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篇,前篇叙述主耶稣是旧约的耶和华,后篇叙述他为拯救世人而降生为人的事迹,及关于他的旧约的重要预表(慈悲忠信的大祭司耶稣)和预言(受苦的耶和华的仆人)。
本会的神观与三位一体论差异,与耶和华见证人的神观更差异,乃本会独特的神观。神观乃属于最奥秘的教义,惟独神的灵启示我们,始能知道其轮廓,但仍有许多不能了解之处,要等待主之再临才能完全了解,因那时将看见他的真体。
保罗说:“我们如今彷佛对着镜子观看,馍糊不清。(馍糊不清原文作如同谜)到那时,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13:12)。又说:“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弗1:17)。又说:“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0-21)。约翰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亲爱的弟兄阿,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一3:1-2)。
主耶稣再来时,他与天父是同一位神(约10:30,14:8-12,20:28;启1:7;亚12:10;启22:1-4宝座是单数,启22:20)。(1975年10月)。
壹、独一神论
按照旧约圣经的指示,耶和华是神,除了他以外不可有别的神。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参考:赛43:10-11,44:6、8,45:5-7;珥2:27)。
“以色列阿,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申6:4)。
“耶和华必作全地的主,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他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亚14:9)。
但,新约圣经又另外提起一位神“耶稣”,这样,是否有两位神?或是三位一体的神呢?我们的答案是:“不”,耶稣就是旧约的耶和华。圣子(约1:1、14、18;西1:15;提前3:16)与圣灵(约14:16-23,15:26)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独一的神的显现(提前1:17,6:16;约一3:2,4:12)。但所谓显现,并非意味着神整体的显现,乃他的灵的一部分的显现。主说:“父是比我大的。”(约14:28),及他被称为神的儿子即此缘故。然而,圣父、圣子、圣灵在灵里是合一的(约10:30、38,14:11,17:11、21-23)。
神是灵(约4:24;林后3:17),圣子是神的灵的一部分藉着童女马利亚怀孕而成肉身的(太1:18、29;路1:35),圣灵则是神的灵的极少部分分赐于各人的(徒2:3-4;来2:4b;民11:17、25)。哥林多前书第十四章32节及启示录第二十章6节的“先知”和“灵”都是复数。因先知是复数,故感动先知的圣灵也变成复数。又在七教会运行工作的圣灵被称为“七灵”(启1:4)。这些都是圣灵能分开显现的证明。换言之,圣子与圣灵都是圣父的灵分出来显现的(约16:28)。所以我们所说的“独一神论”,等于“独一灵论”(林前12:11;弗4:4)。
一般教派所主张的“三位一体论”,顾名思义,神有三位而一体;这是不符合圣经——神是独一无二的见解。现在,根据圣经来证明,耶稣就是旧约的耶和华。
注一:圣灵只有一个,而能分开显现,可以从降在摩西身上的灵,能分赐给七十个长老的事来证明(民11:17、25)。
注二:要了解真理,须有圣灵启示(约14:26,16:12-13;林前2:11-16)。本会是用圣灵来了解真理,解释真理。例如,洗礼是借着圣灵的运行,洗礼的水将变成基督的宝血。圣餐是将变成基督的肉和血,称之为灵化,但不是在物质上改变,乃在灵里改变。本会的神观也须用圣灵来了解和解释,简言之,圣灵只有一个(弗4:4),圣灵就是神的灵(约4:24;林后3:17),故神只有一位。
一、耶稣是神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道”是指耶稣(约1:14)。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约20:28)。多马如此称呼复活的主耶稣。
“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门。”(罗9:5)。保罗见证耶稣是永远可称颂的神。
“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或译:在灵性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提前3:16)。保罗又见证,耶稣就是神在肉身的显现(参考:223页1行至21行)。
“论到子却说:‘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你喜爱公义,很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来1:8-9)。此段经文是从诗篇第四十五篇6-7节引用来的;上节的“神”是指耶稣,下节的“神”指天父。在此又称呼耶稣为神。
“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编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2-23)。此段经文是神藉以赛亚先知约在主前740年至701年(四十年)间听说的预言(赛7:14),告知约瑟的一段。耶稣的降生即神的显现,所以他的名叫作以马内利。另外以赛亚先知又预言:“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注:或译大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可见耶稣就是全能的神。
二、耶稣是主
在旧约时代是称耶和华为主;但在新约时代是称耶稣为主。并且不是有两位主,旧约的耶和华即新约的耶稣。在约珥书有一段关于降圣灵的很重要的预言,即第二章28-21节。其中最后一节如此说:“到那时候,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这句话里的耶和华,彼得(徒2:21)与保罗(罗10:13)均把他当作耶稣解释。圣经说:“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这位主就是耶稣。
在以赛亚书第四十章3节又有一段关于施洗约翰的预言这样说:“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此段经文在四福音中均有引述,而且把耶和华当作耶稣解释。马太第三章3节说:“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另外马可第一章1-8节,路加第三章4-6节,约翰第一章19-28节均有引述,由此可知,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均承认旧约的耶和华即新约的耶稣。以赛亚书第八章12-13节说:“他们所怕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畏惧。他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他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此段引述与新约则说:“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彼前3:14-15)。将万军之耶和华改为主基督。
三、耶稣是王
在旧约圣经称耶和华为“万神之神,万主之主”(申10:17;诗136:2-3;但2:47),或“天上的王”(但4:37)。所谓“万主之主”等于“万王之王”。另外新约圣经也称乎基督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提前6:14-16)。但新约圣经又称呼耶稣为“世上君王元首”(启1:5),或“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启17:14,19:11-16)。如果耶和华与耶稣是两位神,将来在天上的必有两位王,这是不可能的事,同时有两位“万王之王”也不合理。
启示录第一章8节说:“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主神全能者”根据启示录第二十一章22节是指天父。启示录第二十一章6节又说:“他又对我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戞,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在这里说话的也是指着父神。但在启示录第二十二章12-13节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戞,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根据同章20节,说“我必快来”的即“主耶稣”。这样,父神是“阿拉法、俄梅戞”,耶稣也是。“阿拉法”是希腊字母的第一个字,而“俄梅戞”是最后一个字;意味着他是首先的,是末后的。如此,圣父与圣子就不能比较谁为先谁为后了,乃是同一位神。
又坐在宝座的,根据启示录第四章8-11节,及第五章7-13节都是圣父。但在第二十二章1-4节记载在宝座上的是“神和羔羊”即父神与耶稣,而且宝座只有一个,又他的仆人所要事奉的也只有一位;又希伯来书第一章8节记载,耶稣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坐在宝座的当然是王,而且宝座只有一个;既然如此,不会有两位神同坐在一个宝座而做王。在圣经常说,基督在天上坐在神的右边(可16:19;徒7:55-56;罗8:34;弗1:20;西3:1;来1:3,8:1,10:12,12:2;彼前3:22;诗110:1),这是表明救恩尚未完成,而非有两位神存在。或许又人会说,现在在天上有两位神,等救恩完成之后,圣子将归于圣父之内;但这种说法也是错的。这可以说都是比喻,叫我们知道末日到救恩是不能完成的(彼前1:5);基督救赎的工作要等到末期来到,方能完成(林前15:22-28;但7:13-14)。
四、耶稣是造物主
在旧约圣经记载耶和华是造物主;但在新约圣经记载耶稣是造物主。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约1:3-4),“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约1:10)。所谓“生命在他里头”,表示他似乎生命的本源,一切生命都由他而来。
“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林前8:6)。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有事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1:15-17)。“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都指天使,“万有也靠他而立”,指耶稣在管理万有。
“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藉着他创造诸世界。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他全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来1:2-3)。
“又说:‘主啊,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来1:10)。
“耶稣基督(他是万有的主)”(徒10:36)。
由以上所引的经文,可获知耶稣是造物主,也是万有的管理者。
五、耶稣的名是父、子、圣灵的名
主耶稣复活后吩咐门徒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28:19)。“奉父子圣灵的名”的“名”字,原文是单数,表示只有一个名而非有三个名。而且其名即“耶稣”。圣灵降临后,门徒给人施洗都是“奉耶稣基督的名”(徒2:38;10:48),或“奉主耶稣的名”(徒8:;16,19:15),并没有奉父子圣灵的名,证明父子圣灵是同一位神而其名即耶稣。
耶稣的名是天父的名
“……圣父阿,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约17:11)。
“……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约17:12)。
以上两节经文中,“你所赐给我的名”在原文是“你所赐给我的你的名”;即耶稣的名乃天父的名。故此,主又如此说:“我已经将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约17:26)。因此,圣经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又说:“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那超乎万民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神。”(腓2:9-11)。
耶和华是何意?
耶和华的原意是向摩西启示为“我是”(I am that I am 或I will be that I will be)(中文译作自有永有),或“我是”(I am 或I will be)(中文译作自有)(出3:13-15)。
原文有子音而无元音。从前翻译“耶和华”之错误。近代翻译圣经时,将“耶和华”用“主”代替(出20:7;申5:11)。
新约的耶稣即是这位自有永有的(约8:24、28、58,13:19)
旧约时代是奉耶和华的名说话行事:
“……他是奉耶和华我们的神的名,向我们说话。”(耶26:16)。
“又有一个人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耶26:20)。
“我必使他们倚靠我,得以坚固;一举一动,必奉我的名;这是耶和华说的。”(亚10:12)。
“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玛1:11)。按灵意来说,烧香即祈祷,献洁净的供物即献身、行善等等。
但新约时代都是奉耶稣的名说话行事。如奉耶稣的名聚会(太18:20),奉耶稣的名赶鬼(可16:17;徒16:18)等等。
“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弗5:20)。
“无论作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神。”(西3:17)。
可见耶和华即耶稣。
祷告的对象: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14:13-14)。
“……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约15:16)。
根据以上两处经文,前处说,耶稣要给我们成就,后处说,天父要赐给我们;这样好像有两位神听我们祷告似的。但主自己解释说,这原来是比喻;并非他要替我们转祷告。
“到那日,你们什么也就不问我了;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向父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时候将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是哦,乃要将父明明的告诉你们;到那日,你们要奉我的祈求;我并不对你们说,我要为你们求父;父自己爱你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又信我是从父出来的。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门徒说,如今你是明说,并不用比喻了。现在我们晓得你凡事的都知道,也不用人问你,因此我们信你是从神出来的。耶稣说,现在你们信么?”(约16:23-31)。由此可知,耶稣在天上作大祭司替我们祈求都是用比喻(来7:25;罗8:34;参考:林前15:24-28;但7:13-14。注:约16:25、29)。
六、子与父为一
主耶稣曾说:“我与父原为一”(约10:30)。中文翻译多加上一个“原”字,但原文是“我与父为一”(I and the Father are one.),即主耶稣与天父不但以前为一,现在为一,直到永远都是为一。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腓力对他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么?人看见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么?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作的事信我。”(约14:7-11)。
“因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字赐给我们;……他名称为……永在的父……”(赛9:6)。由以上三处经文,可以证明主耶稣与父为一。
七、圣灵与父与子为一
圣灵被称为“父的灵”(太10:20)、“耶和华的灵”(士3:10),又被称为“子的灵”(加4:6)、“耶稣的灵”(徒16:6-7)、“基督的灵”(罗8:9),可见圣灵、圣父、圣子是同一位神。
亚拿尼亚夫妻欺哄使徒,彼得说:“你欺哄圣灵”(徒5:3);又说:“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徒5:4);又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徒5:9)。可见圣灵与父与主耶稣为一。
主曾告诉门徒说,你们被送到官府面前时不要忧虑要说什么话,到时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但关于要赐给他们当说的话,按马太记载是“的灵”(太10:18-20),马可记载是“圣灵”(可13:11),又路加记载“我”(耶稣)(路21:12-15)。由此可知父、圣灵、耶稣为一。
圣灵的同在,即耶稣的同在,也是天父与耶稣的同在。“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注:这不是指末日之来临,是指主以圣灵的形态来临)。还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指在灵里相见),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注:指主以圣灵的形态向门徒显现)。犹大(不是加略人犹大)问耶稣说,主啊,为什么要向我们显现,不向世人显现呢?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注:指天父与耶稣)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注:指以圣灵的形态与门徒同住)。”(约14:16-23)。由此可知,父、子、圣灵为一。
但主耶稣成为肉身之时,因受肉身的限制,圣经说:“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来2:9)。说他“比天使小一点”是因为他成为肉身的缘故;其实他是“远超过天使”,而且他再来之时天使都要拜他(来1:4-6)。主自己又说:“父是比我大的。”(约14:28),这也是指受肉身限制之意;因天父比万有都大(约10:29),而耶稣却暂时受肉身限制。“基督在肉体的时候,即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来5:7)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曾向天父祷告,是因在肉体之内,有所软弱,必须天父帮助之缘故,但绝对不是分开成为两位神,因主在祷告中仍说:“像我们合而为一”(even as we are one)(约17:22、11)。主又曾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3:13)。这话证明,主耶稣虽然在地上,然而在天上圣父中仍有他的存在。他又说:“你们当信我,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14:11)(参考:约10:38,17:21),即天上的圣父里面有圣子,地上圣子里面有圣父之意。
既然父、子、圣灵是同一位神,“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一2:23)。又今天凡不认真教会圣灵的也是不出于神,而且没有父与子了(约一4:1-6)。
参考
一、爱子是“首生的”(西1:15)为何意?首生乃“元始”(西1:18‘启1:17-18)之意,“从死里首先复生的”(西1:18)之“首先复生”原文与“首生”同词。不能说,爱子是神的最初的被造物,是有生命之始终。因圣经说:“他(注:指预表基督的麦基洗德)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终,无命之终,乃是与神的儿子相似。”(来7:3)。
二、旧约圣经中,神(elohim)(创1:1)原文复数是何意?创世纪第一章是阐明独一神的,故绝对没有多神之意义。el是神,如em-manu-el(以马内利)是神与我们同在之意。el的或许是力量之意,表示神的尊严,即尊严的复数。或说,el语源不同,或许是力量之意,表示力量的充足,即全能的复数。或说,如希伯来语“脸”是复数,表示神属性的复杂,即神属性的复数。
三、神自称“我们”(创1:26,3:22,11:7;赛6:8)是何意?是“神自己思考的复数”,即思索的复数。有人说,是与天使、天军商议的复数,但有人反对此说,因神无须与天使、天军商议。或说,如英王自称we,表示尊严的复数,但有人反对,若如此为何不每次自称“我们”。或说,包括基督在内的复数,这又有预言基督的复数及三位一体的位格的复数之说。当然我们是不能采纳位格的复数之说。
四、耶和华的使者(出3:2;士6:11-24)是何意?指耶和华的显现,此乃异象之一(徒7:30-31)。
五、主说:“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24:36;可13:32)。“子”指谁?按原文“子”一词是单数,是指耶稣。不过有古卷没有“子也不知道”一句话(参考:太24:36)。这是主站在神儿女的立场说的,好像主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一样(可10:18;参考:太20:20-28;可10:35-45)。
六、“保惠师”原文发音为parakletos,按原语para是“旁边”kletos是“被召来者”的意思,即召来旁边帮助的意思。原文有“律师”(辩护人)、“代言人”之意,保惠师不但是圣经的称呼(约14:16),而且是基督的称呼,在约翰一书第二章一节的“中保”原文与“保惠师”同词。
七、何以祝福,以父、子、圣灵分别称之(林后13:14)?因神救人的工作,是凭爱人的旨意,藉基督宝血的救赎,及圣灵的印证来完成的(弗1:3-14)。
八、司提反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徒7:55-56)为何意?这是异象,含有灵意,其灵意即:曾成为人子的耶稣,现在仍活着,而且时时刻刻地在监护门徒。
九、主耶稣在世时,因受肉体限制之故,曾经过婴孩时期和智慧与身量增长的阶段(路2:52),因此在世时期,自称为人子。人子表明他在世时带有人性与我们相同(来2:17),并表明他是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但7:13-14)。
十、信徒的合一与父子之合一的差异:
信徒的合一乃在圣灵里的合一(约17:23;弗4:3),即人本身的灵以外 ,再加上圣灵同在。
父子之合一是圣灵本身的合一,神是灵(约4:24;林后3:17),耶稣是神的灵(圣灵)藉童女马利亚怀孕而成为肉身的(太1:18、20;路1:35)。故耶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他里面的灵说),他是神的儿子(罗1:3-4)。因他的灵即神的灵,所以圣灵也称为儿子的灵(加4:6)、耶稣的灵(徒16:7),又称为父的灵(太10:20),都是同一位圣灵。
十一、道为何意?“道”原文发音logos,原意是“话”(word)或理性之意,乃基督的别称(约1:1-4、14)。基督另称“生命之道”、“生命”、“永远的生命”(约一1:1-2,5:20),又称“神的道”(启19:11-16)。
贰、人子耶稣
主耶稣自称为人子(太16:13-17),门徒也称他为人子(启1:13-18;徒7:56)。这称呼乃渊源于旧约圣灵但以理书的预言(但7:13-14)。此外,“人子”也指一般世人(可3:28;来2:6“世人”,原文“人子”。弗3:5“人”,原文“人子”。结2:1以下,“人子”使用八十次以上)。所以主耶稣被称为“人子”,有两种意义:一则表明他是弥赛亚(基督),一则表明他是具备人性的真人。换言之,他是为拯救世人而成为世人样式来到这世界的弥赛亚(基督)。而且将来要审判世人的也是他。如下面所记:“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约5:27)。本节所记的“人子”,在原文上没有冠词,意味着他是弥赛亚(基督)。但在启示录所记的人子(启1:13,14:14)亦无冠词。“因为他(注:指天父)已经定了日子,要藉着他所设立的人(注:指主耶稣),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徒17:31)。在此,特地记载“他所设立的人”,是意义深长的。即主耶稣既是人,便能通晓人的事,又知道人的软弱,所以能够以公义(公平)审判世人。
一、主的诞生与长大
主耶稣为要拯救世人,便如同世人诞生而长大。惟与世人不同者乃他是圣灵藉童女怀孕而诞生(路1:26-35;太1:18、20)。自从他诞生起,他就被置于贫穷的环境中(林后8:9)。由此客店里没有地方而诞生在马棚里,被放在马槽中;因此,卧在马槽里的婴孩就成了救主的记号(路2:1-39)。而且诞生不久便成为希律王杀害的标的,而不得不暂时逃离与埃及(太2:1-22)。之后,他与双亲回来加利利的拿撒勒,与一般幼儿一样长大(路2:40-52),一直到大约三十岁为止。因此,犹太人就称他为“拿撒勒人耶稣”,而轻蔑他(太26:71;约1:45-46,7:52;徒24:5)。但天使与门徒却称他为“拿撒勒人耶稣”,而尊敬他(可16:6;徒2:22,3:6,4:10,10:38)。门徒所以这样称呼他,乃为要强调他的人性与历史性。而且别人的轻蔑,就门徒而言,反而引以为荣。
主耶稣在世虽然没有受过律法的教育,但能明白律法,所以犹太人因之惊奇(约7:15)。再者,他以木匠的儿子长大成人,并且有四个弟弟及妹妹们。(太13:55-56)。
二、主的传道与死
主耶稣约三十岁时,在约旦河受洗(路3:21-22),被圣灵充满,从约旦河回来,圣灵将他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路4:1-31)。然后,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而开始传道(路4:14-15)。他大致传道满二年,其间尝过许多苦难。如他自己所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9:58)。又说:“我在磨练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们。”(路22:28)。最后被钉在十字架而惨死。如主所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路9:22)。主耶稣复活之后,四十天迭次向门徒显现,于众门徒目睹众,由橄榄山升天(徒1:3-12)。(注: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东方,标高804公尺,圣殿与这山丘巅峰隔山谷,相距约800公尺,其西边有主耶稣苦祷的客西马尼园,相传主耶稣由此山顶升天。)
注:“新圣经注解”新约(1)59页
耶稣之生涯的时代,这不是绝对的,多少有违见解。
耶稣的诞生:纪元前约7年。
洗礼约翰的登场:28年2月。
耶稣宣教的开始:28年(逾越节)。(参考:约2:13)。
加利利海边,耶稣给五千人吃饱:29年(逾越节)。(参考:约6:4)。
耶稣之死和复活:30年(逾越节)。(参考:约11:55,12:1,13:1,19:14、31)。
三、主的人性
主耶稣在世时,与我们无异,也具备人性。他非但会感觉饥饿(路4:2;可11:12),而且也会困乏(约4:6)。所以,需要睡觉(可4:38),及歇息(可6:31)。他又有爱(约11:5,13:23),有眼泪(约11:35;路19:41-44),能通晓人情的机微。并且面对十字架之苦难而惊恐,极其难过,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可14:32-36);由此,由此,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路22:43-44)。又由于彻夜的审问而力尽筋疲,不堪背负十字架(路23:26)。在十字架上,曾说:“我渴了。”(约19:28),而哀诉口渴。最后大声喊叫:“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
如上所诉,主耶稣是真正的人。他知道饥渴与干渴,感觉疲乏与痛苦,有爱有泪。所以我们当纪念,主耶稣为拯救我们而降生为人。保罗对提摩太说:“你要纪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他从死里复活,正合乎我所传的福音。”(提后2:8)。保罗又以肯定的口吻对提摩太说:“基督耶稣离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前1:15):“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提前2:5-6);“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注:指复活、升天)。”(提前3:16)。
四、大祭司耶稣
在希伯来书,称主耶稣为大祭司。如下面所记:“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阿,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来3:1)。在此所说的“使者”,原文与“使徒”同词,意味着主耶稣是蒙神差遣,代表父神。又所谓“大祭司”,意味着主耶稣向父神代表人类。原来作大祭司的,务必由人间挑选为其应具备的第一条件。“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遣替人办理属神的事,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故此他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来5:1-3)。主耶稣之降生为人就是为此。由于主耶稣是人,所以能代表人而担任大祭司的职务。又作大祭司的第二条件是应蒙神所召,方可承受这职务。“这大祭司是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像亚伦一样。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注:2:7;徒13:33,指主耶稣的复活而言。由此他复活、升天得荣耀,而被立为大祭司)的那一位。就如经上又有一处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注:诗110:4)。基督在肉体的似乎后,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允许。他虽然为儿子,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来5:4-10)。希伯来书的著者根据诗篇第110篇4节,证明主耶稣是被父神所设了的大祭司。
再者,著者又述说主耶稣作大祭司比地上的祭司更美。“至于那些祭司,原不是起誓立的,只有主耶稣是起誓立的;因为那立他的对他说:‘主起了誓决不后悔,是永远为祭司。’(注:诗110:4)。既是起誓立的,耶稣就作了更美之约的中保。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是因为有死阻隔,不能长久;这位既是永远长存的,他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像这样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高过诸天的大祭司,原是与我们合宜的。他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须先为自己的罪,后为百姓的罪献祭,因为他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律法本是立软弱的人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后起誓的话,是立儿子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远的。我们所讲的事,其中第一要紧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大祭司,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在圣所,就是真帐幕,作执事;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来7:20-8:2)。所谓“真帐幕”,乃指“天堂”(来9:24)。主耶稣为要成全大祭司的职务,便降生为人,将自己当作祭物而献上(来9:11-10:18)。而且他又与我们一样经试探(来4:14-16)。即降低到与我们同等地位,而称我们为弟兄。下面的经文乃详述这些事,值得细读:
“我们所说将来的世界(注:指新天新地——天国),神原没有交给天使管辖,但有人在经上某处证明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注:诗8:4-6)。即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注:指父神)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注:“元帅”,原文为创始者、先导者、将军之意,指主耶稣),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因那使人成圣的(注:指基督),和那些得以成圣的(注:指信徒),都是出于一(注:指父神)。所以他称他们为兄弟,也不以为耻,说:‘我要将你的名传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颂扬你。’(注:诗22:22),又说:‘我要倚靠他。’(注:赛8:17;‘我’指基督,‘他’指父神;即基督站在信徒的地位说话的证据),又说:‘看哪,我与神所给我的儿女。’(注:赛8:18;‘我’指基督,即基督站在儿女的地位说话的证据。著者用以上三句经文作基督称信徒为弟兄的证明。)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注:灵性死去的人,都在魔鬼权势之下);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成为奴仆的人(注:‘怕死而成为奴仆’,意即在死的恐怖下作奴仆,因世人都在死的恐怖下过活;只有信主的人,方能得释放。约11:25-26;提后1:10)。他并不救援天使,乃是救援亚伯拉罕的后裔(注:这是惟独赐予人类的特别的哎)。所以他凡事该与他弟兄相同,为要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2:5-18)
最后,希伯来书的著者,用下面的话来作结论勉励读者。“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注:指天堂,来9:24),是藉着他给我们开了(注:‘开创’)一条又新又活(注:原文乃被杀不久,仍然活着之意)的路(注:约14:6),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注:藉着注的死,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因此进入至圣所——天堂之路始开。太27:51);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注:来3:6)。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尽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注:藉着洗礼,罪得以洗净),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注:即所谓“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注:即所谓“爱”)。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勉励,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当如此。”(来10:19-25)。
五、圣仆耶稣
彼得以及其它使徒,又称呼注耶稣为神的仆人(徒3:13、26、4:27-30)。这乃基于被记载于以赛亚书中有关“耶和华仆人”的预言,腓利也认为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7-8节之预言,是指主耶稣而说的(徒8:26-25)。
兹记述被成为“受苦的耶和华仆人之歌”的以赛亚书中著名的预言如下,以便说明这些都是关乎主耶稣的。
耶和华仆人第一首歌(赛42:1-9)。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注:此语应验于太3:17、17:5),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他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他不灰心,也不丧胆,知道他在地上设立公理,海岛都等候他的训诲(注:2-4应验于太12:17-21)。创造诸天,铺张穹苍,将地和地所出的一并铺开,赐气息给地上众人,又赐灵性给行在其上之人的神耶和华,他如此说:‘我耶和华凭公义召你,必搀扶你的受,保护你,使你作众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注:此语应验与路2:32),开瞎子的眼,领被囚的出牢狱,领坐黑暗的出监牢。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也不将我的称赞归给雕刻的偶像。看哪!先前的事已经成就,现在我将新事(注:指基督的救恩)说明,这事未发以先,我就说给你们听。’”
耶和华仆人之第二首歌(赛49:1-7)
“众海岛阿,当听我言;远方的众民哪,留心而听;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自出母腹,他就提我的名。他使我的口如快刀,将我藏在他手荫之下;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将我藏在他箭袋中。对我说:‘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我必因你的荣耀。(注:本句应验于路2:32下半句。以主耶稣为以色列民之代表,及荣耀)’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仆人,要使雅各布归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里聚集。(原来耶和华看我为尊贵,我的神也成为我的力量。)现在他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布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知道地极(注:本句应验于路2:30-32)。’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耶和华,对那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的,如此说:‘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都因信实的耶和华,就是拣选你以色列的圣者。’”
耶和华仆人之第三首歌(赛50:4-9)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主耶和华开导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注:本句应验与太27:26),人拔我的颊的胡须,我由他拔(注:形容极度的侮辱);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注:本句应验于太26:67-68,27:28-31)。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注:指主耶稣的刚毅),我也知道我必不至蒙羞(注:虽被羞而不蒙羞,方为真正胜利者)。称我为义的与我相近,谁与我争论,可以与我一同站立;谁与我作对,可以就近我来。主耶和华要帮主我,谁能定我的罪呢?他们都像衣服渐渐旧了,为蛀虫所咬。”
耶和华仆人之第四首歌(赛52:13-53:12)
“我的仆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举上升,且成为至高。许多人因他惊奇,(他的面貌必别人憔悴,他的形容必世人枯槁)。这样,他必洗净许多国名;君王要向他闭口。因所未曾传于他们的,他们必看见;未曾听见的,他们必明白(注:本节应验与林前2:9;罗15:21.福音乃由神赐予,而且启示历代隐藏的奥秘)。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注:本节应验于约12:37-38;罗10:16.指传福音工作之艰巨,难以使人相信)。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幼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注:本节不分应验于约8:48-49,9:24;太12:24,20:18-19)。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注:本句应验于太8:14-17。本句按原文可译作:‘我们的病患,他背负;我们的悲哀,他担当。’);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注:主耶稣所受的苦难,一是为我们的罪孽,二是为我们的疼痛。不可忽略主救恩的两方面,即救灵与救肉。参考:路9:1-2、6、11,10:9;徒4:29-30)。我们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牢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注:本节应验于太26:63,27:12-13)。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注:即受到不公平的审判之意。参考:太27:3-4;路23:1-25);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百姓的罪过呢?(注:7、8即节,被引用于徒8:32-33)他虽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注:本句被引用于彼前2:22),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注:埋葬时受到罪犯同样的待遇,却被葬在财主的坟墓。太27:57-60)。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注:即蒙拯救的人众多),并且延长年日(注:指救恩连绵昌盛);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注:即救恩开展畅通)。他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注:指主耶稣)得成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分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掠物(注:形容如胜利者互相同分掠物而夸胜。参考:弗4:7-12);因为他将生命以至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注:本句应验于路22:37;可15:27-28);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注:本句应验于路23:34;有应验于现在仍在天上作大祭司为我们代求,来7:25)。”
上述的真理,扼要的说,就是如下面的经文: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注:‘强夺的’译为‘应当把持不舍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神。”(腓2:6-11)。
最后,企望我们非但要感谢、赞美主耶稣的救恩,而且要以与主同受苦难为喜乐。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要在我肉体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1:24)。
“所以耶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注:耶路撒冷城外,各各他山上)受苦。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注:以色列人的营外,比喻离开犹太教)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注:当时的犹太人的信徒,因此得到同族的攻击与凌辱。如今我们也应摆脱环境与传统的压迫而就主走。)”(来13:12-13)。
叁、约翰福音的独一神
一、道
1. “道”(约一1:1-4;启19:13)。
2. “道成肉身”(约1:14)。
3. “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18)。
二、父子合一
1.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3:13)。
2. “我与父原为一”“I and the Father are one.”(RSU、NIV)(约10:30)
3. “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约10:38)。
4.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14:11)。
三、我是自有永有的
1. “我是自有永有的”(出3:14)“I AM WHO I AM”(RSV、NIV);“I AM THAT I AM”(KJV)。“那自有的”“I AM”(RSV、NIV、KJV)。
2. “我是”(约8:24)“I AM”(KJV)。
3. “我是”(约8:28)“I AM”(KJV)。
4. “就有了我”(约8:58)“I AM”(KJV)。
5. “我是”(约13:19)“I AM”(KJV)。
耶稣与自有永有的是同一位神。
四、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
1. “腓力对他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么?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看呢?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么?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作的事信我。”(约14:8:11)
2. “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因为父是必我打的”(约14:28)。
3. “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约16:7)。
4. “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约16:28)。
5. 主的祷告(约12:27-38)。
6. 主的祷告(约17:1-26)。
参考:提前2:5“那时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原文无“降世”,亦无定冠词“(the)man Christ Jesus.”(KJV)。
五、人子的审判
1. “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约5:22)。
2. “并且应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约5:27)。
3. 末日的审判(约5:28-29)。
4. 人子(约5:27)“(the)Son of man ”(KJV)原文没有定冠词,但别处“人子”(基督)又定冠词,英文作“the Son of man”。
5. “好像人子”(启1:13)“I like a son of man”(KJV)原文没有定冠词,指基督(启1:12-20)。“好像人子”是从“但7:13-14”之预言而来。
6. “好像人子”(启14:14)“I like a son of man”(NIV)原文没有定冠词。
7. “像人子”(但7:13-14)“I like a son of man”(RSV、NIV)。
参考:徒17:31“人”指基督,他要“按公义审判天下”。
参考:“人子”指基督:“太8:20”等九十余次。此外,“人子”也指一般世人:可3:28“世人”“the sons of men”(RSV);弗3:5“人”“the sons of men”(RSV);结2:1“人子”“son of man”(RSV)等在“以西结书”中使用八十次以上。
参考:主耶稣被称为“人子”,有两种意义;一则表明他是弥赛亚(基督);一则表明他是具备人性的真人。换言之,他是为拯救世人而成为世人的样式来到这世界,而且将来要审判世人的也是他。
参考:“来5:1-6”大祭司的资格:第一条件是从人间挑选。基督成为肉身之理由在此。第二条件是蒙神所召,像亚伦一样。基督亦然作大祭司,5-6节即其说明
六、奉主的名祷告
1. 向主祷告(约14:13-14)。
2. 向父祷告(约15:16)。
3. 向主祷告和向父祷告,意思相同(约16:23-29)。主是先用比喻的(约16:25、29);保罗说:耶稣替我们祈求(罗8:34),希伯来书也说:耶稣替他们祈求(来7:25)。参考:林前15:24-28;但7:13-14.
我们相信独一神论而非三位一体论的。
保罗自己说:“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不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注:“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谜”),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13:8-12)。
七、父、子、圣灵合一
耶稣和天父藉着圣灵到门徒这里来(约14:16-23)。“我们”指父子。
参考:约一3:24神和圣灵合一。
参考:太28:19主耶稣嘱咐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单数)施洗;但门徒却奉主耶稣的名施洗(徒2:38,8:16,10:48,19:5),因门徒从相信独一的神。
八、父、子、信徒合一
1. 耶稣为自己的祷告(约17:1-5);耶稣为门徒们的祷告(约17:6-19);耶稣为历代教会的祷告(约17:20-26)。
2. 耶稣将父的名显明(约17:6)。
3. 耶稣的名保守使徒们,叫他们合而为一,也护卫他们(约17:11-12)。耶稣的名即父的名,英文作“the name which thou gast given me”(RSV)。即“因所赐给我的名”。
4. “使他们(历代教会)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约17:21-23)。
5. 耶稣将父的名指示门徒,还要指示(约17:26)。
参考:教会因耶稣的名而合一,他是教会之首(西1:15-18;林前1:10-17;弗2:14、16-18;腓2:9-11)。
九、神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约20:28)。
参考:耶稣诞生的预言:
赛7:14;太1:23中“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
赛9:6-7“他名称为……永在的父……”。
参考:旧约圣经赛40:3-5中“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新约圣经中引用为“预备主的道”(太3:3;可1:2-3;路3:4-6)或“修直主的道路”(约1:23)。旧约圣经的耶和华,在新约圣经指主耶稣。
参考:旧约圣经珥2:28-32中“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在新约圣经中引用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徒2:16-21;罗10:13)。耶和华的名指主耶稣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