~7)。如此看来,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可以说是一种祷告的生活(帖前五17)。在日常生活上,惟有懂得凡事祷告,并且恒常祷告的基督徒,方可称为灵命健全的基督徒;主耶稣所应许,祂要叫人得着「更丰盛的生命」之福分,也必兑现在他身上的(约十10)。
这里所要谈论的「有效的祷告」,并不牵涉赞美、感谢和忏悔等祷告,而只局限于有所需求的祷告。当然,无论所需求的是什么,我们总盼望蒙神垂听而见效;惟有如此,我们才会深刻地感受神与我们同在,信主确实真好。那么,到底要怎样祷告,才能发生功效呢?兹分为四点,叙述如下:
1.合神旨意
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所祈求的是否合乎神的旨意?约翰说,神所以喜欢垂听我们一切所求,使我们所求于祂的无不得着,乃因我们「照祂的旨意求」(约壹五14~15)。反面说,如果「妄求」,即所求的不合乎神的旨意,便得不着了(雅四3)。因为我们的神是天地的主、万王之王,拥有绝对的主权,连「有大能的天使」也要听从祂的命令,成全祂的旨意(徒十七24;启十九16;诗一0三19~20);何况我们的存在都极其渺小,算不了什么(诗八4;代上廿九14),岂可不尊重神的旨意呢?
保罗曾一再向罗马的信徒表明,他屡次定意往罗马去,甚至说「切切的想见你们」;为了达成这个愿望,他不但常常向神恳求,而且也请他们为他祈求。虽然如此,他却始终不敢强求,而说「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或说「叫我顺着神的旨意,欢欢喜喜的到你们那里」(罗一10~11、13,十五22~24、28、30、32)。由此可知,保罗向神有所祈求时,乃以「照神的旨意」为首要考虑,而为我们留下了很好的榜样。
主耶稣将要被捉拿那一天晚上,十字架的酷刑摆在眼前,他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于是对门徒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儆醒。」然后,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的意思。」(太廿六37~39)。「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这句话让我们看见,主耶稣因为是「道成肉身」,也就是「神在肉身显现」,具有人性(约一14;罗九5;提前三16),所以也有软弱的一面(来四15)。「这杯」,是被钉在十字架上受刑的苦杯,主耶稣曾称它为「我所受的洗」(可十38~39),即「火洗」(熬炼)。「求叫这杯离开我」,这是主耶稣当时内心的迫切需求,充分的显露出他的软弱;因为被钉在十字架上之时,必须忍受痛苦的极限(太廿七45~46;诗廿二14~17),那实在太可怕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的意思。」这句话表示主耶稣在向天父祈求的事上绝对不强求,而一味顺从祂的旨意,决心要饮尽十字架的苦杯(腓二8),值得我们效法。
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五十五8~9)。神的旨意如此莫测高深,我们怎能了解?什么是神的旨意?我们岂不是常有徘徊在十字路口,前途茫茫,而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困惑吗?
保罗说:「既从律法中受了教训,就晓得神的旨意,也能分别是非。」(罗二18)。这就是说,圣经上的话都是神的默示(提后三16),也就是神旨意的叙述;因此,每天上教堂去聚会听道,用心查考圣经,乃是明白神旨意的快捷方式。路加描述,每年的逾越节,耶稣的父母都会上耶路撒冷去。耶稣12岁的时候,守满了节期,父母都回去了。但他却留在圣殿,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路二41~46);他所听所问的,就是圣经上的话,目的是要更深入的了解神的旨意。耶稣这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是我们应该效法的。
圣经说:「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耶和华与敬畏祂的人亲密,祂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廿五12、14)。由此可知,凡敬畏神,立志以遵行神的旨意为生活原则的人,神必随时随地向他显明祂的旨意;当他看清楚神的旨意之后,他就可以放心走他该走的路了。由决心遵行神的旨意,而更明白祂的旨意;然后因明白神的旨意,而能更正确的走在主的道上。这个「互为因果」的关系,乃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当主耶稣请约翰为他施洗的时候,约翰因为知道耶稣比他更尊贵,而婉言拒绝了他(太三11~14)。耶稣回答他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太三15)。「尽诸般的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因为这句话,约翰就敢为耶稣施洗呢?原来耶稣知道约翰是神所差遣的先知(太十一13~14),也知道「约翰的洗礼」乃来自天上的神(太廿一23~27)。因此,接受约翰的洗礼便是敬畏神,遵行祂旨意的表现,也是神认为「义」的事。况且耶稣把自己也包括在里面说,「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等于说,我比你更尊贵,尚且理当尽这个「义」,难道你不用吗?
由耶稣所说,「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这句话可知,凡合乎神旨意的事,他都必切实遵行;而谦虚接受约翰的洗礼,只是其中的一项罢了!惟因耶稣从小就爱慕神的话,「一面听,一面问」,用心学习圣经;及至长大成人,要踏进传道生涯的第一步之时,又以「尽诸般的义」为他的生活原则。因此,天父两次从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三17,十七5);也因为这样,所以日后每逢向天父祈求时,都实时见效,而能彰显许多神迹奇事了。
总而言之,「合神旨意」的祷告,就是求神改变我们的心态,使我们能接受神的一切安排;而不是求神改变祂的旨意,以满足我们的任何需求。因为神是爱(约壹四8),凡祂让我们遇到的,都是对我们有益的(罗八28);只要一味地顺服神,即使处在患难中,仍然有神的恩典(创卅九1~5、19~23)。既然如此,何须强求?
2.信心单纯
主耶稣曾对门徒说:「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十一24)。「只要信是得着的」一句,Moffatt译本译为:「相信你已经得到了」(believe that ye have got it.)日本文语体译本的译文,也是如此。这种说法,很自然的会使我们产生两个疑问。第一是,既然已经得到了,何用再求?第二是,正在祈求的时候,事实不是仍未得到吗?原来主耶稣要提醒我们的是,当我们向神祈求时,我们都必须恢复幼年时代那种天真可爱的信心。譬如说,父亲要出远门时,如果对他年幼的孩子说:「爸爸过几天就回来,你要乖乖儿地听妈妈的话。爸爸要买一辆电动汽车回来送给你,它自己会跑;跑到桌子的边缘时,它自己会转头,不会掉下去喔!」孩子一定会很高兴的说:「谢谢爸爸!」而且会赶快去找他的朋友,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的。其实,他还没得到那一辆电动汽车;但在他心里,却如同已经得到了!看见孩子这么纯真,对爸爸所说的话完全相信,爸爸岂不是非兑现他的诺言不可吗?
主耶稣对天父所存有的信心,就是这种「相信已经得到」的信心。圣经说,拉撒路被安放在坟墓里,已经四天。耶稣来到坟墓前,吩咐人把挡住墓口的石头挪开。马大对他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么?」然后,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约十一17、38~44)。
这段经文中有三句话,值得我们吟味。第一句是:「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反面说,如果怀疑,就看不到神的荣耀了。《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既然得不到神的喜悦,也就不能看见神荣耀的作为了)。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虽然看不见神,却要相信祂确实存在),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虽然仍未得到神的赏赐,却要深信不疑祂必赏赐)。」(来十一6)。第二句是:「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仍未得到所求的,就先感谢天父,而且肯定已经蒙垂听了。这就是「相信已经得到」的信心,也就是与幼童一般纯真的信心。我们这些成人,告别童年已经很久,早就丧失那纯真可爱的信心了。第三句是:「我也知道你常听我」。耶稣所说的是「我知道」,而不是「我相信」。「相信」是蒙神垂听所求的必须条件,但距事实尚有一段时间;「知道」则是盼望变成事实,已经体验过了。乃缦的大痲疯得医治之后,所说的也是「如今我知道……」,而不是「如今我相信……」;因为他原先的「相信」,现在已经实现了(王下五14~15)。「你常听我」,乃表明既往常有的体验。这种说法,等于说:「父啊!你向来既然常常垂听我的祈求,现在也必垂听的。」这种祷告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向神有所祈求时,如果先回忆既往蒙神垂听所求的体验,今天的信心自然就会增强了。因为「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祂的能力、慈爱和信实,永永远远不改变;祂从前如何垂听我的祈求,今天也必垂听。
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快要死了。耶稣到了加利利的迦拿之时,他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他说:「求您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来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下午一点钟),热就退了。」他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的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约四46~53)。
迦拿至迦百农,相去二十多英里。照常理说,大臣的儿子之病情如何,耶稣和大臣都看不见。但耶稣却对大臣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大臣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这种「相信已经得到」的信心,使施医的耶稣和求医的大臣,同时看见了同一个事实:大臣的儿子活了!大臣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赶来向他报佳音,证实了耶稣所说的话。更奇妙的是,他的儿子热退的时间,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
何谓「信」?《希伯来书》的作者如此诠释:「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吕振中译本译为:「信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物有把握(肯定所盼望的事物必实现),对没有看见的事物能确断(看见了看不见的事物)。」这就是「相信已经得到」的信心──幼童纯真的信心。
那么,我们到底要相信什么呢?第一、要相信神全能(创十七1)。只因祂是全能的神,没有难成的事(创十八14),所以凡祂想做的,祂都必成就(赛四十六10)。第二、要相信神是爱(约壹四8)。由于这个爱,祂为我们众人舍弃了祂的儿子,所以祂必赐予我们所求于祂的一切事物(罗八32);只要我们向祂所求的,合乎祂的旨意(约壹五14~15;雅四3)。第三、要相信神的信实(林前一9)。因为祂是信实的神,祂一切的应许都实在(林前一18、20),所以祂必照祂所说,祈求就给我们(太七7)。神的全能、慈爱和信实,是我们对神的信心之保障。
3.恒心迫切
保罗曾一再强调:「祷告要恒切」(罗十二12)、「要恒切祷告」(西四2)。「恒切」(proskartereO)一词,在原文上的意思是,对某件事的黏着、执着、坚持。所谓「祷告要恒切」,就是无论祈求什么,都要有恒心,而且要迫切,不达目的必不罢休;国语和合译本译为「恒切」,正是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以中文来了解,「恒」和「切」是两回事。因为在祷告的事上,有人恒而不切,只是拖拉时间而已;也有人切而不恒,不过是五分钟的热度罢了。圣经上许多有关祈求的例子让我们看出,「恒切祷告」乃是真实的信心之具体表现;举凡具有「无伪之信」的人(提后一5),他的祷告都是既有恒心,且是迫切的。兹将圣经上所记载,关于「恒切祷告」的教训和范例,叙述数则如下:
在「借饼的比喻」中,主耶稣教训我们说,门外的朋友之所以能借到他所需要的饼,以招待他的朋友,乃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情」是心情,「词」是言词,「直求」则是恒心。那时候是半夜,门内的朋友已经上床睡觉,所以一口就拒绝了他。只因门外的朋友求饼的心情那么恳切,言词句句动人,而且执着地直求,他便「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了(路十一5~8)。
主耶稣讲这个比喻的目的,是要提醒我们说:一个爱心不足的人,尚且会因为他所冷落那朋友「情词迫切的直求」,而起来满足他的需求;何况慈悲为怀的天父,岂不是更会因为我们「情词迫切的直求」,而成全我们的祈求吗?
讲完了「借饼的比喻」之后,主耶稣接着说,凡为人之父的人,他的儿子向他求什么,他就给他什么。然后对做父亲的人说:「你们虽然不好(世上再好的人,在天父看来仍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再不好的人,也知道该如何爱儿女)。何况天父(那么善良,那么爱世人的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路十一11~13)。对于长久以来,一直求不到圣灵的人来说,这是一服对症下药的良方:只要深信不疑天父的爱(罗八32),不灰心的恒切祈求,则迟早必被圣灵充满!
为了鼓励人常常祷告,不要灰心,主耶稣又设一个比喻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神(只惧怕比他更有权势的人),也不尊重世人(他所看重的是钱财)。那城里有个寡妇(既没有权势,又没有钱财),常到他那里(她始终没有灰心)说:『我有一个对头,求您给我伸(寡妇没有权势,也没有钱财,容易受人欺负)。』他多日不准(寡妇没有权势,他不惧怕;又没有钱财,让他无利可图。因此,他当然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然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不是因为寡妇的诚恳哀求,而受了感动;只因其执着,实在难缠)。』」讲完了这个比喻之后,主耶稣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神的选民昼夜呼吁祂,祂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不是无动于衷,只为考验选民的信心),岂不终久给他们伸么?我告诉你们,要快快的给他们伸了。」(路十八1~8)。
这个比喻所给予我们的教训是:这个不义的官,既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而且他与寡妇又毫无关系。照常理判断,他绝对不可能接办寡妇的案件。但因寡妇的执着,不达目的必不罢休,逼使他低头认输,只好为她伸了。然而,我们与神却是父子关系,况且祂又是有丰盛的慈爱之神(诗一0三8),岂不是更喜欢垂听我们的祈求吗?只要我们效法这个寡妇的执着,缠绕着不放!
《马太福音》十五章21~28节记载,因为恒切哀求而蒙主成全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如下:
主耶稣来到推罗西顿的境内之时,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简短的一句话,充分的流露出她的女儿何等痛苦,她的心何等焦急)。」耶稣却一言不答(他当时所挂虑的是以色列家的迷羊,而无心回答她)。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门徒认为耶稣既然不理睬她,那就干脆把她赶走好了)。」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迦南妇人是外邦人,不是耶稣奉差遣来寻找的对象)。」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依据犹太人的律法,狗是不洁净的动物。外邦人没受割礼,被看待为不洁净的族群,不是神的儿女,不配领受神的恩典)。」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没错,我们实在不配领受神丰盛的恩典;但我们所要的,只是一点点儿罢了)。」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说,迦南妇人为了求主耶稣医治她的女儿,一连四次遭受了拒绝,而且一次比一次冷酷。第一次是:「主耶稣一言不答」,这是无声的拒绝。第二次是:门徒来求耶稣,请他下逐客令。第三次是:耶稣说他奉差遣的任务,只为寻找「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这是意思很清楚的拒绝。第四次的拒绝最冷酷,竟然把她视同狗类一般不洁净;等于说,你根本不配领受神的恩典,不用再求啦!虽然如此,相对的,她的诉求却越来越恳切,态度也越来越谦虚。就是由在后头喊叫,而跑来耶稣的面前拜他,求他帮助。甚至谦虚地承认自己是狗,当然不配领受神的恩典;但如今我所求的,只是一点点儿罢了。于是耶稣大受感动,实时成全她所求的,她的女儿就得着医治了。
这个迦南妇人为什么一再被拒绝,仍然不灰心?甚至可以忍受那么大的侮辱呢?只有一个理由,「母爱」在她里头燃烧;为了代替女儿求平安,使她得到释放,再大的侮辱也算不了什么。当她的女儿被鬼附身,精神失常、语无伦次、举止怪异,而引起了众人的嘲笑之时,正是她吞声饮泣的时候。就是这种伟大的「母爱」,化成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逼使她的诉求越来越恳切;而且态度也越来越谦虚,任何侮辱都不足介意了。当然,主耶稣并不是存心要侮辱她,而是为了考验她的母爱和信心,究竟能坚持到什么程度;结果,她及格了!请大家扪心自问:当你为家人或同灵代祷的时候,有没有像迦南妇人这种执着的爱心和信心,可以让主耶稣大受感动,而非实时成全你的祈求不可呢?
《希伯来书》六章13~15节记载,亚伯拉罕所以能照着神的应许,得到大福和众多子孙,乃因他「恒久忍耐」,就是有耐性的等候神。《创世记》十二章1~5节记载,亚伯兰(即亚伯拉罕)照着神的吩咐,在75岁那一年来到迦南地。那时候,神向他应许:「我必叫你成为大国(生出众多子孙,建立一个国家),我必赐福给你……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救主耶稣基督出自他的子孙,使万民得福──「加三16」)。」亚伯拉罕对于神这一切应许,都满心相信,始终未曾怀疑;他的「恒久忍耐」,便是这种无伪之信的具体表现。关于亚伯拉罕如何以「恒久忍耐」的工夫,来表明他对神所坚持的绝对信心,保罗在《罗马书》四章18~21节那一段经文中,作了如下的描述:「他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年纪老迈,不可能得到孩子了),因信仍有指望(他深信神能使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他仍然不失望),就得以作多国的父(救主耶稣基督果然出自他的子孙,使他得以作各国基督徒的信仰之父),正如先前所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神的应许兑现了)。他将近百岁的时候,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经断绝(夫妇都已经老衰,照当时的生理状态来说,他们绝对不可能生育),他的信心还是不软弱(他老是昂首仰望神,而从来不低头看自己)。并且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神既不能背乎自己──「提后二13」,且是全能的神──「创十七1」,所以祂的应许绝对可信);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信心支撑着他,使他始终未曾动摇;因此,彷佛已经得到所盼望的,便将荣耀归给神了)。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神的应许似乎遥遥无期,未知何时才要兑现;然而,他却满心相信,神必能作成)。」
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后,正要升天的时候,对门徒说:「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圣灵)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圣城耶路撒冷)等候,直到(未说何日)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圣灵降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路廿四49)。同一件事,路加又描述:「耶稣和他们(门徒)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圣灵),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领受圣灵)。』」(徒一4~5)。
依据上列经文的记载,关于圣灵的降临,主耶稣并没有说清楚确定的日子,而只说「直到」,或说「不多几日」;不但如此,连门徒也没有问主说:「圣灵要降临,到底是哪一天?」这件事告诉我们说,圣灵要在哪一天降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都要恒切祷告,「直到」领受天父所应许的圣灵。
主耶稣不说清楚圣灵降临的日子之用意,门徒当然明白。所以目送主被接升天之后,他们便遵照主所吩咐,回到耶路撒冷去。接着,约有一百二十名聚集在一间楼房,开始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祈求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了(徒一9~15)。
日复一日,光阴静悄悄地溜了,圣灵却迟迟未降;但门徒不仅未曾怀疑,反而每天都相信:「今天圣灵必降临」。到了五旬节那一天,圣灵忽然从天上降临,一百二十个门徒就都被圣灵充满了(徒二1~4)。
门徒所以如此执着,天天「恒切祷告」,乃因他们都知道,他们所求的是「应许的圣灵」(路廿四49;徒一4~5,二33、38~39;弗一13);他们也知道,他们所事奉的是「信实的神」(申七9;提后二13),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实在的(林后一20)。今日有些信徒所以求不到圣灵,是否因为对神的应许信心不足,影响所及,祷告自然不够「恒切」所致呢?
「恒心迫切」的祷告,是「真信心」的具体表现,也是「有效的祷告」之秘诀;祈求圣灵如此,祈求其它任何事物也是这样。
九、专心寻求
神曾借着耶利米先知对旧约选民应许,他们要向神祷告,神必应允他们。要怎么祷告,神才要应允他们呢?下面接着说,你们「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廿九12~13)。神这个应许,我们有没有分呢?在旧约选民看来,我们当然不配领受这个福分;惟一的理由是,我们都是外邦人,身上没有受割礼的记号。但新约圣经却告诉我们说,神要作犹太人的神,也要作外邦人的神;祂要因信称那受割礼的为义,也要因信称那未受割礼的为义(罗三29~30)。因此,我们仍然有分于神这个应许:我们向神祷告,无论祈求什么,只要专心寻求,也必寻见的。
在「山上宝训」中,主耶稣对当时的听众说:「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心意向着人,只有言词对着神)。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他们已经得到从人来的称赞,所以得不到神的恩典)。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祷告旳时候,要专心向神倾诉,不要存心博取人的称赞);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这种心态的祷告,必定蒙神成全)。」(太六5~6)。
主耶稣这个教训的重点是,向神祷告的时候,心态比内容更重要,也比是否迫切更重要。假冒为善的人向神祷告的动机,往往为了叫在场的人受感动,或为要得着他们的称赞;这种心态偏差的祷告,内容再好,外表再迫切,也毫无价值。为了避免这种形式主义者的祷告,主耶稣吩咐我们说:「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向你在暗中的父祷告。」这就是说,祷告乃是个人与神之间灵和灵的交通,纯属个人的需要;因此,无须在意是否能感动人,更不可存心想得到人的称赞。这种动机纯正的祷告,是神所喜欢听的,当然会蒙祂应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主耶稣这个教训也可以解读为「专心祷告」。因为「进入内屋」,而且「关上门」之后,便听不见屋外的杂音,也不用顾虑别人的反应;而单独面对面向神倾心吐意,祷告自然会更专心了。这种专心的倾诉,聚精会神盯住一个焦点的祷告,是强而有力的。在一般基督徒之中,有的把这种「进入内屋」的祷告,惯称为「密室的灵交」;就是说,在个人的密室里,暂时撇弃万事,单独与神相聚,作更深入、更专心的祷告。这种灵交是甜美的、有效的。
记得六十多年前读小学的时候,有人送给我一个放大镜。之前,曾经听老师说过,夏天炎热的时候,拿起放大镜,朝着日光,调整到恰当的角度,会出现一个焦点;如果把焦点移动到火柴上,火柴便会燃烧起来。又说,焦点越缩小,热度越高,火柴也越容易着火;焦点若扩散,热度便降低,火柴就不会燃烧了。我想起了老师的话,随即拿了一盒火柴,带着放大镜,到室外去作实验;结果,证实老师所说的,一点儿也没错,而且屡试不爽!
我当时觉得很好玩,所以对于这一幕的印象特别深刻。四十多年前,有一次在主持祈求圣灵的祷告会中,我突然想起来这件往事。于是灵机一动,我便举出小时候这个生活经验,来鼓励会众说:「什么叫专心祷告呢?所谓专心,就是缩小信心的焦点;精神越集中,信心的焦点越缩小,祷告的力量也越强大。这种缩小信心的焦点之祷告,必定有效!」结果,那一次祷告会,很多人领受了圣灵。
兹将因为「专心祷告」而受圣灵的例子,见证三则如下,以供尚未受圣灵的弟兄姊妹做参考:
1928年,本会的老前辈蔡圣民长老在台南接受真道之后,回来民雄便开始热心传福音。王老弟兄听完了蔡长老的见证,在回家的路上,一面走路,一面祷告说:「哈利路亚,求主耶稣赐圣灵充满我的心。」这样祷告几次,竟然受圣灵。于是赶快跑回去,很高兴的告诉蔡长老说:「我受圣灵了!」蔡长老说:「你才听一次道理,怎么可能?」王老弟兄回答说:「我真的已经得到圣灵了,我祷告和你一样,舌头会卷动啦!」蔡长老说:「好,你祷告给我看看。」王老弟兄就祷告给蔡长老看,果然有圣灵,会说「舌音」(方言)。于是他就接受洗礼,成为民雄教会的第一粒种子了。王老弟兄所以这么容易受圣灵,乃因他信心单纯,而且专心祷告,连走路都在求圣灵。
1954年,台中教会郭叔父受洗后,经过一段时日,仍然求不到圣灵。但他并不灰心,每天继续迫切祷告,求主赐给他圣灵。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忽然被圣灵充满,非常喜乐。睡醒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梦。奇妙的是,他赶快祷告看看;感谢主,真的领受圣灵了!郭叔父的祷告也是很专心,连梦中都在求圣灵。只因他如此渴慕圣灵的浇灌,早晚恒切祷告,所以主耶稣就成全他的祈求了。本会的老前辈杨约翰长老20岁的时候,应本会一位信徒的邀请,前往屏东教会去慕道。某安息日上午,听道大受感动。聚会后祷告时,忽然从上头来了一种力量,使他的身体不自主的震动起来;同时舌头冲出一种声音,心里非常激动。第二天接受洗礼。受洗后回到教堂祷告,出乎意料之外的,昨天得到的圣灵竟然一点儿也不再感动他了。驻牧传道朱惠民执事安慰他说:「主爱你,为要带领你早日归祂,所以你还没有受洗,就先赐给你圣灵。此后,你若再热心祈求,必能得到。」如此一天过了一天,虽然昼夜不断地祈求,圣灵却迟迟不降下来。受洗后第二十五天,他深深地检讨,才知道他所以求不到圣灵,乃因「心不能专」。于是反锁寝室的门,专心祷告,果然得到圣灵。下面是他自己所作的见证:
我求圣灵是在自己的寝室里(屏东汽车客运公司员工的宿舍),那一栋房屋另外有人住着,不能随意关锁大门。当时信心软弱,怕屋内的未信者知道我在祷告,所以不敢大声祈求;一方面在祷告中不断的留意人的脚步声,好在他们入门之时停止祷告。我既知毛病在此,那天就决意由里面把门锁住,使我的心不再跑出门外去顾虑一切了。
感谢主!祷告没多久,圣灵就比第一次更大的充满我了。那时,跪在塌塌米(日式草席)上的双膝被提起来,移动的跳着;虽然闭目,却不会碰到墙壁,或跳到床下去。我的嘴,很有力量的从腹中涌出方言和灵歌来,声音宏量。住在隔壁的杨灵泉长老听见,就跑来看。有人叩门要进来,杨长老叫他不要打扰我,要让我被圣灵充满。我的头脑十分清醒,所以外面的人所说的话,句句都听得很清楚。如此约有一个钟头之久,我完全被圣灵占领,汗流满面,心里充满了说不出来的快乐和幸福感。双膝的皮肤虽然擦破,却毫不疼痛。惟恐圣灵再离开我,所以从那天起更是不住的祈祷,求圣灵继续地充满我。
杨约翰长老这个受圣灵的体验谈,就是主耶稣所教训,「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的专心祷告。这种暂时撇弃万事的专心祷告,确实是「有效的祷告」之秘诀;不但祈求圣灵要如此专心,就是祈求任何事物都要这样。
上述合神旨意、信心单纯、恒心迫切,以及专心寻求等,都是「有效的祷告」之方法;其实,这些方法都是老生常谈,平凡无奇。然而,在祷告的事上,切切实实如此下工夫的并不多;知而不行,以致无分于主的好多恩典,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