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课 论八福

引言

耶稣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五章3节)。

马太福音第五章至第七章,是主耶稣在山上所说珍贵教训的集锦,喜爱这篇宝训的人称之为「山上宝训」。山上宝训首先提到八种福气,这八种福气是「虚心有福,哀恸有福,温柔有福,饥渴慕义有福,怜恤人有福,清心有福,使人和睦有福,为义受逼迫有福」。本课就来查考这八种人有什么福气。

一、虚心有福得天国(马太福音五章3节)

1.何谓虚心

虚心原意是心灵贫穷,所以虚心就是心里贫穷,自觉不足,存心谦卑,不敢自满的意思。承认自己灵性贫乏的人就是虚心的人。

2.虚心的表现

虚心的人由于心里谦卑,所以不会自大、自满、自高、骄傲,有过失容易认错。经常感到自己不足,虚怀若谷,愿意认真学习,追求充实自己;能虚心接受天国的道理,而在福音上日日追求长进。

3.虚心的福份

a.埃提阿伯的太监虽贵为一国的财政部长,却能谦卑求教,虚心学习道理,因而得到天国的救恩(使徒行传八章26~39节)。

b.百夫长哥尼流是个虔诚敬畏真神的人,虚心接受福音,他和他全家都得救(使徒行传十章1~48节)。

c.以弗所的门徒虚心承认未得圣灵,愿接受奉主耶稣圣名合法的大水洗,蒙神赐给天国基业的凭据──圣灵(使徒行传十九章5~7节)。

二、哀恸有福得安慰(马太福音五章4节)

1.为何事哀恸

a.人类在世上有苦难,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人类会因这些苦难而哀恸。

b.有些人因心灵空虚对人生绝望,做事不如意,而感到哀伤。

c.世上充满罪恶,社会纷乱,坚守真道的基督徒对这黑暗世界感到痛苦哀恸。

d.另外有人因自己被罪欺压或因义道难行而感到哀伤。

2.如何得到安慰

主耶稣要担当我们的重担(马太福音十一章28节),使我们灵、肉皆得安慰。祂借着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败坏掌死权的魔鬼,释放了我们(希伯来书二章14节),解除我们的恐惧,赏赐我们刚强、仁爱、谨守的心,使我们勇敢向前迈进(提摩太后书一章7节)。

三、温柔有福得地土(马太福音五章5节)

1.何谓温柔

言语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歌罗西书四章6节),受辱不抵抗,不与恶人作对(马太福音五章39节);不轻易发怒(箴言十四章29节),不为细故大发烈怒。

2.如何追求温柔

借着圣灵的能力将我们刚硬的石心改变成柔和的肉心(以西结书卅六章26节)。以灵修的工夫克服己心(哥林多前书九章27节),多方祷告求主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温柔(马太福音五章44节)。

3.温柔的福份

温柔的人必承受土地(马太福音五章5节),神在今生和来生要赏赐我们宽阔之地。温柔的人能免大过(传道书十章4节),温柔的人不易和人发生冲突,可以免除打架斗殴杀人的祸害。艾萨克不与人争,终得宽阔之地即一例(创世记廿六章12~33节)。

四、饥渴慕义有福得饱足(马太福音五章6节)

1.饥渴慕义的定义

饥渴慕义就是非常爱慕救恩,内心如饥如渴,极其渴慕真道之意(杰里迈亚书十五章16节)。

2.饥渴慕义的表现

本身爱慕真理,殷勤查考圣经听道,力求明白遵行(使徒行传十七章11节),并渴望真理广传,福音能传遍天下(马可福音十六章15节),渴望神的旨意能行遍地上(马太福音六章10节)。立志遵行天父旨意,作成祂的工(约翰福音四章34节)。

3.饥渴慕义的福份

a.得饱足:饥渴慕义的人,神会使他得到饱足。人吃世上的食物还会再饿,人喝世上的水还会再渴,只有吃主所赐的灵粮,喝主所赐的灵水的,永不饥渴(约翰福音四章14节)。

b.成为主的家人:饥渴慕义的人会珍惜主的真理,遵行天父旨意;凡遵行天父旨意的人,必会受洗归主,成为主耶稣属灵的弟兄姊妹了(马太福音十二章50节)。

五、怜恤人有福蒙怜恤(马太福音五章7节)

1.怜恤人的定义

怜恤就是看到别人生活困苦就怜悯他们,悲伤危难时就安慰他们(路加福音十章30~34节),或以物质帮助生活贫苦的人;此外,别人得罪我们,或在金钱、感情方面欠我们,无法偿还,我们不与他们计较,也是怜恤人(马太福音十八章27、33节)。

2.怜恤人的方法

没有衣服的给他衣服穿、没有饭吃的给他饭吃、生病的要看顾他(马太福音廿五章35、36节)、受伤的要医治他(路加福音十章33~37节)、伤心的要安慰他(约翰福音十一章19节)、有罪的要怜恤他的软弱(马太福音八章10~13节);以实际的行动表示我们的爱心。

3.怜恤人的福份

怜恤人的必得怜恤。女圣徒多加经常怜恤穷人,广行善事,多施赒济,蒙神怜恤死而复活(使徒行传九章36~40节)。不怜恤人的一样也得到不蒙怜恤的报应,欠一千万银子的恶奴才,主人免了他一切的债,但因他不赦免同伴的债,最后自己被交给掌刑的,同样得到不蒙怜恤的报应(马太福音十八章21~35节)。

六、清心有福得见神(马太福音五章8节)

1.何谓清心

清心原意是清洁纯全,也就是新译本圣经所说「心地纯洁」的意思,所以清心的人心地纯洁、清洁、圣洁,在他的心中没有杂念、恶念、邪思,更没有贪欲的坏念头掺杂在心里。

2.清心的人应有的表现

清心的人因心地纯洁没有杂念,不会为世上的俗事缠累而心里烦乱,所充满的都是纯净快乐的心思,不会去计算别人的坏处,没有怨恨害人的念头,所充满的都是善良、热诚、爱人的心思。不贪恋肉欲、眼欲、名位,没有淫乱、邪情、私欲参杂,乃是洁净、敬虔、纯正的心地。

3.清心的福份

清心的人必得见神;清心的人因不贪恋世俗,只专心追求上面的事,故能亲见主面;义人西面公义、虔诚,又专心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终于得到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路加福音二章25~30节)。女先知亚拿在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终于见到婴儿耶稣(路加福音二章36~38节)。

七、使人和睦有福称为神子(马太福音五章9节)

1.使人和睦的方法

a.自身方面

经云:「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希伯来书十二章14节上)。自己先做和平的人,不要与人争执,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用温柔劝戒人。不要与人争气,婉言回答争吵的人;不要与人争财,情愿受欺吃亏。

b.待人方面

当别人生气时用和平的话劝戒,不可火上加油。人我之间以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诚实的心相对待。且要为凶暴不和睦的人代祷,求神感化他们。并要引领人明道信主,与真神和睦。

2.使人和睦的福份

耶稣为和平的君(以赛亚书九章6节),使人和睦的必做祂的儿女。彼此相爱的要做主耶稣的朋友(约翰福音十五章12~14节),学习祂样式的人,心里必得享安息(马太福音十一章29节)。

八、为义受逼迫有福得天国(马太福音五章10节)

1.什么叫做为义受逼迫

为义受逼迫就是为真理、为神的道受逼迫,为相信义者耶稣受欺压,为主耶稣的名被万民恨恶(马太福音廿四章9节)。

2.面临逼迫应有的态度

遇到逼迫时不必害怕(诗篇五十六篇4、11节),倚靠主在患难中仍旧欢欢喜喜(罗马书五章3节);当我们遇到迫害时要存心忍耐,神必开路(哥林多前书十章13节)。

3.为义受逼迫的福份

与主基督一同受苦,在祂荣耀显现时,可以欢喜快乐进入天国(彼得前书四章12~13节),并在天上有大赏赐(马太福音五章10~12节)。

结语

八福是主赏赐给我们的真福,是永远的大福。是一般世人所追求不到的,世人尽管不断追求享福,但所追求的都是今生的名利、金钱、享受,乃暂时虚假的幻影,惟有主所赐的八福,今生、来生都得益处,是我们理当追求与珍惜的福分。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