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慢慢的动怒

一、简介

面对教会中所存的不良风气,雅各教导信徒要「快快的听」,知道问题的症结,思想如何照神的旨意而行,为了使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得到全体教会的共识,就必须「慢慢的说」,使大家有所共识。可是当时的教会内似乎充斥着暴戾之气,有争战斗殴之事,容易造成沟通上的障碍。因此雅各劝勉信徒看清楚他们易于动怒之因,也就是要他们「慢慢的动怒」。

为什么人易于动怒?因为在人的百体中存在着战斗的私欲,是人难以克制的;人若无法控制私欲,所要成就的事必然一无所成,尽管有人不择手段,甚至于妄求神的帮助,结果都要落空。因为人的私欲是与神为敌,人的私欲叫人贪图肉体的好处,轻忽了爱主的心,人的心就易偏于邪,不行正道,在信仰上对主不忠,成了淫乱的人!这是主所不容许的,神必管教这些骄傲的人,例如看重外貌、重富轻贫、偏心待人、好作师傅、易于动怒的、放纵私欲的;但是对于那些勇于面对试炼的、追求成长的、忍耐受苦的,神必施恩祝福。

雅各在此具体的教导信徒如何控制私欲及动怒。

首先「要顺服神」,也就是顺服圣灵的引导,靠圣灵除去内心的不满、忿怒、嫉妒、纷争,魔鬼自然就无处可容,必逃跑了!

其次「要亲近神」,如同浪子在父面前悔改,得天父恩宠,赐下能力,以清洁的手服事贫困的以及孤儿寡妇,以清洁的心勇于面对教会中的软弱,不再心怀二意。看清了问题的严重性,会为自己的软弱而哭,因着责任感的驱使,在神面前自卑,多听多受教,慢慢说以建立共识,顺服神的引导,不再有争战斗殴,惹动怒气。

雅各接着说明人不易动怒是因为尊重律法的判断,在律法之前,谁能无过,岂可论断或批评别人?凡是论断人的,只是显出人无自知之明,并且也行不出「爱人如己」的诫命,自己也成了犯罪的人;更何况有资格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神,因为神是无所不知,人若信靠祂,就不致于论断人而动怒。

除此之外,雅各又提醒信徒勿自以为是,张狂夸口,不要目中无神,因为人无法掌管明天,人应当谦卑地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因此人若不自以为是,并且尊重掌管生命的神,才会看清问题,不会凭血气去面对难题。

控制怒气是一件美好的善行,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

二、大纲

一、为何需慢慢动怒(1~6)。

私欲使人容易动怒(1)。

私欲使人一无所获(2~3)。

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妄求。

因为私欲是与神为敌(4~6)。

1.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4)。

淫乱的人当知。

2.神以忌邪的爱待我们(5)。

3.神阻挡骄傲的人(6)。

神赐更多恩典给谦卑的人。

二、如何慢慢动怒(7~10)。

要顺服神(7):魔鬼必离开逃跑了。

要亲近神(8):神就必亲近你。

务要悔改(9):将来有喜笑和欢乐。

务要自卑(10):神必叫你升高。

三、慢怒的真义(11~17)。

尊重律法的判断(11~12)。

1.论断人的乃是无自知之明(11)。

因人皆有罪。

2.唯有设立律法的神才能判断人(12)。

尊重掌管生命的神(13~17)。

1.因人无法掌管明天(13~14)。

2.主若愿意,始能成事(15)。

3.凡张狂夸口,皆为恶事(16)。

4.知善不行,就是犯了罪(17)。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