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利未记论分别为圣-榖响

引言

神藉摩西向埃及行十大灾害,其中有一个目的,是要叫埃及人知道神已将以色列人分别为圣,作为神的百姓。所以,在蝇灾中,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连一只苍蝇也没有;在畜疫之灾中,以色列的牲畜都不死;在雹灾之中,惟独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没有冰雹;黑暗之灾使埃及人三天不能相见,惟有以色列人家中有亮光;最后埃及头胎的人畜都死了,惟有以色列人得平安。关键就在于神已将埃及人和以色列人分别出来。「分别」乃是神的作为,「为圣」就是神的要求。在出埃及记中,神分别祂的百姓,在利未记中,神要求所分别出来的百姓必须过「为圣」的生活。有分别才有神圣。时间分别,空间分别,思想分别,行为分别,分别出来归给神,既然是属神的,就要保守圣洁,因为神是圣洁的。

利未记以献祭来解决罪的问题,以分别洁净与不洁净来表现生活的实际面貌,以道德法规要求圣洁的标准;三部曲循序渐进,其中属灵的表记更是我们信仰的重要参考,神的心意在此表露无遗。

一、献祭-人与神的关系

五大祭礼的共同特性,是要恢复人与神的交通团契的关系。是罪,将人与神阻隔了,使人的祷告亦无法上达天庭,所以人与神欲复和,必须将罪的阻隔除去,而惟一除罪的方法是藉由「血」的献祭;因为罪必须有赎价,血中有生命,所以血可以做为赎价。神规定以牛羊为祭、流血为人类代死,如此将人的罪涂抹;不过,以新约的角度,这只是预表基督所流的宝血。旧约的血不能真正除罪,不过是叫人想起罪来,惟有基督以无罪代替有罪,方能真正除罪。

罪既已得到解决,人在神面前恢复原有地位,就要有感恩的行动,这是平安祭的精神所在。

我们原本离开神的面,堕落在罪中,幸蒙耶稣基督为羔羊代死的救赎,除去我们的罪,使我们归入基督的死,而得以披戴基督的义。

受洗得称为义之后,我们还要保守基督的义,勿在恩典中堕落了。虽然偶而为过犯所胜,但仍要靠着耶稣宝血,持续洗净我们,每逢我们领受圣餐之时,就有基督宝血的赎罪作用,使我们的罪得蒙赦免。因此领受圣餐之前必须自己省察,向主认罪(林前十一28)。圣餐礼就如同旧约的献祭,使我们每逢领受圣餐之时,想起自己的过犯,切实悔改,求主赦免,而后基督的宝血又再度的洗净我们(约壹一9~10)。

大卫作诗说,求主赦免那隐而未现的过错。我们在神面前不断的寻求怜悯,仰望主的慈爱,不按我们的罪孽所当受的惩罚我们,这种「认罪悔改」的特质成为基督徒祷告的首要条件。若非调整人与神的关系在应有的质量上,我们的祷告、我们的奉献都是虚妄的。这正是利未记首论五大献祭所要阐明的真理。

二、洁净─人与自己的关系

洁净与不洁净的分别是,为了调整人与自己的关系。食物是人每日所需的,为供给人身体的需要。有形的食物给我们营养,无形的食物供给我们灵魂的需要。食物必须选择有益身体的;同样,无形的食物也必须选择有益于灵魂的。我们的灵魂需要有益的思想来补充,以此角度来看神所规定的食物分类标准,非常具有深刻的意义。

倒嚼,意即反覆思想神的话语,蹄分两瓣,意即慎思明辨我们所领受的道理。有翅有鳞的水中动物,意即思想具有保护灵魂的作用,抵抗异端邪教。有足有腿的而且蹦跳的,意即思想要有弹性、生命力,勿僵化刻板或不冷不热。

皮肤病是外表可以观察的现象,意即人对自己的外表当谨慎行事。外表不只是可见的部分,也包括不可见的的外表。我们的罪分为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皮肤病表记我们那些可见的罪,我们对自己的罪应该认清,这种外表的罪通常就是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坏毛病,所谓大罪不犯,小罪不断。皮肤病通常是长期慢性疾病,正如小罪也是「春风吹又生」的坏毛病,此病会逐渐侵蚀人的身体器官,小罪亦会使灵魂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谨慎,而终于落于魔鬼的陷阱中。

房屋发霉的情形,意指人的居住环境当保守圣洁。人通常不慎选择环境,而使自己持续受感染。

得洁净之后就要献祭。两只活鸟代表两个结果:一只宰在活水中,流出血,代表过去的不洁净靠主已得洁净;一只活鸟放在田野里,代表神已不追究人的罪,未来必须过洁净的新生活。人与自己的关系正在这里表现出深刻的真理;过去的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的种种譬如今日生,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人与自己的关系要健康有活力,积极进取,不能老是往后看,背负过去太多的包袱和挥不去的阴影,主耶稣因此说,手扶犁往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三、道德─人与他人的关系

伦理规范人与他人的关系,诸如:人与家人的关系、人与亲属的关系、人与同胞邻舍的关系、人与穷人和寄居的关系,种种的社会关系正是神对百姓圣洁要求的生活层面,从百姓直到祭司,都有种种伦理的规定。

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神的关系中达到高潮。这从节庆的意义获得说明。安息日首先是人记念神创造与救赎的恩典,其次便是人与人聚集关怀的机会和场所,主是安息日的主,而人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应当的。逾越节、七七节、住棚节都是人类欢乐的日子。

逾越节记念神带领百姓出埃及,而将百姓首度分别出来,与万民有别。人则要团聚在家中,在一个房子里吃,不可把肉带到外头去,表示一家人在新年团圆,平日不在家的这天一定要回家守节,所以逾越节有神与人的意义,也有人与人的意义。

七七五旬节是收割完毕之节,表示生活所需神必眷顾,而且恩上加恩,感恩的心情油然而生,这是人与神的意义。其次则要求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这是强调恩典要转移至人的身上,所以五旬节同时对神感恩,也将恩典施于同胞。

住棚节是收藏的节日,要在神的面前欢乐七日,表明在世只是住在帐棚,天上才是永远的家乡,这是人想念神的家、神的国的表记。其次人要一同欢乐,包括自己和儿女、仆婢并住在自己城里的利未人,以及寄居的与孤儿寡妇,都要欢乐(申十六13、14)。

最高潮的节期则是禧年,这是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

结语

人与神的关系在献祭中重新调整,人与自己的关系在洁净分别中确立,人与他人的关系在道德伦理中规范;其目的就是要百姓过着「分别为圣」的生活,建立「分别为圣」的信仰内涵,这就是利未记所阐述的真理。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