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盼望更活泼

一、效法农夫的忍耐等候(7~9)

「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

1.你们要忍耐到底(7a)

在本句的开始有「因此」(oun,和合本未译出),它暗示本段是勉励教会中的信徒,当效法那些在恶人手中受尽逼迫的义人,他们默然依靠主,毫不抵挡恶人,甚至为恶人代求,这是一种爱心成熟的表现。

「弟兄们哪」:

指落在试炼中的信徒,雅各要他们思想胜过试炼的信徒,他们所表现的顺服及爱心是值得赞扬(雅五6)。

但是根据下文,我们可以明白这些受苦的信徒,长期间在患难之中,难免会灰心软弱,会失去原有的信心与斗志,因此在下文里,雅各再三强调要「忍耐」(来十35~36)。

当身处在教会不冷不热的时候,你服事的热诚会因此而消退吗?会失去你爱主的心吗?这时应该坚固你的心,恒久忍耐地面对困境,是非常的重要。

「你们要忍耐」:

雅各劝勉这些弟兄当忍耐(makrothym),并且要他们对不义的富足人表现恒忍、慈爱的态度,同时他们希望主的名不但不被亵渎,反而能够传开,甚至使不义的富足人得以归正(提前六1、2)。更重要的就是相信忍受试炼之后,将来必可以得到生命的冠冕(雅一12)。

「忍耐」就是当我们勇于面对各种试炼时,不断地反省神为何要试炼我?在我的信心里有不满、疑惑或埋怨的杂质吗?当我们学会靠神除去这些杂质,我们就越懂得以和平、温良、柔顺及怜悯的态度去处理问题。

今天在人际的关系上,我们也应学会无比不倦的耐力,若因此促成弟兄们的和睦,这就是胜过恶者最佳的利器,让魔鬼无机可分化我们。

「直到主来」:

「直到」(heos)表示信靠主的弟兄们生活都有一个目标,而不是漫无目标的活着。保罗也曾说:「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们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林前九26)。有正确的目标,活着才有盼望,否则生活必放纵无度。

「主来」(parousiatoukuriou)通常是指升上高天的主耶稣必再临(徒一11),祂来会毁灭邪恶的势力(帖后二8),同时拯救义人,叫义人复活(林前十五23)。

「主的再临」是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一件大事。彼得曾见主在变貌山的异象,亲眼见过主的威荣,并且深知祂再降临的计划,因此勉励信徒常记念这些事(彼后一15~18)。我们也应当时刻纪念此事,过着活泼有盼望的生活。

人生最有价值的事,就是在义中能见主面(诗十七5),那时,我们可以坦然告诉主耶稣:「你交待我做的事,我已做好了。」

当我们愈勇敢面对困境,学会忍耐,忍耐将使我们更老练,盼望也就更活泼,更明白神的应许是不落空,我们就越会珍惜生命,去做神所喜欢的事。

2.效法农夫的忍耐(7b)

「看哪」:

是促请读者留意,效法农夫忍耐等候收成的精神,农夫只为一点点的出产就能够忍耐,何况我们为了那永远不朽的产业,岂不应该更有忍耐等候的精神。

聪明人是照自己的经验去做事,智慧人则是吸取别人的经验去做事;因此雅各要读者注意农夫耕种的经验,学习他们忍耐的工夫。

「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

说明农夫必须付出极大努力,例如撒种、浇水、除草、施肥等工作,为的是将来宝贵的收成,他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夫的努力,正说明了在信仰上的努力也是如此,必须有信心去撒种,撒了种之后更需要耐心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难题,经历多了,就生老练,在老练之中便生出盼望来,如同农夫盼望宝贵的出产。

「地里宝贵的出产」是农夫耕种的目标,要达成目标就必须耐心地付出耕种的代价。

同理,雅各期勉信徒当通过试验,达到成全完备,毫无缺欠的地步(雅一4),就必须效法农夫忍耐等候的功夫。例如扎实的祷告工夫、用信心的读经与行道、约束自己的舌头、不放纵私欲、心清手洁、凡事都尊重生命的主、为不义的富足人代求;若是能如此恒心地去做,必可达到完全的地步。

「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秋雨春雨」是犹太人的惯用语,它是神赐福以色列民的代用词,以色列民若照神的旨意而行,神就赐合时的雨水,倘若以色列民悖逆神,神就不赐下雨水(申十一14~17)。但是在先知书的预言当中,秋雨、春雨又预表了「早雨、晚雨」的圣灵(珥二4),因此用农夫忍耐的等候出产,似乎也暗示了主的再临是在春雨之后,主再来时,就是收割的时候了。

在犹大地,秋雨是为软化农地,始能耕地、撒种;春雨是在农作物成熟前所下的雨,有助于农作物的成熟。

农夫若没有等候春雨、秋雨,就不能作什么。雅各藉此强调,我们要追求灵性的成长及教会的发展,必须重视圣灵的工作;若没有圣灵来软化人的心,许多人通常只会听道,却无法让道理的种子在心里扎根,当然行不出道理来。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祷告的生活。

当我们养成了祷告的习惯,就可以不断地经历各种恩典,胜过百般的试炼,促成灵性的成熟,以迎接主的再来。

我们今日在世上的灵修,必须有圣灵的帮助,才能有所收成。因此雅各也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做这事,做那事。」在患难的日子里,我们当靠着圣灵的帮助,如同农夫去耕耘自己的信仰田地,抓住「秋雨、春雨」的应许,我们的生活必充满活泼的盼望。

约瑟一生中胜过了许多的试探,因为他有来自神的异梦,使他充满了盼望,再加上他敬畏神,抓住神的应许,无论在波提乏家中为奴,在狱中为囚,他都耐心地去耕耘他的信仰生活,最后,真神成全了约瑟的异梦,赐他应得的福气。

3.当坚固你们的心(8)

在此雅各强调信徒当如同农夫耐心等候种子发芽,谷物成熟。信徒也当耐心等候主的再来,以领受宝贵的奖赏。

(1)「你们也当忍耐」(8a):

雅各要信徒忍耐,不是要信徒逃避或推卸责任,而是在忍耐中产生毅力,懂得去努力所该做的事,并且以信心为后盾,深信靠着「那上头来的能力,凡事都能超越苦难」,这样的忍耐才能带来活泼的盼望。例如保罗在狱中,不被苦难所束缚,他说:「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都得了秘诀。」因为想到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能够成就那极重无比的荣耀,心中自然会有活泼的盼望。

雅各勉励受欺压的信徒,要他们学会忍耐,原谅那些欺压者的无知,虽然他们无法禁止那些人对他们言词、行为上的伤害,但是至少可以相信神会帮助他们超越这些苦难,并且希望他们对于欺压者的回转,永不失去希望,神必会成全(雅五19~20)。

(2)「坚固你的心」(8b):

就是坚定心志,绝不疑惑圣经的应许(雅一6;彼前五10;路廿二32)。

经上说:「流泪撒种的,必然欢呼收割。」(诗一二六5),称职的农夫要能接受长时间的日晒、风吹、雨淋的考验,还要加上不眠不休的努力工作,来日就必有欢呼收割,更何况仰赖神的,神必帮助。

经上又说:「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7),雅各所称的义人,因为他们能接纳别人,宽恕别人,不但与人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引人归向神,这样的人不能不得赏赐。反之,人若得罪了我,不断伤害我,主要我宽恕他们,我若作不到,我若无法忍耐,那么心中必然失去平安与福分,甚至惹祸招灾。因此我们应当坚信「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当我们看到教会一些潜在问题时,我们应以信心去面对它,我们要相信教会增长是神的心意,教会不健康是成长过程必有的现象;对于真教会的发展,我们更深具信心,因为他符合圣经教训,是得救的真教会,并且真教会末后的荣耀必会大过先前(该二9)。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不但信心坚固,并且朝向圣经的应许努力,不敢夜郎自大,为神国打美好的仗,努力促进教会的发展。

(3)「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8c):

早期的基督徒以为主的再来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他们不知道主再来的日子是「那个日子」或「那个时辰」(可十三32)。在当时他们似乎以为就是活在最后的世代,因此对主的再来有迫切感,雅各为此鼓励信徒当坚忍、恒忍,为了追求那永恒的救恩。

对于主再来的终末思想而言,主再来的日子就是世界的末日,那时活人及死人都要等候审判。就个人而言,人生的结局就是个人的末日,那时个人是否得救,当盖棺时即可定论,得救的人等候审判,以领受永恒的救恩;沈沦的人就要进入永刑里受苦。

固然主来的日子比以往更加近了,但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应把握今生的机会,坚定信心,追求永生的福分,以免个人的末日临到,就不再有机会了。

雅各激励那些懂得忍耐又信心坚固的信徒,向他们一再强调「主来的日子近了」,这是令人欢欣的日子,深信他们将如同移民者获得移民国的居留权时,那种欣喜的心情一般,必然作好积极的准备,迎接主来接他们回更美的家乡。「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彼前四7)。

4.不要彼此埋怨(9)

(1)「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9a):

在许多艰难的环境之下,信徒之间容易发生彼此埋怨的试探。例如互相推诿责任,怨天尤人,互相论断,这些事都要受审判的。

当时有些信徒求好心切,希望教会不好的风气应有所改善,但是事实与他们的理想有一些距离,因此就产生不满及埋怨,雅各诚恳劝他们不可存着埋怨的心。

「不要彼此埋怨」就是必须以信心为后盾,积极突破困境。西方人说:「面向阳光,阴影在后」,神是我们的阳光,当我们面向祂时,一切负担阴影便落在后头。因此一个有信心的人就不会怨天尤人。

戴维多次受扫罗追杀,不埋怨、不报复;后来又因儿子押沙龙叛变,流亡中也被示每辱骂,但戴维甘心受辱,毫无怨言,他深知神的公义,忍辱负重,终于得到成功。

人在逆境中,不埋怨环境,也不埋怨他人,这样的人成功机率甚高。

在日本幕府时代,有户人家已穷到无法再照顾他的孩子,于是千方百计地托了许多关系,终于把年仅四岁的男孩,送入幕府将军家。但因为孩子太小了,总管只有分配他一件工作:「为将军拿鞋子。」而这孩子就住在门边的小房间中。

每晚,总管会告诉小孩,隔天将军要到哪里,穿什么鞋子,孩子就负责把鞋子擦亮,并在次日将军木屐声传到门边时,奉上鞋子,并为将军把鞋子穿好,这孩子从不误事,很得将军的喜爱。

有天早晨,风雪很大,将军已走到门边,还没见到小孩的踪影,将军想:「风雪这么大,孩子这么小,多睡会儿是应该的!」也就不忍心叫他。

过一会,小孩满怀歉意的跑过来,对将军说:「报告将军,我起床后,看风雪这么大,怕你着凉,我就把鞋子放进怀中,却没想到睡着了,真是抱歉。」说完,从怀中取出鞋子,为将军穿上,将军甚是感动,对小孩说:「孩子!你大可不必如此。」小孩正色地说:「我父亲说,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虽然我只是一个拿鞋的小孩,我要成为全日本拿鞋拿得最好的一个。」将军从此全力栽培这小孩,后来也成了幕府将军。

在我们的生活里,不要太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重要的是你面对环境的态度及你努力的方向,例如:对于教会有所不满时,就应探讨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可行的策略,再化为行动。

理想可以无限远大,两脚却要脚踏实地。

(2)「免得受审判」(9b):

埋怨常会导致批评论断,凡是批评论断的人就要受审判,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林前十10)。

十位探子从迦南地回来报了恶讯,引起了众百姓的埋怨,埋怨使人亵渎了神,结果逃不了神以瘟疫审判他们(民十三31~33,十四36~37)。

以利亚先知在逃难之中,体力不支,向神求死,经过神的教导,不敢再有怨言,他顺服神的引领,重获信心及毅力(王上十九3~18)。

埋怨最容易软化自己及他人的信心,当我们面对不满意的环境而有所怨言时,不要忘了,我们所说的话句句要供出,主耶稣要凭我们所说的话定我们的罪(太十二36~37)。

「看哪」:

雅各提醒灰心的人,要看清主的日子快到了,应当保持清醒的心,不要埋怨,因为埋怨对教会的伤害相当大。

求主开我们的心眼,明白主耶稣是绝对的公义,主也知道我们所受的委屈,他会作最公正的审判(启三9~10)。

(3)「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9c):

雅各提醒大家,主已站在门前了(太廿四33;可十三28、29),似乎随时可以进来,审判马上就要展开了,大家要儆醒。彼得也说:「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彼前四17)。

人们若像农夫存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相信主会照祂的应许,赐给那能忍耐,经得起试验的人,享有生命的冠冕(雅一12),那么「审判的主站在门前」对得救的人而言,是一件有盼望的信息。

二、效法众先知忍耐的榜样(10)

「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

1.他们是奉主名说话的(10a):

旧约的先知很多,但是能够奉主名说话的,才是真先知。因为先知说话的权柄来自于神(耶一9),诚如神给耶利米先知看杏树枝的异象,这异象的意思是「我留意保守我的话,便得成就」(耶一12)。先知的话若出于神,必会应验;但是假先知随己意说话,虽然也奉主名说话,却无法应验(耶廿三16、18、30)。因此我们当效法真先知多祷告、重灵修、守本分,必可领会神的话,成为神贵重的器皿(耶廿三22)。

雅各重复地教导信徒要忍耐,并且以先知忍耐受苦为例,加以说明。也让我们明白要面对困境的挑战,必须有来自于神的指示,信心才有所依据,如同耶利米勇于传警告,百姓及官长听了之后要置他于死地,他仍毫无畏惧地劝他们改正恶行,以免神降下灾祸(耶廿六10~15)。

在真教会里,说话有权柄的传道人都是重祷告及灵修的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佳美的脚踪(提后三14)。

2.受苦、能忍耐的榜样(10b):

主耶稣说过:「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的逼迫他们。」(太五12),古代众先知面对外来环境的逼迫,还要忍耐人们给予他们的藐视、羞辱,他们仍耐心的传讲神的圣言,这些都是我们在患难中应该效法的榜样。

但以理先知在异教的威胁下,仍守住真理的立场,传讲神的话。

耶利米先知不但面对君王的反对,甚至于亲朋好友也敌对他,他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仍忠心的传讲毁灭的信息(耶一18~19)。

以赛亚先知的信息,不但对神的百姓传讲,就是对于异邦也一样的传讲,他对于任何人毫无成见,他也为不肯悔改的异邦哭诉他们的无知,因为毁灭已临近了(赛十七9)。

这些先知在苦难来临时,对神有信心,能够受苦、忍耐,处变不惊,堪为今日的圣工人员作为佳范。

三、效法约伯受苦的榜样(11)

「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

1.忍耐的人是有福的(11a):

上文曾提及那盼望主再来的信徒,深信火炼的试验,可以与主同苦、同荣、同乐(彼前四12~14);甚至于众先知们在黑暗的世代中,经历主同在的应许,虽然身处苦难之中,却仍望见一线曙光,使他们对于未来远景充满活泼的盼望。当我们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真的会由衷地称赞他们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必得生命的冠冕(来十三7~8)。主耶稣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10)。

今日我们已明白苦难的价值,而我们是否下定决心,以为主受苦来争取天国的福分?

2.约伯的忍耐众所皆知(11b):

约伯在家破人亡之际,同时又罹患疾病的当中,仍然不怨天尤人,他赞美神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后来因为苦难加深了,又加上三位朋友误会的批评,使他埋怨起自己的遭遇,又辩称他的无辜,甚至于质疑神对待他的目的,只显示神的无所不能,人只能任祂摆布,神被约伯视为恶霸,这种的偏见,使他发现是一条死路,可是他未曾抛弃信心,他不断回顾神的恩典,使他更亲近神,把希望寄托于神,渐渐明白义人受苦的意义与价值,这是一个坚忍的伟大榜样(伯十六17,廿三10~12)。

今日我们的遭遇,大多不像约伯如此的痛苦,但是看他应对苦难的态度,可知他过去平顺的时候已学会倚靠神,而因此打下了美好的信仰根基(伯一5),这是我们当效法的。假如我们不看清这一点,如何效法约伯的忍耐呢?

3.约伯的结局是圆满的(11c):

神让约伯受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诚如保罗所说的:「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有人以为这益处是神让他在物质上比以前更蒙福(伯四十二13),这固然是一种祝福,但事实上更大的益处是「亲眼见神」的宝贵经历。

顺境固然可喜,但是逆境若出于神,必有祂的美意,为叫我们灵里更富足。所以雅各明显看出约伯的结局,是出于主的怜悯和慈悲。

「主的怜悯」是指神不计较约伯在无知时所犯的错,因此只要人肯在主面前谦卑,祂愿意帮助人弥补一切的亏欠(伯四十1~8)。

「主的慈悲」是指神同情约伯的软弱,祂愿不断的施恩,而这种恩典不只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重要的是主的同在与灵里的满足(伯四十二10~17)。耶利米虽然一生受苦,未得物质上的报偿,但他在苦难中经历神诸般的慈爱,他说:「每早晨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哀三23)。深愿我们能追求信仰上的富足,这才是真正有盼望的人生。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