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者
犹大是雅各的弟兄,雅各是耶路撒冷教会议会的主席,也是(可六3)所提到的耶稣同母异父的兄弟。犹大和雅各必然在耶稣复活后相信祂就是那位弥赛亚,也是五旬节那天等候圣灵降临那一群人中的一个。从书信看来,他似乎很严肃,内心却甚慈祥、温和。注意他屡次用「亲爱的」说法(3、17、20)。
二、受信者
本书没有写明受书者是谁,只说写给「那被召……蒙爱……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可能是一封共同的书信,对象包括犹太和外邦归主的信徒。
三、时间
大概在主后六十至六十七年间,耶路撒冷尚未被罗马兵攻陷之前。
四、地点
根据传统说法,犹大是耶路撒冷第三位监督,因此耶路撒冷是本书的著作地点。
五、动机
当代教会最大的威胁是出自内在的;外在的威胁不会扑灭教会,反而能使他成长。当时流行一种不正确的观念,以为人的心灵要诚心事奉主,这心灵与肉体和物质无关,所以人可以为所欲为或污秽自己的身体,而他的心灵依旧高超无损,这是一种败坏人的异端。本书与彼得后书第二章非常相似,这是因为当时背景极为相似,又由同一圣灵运行,所写出来的,当然会大同小异。
六、特色
1.在这简短的书信里,从作者的思维中不难发现所论的事情常是以「三」的形式来表现,例如;
(1)自我介绍时,从三方面表达,他的职分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他的身分是雅各的弟兄;他的名字是犹大。
(2)称呼读者为「被召的」、「蒙爱的」、「蒙保守的」。
(3)问安中愿他们得「怜恤、平安及慈爱」。
(4)历史上三个团体的审判是「不信的以色列民」、「不守本位的天使」、「淫乱的城──所多玛、蛾摩拉」。
(5)摩西五经中三个最大的反叛是「该隐的自义」、「可拉的自大」、「巴兰的贪财」。
(6)本书也提及三样永远的东西,就是「永生」(21)、「锁炼」(6)、「永火」(7)。作者在其它方面也用了许多的「三」,读者可以自己寻找。
2.本书信唯一记载为摩西尸体争辩的事(9),也是唯一提及以诺预言的事(14-15)。
3.钥字(keyword)「保守」(Teereo)出现五次(1、6、13、21、24)。从积极方面言,当保守在神的爱中;从消极方面言,当以恶者被用锁炼拘留于黑暗中为鉴戒。
4.从第三节中可知,作者打算写一封论救恩的事,但因圣灵的引导,他改变了题目。因当时教会已陷入可怕的危险中,内有奸党及假弟兄存在,外有诺斯底(Gnosticism)的异端,这些人抗拒纯正的真理,却仍保留教友的名义,因此著者提笔勉励他们「为真道争辩」,但对于那些被引诱入了迷惑的,应以恩慈相待,救他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