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默然不语的安排-默默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默默是在传统民间信仰长大的,家庭成员健全(有父母、奶奶,还有一个长兄),最起码的天伦已足够;可是父亲自幼年被教育:「小不学不成器,长大了要争气,养育父母责任不担起,为人子女叫人看不起。」

不负责任不可为,这伦理大旗压抑着让父亲的个性扭曲,自我防卫性极强,所以无论何时都要紧握自己拥有的,以免手上的努力一下子变成泡影。所以老爸常说「养儿防老,重视家庭……」,直到退休年龄,阿公、阿嬷不在了,他也要求子女应比照办理。孩子赚钱要养家,他自己就守着客厅、厨房,看似相安平凡,可是母亲与哥哥的月俸(薪资),总是要按时补贴上缴,否则生活就不那么和谐了。

犹记到高中毕业前,老爸总是亲自接送、亲力亲为、严格管教;尤其男女授受不亲,宜保持距离方为安全,这应该是对女儿的严格保护吧。默默就是在这种被强力关怀,又无丝毫乐趣的环境下成长。枯燥乏味的家庭生活,连母亲都想一走了之,怕在严教之下,性情孤僻难以合群,都是为了孩子,所以长期隐忍;阿嬷则选择自缢离去,导致孩子自小留下阴影;因此父亲对哥哥和自己越是束缚紧锁,让默默也蒙上一层生命的阴霾,甚至觉得人活着只是痛苦的累积,不如羽化为烟云来得自在。

默默国中时期就喜欢在运动场狂奔,借以抒发压抑的情绪。当时一股脑参加田径队,练起中长跑(四百、八百公尺)项目,还曾得过奖项。大学顺利考上台湾体育大学,终于离开南部家乡到中部来,顺理成章且没有争执的伤害,也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虽无压力,但凡事要靠自己,所以只要不上课就趁机打工。每学期注册时申请助学贷款,自己盘算省吃俭用,不靠家里,最少四年或可能待更久。

留在台中,她还常庆幸,阿嬷为自己的人生抉择,以极端的方式登出这个世界;母亲凡事要忍耐,哥哥则留在家里看守着,担忧母亲一时想不开,又发生「意想不到的憾事」。算自己最幸运囉!暂离枷锁,在台中过着新生活。大学生活多彩灿烂,自由自主,举凡吃的、用的、人际、社交,全由自己买单,自己过活;所以她自己知道,不可与其他同学一样。

虽偶尔会放纵一下,但所谓「年少轻狂青春不留白」,却也一心想及早完成学业,好好赚钱,立志绝不像母亲一样,嫁个平淡、唯我独尊的人而痛苦一辈子。因此心中洋溢着对精彩青春的憧憬,期待谈场可回味甜蜜的恋爱……。当然同学中不乏谈得来的,职场上也有欣赏自己的人,但只要是表现与生活习性和父亲雷同者,就断然拒绝。

其中有很喜欢她的追求者,却一再表示要先亲密「上床」,彼此更亲近后再谈下一步的交往。此举吓坏了她,不仅与原生家庭教育相斥,自己也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她深知像这样的男生,关系只愿建立在肉体的欲望上,心灵与精神不得缓解,终告分手。

直到遇见同年不同系所的教会弟兄,他身材不高,有点帅气;虽是家里的老大(长孙)有着扛责任的肩膀,可是温柔体贴,有礼貌、懂得安慰人也善谈心事。他表示自己是第四代基督徒,自幼年时教会与家里都强烈主张,婚前性行为是「苟合的淫乱罪」。如此强烈灌输、禁制着,所以在互动之间(外出游玩),绝不敢逾越雷池一步,默默因而放心不少。

她回首过往,离开(逃出)原生家庭,在陌生之地求学生活,难得遇上「知音」;谁知却是渣男一个,不上床就分手,连朋友都做不成了,还曾一度使生命失序。在家庭与同侪间失去平衡,沟通的管道渐失,到底手里还握有什么?人生的苦「渺茫无助」,认为「寻短放空」也可作为选项之一,如削发当「尼姑」终生独自一人也无妨,失落了对生命的热诚与渴望。

此时那位弟兄说:「来教会吧,祷告可以找耶稣倾诉心中的苦情,或许能改善也说不定……。」就这么一次,默默便去了「台中真耶稣教会」。她从未接触过基督教,只是发觉「他」有点与众不同——不吃米血(猪血糕)、不跪拜偶像、不到庙里参拜及过偶像节庆,甚至也不过「圣诞节」,这到底是何种信仰?

默默一开始并不了解教会讲台所说的内容,就这样和弟兄一同打工,一起毕业。(可贵的是,他还是本校学生代表,台中市大专模范生呢!)虽然他的性子急,不会转弯,但他认真打理手边的工作,凡事不与人计较,算是个「笨好人」吧。尽管常常遭到使唤、利用,他也都忍着,不会报复,与自己黑暗、难以舒展的内心正好相反。

他的性格阳光健谈,不抽烟、不骂三字经等脏话,也无不良恶习;原本只是把他当成「谈得来的伙伴」,未曾考虑过婚姻,但眨眼间自己都快30岁了!默默的爸妈似知,却也不甚了解两个年轻人的关系;其实默默与他的表姐、亲弟弟都吃过饭,也曾被暗示家族信仰真教会的渊源,明白信仰的教导让生活被严格规范着,其他应是小康和乐。

果不其然,有一晚对方找自己去家里,说是「家庭聚会」。怀着忐忑的疑惑,陌生的担忧,心想「看看到底他们家如何」也无妨;原来就是全家人一齐读圣经、唱诗、祷告。男主人分享圣经,勉励后就祷告,聚会约莫一个小时结束。

这样的接触与聚会,到对方家里吃饭的次数渐渐增加,虽然有时因上班时间不能配合,他们仍坚守每周这段时间的家庭聚会。默默也很能接受这样的氛围,包含祷告时圣灵的震动,慢慢地反而喜欢这种「有点黏,又不太黏」的居家生活;尤其对方父母的感情特别令自己羡慕,与自家的爸妈比较起来,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在一次「聚会」后的祷告中,弟兄的爸爸起来帮默默按手,此时舌头竟不由自主地卷动发出声来,根本不晓得是什么情形,心里却是一阵感动,好想再抓住那种感觉;暖暖的,满意的,又有些甜蜜感。

他爸爸说:「妳得圣灵了。」据说是大礼物!当时还不认识神,但主耶稣却先赏赐这宝贵的圣灵,给予体验,叫自己都难以反驳。又说:每周六安息日,拨空去聚会守安息日,平时要多祷告,尤其灵恩会期间,叫弟兄带自己去给传道者鉴定,确认是否得着「圣灵」。

这是头一回与未来的公公谈信仰,对方也鼓励以信仰为前提,考虑先有相同的信仰再走入婚姻,会更得神的祝福与看顾。默默选择顺服,上班时间更向组长提出「每周六去教会聚会,愿意利用周日上班作为交换」的请求。

夜阑人静,这么重大的人生抉择,不能不告诉住在高雄的父母。家里的爸爸竟说:「若要嫁人了,尊重!但不要想回来传福音给我……」,母亲当然乐观其成。想起自己可以祷告,也有圣灵,能直接与主耶稣交通了,相信祂必带领垂听。

默默很羡慕这样三代同堂的家庭,因为彼此也住对门而已,与自己有着相同的生活目标,为人风趣且有所坚持。当对方的妈妈问说:「我儿子有没与妳过于亲近、亲密……?我们教会办婚礼,务必两人都保守圣洁,才可以在会堂结婚。」默默回答:「他常说,教会很严格,不可以随便的,所以两方家长多虑了。」

两人的年纪都不小了,虽已相识多年,幸好婚前能够保守圣洁,默默又得到圣灵的体验;于是在娘家不反对的前提下,她选择受洗归主,让自己有新的人生,展开生命的新页。总算没有辜负高雄爸妈的严教家训,总算可以进入这个和蔼可亲的家庭。

主的带领就是这么奇妙,她向主耶稣祷告,既选择信主、结婚,求主早日赏赐一个健康宝宝;相信生活更有乐趣,主恩典更丰盛,让她寻短的意念从此打消。她也这么祷告着:神,真的是听人祷告的神!

婚后小「伊默」平安顺利出生,她与伊默爸讨论如何命名时,想到雅各在「毘努伊勒」与神摔跤,希望「伊默」安静接受神的安排;因为出于神的旨意与带领,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愿「默然不语」。

感谢天上真神的拣选,感谢主恩典!愿主保守全家喜乐平安。

(4)
上一篇 2023年2月8日
下一篇 2023年2月8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