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向神求智慧(5)
「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
1.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5a):
信徒在患难中要找到喜乐,在试验中要成功,就必须有属灵的智慧,若缺乏智慧,难以突破困境,故当祈求神赐下智慧。
「智慧」(sophia):希腊人所指的是属世的聪明,但圣经中的智慧常与神的灵并用,是由神而来的(雅三17),能明白神的旨意,克服困难,并且胜过试探的内在聪明。使拥有者产生完满的属神性格(箴三13~14,九1~6,八35)。
智慧乃是通过试炼之门的钥匙,智慧含有判断力、抉择力与实践力,人有了智慧,就能分辨真假是非,并且实践美善的事来。但以理深知智慧来自于敬畏神,这是他在众哲士中出类拔萃之因(但二27~30、47)。一般年轻人喜欢追求名利财富,唯有所罗门只求智慧,这也是他富国强民之因(王上三9~10)。
「若有缺少智慧的」就是面对恶劣的环境或百般的试炼时,不知如何处理,这时就要提醒自己不要忘了「祷告祈求」的权利,唯有多方随时的祷告,必能明白面对难题的方法(弗六18~20)。记住!不要让「祷告」的属灵权利睡着了,它是得智慧的重要门路。
2.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5b):
神因着爱,慷慨地施与人们所需的智慧,从不计较也不会给予受惠者任何的责难。
「厚赐与人」:
「厚赐」有慷慨地、大方地、丰富地的意思。神乐意帮助人,多过于人向祂所求的(弗三20)。祂施予人并没有减少祂所有的,因一切是祂所有(西19,二9~10)。
神所乐意施与人的是智慧(箴九10),虽然神并不一定除去我们的艰难,但是祂所赐的智慧,叫我们知道如何通过这些艰难,使我们更成熟完美(赛卅15、20)。约伯在艰难的环境中不断求靠神,使他由「风闻有神」到「亲眼见神」,这是最大的福气。
「也不斥责人」:
神的赐与,没有严厉的威吓。祂喜欢我们祷告(路十一5~13)。祂爱我们,如同我们爱自己的儿女,儿女求饼,我们不会给他石头;儿女求鱼,我们不会给他蛇,因此我们应坦然向祂求智慧!
当犹大王亚哈斯缺乏信心又无知的时候,神借着以赛亚先知给他鼓励,并且应许他可向神求兆头,或求显在深处,或求显在高处(赛七10~11),充分地表示神厚待人,也不斥责人的无知,明白了神善良的本性,我们理当多求智慧,以荣神益人。
「主就必赐给他」:
人所祈求的若合乎神的旨意,只要求必得着(太七7~8)。神不会永远把人放在他不能克服的环境里,在困境中,祂曾应许世人:「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保罗亲自经历各种患难或试探,他求靠主后所得的经历,成为今日我们求靠主的人的安慰,保罗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忍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足见主的应许不会落空,要紧的是我们是否迫切的恳求主?是否凭信心恒切地祈求?当祈求之后,主曾食言吗(多一2)?
二、当凭信心求智慧(6~8)
「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甚么。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
1.只要凭信心求,一点不疑惑(6a):
来到神面前,必须信有神,且信那赏赐寻求他的人(来十一6)。
「信心」:
是信仰成长的动力。「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我们的信心通常借着神的话语、圣灵的感动、他人的见证以及神其它的作为和恩典所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求智慧的时候,先思想我们的神,过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为,祂说过谎吗?思考过后,必可确信神的信实和能力,祂能够赐与我们所需的智慧,我们可以放胆的去祈求。
「疑惑」(diakrinoo):
有分离、拆开之意。例如从理性的角度看起来不可能的事,但是从信心的角度看,在神凡事都能;人一旦「疑惑」,就把信心与理性分离,无法相信神了;彼得在走海面时,就是因疑惑而沈入海中(太十四21~33),幸好主的怜悯救了他,并且提醒他:「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凡是疑惑的人就是小信的人。
主耶稣在教导门徒时,也同样用这几个字眼:「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太十七20,廿一21~22)。不疑惑的祈求,必得你所需要的一切(诗八十四11)。
2.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6b):
指疑惑的人,他缺少「灵魂的锚」,就是没有抓住主的信实及应许(来六19),其心如海中的波浪摇摆不定,想要靠神,又想靠人的聪明。在试炼患难中,无法对神忠心。例如底马贪爱现今世界(提后四10),失去对神原有的忠心(西四14)。
有不少的人在患难中吃不了苦,并且在信心上毫无定见,当然就无法通过操练。因此在小事上要不断去经历神的应许,在大事上才经得起考验!
在日常的祷告生活中,您是否用心去操练自己的信心?否则你的内心如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永不得平安!门徒对主认识不深,遇上大风浪时,内心的风浪比海中的风浪更大(太八23~27)。
3.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甚么(7):
指心意不专的人,在属灵的事上得不到神赐福,更何况是祈求智慧呢?(来十一6);疑惑的人就是小信的人,甚至不信、硬心,易惹神忿怒(来三7~11),因此人首要存敬畏神的心,深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唯有求神赐智慧的心,必然凡事有信心,有定见,以胜过任何困难的考验!因此凭信心求智慧,有了智慧则信心更坚定,这是相辅相成的事(诗九十12)。
4.心怀二意的人,在他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8):
「心怀二意」(dipsuchos)指里面存两个灵魂或两个心的人,也就是信与不信两个意念不断引起对抗,这样的人常拿不定主意,无法完成任何事,无法达成任何目标。以色列百姓在旷野四十年的生活,就是因为心怀二意,时而信靠主,时而埋怨神,以致拦阻他们往应许之地(诗七十八40~42)。
因此,当我们祈求神时,当记住神是绝对的慷慨,只要我们求于祂,祂所赐的一定是最好,又有益于我们(诗十六2)。
在代祷的事项里,你是否期待着您的祷告必蒙神垂听?你的难题必靠神突破?你是否想靠神,又想靠人?犹大末朝君王西底家就是一位心怀二意的人,想求助于神,却又想靠埃及的援助,结果两头皆空,惨败于巴比伦军手下(耶卅八14~28),国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