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为真道争辩的原因

引言

际此末世,灵界有混乱的迹象,再加上社会言论的开放,各种思想、学说杂陈,已逐渐影响福音的传播及信徒的信仰。

我当如何维护信仰,并为真道争辩,是当今重要的课题。

今藉犹书来思想如何为真道争辩,以维护信仰。

为保守神赐的救恩(1-3)

1、灵里的关怀

「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弟兄犹大,写信给那被召、在父神里蒙爱、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1)

(1)自我介绍

「耶稣基督的仆人」:

耶稣基督是我们信仰的中心,耶稣道成肉身为救世人,祂具有人性,能体谅我们人的软弱,祂又具有神性,胜过死亡的威胁,所以能补足我们的不足,经上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祂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为要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祂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四14-18)。

人最大的难题就是无法胜过罪的捆绑与魔鬼的势力,如今我们得主的救赎,看清祂的大能,除了祂以外,别无拯救,所以我们蒙恩的人,就必须靠着祂过得胜的生活,并且宣扬祂是人类的希望,成为祂最佳的见证人。

「仆人」:

这自称好象有意避开自己和耶稣在肉身上是兄弟的关系,因为犹大知道如果他只是在肉身上和主有关,而在灵性上未与主有分,那么,这肉身的关系,也不能使他得救,更谈不上有甚么光荣。

当主在世时,犹大虽然不信祂(约七5),但如今却信祂是基督,不但相信祂,更事奉祂,他知道与主是主仆的关系,所以必须听从祂的命令和吩咐。

这自称更加强了信徒对于基督是真神的认识,因为当犹大知道耶稣基督是至高神的儿子后,就不再凭肉身的关系看待耶稣。祂是神,是主,他自己与其它的信徒一样,只是基督的奴仆。他如此自称,表示承认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他实在不配凭肉身来说明他与耶稣的关系。他只是站在奴仆的地位,来劝勉信徒。他认为作主的奴仆,比凭肉身的关系作主的兄弟,更有尊荣。

我们乐于成为主耶稣的仆人,是因为主耶稣救我们脱离了罪的束缚,使我们不作罪的奴隶,我们现在真正的主人就是主耶稣,祂带给我们希望与喜乐。我们在事奉上就要以主耶稣为我们的主人,凡事上尊祂为大,就可以走在恩典的路上,这是一条活路。

「雅各的弟兄」:

这是要避免跟其它称为犹大的人相混。这话也表示他对雅各的工作十分尊重,知道雅各是教会所信任的领袖、耶稣的弟弟,他以兄弟如此蒙恩,引以为荣。

「犹大」:

犹大虽与卖主的犹大同名,但他们的工作和信心绝不相同。「犹大」本是一个好的名字,是「赞美」的意思,可惜被加略人犹大用坏了。但雅各的兄弟犹大,并没有因为与卖主之人同名而受到影响。其实,名称并不能真正影响一个人,如果人坏,就算名称好,又有甚么用处?人好,就算跟一个最坏的人同名,那又有甚么关系呢?

(2)称呼读者:

写信给「那被召」:

信徒是神从罪恶的世界呼召出来的。

「被召」是表明脱离黑暗进入光明,脱离旧人的地位进入新人的地位。所以「被召」是含有被分别为圣的意思;被拣选在神的恩典中。信徒不可忘记被神呼召拣选的目的,所以要立志过圣洁的生活,不要与世界同流合污。

我们要如何过圣洁的生活?首先要自省在行事为人上是否与蒙召的恩相称(弗四1)?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上要立志,不要体贴肉体,要顺从圣灵的指引,要我们用祝福来对待那些辱骂我们的人(彼前三9),要为善行而受苦(彼前二20-21),我们的生命才有见证,以宣扬神的美德(彼前二9),那么我们不但是被召的,更是被选上的(太二二14)。

「在父神里蒙爱」、

我们得以被神选召,乃是神的大爱。

本来我们不是蒙爱的,因为我们从前是无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样私欲,和宴乐,常存恶毒〔或译:阴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但到了神─我们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三3-5)。我们是主耶稣以祂的生命所付出的重价买来的。所以神称我们是「蒙爱的」(罗九25)。

蒙神所爱的是大有福气,我们一切的好处不在神以外,只要我们先求神的国神的义,我们所需用的这一切东西,天父都知道,这些东西都要加给我们。

那么,蒙爱的人要如何去爱我们的神?就是要爱祂所爱的人,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有古卷: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壹四20-21)。

犹大知道这样的道理,所以他以书信来对神所爱的人表达了他内心的关怀,这就是灵里的团契。

「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

犹大不但使我们看到信徒是神所呼召,是神所爱,也是基督所保守的。主不但拯救我们,且要保守我们,使我们毫不惭愧地可以见神的面。当主要离世时,祂祷告说:「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圣父阿!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约十七11-12;参考犹15节)本书的24节也再次提及主的保守。为甚么犹大如此强调这一点呢?大概是跟当时信徒所受的试探有关,犹大要让他们明白胜过各样的诱惑,并非只靠自己的努力,更须有耶稣基督的保守,才能在主的真道上站立得稳。

「靠主保守」的意思,主的恩典够用,只要我们立志站在主的一边,而不愿站在罪恶世界的一边,必得主的保守,不至陷在罪恶网罗里。正如(来七25)说:「凡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

人若不靠主的恩典保守自己,就容易让罪有机可趁;有时轻忽小罪,以为偶而犯一次罪没关系,有时以为别人也都这样作,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人就要为自己犯罪的行为负责任。

但是拥有神性情的人,不会进入贪财、淫乱、骄傲的试探之中,也不会接近犯罪的场所,因为他常儆醒祷告,遵求主的诫命,昼夜喜爱神的话,神必帮助他保守自己。约瑟面对主母的诱惑,他说:「我岂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创卅九9),他靠着神保守自己免于犯罪。

因此犹大说:「亲爱的弟兄啊,你们却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

2、问安的话:

「愿怜恤、平安、慈爱多多的加给你们。」(2)

「愿怜恤」:

是对于困苦人生出同情心,乐意施恩帮助他。犹大感受最深,他过去曾貌视主耶稣,但是主却不计较他的恶,愿意赦免他,使他可以享受这宝贵的教恩。

主也深知我们的苦情,他经常不计较我们的过错,只要我们肯认罪悔改,祂就乐意赦免我们的罪(太十八33)。

我们也当效法主怜恤那些未信的、软弱的、得罪我们的,使他们可以明白怜恤的恩典来自于主。

「平安」:

与神和好才有真平安。这是犹大信了主之后最深的感受,所以他非常担心信徒被异教之风所影响,就会失去真平安。他才会急着来写这一封信。

主赐给人的平安是真平安,主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十四27),保罗在宣教中经常遇上危险,但是他仍然处之泰然,因为他得了主赐的真平安。

我们可以说,凡是与主和好的人,就有真平安。所以我们要经常地与主有密切的交通,就可以经历这样的平安。

「慈爱」:

是指神给人最佳的恩惠。主说:「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太七11)。由此可见,父神的爱大过于我们肉身父母的爱。

凡是认识神的爱的人,就知道如何去爱人,因为神就是爱。所以我们要效法神,经常手心向下,给人最佳的帮助。我们在主里的人可以说是最富有的人,因为主一切所有的,都是我们的,我们若是懂得这样的道理,我们就知道如何彼此相爱了。

「多多的加给你们」:

犹大在这里说:「多多的加给你们」,因为当时信徒的处境,需要接受神更多的平安和慈爱。当我们经常与神交通(团契)时,就可以经历神「更多的爱」,使我们更有信心,乐意地、主动地见证神的爱。

神是满有恩慈的神,祂体恤人,愿意将恩典赐给信靠祂的人,使人在祂里面得享平安;人若是拒绝神的怜恤,就得不到神的平安。基督降世时,就是为怜恤人在罪中所受的苦,人若接受祂的怜恤,必蒙赦罪,与神和好,得享真正的平安与慈爱。

3、写信的目的:

「亲爱的弟兄啊,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

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3)

「亲爱的弟兄啊」:

这种的称呼是属灵亲情的自然流露。教会的领导者都应具有这样的观念,因为每一位都是蒙神所爱的人,也都是被神所拣选的人,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具有属灵的亲情,有同样的心思、同样的意念,一齐为神国大业来打拼的。

教会当努力培养这样属灵的感情,使教会真正像一个大家庭。

「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

神的仆人凡事都要尽心去做,为讨主的喜悦。所以在牧养上,更是要成为一个好牧人,要熟知羊群的景况。没有尽心的牧人,他的羊群通常都在不知不觉当中迷失了。

牧养的方式很多,写信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尤其受到空间的阻隔时,写信是最佳的方式。总而言之,要表达最佳的关怀,就是要重视肢体的「沟通」,一直作到彼此之间可以心连心,谈内心的话,如此才能同心同工。

今日的沟通管道愈来愈多,我们当善用之,来促成同灵之间真正的像一家人。

「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

犹大看到信徒的灵命受到威胁,在直觉上,他就有一种责任感,他的良心不允许他装聋作哑,必须尽快保护他们,以免信仰受到破坏。

他在此追想过去,怎样跟他们同蒙主的救恩,神又如何施恩给他们!想到这一切,犹大更不能不写信劝勉他们,免得辜负神的恩典,同时他也恐怕过去所作的工受到亏损,对弟兄在真理上受人误导,他有不得不说的急迫感。

「同得救恩」:

这句话不但表示犹大回忆以往美好的恩典,也说明了他与这些受书人有共同的关系,就是同为神的儿女,具有属灵的亲情,所以义不容辞地写信劝勉信徒,不要陷入错误的路上。

「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

这里说的「一次」,原文hapah是「一次过」的意思,英译本N.A.S.B.译作once for all,但这话是指那次呢?在圣经里没有清楚地指出,但是根据保罗从主所领受「得救的福音」,可以推知「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的内容,他说:「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站立得住,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1-4)。

「真道」原文pistis是「信心」或「信仰」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看来,是指我们所信仰的整个福音内容。这福音是基督一次所成功的,祂一次受死及复活,就成了永远赎罪事实,这一次成功的救赎工作,就使我们可以享受神儿女的权利和属天的各种福分。这就是我们信仰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

按照整体来说,这救恩是由基督一次所完成,又由教会一次领受了,所以基督的福音叫作全备的福音。保罗说:「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西一25-27),故在基督升天后,这真道信仰的内容和传扬真理的责任,就已交付给教会了。我们是有责任为祂竭力争辩,不可让任何其它异端来搅扰或混乱信徒的心思。所以犹大要竭力争辩。这并非关乎个人的观点,或对圣经某一部分的见解不同,而是有关整个基督救赎的事实因全部圣经的启示,都是以基督的救赎为中心。

「竭力的争辩」:

异端的出现,必然是会引起教会的扰乱,同时也是神的仆人在忠心、胆量、智能及属灵生命的程度上,受到考验的最好机会。

信仰不只是一种神学理论,也包括生活行为;真正的信仰是和生活分不开的。当时信徒受到假师传道理的搅扰,以为信仰跟生活是分离的,在放纵情欲的同时又可以维持灵性的纯洁,这完全是混乱真道,所以犹大在下文特别指出假师传的错误和他们的罪恶。那些把神的恩典变作放纵情欲机会的人,他们所行的事,一定会受到神的审判。

犹大的争辩并没有以血气来争辩,而是借着实际生活的见证,将真理表明出来,不是凭恶毒的话语。可见信仰生活化是为真道争辩的最佳武器。

为防止异端的破坏(4)

「因为有些人偷著进来,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罚的,是不虔诚的,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或译和我们〕主耶稣基督。」(4)

「因为有些人偷著进来」:

当一个人缺乏灵修时,会不知不觉地落入恶者的圈套里,成为魔鬼利用的工具(加二3-5),他们的行动通常带着暗昧的动机,人们不容易发觉他们错缪的行为,就受他们的迷惑。

保罗曾经谈到这些人是非常诡诈的,他说:「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林后十一13-15)。

每一个世代都会有如此的情形,主耶稣曾提出这样的警告,祂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太二四4-5)。

际此末世魔鬼的工作已更加明显了,所以教会就要积极防备魔鬼的工作,不要让信徒受其影响,以免生活世俗化了。

「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罚的」:

假师傅为何被称为自古就被定受刑罚的人?因为他们藐视救恩的真道,不诚心悔改,反利用他们属灵的身分来成就他们属肉体的目的;神既然早己定规犯罪的必须受刑罚,像他们这样的恶行,当然是自古被定要受刑罚的。

希伯来书的作者说:「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神得福;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来六3-8)。身为神的仆人曾领受神的厚恩,就当追求成长,人一旦自满,就会落入试探之中,最后远离神的保守,成为恶者的工具,结局是非常的悲惨。

主耶稣也提醒他的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那仆人若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仆人和使女,并且吃喝醉酒;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的处治他〔或译:把他腰轧了〕,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4-48)。为了避免神的刑罚,我们就当学会如何作忠心的仆人。

「是不虔诚的」:

人通常会犯罪,都是不懂得珍惜神的恩典,所以就不知尊主为大,这就是不虔诚。

乌西亚越权献祭、扫罗不遵守神的吩咐、基哈西贪图乃曼的财物,这些的行为都是不尊重神的表现。所以不敬虔的意思就是不尊重神,不信靠神,不怕神!

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虔诚的生活?,在凡事上尊主为大,作事前要先祷告求问神的旨意,做事时照神的旨意而行,做完了事,就当把荣耀归给神。这就是虔诚的生活。

「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

人会把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就是在灵修上乱了脚步,渐渐地就不会尊重神,以致于到了放纵情欲的地步,参孙的失败就是最好的借镜。

我们要如何避免这样的事发生?首先就是要作好时间管理,诚如经上说:「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能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胡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弗五15-18)。在时间管理上,必须照神的旨意追求均衡的生活,如灵修、家庭、教会、社会、休闲、进修,都要作好时间的分配,绝不随己意而行,不向罪恶妥协,必得神的保守,恩上加恩。

「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或译和我们〕主耶稣基督」:

当时的信徒会由信主到不信主的地步,就是如前所述,失去灵修,体验不到神的恩典,信心就失落了,逐渐地远离主,最后不再接受主耶稣为独一的主宰,就成为敌基督的(约壹二19;提前一20;提后二17)。

现在这个世代也有略似的事发生,他们不认独一的主–主耶稣,不是不认主而是一方面承认耶稣是神,另一方面也把别的宗教所敬拜的对象,跟独一的救主同列,把基督独一的位格矮化了,有的不信主耶稣是神,视祂为神的儿子而已,这些都是错缪的思想。我们是应当防备的。

以史例为鉴戒(5-7)

1.不信的以色列民被灭绝了

「从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后来就把那些不信的灭绝了。

这一切的事,你们虽然都知道,我却仍要提醒你们。」(5)。

(1)从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

犹大提及以色列出埃及的历史,为要说明主无条件的恩待以色列百性,使他们脱离埃及为奴之地,得到自由,是要叫当时的信徒要记取神的恩典,明白救恩的可贵,不要被那不敬虔的人所迷惑,贪恋那些败坏的生活。

人要从罪恶中脱主爱世上祂所拣选的人,让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使人可以在他的恩典中享离,受无限的自由、喜乐与平安。

保罗(提前一13-16)、阿尼西母之例

(2)后来就把那些不信的灭绝了。

不信就是得到恩典,却不感恩,甚至轻看神的应许,遇上难题就发出埋怨的声音,以致影响他人的信心,让人跟他们一样,对神不敬虔。

不信的结局就是被灭绝,与神的恩典隔绝了。

保罗也曾以出埃及的事警戒信徒:「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那样贪恋的;也不要拜偶像,像他们有人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喝,起来玩耍。」我们也不要行奸淫,像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也不要试探主〔有古卷:基督〕,像他们有人试探的,就被蛇所灭。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十5-12)。

(来4:2)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像传给他们一样;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

例如:神要我们遵守安息日,我们却不愿以信心来实践,这就是不信的起因,若是硬心下去,最后就是离弃主,走上被灭绝的路了。

(3)这一切的事,你们虽然都知道,我却仍要提醒你们。

这一切的事是指不信的史实,犹大要信徒以不信的历史为鉴戒,才是智者。但是当我们看到有人软弱了,就要常互相提醒,免得有人不信,而受亏损,被弃绝。

今日教会的软弱就是缺乏祷告、读经、什一奉献、守安息日、没有属灵亲情,爱心就减弱了,在神的恩典中堕落了。所以我们要常互相提醒,以免成为不信的人。

2、不守本位的天使必被审判

「又有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

主用锁炼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6)。

(1)又有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

指有权能的天使,后来自傲,不尽自己的责任(结二八12-18),有的越权,想要与神同等,不以神为主、为王。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赛十四12-15)。

女人夏娃不尽本分,就易中鬼计(提前二14)。

好为首的也是如此,如丢特腓(约参9-10)。押沙龙、乌西亚、

所以我们要认清自已的角色,尤其是长老、执事、传道者成为雇工(在钱财、辖管)、负责人更应小心,才不会步上天使的后尘。

(2)主用锁炼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

凡被「罪」捆绑的,都要失去自由,被拘留在黑暗里,就是没有盼望的地方,将来又要受审判。

做任何事实在要三思而行,不要因一时的自以为是,就付出这种惨痛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常感念神的恩,不要自以为是,因为神乐意作我们生活中的帮助,让我们可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例如:为夫、为父、为子、为仆),才能行在光明之中,问心无愧,免受长久的刑罚。

3.淫乱的城已受永火之刑

「如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

也照他们一味地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7)

(1)又如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

「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那地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埃及地(创十三10)。可以说是满得神的厚恩,但是人通常都是在恩典中「不会感恩」,反而是恶待客旅,要强暴客旅。「饱食思淫」这是自古以来常有的事。

当我们在平安、富裕的时候,要「饮水思源」,遵守神的诫命,尤其在富裕的时候,更当关心穷困的这些人,才会生出感恩的心。亚伯拉罕爱心的接待与所多玛人欺负客人,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我们要关心困苦人,当然济贪也要重视救灵的事,所作的事才不会归于徒然。

(2)也照他们一味地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

当时教会的信徒不只是淫乱,又是同性恋,真是可怕。这是因为人们不纪念神,才会落入试探中,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一14-15)。

「私欲」是人败坏的本性,它如同滚雪球一般,让人在罪恶中打滚,难以自拔,假如不是神帮助我们脱离罪恶的诱惑,人常是罪恶的手下败将(罗七18-24)。所以雅各告诉我们:「我亲爱的弟兄们,不要看错了。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一26-17),人只要亲近神,神的恩典足以让我们得胜罪恶。

(3)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

火烧所多玛这是历史的殷鉴(创二十24-25),主耶稣也提及人子要来的日子会有这样的情形,主说:「好象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都灭了。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路十七28-29)。

主耶稣说末世的人也要重蹈覆彻,必然应验。但是罪的代价是「人无法承当的」。

这里所说的火是永火,是出于神的。罪人岂能经得起永火的考验?

结语

要如何免去永火的考验?保罗教导我们要脱去旧人,就是要靠圣灵来治死肉体的情欲,他说:「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当你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或译: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三5-10),所以我们要常祈求圣灵的充满,才能克制肉体的情欲。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