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告巴比伦的倾倒(启十八章一至三节)
此后,我看见另有一位有大权柄的天使从天降下,地就因他的荣耀发光(一节)。
这一节至三节,可为本章的小引。「此后」指上章所说的事之后继续而言的;前章是以巴比伦象征为淫妇,本章是直接说巴比伦大城,倾倒的原因和结果。
「我看见另有一位有大权柄的天使从天降下。」这是约翰看见前章的天使以外,另看见有一天大权柄的天使,是在同一异象中看见的。这位有大权柄的天使是谁呢?就是掌握着大权的主耶稣。因本书中曾经两次称主耶稣为天使,如经上说:「另有一位天使拿着香炉,来站在香坛旁边,有许多香赐给他,要和众圣徒的祈祷一同献在宝座前的金坛上。」(启八3)。这天使是表基督为祭司长,代受苦难的圣徒祈祷的。又说:「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降下,披着云彩,头上有虹,脸面像日头,两脚像火柱。」(启十1)。这位大力的天使,从他的威荣看来,便知是主耶稣要来践约的。故本节遻有大权柄的天使,就是指主耶稣要来施行公义的审判,赏善罚恶之时,非有大权怎能做得到呢?这位天使是从神那里降临而来的。
「地就因他的荣耀发光」因这位天使是荣耀的神,故地因此而发光的。如以西结说:「地就因祂的荣耀发光。」(结四十三2)。从他的荣耀发光看来,也可证明这位大权的天使就是主耶稣,因为行审判的权是交在人子之手(约五22、27)。
他大声喊着说:「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二节)。
「他大声喊着说」是以威严而声势浩大的口气,就是以威严的态度宣告的。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这句话在本书十四章八节,曾有预告了。然在这时候,是宣告执行刑罚的判语。前章是以巴比伦大城象征为淫妇,论告她的罪状,该受刑罚的报应,本章是宣告执行刑罚的。
「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这是说似巴比伦大城的地上,已变成了鬼魔所居的地方,就是成为各种污秽邪灵的巢窟了。
「巢穴」原文是牢狱,与彼前三19的监狱是同字。就是说地上变成了属魔鬼的掌权,似污秽邪灵遍行的牢狱,已不是圣徒久居的地方了。神创造世界,原为其子民的乐园,人因受恶魔的诱惑而陷罪,罪恶蔓延竟成为恶魔的住处了。神早已知道这事,故为圣徒特别预备属灵的家乡在天上,得以脱离恶魔的辖制(参看:来十一13─16;约壹五19)。因为不信耶稣为救主的,是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林后四4)。世上大多是被邪灵的迷惑,竟成了多神教的淫妇了(参看:林后十一2、3;林前十20、21)。
巴比伦是迦勒底国的京城,本是邪恶淫乱,拜偶像,奢华宴乐,物产丰盛,罪恶的城市。又是迫害神民的国家,骄傲自居,眼中无神的。
本章的灵意,早在巴比伦未倾覆之前,先知以赛亚、耶利米,曾经先后有豫言过,指那时的巴比伦,必像神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而今用这巴比伦来象征末期淫乱邪恶的世代,由现代都市的状况,可得表现出来。故现今的世代,已变成像巴比伦的状态了。世人在神前如没有深刻的反省,这恶世代必不长久,终被神所倾倒了(参看:赛十三19;二十一9;耶五十一8;启十六17─21)。
因为列国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倾倒了,地上的君王与他行淫,地上的客商因她奢华太过,就发了财(三节)。
本节是论巴比伦被倾覆的原因,大约可分为三项,就是:
「列国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倾倒了」列国是指世界各国,可见巴比伦是关系全世界,不只限于背道的基督教,是包括世界一切背神作恶的在内。因为世界万民,都喝了她淫乱的酒而倾倒了,就是说世人如被巴比伦邪恶淫乱的酒醉倒了。倾倒有古卷为喝醉之意;换句话说,世界为左道异端的邪说所迷惑,心灵为之败坏,邪恶已普遍于世上了。
「地上的君王与他行淫」地上的君王是指世上有权势的人,也仿效这巴比伦的淫乱,就是沾染着这恶俗,与巴比伦同污了。
「地上的客商因她奢华太过就发了财」客商是指地上尊贵的人(启十八23;赛二十三8),就是世上的富绅,资本阶级的人。因世上的奢华,需要各种奢侈品和日用品,以及建设用诸物料等等,为制造和买卖致富的很多。以上三件是造成世上罪恶的重大原因。换言之,就是邪道普遍于世,深入人心,迷乱天良,趋向享乐,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都是随从情欲贪爱世界,心性败坏如喝迷酒沉醉了的。且世上有权势的和尊贵的人,也都是乘机耶利,造成社会的恶俗所致的(参看:提后三1─8;四3、4。)
二、警告神民要离开巴比伦城,免得同罪受灾(启十八章四至五节)
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四节)。
我是指约翰又继续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我的民哪」这句话,明显是主耶稣向祂的子民呼叫的慈爱之声音。因为在这个时候,是大患难最末时,主向属祂的子民,尚贪恋世福,不能脱离世俗而再发出的警告。
或说,这呼声是对旧约的以色列选民说的,因为在这末时,新约的圣徒,在大患难前已被提上天,地上仅留未反悔的旧约时代之选民而已,这种解释是错的。自旧约时代转入新约时代,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尤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加三27─29;弗三6)。况且圣徒在末期是要经过大患难出来的(启七14);若说新约的圣徒,不必经过大患难,那末这启示录为谁写的呢?这启示录岂不是为末期的圣徒,预先警告在末期必经的途程,和指示神的经纶,必要快成就的事,以坚居圣徒的信心,预备在最后拚命打个胜战的。
「你们要从那城出来」这话是神呼叫圣徒,要从那巴比伦大城似的罪恶世界出来。因为圣徒本不是属这世界,故不要效法这个世界,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应作超世的保守圣洁,为属灵的生活(罗十二2)。虽是时期迫近,然因许多信徒,尚在世中生活的。
如耶稣为门徒祷告说:「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或作脱离罪恶)。」(约十七14、15;约壹三15─17)。
关于要从巴比伦城出来的事,旧约先知曾有豫言过说:「你们离开罢,离开罢,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你们扛抬耶和华器皿的人哪,务要自洁。」(赛五十二11;四十八20)。先知耶米利也预言说:「我民哪,你们要从巴比伦逃走,从迦勒底人之地出去。」(耶五十8)。撒迦利亚先知也说:「耶和华说,我从前分散你们在天的四方,现在你们要从北方之地逃回,这是耶和华说的,与巴比伦同住的锡安民哪,应当逃脱。」(亚二6、7)。这些预言,不独预言那时的巴比伦城神要毁灭,同时也是预言末时,变成与巴比伦城同性质的现世代,神也必施以报应。促圣徒的心要离开这罪恶的世代,作超高属灵的生活,才是本节的灵意。灵程较高的保罗,也曾劝圣徒须要区别这恶世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林后六14─18)。
「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这话是接续前句说的,倘使圣徒的心不离开这恶世代,仍旧贪恋世福,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了(雅四4)。先知耶米利说:「你们要从巴比伦中逃奔,各救自己的性命,不要陷在他的罪孽中,一同灭亡,因为这是耶和华报应的时候,他必向巴比伦施行报应。」(耶五十一6);又如耶稣说:「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约八24);照样我们若不听神的警告,心不离开恶世,必与世一同有罪同受灾殃。如罗得住在罪恶的所多玛城,神叫他离开,他因恋恋不舍,故天使拉他出所多玛城后,火便烧灭那城,这是作我们的鉴戒。
因她罪恶淫天,她的不义神已经想起来(五节)。
这节是指责巴比伦的不义,罪恶已贯满达到天上,神已忍无可忍的时候,施行报应的时候到了,绝对不能逃脱其罪刑了(耶五十一9)。
三、论巴比伦当受的报应(启十八章六至八节)
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按她所行的加倍的报应她,因她调酒的杯,加倍的调给她喝(六节)。
前回已论过巴比伦的罪恶滔天,神要惩罚的时候到了。本节是论量刑的方法,就是以公义的审判,来决定巴比伦的罪刑。
「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按旧约时代的报仇法,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她曾以毒酒给万民喝,所以神也要以毒酒给她喝,这是神审判的法则。经上说:「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太七2);又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七12)。这善恶的报应,自古至今都是一贯的公理,只在报应有迟速罢了。又关于刑罚巴比伦的事,先知耶米利有预言说:「你们要在她四围吶喊,她已经投降,外郭坍塌了,城墙拆毁了,因为这是耶和华报仇的事,你们要向巴比伦报仇,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耶五十15)。
「按她所行的加倍的报应她,因她调酒的杯,加倍的调给她喝。」这些话是指神的报应,要照她所行的更重报应她;因她罪恶滔天,为昭示神的公义,应加倍的刑罚她,纔是秉公对待她的办法。因为她的罪恶,使世界堕落腐败,必要喝神大怒的酒杯。如经上说:「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启十四8;十六19)。耶稣曾预言说:「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太十六27);这是耶稣再临时,就是世界终局的审判,巴比伦的倾倒,也就是在世界结局的时候了(参看:耶五十一7─10)。
她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她照样痛苦悲哀;因她心里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七节)。
「她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她是指巴比伦似的世界,一切的施设都是为自己的荣耀和奢华,丝毫没有荣耀神的观念,像无神的世界了。本来世界是神所创造,为表现神的大能,应将一切的荣耀归于神,凡事都要成全神的美意,纔是人的本分,岂知世界竟为荣己敌神,充满着邪恶淫乱的世态了。
如经上说:「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性情凶暴,不爱良善。……爱宴乐不爱神。」(提后三1─5)。
这些经句,都是描写末世的人心,专为自己计谋,性情凶暴,不爱良善,任意妄为,不爱神,只好奢华宴乐。现在世界的物质文明,已达到高度,在外观上如出现地上的天国,富贵的阶段,可以满足着私欲,属肉的人尽量可得享受世福了。但是经上却儆戒说:「巴比伦素来为列国的荣耀,为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必像神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赛十三19)。
「也当叫她照样痛苦」如上所说巴比伦虽是繁荣如乐土,然因罪恶贯满,不崇拜真神,而奉各种邪神,获罪于天地主宰的真神,罪责已无可逃脱了。神已定意要倾覆,叫她遭受痛苦,如乐极生悲一般。因为世人大多以眼前的幸福为念,不计来生永远的鸿福(参看:西三2─6)。
「因她心里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这是说世人的心里想,现在这世界是安乐富贵,稳定无忧了。如像居于皇后的地位,是永远可靠的。不是像寡妇无可依靠,终身要处在悲哀的境遇了。就像先知以赛亚预言巴比伦说:「你自己说,我必永为主母,所以你不将这事放在心上,也不思想这事的结局。你这专好宴乐,安然居住的,现在当听这话,你心中说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我必不至寡居,也不遭丧子之事。那知丧子、寡居,这两件事,在一日转眼之间必临到你,正在你多行邪术,广施符咒的时候,这两件事必全然临到你身上…。」(赛四十七7─11;番二15)。
坐在皇后的位是表明极其荣华富贵,可得安稳享福一生,与主母同意,不是寡居寂寞在悲哀着。那知世上的荣华富贵,造成了许多罪恶,转眼之间灾祸忽然就临到了。
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八节)。
「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本节是继续前节,指着巴比伦似的世界,虽在奢华宴乐之中,以为可得永远安稳,不料灾祸忽然来到。一天之内是指短期间内忽然临到之意,使人束手为策。
「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这下半节说明灾殃的意义,当世人在欢乐之中,忽然临到的就是人类的毁灭,悲惨的情景,因饥荒饿殍横道,举世将要被战争的大火烧尽了。现代的军事家曾预言说,此后若发生世界大战,是世界毁灭性的战争,是以原子弹核子爆炸的方法,是人类的大毁灭,世界的物质文明,将被烈火烧灭的。如经上说:「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被烧尽了。」(彼后三10);这经句是使徒彼得被圣灵感动,预言主再临的时候,是忽然临到像贼一样没有人知道的。那时在空中必有大响声的爆炸,地上有形质的尽被烈火镕化,故地上的物质和建设,也都要被火烧尽了。这就是预言末期主耶稣将再临时,世界必引起空前绝后的大战争,那时各交战国所用的武器不销说便是核子爆炸的大毁灭了。
先知以赛亚关于巴比伦曾预言说:「我必因邪恶,刑罚世界,因罪孽,刑罚恶人,仗骄傲人的狂妄止息,制伏强暴人的狂傲。我必使人比精金还少,使人比俄斐纯金更少。」(赛十二11、12);这段预言虽是对昔时的巴比伦说的,但这预言同时也是预言末后的世界。故说我必因邪恶刑罚世界,不独在当时巴比伦应验了,而在末后巴比伦似的世界,也将要应验起来了。
四、论巴比伦倾倒,为君王所痛苦(启十八章九至十节)
地上的君王素来与她行淫一同奢华的,看见烧她的烟,就必为哭泣哀号(九节)。
「世上的君王」指世上掌权的阶级,或可说是特权阶级的。
「素来与她行淫一同奢华的」这是指掌权阶级的,平素也沾染着邪恶,一同奢华的生活,骄傲自居,目中无神,与世人同染罪科的。「看见烧她的烟,就必为哭泣哀号。」这是掌橏者看见了世界的毁灭,就为世界痛苦号泣,其实是为自己失势而悲痛的。江山既然覆灭,王位何在呢?为世上的君王,大多贪图世上的荣华富贵,尽量在享世福的,看见了烧毁的漂蒙蒙而上,他们的荣华已属于过去了。这种悲惨的光景,实无可言喻了。
因怕她痛苦,就远远的站着说,哀哉,哀哉,巴比伦大城阿,一时之间你的刑罚就到了(十节)。
前节论巴比伦的烧毁,列王为她痛哭。本节接续说,列王因怕见巴比伦被火烧的痛苦,就逃避站在远方,只说,哀哉!这么坚固美丽的世界,(一时之间与一日之间,均表忽然间之意。)忽然间被烧灭,就是审判的刑罚来到,真令人想不到了。恰如经上说:「人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就临到了。」(帖前五3)。前节已经说过,倘使世界大战发生时,交战国势必用原子炸弹,彼此轰炸,以制其机先,因此世界大部分的重要城市,均为轰炸的目标,以为决定胜败的重点。故其毁灭较过去的战争为甚,也许是空前绝后,为世界终局最大的患难了。
五、物资的毁灭和富商阶级的痛苦(启十八章十一至二十节)
地上客商也都为也哭泣、悲哀,因为没有人再买她们的货物了(十一节)。
这世界的倾倒,如前所说,特权阶级并资产阶级的人,必先受最大的损失。尤其是商工阶级的人,因他们的货物大多被烧毁,虽不被烧灭,也没有人可买了。因为地上大部分既被火烧毁,人和物残存的无多,社会的秩序混乱,地上成为荒野,人迹稀少;故为富商殷户最感痛苦的。
这货物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绸子、朱红色料、各样香木、各样象牙的器皿、各样极宝贵的木头和铜、铁、汉白玉的器皿、并肉桂、荳蔻、香料、香膏、乳香、酒、油、细面、麦子、牛、羊、车、马,和奴仆、人口(十二、十三节)。
这两节是说明货物的种类,包括一切奢侈品和日常衣食住的必而品,可为一切物资的代表,均为贫富阶级的必要品,可说是无论奢华品和必需品,都受了很大的损失。
世界是个大虚华的市场,以上的货物,是代表人间一切的需用品。而这些商品也可表然人间文化的产品。其中「奴仆」指身体供劳役之用;「人口」原文为灵魂,生魂,指着生命说的。吕振中译为「身体底和人底灵魂」;就是指身体不单供为荣役,连生命也不自由,都为商品作买卖的,如俗称妓女为出卖灵魂的。经上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太十六58)。
或以这二十八种解为描写败坏的教会之领袖。
或说是指新建的巴比伦城,或罗马城,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埠,聚集各国的重要商品,以供奢华宴乐的云云。
巴比伦哪,你贪爱的果子竟离开了你,你一切的珍物美味,和华美的对象,也从你中门间毁灭,决不能再见了(十四节)。
「巴比伦哪,你贪爱的果子竟离开了你。」原文应译为「你生魂所嗜好的果子」这是指世人所贪爱的对象,就是前节所列举的各种物类,因被毁灭已经没有了。
「你一切的珍物美味,和华美的对象,也从你中门间毁灭,决不能再见了。」这是说世人所享福的佳肴美酒,和华美奢侈品,都从世人中间被毁灭,已不能再得着了。换句话说,就是奢华宴乐已不复再有了。
正如保罗说:「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的;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的。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林前七29─31)。
贩卖些货物,借着她发了财的客商,因怕她的痛苦,就远远的站着哭泣悲哀,说,哀哉,哀哉,这大城阿,素常穿著细麻、紫色、朱红色的衣服,又用金子、宾石,和珍珠为装饰。一时之间,这么大的富就归于无有了。(十五至十七节上)。
这些经句,系指贩卖上述诸货物而发财的商人,因看见这世界的毁灭,不堪目睹世上的凄惨,只在远方站着哭泣悲哀,并说悲痛哉,这大城阿。就是指大巴比伦的世界,在外观上披着美丽的服装,以黄金、宝石、珍珠为妆饰,极其美观。然在想不到之时,忽然灾祸临到,这么大的财富,已变为荒凉了。这是描写文明的世界,一朝遭受大战的毁灭,竟成焦土了。
凡船主,和坐船往各处去的,并众水手,连所有靠海为业的,都远远的站着,看见烧她的烟,就喊着说,有何城能比这大城呢?他们又把尘土撒在头上,哭泣悲哀,喊着说,哀哉哀哉,这大城阿,凡有船在海中,都因她的珍宝成了富足,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了荒场(十七节下至十九节)。
本章十七节上半,应连续于十六节,意思纔能一贯的。从十七节中起,另作一方面看法,就是论航海业者的悲哀,在陆上有君王、客商为之哀哭。本处转论航海业者,在海中看见世界被火焚烧,黑烟蒙蒙上腾之时,他们只在远方的海上,望见烧毁世界的烟,便为她叹息、哀哭说,有何城能比这大城呢?回想巴比伦似的世界,过去的荣华富贵,而今安在哉。
总而言之,以上三种人为巴比伦毁灭哀哭,重申于下,以明了这巴比伦城,不是单指一个城市;或象征假教会而言,是关于全世界,从此更可证明了。
君王的哀哭说,一天之内,她的灾殃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
客商的哀哭说,一时之间,这么大的富厚就归于无有了。
航海业者的哀哭说,一时之间,这城邑就成为荒场了。
天哪,众圣徒众使徒众先知,你们都要因她欢喜,因为神已经在她身上伸了你们的冤(二十节)。
关于为圣徒等伸冤的事,曾在启六9、10,有殉道者要求神为他们伸冤,神答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到了这时候,就是最后殉道数目满了,纔为被杀的众圣徒众使徒众先知伸冤的。
这节是指历代为道被害的,在这末期的总结算之时,应有公义的审判。因世界遭受毁灭,世人都要悲哀痛苦之时,然而圣徒和神的仆人们倒要喜欢,因神为他们伸冤了(参看:耶五十一48)。
因经上说:「不可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十二19)。
六、论巴比伦的倾倒,如大石投沉于海里(启十八章二十一至二十四节)
被扔下去,决不能再见了(二十一节)。
这是象征罪恶的世界,将要像大块大磨石,扔在海里沉下去了。如耶利米先知说:「你念完这书,就把一块石头拴在书上,扔在伯拉河中,说,巴比伦因耶和华所要降与她的灾祸,必如此沉下去,不再兴起,人民也必困乏。」(耶五十一63、64)。
弹琴、作乐、吹笛、吹号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各行手艺人,在你中间决不能再遇见,推磨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灯光在你中间决不能再照耀,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尊贵人,万国也被你的邪术迷惑了(二十二、二十三节)。
这两节均是叙述毁灭了后的世态,因人类遭受了浩劫惨无可言,各种社会上的欢乐,已见静默无声了,世界已像废墟般的,各种作乐游行已属过去了的。社会黑暗没有光照,一切欢乐变成悲哀了。世上的尊贵人和万民,也被罪恶所迷惑,故要同受痛苦了(参看:结二十六13、14;耶二十五10)。
先知和圣徒,并地上一切被杀之人的血,都在这城看见了(二十四节)。
本节是指明先知和圣徒,并地上被杀义人的血,皆是这罪恶的世代之所为,故在巴比伦似的世界看见了。正如经上说:「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太二十三35、36)。
论这杀人流血的事,自该隐杀其弟亚伯起,该隐就离开了神的面,该隐的后裔又要筹建巴别塔,就是巴比伦的起源(创四5、16;十一9)。若论杀先知,在旧约中越久越多,最后把神独生的爱子,是主耶稣也被钉于十字架上。这些事在经上记得很明白,义人被杀都是在这罪恶的世代看见了。故这巴比伦似的世界,将被毁灭的事,早己由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等诸先知,曾经预言过,只等待这世末要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