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想自大,独揽大权,号令天下。但这种思想已经落伍,不能为大家所接纳。尤其不适合于教会之需要。在这教会组织庞大复杂的今日,必须才去最开诚布公、选贤与能、集思广益之制度,方能圆滑顺畅作教会之圣工。本书中所论述之原理即与此相通。人智、人力极其微小(林前1:19-31),故不可夸人(林前3:18-23),也不可夸己(林后10:17-18),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耶9:23-24)。但愿各自以主身体中之弱肢自居(罗12:3-8;林前12:12-22),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全身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5-16)。尤其末日逼近,任重道远,必须大家同心协力,谦卑合作,建立主的身体。本书是拙著“教会组织原理”之附录,必要时请参考该书。
在神学上教会之制度一共可分为四种。即教皇制(天主教之制度)、监督制(或谓主教训)、长老制(长老会之制度)、会众制。真教会的制度与上述四种迥然不同,乃独特的制度。如同本会的教义是独特的,制度亦然。我们称之为神政民主制度。
一、神政民主制度之根据
经云:“或保罗、或亚波罗、或矶法、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并且你们是属基督的;巨大有事属神的。”(林前3:22-23)。
“全是你们的”可以译作“全是属你们的”、圆解如次:
神——基督——信徒——工人
神和基督在信徒上面显示神政,工人在信徒下面显示民主。若说,信徒属工人便是错误。
经云:“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死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讥法的;我是属基督的。基督是分开的么?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么?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么?”(林前1:12-13)。
又云:“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那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你们仍是属肉体的;因为在你们中间又嫉妒纷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着世人的样子行么?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么?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它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它生长的神。栽种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共赴,得自己的赏赐。因为我们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林前3:1-9)。
民主思想原来是中国固有的,并不是外来的。远在孔子、孟子的时代他们就主张过。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社稷”是国家之意。“天下为公”和“民为贵”即民主思想。中国古书又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又说:“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
在西洋,民主思想是来自古代的希腊。英文democracy(民族主义、民主政治)是由希腊文demos(民众、大众)加上字尾cracy(统治、政府)而来。使徒时代的教会是民主制度发达的希腊文化社会传开的。
教会一词的希腊文是ekklesia,有议会之意(徒19:39)。议会制度即民主制度。又摩西所率领的会众也被称为ekklesia(徒7:38)。这是典型的神权制度。本会的制度正好把这两种制度合并一起。因而称之为神政(或说神权)民主制度极为妥当。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一句著名的话:Government of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意谓:属于人民的政府,受人民管理的政府、为人民造福的政府。中文把它译作:“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或政治)。”
如今教会的制度也该如此。例如总会(或联络处)的组织,是全体信徒所共有、由全体信徒所共管、以服务全体信徒为宗旨才可以。绝不是要辖制信徒的。
神政(神权)制度,英文可以译作theocracy,民主制度可以译作democracy,把这两者合并便是theocratic democracy,即在神权下的民主制度之意思。这是神政民主制度之英文翻译。
二、主的教训
经云:“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又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指示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5-28)。
“用人”原文diakonos,与“执事”(林前3:5;提前3:12)同。“仆人”原文doulos,“奴隶”之意。
工人当效法主,具备服务和牺牲的精神方可。本会有独特的洗脚礼,它的精神和教训即反映在本会的制度上。
又云:“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捆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东。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缝子做长了;喜爱宴席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太23:1-12)。
本会不称呼工人为“神父”或“牧师”之理由即在此。圣经中的“牧师”(弗4:11),按原文是“牧者”。在中文翻译上本会避开使用“师”字。若译作“牧会者”或“牧者”(结34:2)则较好。
保罗说:“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林前9:19)。
又说:“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林后4:5)。
又说:“我们并不是辖制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林后1:24)。
彼得说:“我这作长老的,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用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5:1-4)。
主耶稣是牧长或谓大牧人(来13:20)。工人是小牧人。所有工人都是与神同工的(林后6:1),也是神的用人(林后6:4)。“用人”原文与“执事”(腓1:1)同。
三、主祷文的启示
主说:“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9-10)。上述三项祈求都是求神权主义之现实。
(1)“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神是神圣而可畏的。所以大家都要尊他为圣,为大。
经云:“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他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赛8:13)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路1:46)
保罗说:“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1:20b)。“显大”译作“被尊为大”。
在教会中,当尊主为大,并指着他夸口,不可拿人夸口。
经云:“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着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又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所以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因为万有全是你们的。”(林前3:18-21)。
又云:“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么?”(林前1:19-20)。
又云:“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1:29-31)。
真正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都在乎神。人算不得什么。上段经文之“如经上所记”是次段经文的引用。
“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务夸口;夸口的却要因他有聪明,认识我似乎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耶9:23-24)
经云;“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似乎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西1:17-18)。
“万有也靠他而立。”意谓:在基督里万有才能维持调和。可见教会要以基督为核心保持和谐。若以人为核心或丧失核心将四分五裂。
(2)“愿你的国降临;”
“国”原文basileia,又支配、统治、王国(kingdom)之意。
在教会中当求神亲自作王以公平、公义治理他的国——教会(赛9:7)。
教会是“基督和神的国”(弗5:5;林前6:9;西1:13;彼后1:11;启1:9),又神统治着,所以恶人在义人会中是站立不住的(诗1:5)。例如旧约的可拉党(民16:1-50)、亚干(书7:10-26)及新约的亚拿尼亚夫妻(徒5:1-11),都受了神的惩罚从神的国中被除去。可见,恶人将被神淘汰,人无须忧虑,交托神即可(结34:1-24)。神政民主制度惟独在基督所治理的真教会(来3:6)始能施行。
(3)“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神的之意在天上是畅通无阻的(诗103:19-21),在地上人无法拦阻(伯42:1-2;但4:34-35;诗135:6)。
在教会中当求神的旨意畅通和成全。
亚伦违背神的旨意,为迎合会众的意见而造金牛犊给他们下拜是极大的过失(出32:1-6)。可见神政民主制度并非纵容会众放肆(出32:21-25)。
四、神政民主的方式
使徒时代的教会,用选举的方式选拔合乎主用的人才(徒6:1-7),和用开会的方式寻求神的旨意(徒15:1-31),就是神政民主的方式。因都在圣灵的领导之下,按神的之意而行(徒20:28,15:28),因此,神的道兴旺(徒6:5-7)、众人欢喜(徒15:30-31)。同时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和说希伯来话犹太人之间的阻隔,及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阻隔都消弭。
我们处理教会的事务,当采取开诚布公方式,即选贤与能(出18:21、25)及集思广益(箴20:18)之方式,多协商,不可独断而行。
经云:“无智谋,民就败落;谋士多,人便安居。”(箴11:4)。
又云:“不先商议,所谋无效;谋士众多,所谋乃成。”(箴15:22)。
又云:“你去打仗,要凭智谋;谋士众多,人便得胜。”(箴24:6)。
开诚布公还包括财政之公开(林后8:16-24)及人事之公开、公平、公正(提前5:19-21;林后13:1;太18:15-18;来10:28;申19:15,1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