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史是什么﹖」
人是历史的动物。「过去」对人而言,犹如自身经验的延续,借着她,人们可以摆脱时间的束缚;也从而更能深切体会人的究竟。摩西曾作歌说:
「你当追想上古之日,
思念历代之年;
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
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申三十二7)
列王纪中的过往云烟,便是神用以指示正途的箴言。
壹、背景浅析
一、作者、成书年代及其取材
列王纪(注)的作者是个谜。
犹大后期传统认为耶利米先知纵然不是作者,也定然是「总编辑」,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认为列王纪之形成,可分为先期之资料汇编(注)(被掳前)及其后之诠释、评注(被掳后),至于何时成为现今所见的形式,则尚属混沌。
列王纪取材显经相当的斟酌,例如其中记载亚哈王,并未将其对外战争之丰硕成果记录下来(注),却详细记载宗教上的败坏、先知的警告及道德上的缺陷,并将日后的灾难归咎于亚哈王不事奉真神。可见列王纪关注的重点是超乎世俗的,其取材亦另有一套标准,称为「申命记历史」(Deuteronomic History)。(注)。
二、年代
史书所载,是「时间」中发生的事情,故厘清「何时」便成为重要的问题。
列王纪每逢以色列(北国)某王登基,必以犹大某王某年以记其时,如「犹大王约沙法十八年,亚哈的儿子约兰……作王」。但是,细读所志年代,常觉矛盾百出,如:
「犹大王约兰第二年,以色列的约兰登基。」(王下一17)。
「以色列王约兰第五年,犹大的约兰登基。」(王下八16)。
上面两段记载,二王互相先于对方登基。其它类似之处尚多,因此有人曾质疑:「列王纪符合史实吗﹖」
解决年代方面的疑点,有几个关键:
(一)一年的起算,以色列由春季之尼散月,犹大由秋季之以他念月起算。(注)
(二)王登基时,以登基之年为元年(非登基年历算法),还是以登基后次年为元年(登基年历算法)﹖如果采取不同的记年法,则所记之年会有一年的差别。(注)。
(三)是否有「摄政」或「共治」的情形﹖列王纪通常将上述年分并入该王的统治时期。(如约沙法登基时,其父亚撒仍存(注)。
有了上述观念,便可发觉列王纪的年代非常精确,而非「到处都是错误,使人无法相信。」
贰、内容简介
一、以色列与列国史
列王纪是一部断代史,记录大卫暮年至西底家被掳的历史,旁及亚兰(叙利亚)、亚述、埃及及新兴的巴比伦(即新巴比伦帝国)。
为求简明列表于次页:
这段期间,有几点现象宜留心:
(一)内部的斗争:如王国分裂为二之后,北朝共历四王朝,南朝则有王后亚他利雅之乱,且南北二朝亦常有兵刃相见。
(二)整体而言,南国较为稳定,因好王多,且当时强邻多来自北方。
(三)外部的侵略:两国面临的主要敌人,先是亚述、叙利亚,后是巴比伦。
(四)宗教情况及其诠释:这可从对待先知的态度、对诸神崇拜的评价。
二、先知──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纪中所载之君王史,除内政、外交及战争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南朝北国,任一君王在位年间,几乎总有一位(有时数字)先知(有时未具名),负责规箴该王,如以利亚之于亚哈,还有不知名之神人之于耶罗波安。
该时期由于宗教十分腐化,而且君王往往是异教崇拜的倡导者,所以先知与诸王的关系经常是紧张的。王对先知的反应是当时信仰状况的指针,当神借着先知说话,聆听者就来到十字路口──他必须作一个抉择。
神用先知的口表明心意,君王亦藉行动表现其态度,祝福与咒诅便基于类此的对话关系(此即西乃之约的精神),当对话的关系破裂,审判便紧随而至。
先知此时也负担许多社会教导工作,甚至有「先知学校」的出现。他们聚集一处研读律法、寻求启示,并记录老师的言行,保留许多先知的事迹。
三、圣殿
列王纪首段以建殿为其叙事重心,而以圣殿被毁为绝响。圣殿完成前,以色列民的敬拜中心有:
(一)神向列祖显现之处(参:创十二7)。
(二)神指示之地(参:申十二5)。
(三)会幕:前述二地,均为筑坛式之献祭场所,会幕的的构造则包含一个能够移动的「圣所」,表明更深一层的相交。
圣殿的完成事实上亦综合以上三项的涵意:
(一)建殿之处,是神向大卫显现之处,亦为亚伯拉罕献子以撒之地。
(二)该处为神所指定的地方。
(三)圣殿是会幕规模的扩充及完全。
所以,圣殿的完成可说是以色列信仰巅峰的表现。之后,随着以色列民信仰的起伏,圣殿的景象亦有枯荣。
四、信仰概况
列王纪以王为代表,且以大卫为标准,以评价该期信仰状况。除建殿外,有三段时期被特别提出:
(一)亚哈:亚哈娶耶洗别为妻,并事奉异族诸神,虽有以利亚之规劝,仍不悔改,结果导致暗利王朝的毁灭。
(二)玛拿西:玛拿西为众王之罪魁,他在圣殿中立异教的祭坛,并在殿内刻上亚舍拉的像;导致犹大亡国。
(三)约西亚:约西亚曾发现律法书,并领导一次信仰的大复兴,把所有异教祭坛从以色列家除尽,并守逾越节。
王国的毁灭,归咎于信仰的腐败,因为神曾借着众先知发出警告,而他们仍偏行己路。
叁、诠释与现代意义
一、神是历史的主宰
时间中的任一事件就其自身以观都是相对性的。耶户击杀约兰,亦可单纯视为一场革命中的屠杀。但是列王纪指出历史不是偶然的,神在历史中启示我们。借着先知的宣讲,我们得知神救恩的计画,而所有事件也唯有自恩典的计画中观照,方能诠其真旨。
简言之,历史就是人寻求神的过程,从而我们不能设定其它的原因;就如阿摩司所宣讲,我们当预备迎见神(摩四6~12),在历史背后,有神掌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历史是神显明自身的历程;我们从前不知道,那日却要亲眼见祂──这就是我们盼望的根源。
现代有些人大谈「后历史时期」的来临,认为历史已经结束了。这种历史虚无意义的产生,就源于不认识真神。他们想在历史中寻求意义,忽略神在历史中的地位,所以失落了真实感。
现在也有人认为神死了,其实,这种理念也是扭曲历史的结果,他们看不见神,但不责备自己的硬心,却归咎于神何不让他们看一看﹖神不曾脱离历史,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去寻求倚靠祂。
二、先知神学
先知本于神的应许、启示及律法,向现实社会发言,先知(nabhi)源于nabha’,意为「传讯息」及「流出、沸腾」,其工作表现于三方面:
(一)宣讲、教导:
先知是道德及伦理的宣讲者,也是真宗教的教导者,他们无畏的责备宗教、道德及政治的腐败。
(二)历史的诠释者:
「预言」的本质,在于阐明历史的真相,借着预言表明神对历史的主权,并历史诸般事
件的意义。
(三)守望者:
先知就如杏树枝(即儆醒之树、守望之树),立于事之发端,发出危险的呼声。
先知也宣告平安禧年的来临(即弥赛亚预言)。综合言之,神立先知为要施行拔出、拆毁、败坏、倾覆,并建立、栽植。(参:耶一4~10)。
三、圣殿
圣殿是敬拜神的中心,其建筑及装饰,无不造极,希望把最好的献给神。
从字义来看,圣殿可以有四重意义:
(一)居住(mishkan)(和合本译为帐幕):
mishkan为「主动的与人同住」,而非单纯的住所,故而,圣殿象征神真实临在。
(二)相会之处(ohel mo’edh):
神在圣殿中与人相会;故圣殿也表达了与主密契的信息。
(三)耶和华的房子(和合本作殿):
神在此显现,圣殿是耶和华立名之地。
(四)见证的帐幕:
殿内有约柜,柜内有法版,是神立约的见证及提醒。
除此而外,圣殿内的摆设也都蕴含深邃的含义(如分圣所与至圣所的幔子表明「亲近神的信道还未显明」),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举;然而,圣殿的整个作用都可以预表基督,借着基督,我们得以与神相会。所以,圣殿内的整个过程,亦是基督徒重生、成圣以至于亲见主面的过程。
四、危机现象
宗教没落时,人并非不信神,而是什么神都信。先知所严厉指控的便是「不忠」且「背道」的病。列王纪中行恶诸王,往往将耶和华当作众神之一敬拜,如此便破坏选民与神之间的盟约──先知以婚姻关系描述这层情谊,并指出以色列是「不忠的妻」(耶三)。
现代社会亦如是。在德国,向政府登记立案的巫士竟比牧师多出一万余人,世界各处都有不同的祀神风俗,虽然统计数字下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比例是一比七(1992年),但实际上许多「基督徒」正是「什么神都信」的「众神教徒」,处在如此环境的基督徒,亦应仔细聆听先知的警训。
结语
历史不是单纯的分分合合,从创世以来,神即介入人的历史,向我们启示当走的路。所以列王纪也就不单是王朝霸权的兴衰史,却是神救恩计画的成全。从而,就如诗篇所述,诸天述
说神的荣耀,这部历史,亦将荣耀归给永活真神。
《注释》
(一)列王纪与撒母耳记一般均认为系同作者群的作品。
(二)资料来源有三:所罗门王记;犹大列王记;以色列列王记。
(三)如夸夸之役。
(四)传统认为有一批申命记史家,自申命记的角度诠释历史,并写下列王纪。
(五)另有一说认为一年之起算由国王定之。
(六)北国自耶罗波安至约哈斯使用非登基年,之后至亡国均使用登基年。犹大则除约兰至约阿施使用非登基年,其它均使用登基年。
(七)在这种情况下,所记载之二王统治年数均会将共治时期算入。故整个年代表会多出「共治」的年期。
图表列王与先知──分裂王国.931~~586
┌──┬───────┬────┬──────┬────────┬───┐
│日期│北国│先知│南国│亚述│叙利亚│
├──┼───────┼────┼──────┼────────┼───┤
│931│耶罗波安王朝│亚希雅│罗波安││希甸│
│││││││
││耶罗波安│示玛雅││││
│││││││
│││易多││││
││││亚比雅│││
│909│拿答││亚撒│││
││巴沙王朝│亚撒利雅││││
││巴沙│哈拿尼││││
│││耶户││││
│││││││
││以拉(心利)│││││
│885│暗利王朝│││││
││暗利(提比尼)│以利亚│约沙法│亚述拿西帕二世││
││亚哈│米该雅││││
│││以利以谢│││便哈达│
││亚哈谢│以利沙│约兰│││
││约兰│耶何耶大│亚哈谢│││
│││││撒缦以色三世││
│841│耶户王朝││亚他利雅││哈薛│
││耶户││约阿施│││
│││撒迦利雅││││
││约哈斯││亚玛谢││便哈达│
││约阿施│约拿│亚撒利雅│││
││耶罗波安二世│何西阿││││
│││阿摩司││││
││撒迦利雅│││││
│││││││
│752│末后诸王││约坦│││
││沙龙│││││
││米拿现│以赛亚││提革拉毘列色三世││
││比加辖│俄德│亚哈斯││利汛│
││比加│││撒缦以色五世││
││何细亚│││撒珥根二世││
││撒玛利亚陷落│弥迦│希西家│西拿基立││
││││玛拿西│以撒哈顿││
│││││亚述巴尼帕││
││││亚们│││
│640││耶利米│约西亚│巴比伦││
│││户勒大││拿布波拉撒││
│││││││
││││约哈斯│││
││││约雅敬│尼布甲尼撒││
││││约雅巾│││
│││(以西结)│西底家│││
│││││││
│││(但以理)││││
│││││││
│586│││耶路撒冷陷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