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课 论处世

引言

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马太福音五章14节)。

主耶稣以简洁有力的言词,明确生动的比喻,教训我们有关言行的道理,成为山上宝训精采的一页,本课就来查考主在山上教导门徒言行的道理。

一、做世上的盐(马太福音五章13节)

1.盐的功能

a.调味:戴维作诗云:「看哪!弟兄和睦相处,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篇一三三篇1节)。我们要做一个具有基督样式的基督徒,以德服人,以爱感化人,使你所到之地充满和睦、温暖和欢乐。因为和平人有好结局(诗篇卅七篇37节);智能人的舌,善发知识;温良的舌是生命树(箴言十五章2、4节)。

b.防腐:我们要积极行善、伸张正义、谨慎行事、努力发光,以防止社会的腐败。在弯曲悖谬的世代,要诚实无伪,作神无瑕疵的儿女,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利门书二章15、16节)。

c.软化:我们要温柔和气待人,以爱心、诚心去感化心地、说话都刚硬的人,使变为柔和可亲。故经云:「你们要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四章5~6节)。

2.不要失味

岩盐如果没有咸味,就没有用处,像普通的石头,被丢在外面被人践踏,这教训我们做基督徒要有属灵的品德,如果失去基督徒的特质,没有好行为表现,在世上就比世人更可怜更没有价值了。

二、做世上的光(马太福音五章14节)

1.光的功用

主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太五14)。光能使黑暗变成光明,使在黑暗中的人得到指引,基督徒如同亮光,能使生活在黑暗里痛苦、无盼望的人们看到亮光,找寻到属灵的灯塔,而奔走人生正确的道路。

2.光不要隐藏

光要放在高处塔台上,不要隐藏;「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五章15~16节)。基督徒在社会上也当有好行为,如同灯塔上的光能达到远处,照遍全地。

三、论仇恨

1.仇恨与杀人同样受审判

一般人认为拿刀将人杀死才是杀人,但主耶稣认为向人动怒的,也要与杀人者一样受审判(马太福音五章21~22节)。因为杀人往往是由于仇恨和忿怒所引起的。约翰亦云:「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约翰壹书三章15节)。因为恨人就是心中有不共戴天之仇,想要消灭对方,亦即心里在杀人。

2.如何释恨

释恨最好的的方法,主耶稣指示我们,就是要献祭祷告的时候,先去和弟兄和好,然后再回来祷告(马太福音五章23~24节),因为神不悦纳心中隐藏仇恨的人;如果人人这样做的话,世上就没有仇恨杀人的事了。

3.如何爱仇敌

主耶稣教训我们,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并要为逼迫我们的祷告,这是主耶稣教训我们爱仇敌的方法(马太福音五章38~44节)。也许有人会觉得爱仇敌很难,然而,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身上流血抽痛、极度痛楚之时,祂所说的第一句话,竟是「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廿三章34节),如果你遇到有人得罪你时,想到主耶稣如何爱罪人,为罪人牺牲,自然而然就知道如何宽恕别人,而能去爱仇敌了。

四、论奸淫

1.什么是犯奸淫

一般人以为,一个男人与女人在肉体上发生不正常的关系和性行为才是犯奸淫,但是主耶稣教训我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他犯奸淫了。」(马太福音五章27~28节)。可见奸淫都是从心思发出的。我们当保守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四章23节)。

2.如何避免淫乱的事

人要避免淫乱,除了不可放纵自己,行淫乱的事以外,还要约束心思意念,四肢五官各肢体不可有淫乱的企图(马太福音五章29~30节)。如果身体上最小的肢体有不良的念头,就要加以克制,不能让私欲怀胎而犯罪,以免全身进入罪恶的深渊,沉沦下地狱而受永刑(马太福音五章30节;雅各书一章15、21节)。

3.休妻有什么严重后果

古代的人因硬心可以休妻(离婚),但主耶稣告诉我们,除非对方犯奸淫,否则不能随便休妻(马太福音五章31~32节)。这是要我们尊重婚姻并避免双方犯罪行淫,因为婚姻是神所配合、是神圣的,人人都当尊重,神所配合的绝对不可随人意而分开;苟合行淫的,神必要审判(希伯来书十三章4节;马可福音十章9~12节)。

五、论起誓

为何不可起誓

起誓是人为的,乃为取得别人相信的一种手段,尤其是一个经常撒谎、背信、欺诈的人所说的话,别人不容易相信时,他就不择手段以起誓来取信别人,而且有人指天起誓,指地起誓,把神也拉来帮他说谎,所以不可起誓(马太福音五章33~37节)。任何事情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否则便是出于恶者,因为魔鬼是说谎者之父(约翰福音八章44节),神是信实的,诚实人才能得神喜悦。是故,我们应以平日诚信的表现取信于人,不要指望靠起誓获得别人的信赖。

六、论施舍

1.为何行善不要故意叫人知道

主耶稣说:「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马太福音六章1节)。因为故意叫人看见有两个害处:(a)你所行的已经得人的荣耀,得人的赞赏,不能得神的赏赐。(b)当你故意叫人看见时,知道你动机的人,不但不赞佩你,反而会产生反感。所以行善事,不要故意叫人知道,这样不但在暗中得到天父报答(马太福音六章4),而且行善最乐,助人为快乐之本,能因行善而享受心中的喜乐,何其有价值!所以我们行善应把持「撒粮食在水面」的心态(传道书十一章1节),是我们应该做的善事,不必自求回报,因为有朝一日主必报答我们。

2.施舍应有的态度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马太福音六章3节)。主耶稣这句教训,并非告诉我们右手做事让左手知道不好,乃是要我们明白,基督徒本有积极行善、施舍助人的义务和美德,但却不可以此为夸耀,故意让人知道,理当默默地行善,归荣耀给神。经云:「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书六章17~19节)。

结语

从本课的学习中,让我们知道,主耶稣所揭示,成为天国子民应有的道德标准是相当高的,超过任何宗教道德标准,因为我们的天父是慈爱善良、圣洁完全的,我们成为神的儿女,也要像天父完全一样(马太福音五章48节)。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