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方言的问题,一般教会多数主张受圣灵不一定要说方言。「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林前十二10),「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么?岂都是说方言的么?岂都是翻方言的么?」(林前十二30)。他们通常以这些经文为依据,认为「说方言」仅是圣灵的诸恩赐之一,并不是每个受圣灵的人都会说方言。
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当时哥林多教会的情形。说方言有两种,一种是对神说的方言,另一种是对人说的方言;对神说的方言是方言祷告,对人说的方言则是方言讲道。「那说方言的,原不是对人说,乃是对神说,因为没有人听出来;然而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林前十四2),这就是对神说的方言。方言祷告是要来造就自己,提高灵性的(林前十四4)。「我若用方言祷告,是我的灵祷告,但我的悟性没有果效。这却怎么样呢?我要用灵祷告,也要用悟性祷告;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十四14~15)。得圣灵的人是自由的,他可以用方言祷告,也可以用悟性祷告。接着我们来谈一谈方言讲道。「若有说方言的,只好两个人,至多三个人,且要轮流着说,也要一个人翻出来;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只对自己和神说就是了。」(林前十四27~28)。方言讲道不但要受人数限制,而且要轮流说,还要有人翻译。方言祷告因为是向神说的,所以没有这些限制。
方言讲道与方言祷告二者之内容、对象、目的均不相同。方言祷告只要是受圣灵者人人皆能,方言讲道则是一种特别的恩赐。譬如说,悟性祷告人人都会,甚至连小孩子,只要你教他,他也很快的就学会;但悟性讲道却是一种恩赐,就像有些人也许对圣经上的道理了解得很透彻,却没有讲道的恩赐。有了这个观念,我们接着看哥林多前书十二章8~11节:「这人蒙圣灵赐他智能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又叫一人能行异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以上九种恩赐皆是用来造就教会的,所以此处「又叫一人能说方言」是指方言讲道,因为方言祷告仅能造就自己。接着第12节以下以身体作比喻说,许多肢体合成一个健全的身子。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身为肢体的信徒各有不同的恩赐,彼此造就,教会方能健全的发展。以上是「方言讲道」论点的第一个理由。「又叫一人能说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林前十二10下),「岂都是说方言的么?岂都是翻方言的么?」(林前十二30下)。为何此二处都将说方言和翻方言的恩赐相提并论呢?因为方言讲道的目的是要说给别人听,若不翻出来就没有人听懂了。这就是「方言讲道」论点的第二个理由。
方言讲道是特殊的恩赐,方言祷告则是受圣灵者人人皆能。「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因听见他们说方言,称赞神为大。于是彼得说,这些人既受了圣灵,与我们一样,谁能禁止用水给他们施洗呢?」(徒十44、46~47)。「我一开讲,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徒十一15)。使徒一再的强调「与我们一样」才算是得圣灵,在那一件事上与我们一样呢?就是「说方言」。一般教会不能说方言,与使徒受圣灵的经验不相同,就不能算是受圣灵。
「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我们各人怎么听见他们说我们生来所用的乡谈呢?」(徒二4、8)。照这样看来,方言好象是能够听得懂的,为甚么我们现在所说的方言却无人能懂?这岂不是和五旬节降临的圣灵不符合吗?其实,当时门徒祷告时所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但神却使那些群众都听成他们的乡谈。我们只要查考以下的经文,就可以明白了。使徒行传二章9~11节说,我们帕提亚人、玛代人、以拦人……等,共有十五国的人。而使徒行传一章15节又提到: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名……。这一百二十人天天在一起迫切祷告,到了五旬节就都被圣灵充满了。我们想想看,若这一百二十人同时说着十五种语言,一定非常嘈杂,旁人可能听得清楚吗?当时的群众可分成两种人,一种是「虔诚的犹太人」(徒二5),神开了他们的耳朵,使他们所听见的是「用我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还有一种是不虔诚的,神并未开启他们的耳朵,所以他们就讥诮门徒说,「他们无非是新酒灌满了」(徒二13)。若说那一百二十位祷告的门徒讲的是各地的方言,那么应该是人人都能听懂,而不是虔诚的才听得懂,不虔诚的就听不懂的。
「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林前十四19)。一般教会常据此说,保罗反对在教会里说方言。其实保罗所反对的是没有翻译的方言讲道,而不是方言祷告。因为方言讲道若没有翻译就无人能懂,讲一万句也没有益处;但方言祷告非但不需要翻译,且能造就自己,当然无禁止之理。当时哥林多教会那些有方言讲道恩赐的人,虽然有时无人翻译,也硬要以方言讲道,所以保罗才会出此言。「我感谢神,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林前十四18),保罗既然如此注重方言祷告,他怎么会反对「说方言」呢?
「所以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若都说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癫狂了么?」(林前十四23)。一般教会认为,若全教会的人在一起说方言,而有不信主的人听见了,岂不认为你们在胡言乱语,像一群疯子?然而,此处保罗所反对的却是方言讲道。方言讲道若不限制人数,不轮流,且无人翻译,毫无秩序,自然容易遭人误会。但方言祷告是以虔诚的态度在向神说话,人家一望即可知你是在祷告,听不懂也无妨,自不会发生误会。「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十四33)。一般教会说,大家都用方言祷告,一定很杂乱,何不以悟性祷告,按着次序,轮流祷告,安静又合乎神意?其实,保罗是因为当时哥林多教会的方言讲道发生混乱,才出此言,并非反对方言祷告。「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39~40)。总之,保罗并非反对哥林多教会说方言,而只要他们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即可。
此外,一般教会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教会祷告时会说方言,身体会震动,是「外在」的圣灵;而他们祷告时不说方言,也不震动,则是「内在」的圣灵,甚至说内在比外在更重要。但是任我们翻遍整本圣经,也绝无所谓受圣灵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别。「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八9);「我们所以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是因祂所赐给我们的圣灵。」(约壹三24下)。由这两段经文可知,圣灵是住在人的内心,根本无所谓「外在」;一般教会因为不会说方言,又不愿承认自己没有圣灵,所以才有此「内在」和「外在」之说法。
曾经有其它教会的信徒来本会慕道后,突然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于是回去问自己的牧师:「我到底有没有圣灵?」牧师说:「当然有啊!圣灵就在你的心里呀!否则你怎么会来相信耶稣呢?你信的时候就已经有圣灵了。」有没有圣灵,难道自己不明白,还要旁人来告诉你吗?保罗问以弗所教会的信徒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徒十九1~2)。若说信的时候就已受圣灵,保罗就无须多此一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