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耶稣与圣徒同站在锡安山(启十四章一至五节)
过去十二、三章,叙述真教会受了魔鬼的迫害极其惨重,这就是在大患难期间,看教会在旷野所受的最大试炼;凡遵守神的话,信心坚固而能忍耐到底的,必有神的保护,得以渡过这大试炼,得胜到完全的地步。好象约伯受试后更加完全,可为受试者的榜样。
本章一至五节的情形,就是描写从大患难中出来的圣民,已做成得救的工夫,圣徒已属灵化了,不再有属世的思虑,将全心奉献于神,成为祭司,昼夜在神殿,歌颂赞美真的的鸿恩,而得真神的保护。此后将要倾下神烈怒的七灾,可在祂的翅膀下受保护,灾害不及他们的身上了。参看启示录七章九至十七节。
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祂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祂的名,和祂父的名,写在额上(一节)。
这节是约翰在异象中看的状况,是在灵里看的,不是实在的情形,是象征的意义。
「见羔羊站在锡安山」羔羊是象征耶稣为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一29;启五6)。前章约翰在异象中所看见的是野兽,形状极其可怕,圣徒都受过牠的迫害。然在本章所看的是羔羊站在鍻安山,心里何等的安慰呢?因为羔羊站在锡安的盘石上稳固不动。鍻安山是指耶路撒冷,敬拜真神的地方,或译为郇山。圣经中多处提到这山,如诗篇说:「因为耶和华拣选了锡安,愿意当作自己的居所。」(诗一百三十二13);又说:「鍻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神在其宫中自显为避虽所。」(诗四十八2、5)。这鍻安山不是指地上的锡安山,就是天上的新耶路撒冷,指现在属灵的真教会说的。故羔羊站在锡安山,就是有耶稣的圣灵同在的真教会。如经上说:「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的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来十二22、23)。从这经句看来,我们现在就是来到锡安山,这锡安山也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
「同祂有十四万四千人」这十四万四千人,在原文是一百四十四千人,就是前受印记的以色列十二支派,各支派有十二千,十二乘十二,共为一百四十四千人。十二的数目是表多数或完全的数目,十二乘十二是制极多的人数,为象征的数目,不是实数的。换句话说,同羔羊在锡安山的圣徒极其多数之意。这些人曾受印记为属灵的以色列人,就是现在有圣灵同在的圣徒,在属灵的教会,如同属灵的锡安山一般。
「都有祂的名,和祂父的名,写在额上。」祂是指羔羊,羔羊的名就是耶稣,有了耶稣的名,便有父的名。耶稣说:「我与父原为一」;又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故有了耶稣的名,同时也有公的名了(约十30;十四9、10)。耶鲊的名就是父的名,所以耶稣说:「我奉我父的名来……」(约五43;出二十三21)。这些人已经受过野兽性国家的迫害,在真道上忍耐得住,就是得胜的人,已完成基督的身体,有基督的性质,在他们的额上分明是属基督的。经上说:「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启三12)。额上是表明显可见的地方,这十四万四千人,都是明显归属耶稣的名下,自从受印记之后,复经大患难而得胜了的圣徒,纔能表现着羔羊的名和祂父的名,可说是名符其实了。
或有说这锡安山是指地上实在的,在千禧年国的时代,要在这锡安山建立圣城,基督要在这城为王治理天下,十四万四千人是犹太人中特选的,要与基督一同任王千年的。
有的说,这十四万四千人,乃是向来操守贞洁,为天国事不娶妻的圣徒,如童贞女不沾污秽的。但经上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来十二4),神造男女配合为夫妻,岂是犯罪不洁吗?(可十6─9)。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并且我所听见的好象弹琴的所弹的琴声(二节)。
「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这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是表洱势浩大,极多人聚集而发出大群众的声音。这声音是从属灵的教会里发出来的。约翰在灵里听见这种大声音,虽是声势浩大,像众水流落的声音,也像大雷的声音。并且这些群众的声音,好象弹琴的琴声,这种大声音,又如弹琴的好音,就像那些十四万四千的大群众,歌颂赞美神的大声音;也是得胜的圣徒,在心灵上发出的心琴之声,并且描写着这些群众在教会里欢乐的情景了(启十九6、7)。
他们在宝座前,并在四活物和众长老前唱歌,彷佛是新歌。除了从地上买来的那十四万四千人以外,没有人能学这歌(三节)。
「他们」是指十四万四千人在神前,并四活物和众老面前,同声赞美歌颂的。他们所唱的如同新歌。经上说:「他们唱新歌说,你配得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赏王权。我又看见,且听见,宝座与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能、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启五9─12)。
故这新歌除了从地上买来的那十四万四千人,有经验着神恩的浩大,世人是不能学这歌,因这歌不是属世的歌曲,可以随便学习的。这新歌是被救赎的人,从恩而生的属灵人,从他们的心灵上自然发出的属灵的新歌,任何人都不能学习的(林前二14、15)。
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羔羊无论往那里去,他们都跟随祂。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神和羔羊(四节)。
「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金陵神学院函授科译:「这些人就是那没有犯过奸淫的,清洁如童身。」;又卫毛斯英译:「这些人不以女沾污自己,他们是纯洁如童女。」这经句于解经家尚在议论纷纷不能不致。或照文字解为不沾染妇人,是独身生活的人,如天主教的神父,都是独身没有结婚的。那十四万四千人都是独身,未曾以妇女污秽身体的;有的指为不犯奸淫的等等。
据我的意见,结婚不是犯罪;经上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又说:「但要免淫乱的事,因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林前七2)。关于独身或不独身,都是凭着那人的恩赐,出于本人的愿意,都不能勉强的。
故这经句的真意,是以妇女为象征的,以拜偶像和顺从世俗,视为与犯奸淫同等的罪污,或从邪教去崇拜各种偶像,均像沾染妇女如同犯奸淫的。「他们原是童身」在原文是「他们是童女」,如保罗说:「要把你们如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约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计诈惑了夏娃一样。」(林后十一2、3),以这经句可以道破未曾沾染妇女的真意,是在持守圣洁了(参看:雅一27;林后六17)。
「羔羊无论往那里去,他们都跟随祂。」以灵意解之,就是顺从圣灵的引导,跟随耶稣的足迹而行,当舍去一切的世福,无论什么困难都要跟从祂去。经上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们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太十37、38;十六24;彼前二21),那些群众都是跟随主耶稣的榜样而行,经过许多苦难而达到现的地步了。
有人解释这经句说,跟随耶稣到伯利恒而得重生(太二1);到拿撒勒而在主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路二40、52;彼后三18);到客西马尼学了祷告(太二十六36─45);到各各他地将旧人与主同钉十字架;到坟墓里与主一同埋葬,与主一同复活得了新生命(太二十七33─35、59、60;二十八6;罗六3─8)。
故要靠主跟随祂得胜有余,最后复活变化升天,进入荣耀里,永远与主同在。于是无论贫富、忧乐、顺逆、穷通,都应遵守祂的命令,跟随祂的足迹而行。
「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神和羔羊。」那些人是从世界上人类中买来的,分明这十四万四千人,不是限定为以色列人,是从世人以基督的血买来的(启五9)。如保罗说:「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林前六20),就是以尊荣基督之体换来的。这些人是作初热的果子,要献给神和基督的。
或说这些人是先被提的人,作初热的果子(林前十五20),后来还有许多人要归主的。但基督先复活为初熟的果子,是表后来将有许多人要复活的。在这里不是指为复活的初熟之果子,乃是指圣洁了,为神悦纳的果子。如保罗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罗十二1);又如雅各说:「祂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祂所造的万物中,好象初熟的果子。」(雅一18)。故这初熟的果子,就是成圣了的要献给神,全为神和基督而活着,以全身奉献于神的果子,是神从世上选拔出来的佳品,为神所悦纳的。这十四万四千人,是表全数圣洁的人,就是全得救的圣徒,不是指一部分先为神所悦纳的。
在他们口中察不出谎言来,他们是没有瑕疵的(五节)。
那些群众既是成圣的人,就在他们口中查不出有说谎言的事,因为心诚意真没有邪念。因为说谎的人是属魔鬼,心里没有真理使然。如经上说:「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八44)。凡说谎之人,是不认耶稣为基督旳,不认父与子的,就是敌基督的。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壹二22、23)。
「他们是没有瑕疵的。」从这句话可以表明那些人,是到了完全圣洁的地步了。就是预备整齐等徒赴婚筵的时候,是到了完全无可指责的资格,就是完成得救的工夫,引到基督面前的。经上说:「祂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指责,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西一22;犹24);又说:「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沾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五26、27)。
二、末期的四件大宣告(启十四章六至八节)
这四件大宣告,是世界将要结局之时,行将倾下烈怒的大灾祸之前,用神兹悲之心,特别宣告于世人的。就是警告世人要接受救恩为最后的机会,并宣告巴比伦将倒坏了,可免恋恋于世福。现在审判的时候已到,拜兽和兽像的刑罚,其苦痛是无穷尽的。而圣徒在主里死了的是有福了,因息了他们的劳苦。这些事都是达到最后的阶段,人类终局已迫在眉睫了。神的大怒七碗灾祸,像原子俓弹一齐掷下来,一天之内将要被烧尽了(启十八8)。
我又看见另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六节)。
「天使飞在空中」这一位的天使,是代表在这时期传福音给世人的神的仆役,就是传福音的使者,不是天使来传的;如主耶稣遣使者,晓谕祂的仆人约翰。约翰是末期传道者的代表,所以在这时候的传道人是有神的灵同在,是为神的仆人,受神所差派的使者;如说写信给七教会的使者,原文也是用同字。在翻译的人有时翻译作天使或使者,其意是相同的(参看太十一10;雅二25)。又在别的地方,有以这使者译为天使,就是在天上神的使者,如:可一13;路一11;徒五19。这里的一位天使,是与八章十三节,一个鹰飞在空中的意义相同。「鹰」字英钦定译为天使,日本永井译,文理译均同。这是指末期的传道者说的,是神藉祂的仆人作传福音的工作。为何在这时期,以天使飞在空中,作警告或传福音之用呢?因为在这末期有发明无线电播音机,可用为播福音。虽现在福音书类,有翻为各种族的言语,对于各种文字殆已普遍;但只限于能识字的人,始得念诵,还不如以各种言语,由播音机广布于全世界较能普遍。神为使世界全人类都可听到福音或儆告,特地使人发明了这无线电的播音机,预备可由空中广播,使世界上的全人类都能听得到了。
「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这就昃要传出永远的福音于世界上全人类的。永远的福音,是指福音是永远性的,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是神救赎的消息凡信的人都能得永远的生命。「永远」两字是说明福音的性质,如神的福音、恩惠的福音、天国的福音等,都是说明福音的性质,不是有另外一种福音的。保罗说:「无论是我,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一8、9)。因为当时有些人搅扰他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故保罗说出这严重的警告。
我们思索这节的经句,实在含意深长,因为在再前的福音,是最后宣告的性质,更使万民在公义的审判之下,都没有可异议的。故主耶稣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纔来到。」(太二十四14);在这时候由无线电广播福音,天边海角都可以普及,在这见证完了之时,主耶稣就快要来了。
他大声说:「应当敬畏神,将荣耀归给祂,因祂施行审判的时候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和众水泉源的。」(七节)。
这节是说明所传的福音的内容,因属世的教会所传的福音,是人造的福音,适应于社会的福音,不是真的福音。为传纯正的福音,必要神选派的传道者,如使徒时代的传福音,都是由耶稣亲自选派的;在那时代传出的福音,炳如日月,记载于使徒行传昭示我们。在这末期的传道也应由神所选派,有神同工为证。如启十一3说,我要使我那两个见证人,穿著毛衣,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这两个见证人就是代表这时候的传道者,要受苦传道在这大患难的期间中。但有圣灵充满着,权柄能力也随着他们,故能作出惊人的大工作。
兹将本节的内容分析于下:
1.应当敬畏神。神是宇宙的主宰,人是由祂所创造的,理当敬畏祂,因我们靠着祂而活,生死都在祂的权下,敬畏祂是人类当然的义务。
2.将荣耀归给祂。神造人本为祂的荣耀,世人不归荣耀给祂,反倒归荣给魔鬼;人靠神恩而活,不思感恩,反倒向偶像叩头感谢,这是世界人获罪于神;故当将一切荣耀归给祂(赛四十二8)。
3.因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人类结局之时,主耶稣要来行公义的审判,现在已经到了。「时候」在原文是点钟,就是像点钟那样极其迫近了。倘不接受真理,应受审判处刑,绝不能逃脱的(彼前四17、18)。
4.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和众水泉源的。神是创造天地海物,和众水泉源的神,理应尊敬这造物主;但是在这时候,世人为世福的缘故,大多去敬拜兽和兽像,不归荣耀于神。难怪神要将烈怒的七碗灾祸,尽倾于世上了(启四11;尼九6)。
以上的四项目的是福音的要点,特地在这时候传给住在地上的人,促其悔改,如最后的通牒,向世人大呼而特呼的。也是神慈爱的呼声,倘失此机,即后悔莫及了。
又有第二位天使,接着说,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八节)。
「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万民是指世界全人类说的。邪淫大怒之酒,可分二意,就是邪淫的酒和主大怒的酒。换句话说,就是因邪淫而犯主怒的酒。邪淫是罪恶,大怒是神的刑罚。因为世界上充满着左道异端的邪教,不认识神而去拜偶像,淫乱作恶;听邪道如喝淫乱的酒,必起颠狂东倒西歪(耶二十五15、15),弄到今日世上罪恶贯满,必喝神烈怒的酒之时候到了。如经上说:「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来对我说,有一位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所要受的刑罚指给你看。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启十七1、2);可见喝神大怒的酒,就是十六章的七碗大灾祸了。
「巴比伦」是昔日迦勒底国的大城市,名闻于世界为当时世上最奢华的城市,也是淫乱邪恶最贯满的城市,就是罪恶滔天,敌神的国家。而后神为惩罚该国,耸动北方玛代巴西来攻灭,成为荒场的。
这里的巴比伦,是象征的意义,喻这世界也像巴比伦淫乱邪恶,罪恶贯盈,必要喝神大怒的酒,就是七碗烈怒的灾祸。这是神要惩罚罪恶的世界,故此后代表世界文化的中心之城市,也是代表世界罪恶贯满的地方,必先受其惩罚了。这节是预先向巴比伦似的世界所发出的警告,因毁灭的时候已到了。关于巴比伦的事,以后在十七、八章再详论。
三、论拜兽的刑罚(启十四章九至十一节)
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九、十节)。
本节是继前续发的第三警告,第一警告是传出永远的福音,招人悔改敬畏真神。第二警告是巴比伦大城似的邪恶淫乱的世代,行将倾倒了。第二的警告就是拜兽的刑罚。
关于九节所说拜兽等事,经在十三章详细说过,在此无须重复,请参照。
第十节是对于第九节所犯的人之处刑方法,罪责已决定无可推诿了。在此先警告拜兽者所要受审判极其严重,预先叫世人知道,予以悔改的机会,若到了时候迫近,已无悔改的余地了。
「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那些拜兽的人,过去是喝邪淫的酒,故将来也必喝神大怒的酒,大怒的酒是末后的七碗烈怒的灾祸,已迫在眼前了。
「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这酒在神的忿怒的杯中,没有搀杂其它带着怜悯的恩惠,就是单纯的烈怒,再没有同情的余地了。
神大怒的酒纯一不杂,和神忿怒的杯,在诗篇上也曾提及这事;经上说:「耶和华手里有杯,其中有酒起沫。杯内满了搀杂的酒,祂倒出来,地上的恶人必都喝这酒的渣滓,而且喝尽。」(诗七十五8)。过去神虽有降灾于人,每次都有带着怜悯恩慈,然在这末期,神烈怒的酒杯,是最后的单纯烈怒,如倒七碗的大怒,直到七灾降完(启十五7、8)。因为世人患难期中,也是放纵私欲无恶不作,只喝巴比伦淫乱的酒,纟毫都没有悔改,理应喝尽神义怒的酒杯,才是公义的审判(参看:赛五十一17;耶二十五15、17)。
「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曾由天使以大声音宣布说,先要喝神大怒的酒杯,是指大患难期中,在世上所遭受的灾祸。本处所说的是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是指将来于灵界上所受的痛苦。就是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这是象征着肉身受硫磺火烧那样的痛苦,来描写拜兽的人,将来灵魂所要受的苦痛的状况。
「火与硫磺」是指在硫磺火中极其苦痛难堪;昔日所多玛被焚毁,也是以火和硫磺来烧灭的。经上说:「当时耶稣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创十九24、25;路七29、30;赛三十33;启十九20)。这些痛苦都是指在最后毁灭之时,拜兽和像兽并其它属兽的人,所要受的严重的刑罚。
他们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他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十一节)。
这节是接续前节的,指那些受刑罚的,其痛苦的状态,如烟往上冒,继续不断,直到永远。故那些拜兽像并受他名之印记的人,昼夜均不得安息。世人大多以为死后没有知觉,生前可尽量享福,殊不知死后要受公义的审判,作恶的和敌神的所要受的痛苦,实令人可怕的(参看:启二十10;十九3;赛三十四9、10;诗十一6;路十六23、24;太二十五41)。
四、圣徒的忍耐和福气(十四章十二至十三节)
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神的诫命,和耶稣真道的。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十二、十三节)。
上述两节是论拜兽的人,将要喝神烈怒的酒,死后并要受永远的痛苦。这两节是论信徒在大患难中的忍耐,能够继续持守神的诚命,和耶稣的真道。真道两字在原文是信仰,日英译和新译的圣经均译为信仰的。
「圣徒的忍耐就在此」这句话在十三章十节所论圣徒的忍耐,也是同样的意思。就是在大患难中,魔鬼的化身的兽性的国家,正在逞凶迫害圣徒之时,小信的必难保守信仰,信心坚居的圣徒难免受其残害,故说圣徒的忍耐就是在此时可得看见了。
「他们是守神的诫命」神的诫命是指神一切的诫命,不限于十条诫命,是包括神一切的命令,都能守住着。
「耶稣的真道」守耶稣的真道,原意是继续抾守对耶稣的信仰,就是在大患难中,能够持守到底,虽在遭受迫害残杀之中,不因此发生信仰上的动摇。固守神的诫命和耶稣的信仰,这两件是得救的基础,虽至于死,也不爱惜生命,才能称为真圣徒的(启十二11)。主耶稣曾论末期的事说:「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纔渐渐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二十四12、13);因为这时的大灾难是空前绝后的,故主耶稣说:「若不减少那日子(大患难的期间),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太二十四21、22)。因为大患难期中,是野兽性国家操权之时,信心坚居的圣徒不愿屈膝于兽和兽像,掌权的兽性国家,必不容其存在,立刻被杀害,故说忍耐就是在这时了。这些事是豫先儆告圣徒,提示这重要的时期,特别要忍耐到底的。
「你要写下,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这是约翰听见从天上来的声音说的话。从这句圣语看来,在这时候为道殉身的圣徒必定很多。故在这十五节中特为提示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是有福了。在主里面是指有主的圣灵同在的人,能够守道到底,这种人无论是殉道与病死都是有福了。因为这死后有福的事是圣徒最后的盼望,为提醒圣徒于此时不要怕死而去服从兽的。「从今以后」特指这大患难期中,不是指古昔的圣徒也在内的。因这时候圣徒中寿终正寝的极其少数,如使徒中安然而死的极少。故这句圣语极其重要,有带着祝福的话来安慰的。本书上有记载带着祝福的圣句共有七次,本节以外还有六次如下:
今这书上的豫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启一3)。
看哪,我来像贼一样,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见他羞耻的有福了
(启十六15)。
天使吩咐我说,你要写上,凡被请赴羔羊的婚筵的有福了(启十九9)。
在头一次复活的有福了(启二十6)
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启二十二7)。
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启二十二14)。
在马太于章中,耶稣在山上论福的事,是教训人得福的方法,本书所论是结果的得福。
「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这句是接续上句的,不但能得福,也是息了自己在大患难中的劳苦,免再受和种的痛苦,在主里死了的人是归入于主安然可得福气。经上说,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号哭、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二十一4;林前十五58)。
「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这是指着圣徒为主所作的圣工,其效果随着他们,他们的善果也归在他们账上,不为他人所夺去的。圣徒在大患难中,拚命为主所作圣工的效果,必得公义的冠冕。保罗说:「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提后四6─8)。
凡人在今世所作的工,惟独有合神旨意之善工,其果效纔能随着他到天上去,有神公义的报赏。故世人所图谋的财产、事业、名誉等,都是属世的,不能于来生有效果的。因为人是神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也是神以重价赎出来的,应在我们的身上荣耀神,纔算是合神的旨意(赛四十三7;林前六20)。
五、末日收割的情形(十四章十四至二十节)
我又观看,见有一片白云,云上坐着一位好象人子,头上戴着金冠冕,手里拿着快鎌刀(十四节)。
「我又观看」这句话,是约翰在异象中,看到末日收割的情形,就是神公义的审判。
「云上坐着一位好象人子」人子是指耶稣,坐云是表荣耀,因基督再临是荣耀的显现,就是驾云而来的(启一7、13;但七13;太二十四20)。
「头上戴着金冠冕」冠冕是表为王的冠冕,就是人子为天国的王,带着审判的权柄,有荣耀的冠冕,表明这人子的资格(约五27)。
「手里拿着快鎌刀」指人子掌握收割的大权,于末日再临时,要分别善恶的。经上说:「当人子在祂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象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太二十五31、32)。
「快鎌刀」表收割时候的利器,迅速可得收完(可四29;太十二38─43)。
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那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鎌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十五节)。
「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在前数节所提的天使以外,另有一位天使是从殿中出来,这殿与十一章十九节所说的天上的神殿相同。表明是天上的神殿开了,从那里发出来的神意,传给那坐在云上的人子,以大声音说,是表声势浩大,严重的情形,从此要继续出现,由人子执行其权柄的。
「伸出你的鎌刀来收割」收割的时候,就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太十二39)。是表明神收割的时候已到了,收割之权已交给人子,就是主耶稣了(约五22),圣徒经过大患难之后,主就要来开始审判了。
「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这庄稼熟透,就是到了末期的时候,善恶两种都长成,易于分别之时,才作收割之工(太十三30)。
经上说:「万民都当兴起,上到约沙法谷,因为我必坐在那里,审判四围的列国。开鎌罢,因为庄稼熟透了。践踏罢,因为酒醡满了,酒池盈溢,他们的罪恶甚大。」,(珥三12、13);所以末期的收割,就是善恶的审判,均到了成熟的程度,纔是收割的时候到了(约四35)。就是:
圣徒到了没有瑕疵的,如新妇妆饰整齐,豫备好了(启十四4、5;十九7;二十一2)。
世上的罪恶到了满盈(启十八5;珥三13)。
那坐在云上的,就把鎌刀扔在地上,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十六节)。
那坐在云上的,就是人子耶稣, 把收割的权柄交给地上的众仆人,就是末期的传道者,也就是经上所说收割的人是天使(太十三39、41;九37、38)。
「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这时候地上的庄稼,就是在大患难中,经磨炼而完成的圣徒,就是本章一节至五节所记的,圣徒到了没有瑕疵的地步,可蒙神收割的时候到了,故被收割了。就是被神所接受,基督再临是为着接收圣徒(帖前四17;可四29)。
又有一位天使从天上的殿中出来,他也拿着快鎌刀(十七节)。
这位天使也是由神那里出来,就是奉神的命令而来的,把握着收割的权柄。这殿与十五节所说的也是相同。
又有一位天使从祭坛中出来,是有权管柄火的,向拿着快鎌刀的大声喊着说:「伸出快鎌刀来收取地上葡萄树的果子,因为葡萄熟透了。」(十八节)。
这里的祭坛是燔祭坛,也为审判罪恶之坛,本书曾在六章九节至十二节,有祭坛下的灵魂哀求伸冤的大声音,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在这时候就畏以公义来审判,给他们伸冤了。
「管火」表明以烈火审判的权柄,就是极严厉的审判(来十27)。
「伸出快鎌刀来收取地上葡萄树的果子,因为葡萄熟透了。」本节的天使,是与十五节的天使出处不同,前者由殿出来,后者由祭坛出来,前者是表明收割善人,后者是收割恶人。同是熟透了,其熟透也是不同,前者是圣徒完全成圣;后者是指恶人罪恶贯满的。这里所说的葡萄,是野葡萄,不是神所指望的葡萄,所结的果子不合神意的(赛五4、5)。
那天使就把鎌刀扔在地上,收取了地上的葡萄,丢在神忿怒的大酒醡中(十九节)。
神的忿怒就是倾下七碗烈怒之时,是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是在实行踹全能神烈怒的酒醡(启十九15)。经上说:「我独自踹酒醡,……我发怒将他们践踏,他们的血溅在我衣服上,……因为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赛六十三3、4;参搅:太十二41、42)。
那酒醡踹在城外,就有血从酒醡里流出来,高到马的嚼环,远有一千六百司他狄(二十节)。
「那酒醡踹在城外」城外是指神的城市之外;表明受灾祸的是在城外。神民是在神的城内,即在真教会里的人不会受其害。
「有血从酒醡里流出来,高到马的嚼环,远有一千六百司他狄。」司他狄约等于三华里,日译为一千六百町。高到马的嚼环,远有一千六百司他狄,都是象征大规模的杀人,流血遍满全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