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以赛亚书——耶和华的救赎

引言

以赛亚书是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中的一卷,可以说是先知书中最重要的一卷。新约圣经中引用诗篇的次数最多,其次就是以赛亚书,因为以赛亚书有很多关于弥赛亚和末世的预言。有人认为以赛亚书是旧约的福音书,它亦被称为新旧约圣经的缩本。奇妙的是:

(一)以赛亚书共有六十六章,新旧约圣经也是六十六卷。

(二)新旧约圣经中,旧约有三十九卷,以赛亚书上卷也是三十九章,其内容论及人的罪恶、神的权能、恶者的诡计,而以敬虔的余民得蒙救赎作为结束,充分把旧约的特质──神公义的审判表现出来。

新旧约圣经中,新约有二十七卷,以赛亚书下卷也是二十七章,其内容也充分显示新约的特质──救恩的成全,这是神安慰苦难中的选民之最佳礼物。以赛亚书第四十章至六十六章,以预言基督的先锋开始,呼吁人们预备领受神的救恩,并且预言神的仆人──基督,祂受死救赎人类是神救赎计画的关键点,接着预言神国在圣灵的引导下不断扩展,而以新天新地的实现作为结束。

以赛亚书这种奇妙的编排,使我们窥探出神救赎的大经纶,也更了解本书在先知预言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使我们明白神在历史中奇妙的作为,也让我们更看清楚教会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当重视本书的预言,并且注意它如何应验在新约之中,以及在末世也逐一的应验,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建立更美的信心。

壹、著者

本书著者是以赛亚先知。「以赛亚」的意思是耶和华拯救或耶和华是救恩。他的名字充分的表明他所传信息的主题。他的孩子,一个叫做「施亚雅述」意思是余民将要归回(赛七3)。另一个叫做「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意思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赛八3)。神也借着他们的出生及名字成为以色列中的预兆和奇迹(赛八18),并且以赛亚的妻子也称为女先知(赛八3)。以赛亚的一家人在神的圣工上为我们留下佳范。

根据犹太人的传说,以赛亚先知的父亲亚摩斯是乌西雅王父亲亚玛谢的兄弟,因此以赛亚便是乌西雅王的堂兄弟,那么以赛亚可能因为是皇亲国戚,甚获乌西雅宠爱,在乌西雅王朝时已开始讲道。后来王崩,他失去了依靠,便到圣殿中去祈祷,反而因祸得福,见到异象,蒙主呼召,成为神忠心又有信心的先知。

贰、工作时间与地点

乌西雅王死的那一年,以赛亚蒙召作先知,当时他可能只有二十几岁。他作先知时,经历了四代王朝:乌西雅(主前781~~740年)、约坦(主前740~~735年)、亚哈斯(主前735~~716年)、希西家(主前716~~687年);他可能活到玛拿西的时代,但以赛亚书第一章第一节没有记载第五位王,也许他已年老,不再传讲信息。根据传说,以赛亚被玛拿西王捕来,缚于两块木板之间被锯死(来十一37)。

以赛亚先知的工作地点大都在耶路撒冷或宫殿中,因此被称为「宫殿的先知」。与他同时代在犹大作先知的有弥迦,在民间传扬神的话,他被称为「乡村的先知」。

叁、历史背景

「乌西雅王」时代国家富强,由于长期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带来了骄奢淫逸,不公义和物质主义与虚有其表的敬拜,招来先知的斥责。

乌西雅王死后,「约坦」接续作王,因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国内平安无事。

约坦的儿子「亚哈斯」作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并且欲藉亚述以对抗亚兰及以色列国,因此他进贡亚述,勉强保住国家免受侵略。但是亚哈斯在他所行的一切事上不但不信靠耶和华,反而崇拜外邦偶像,埋下犹大国灭亡的祸因。

亚哈斯的儿子「希西家」在位时,亚述非常强盛,不但夺取犹大邻近诸国,又攻取犹大诸城镇,希西家王赠送金银向亚述求和,但亚述仍不饶希西家王,欲攻取耶路撒冷城。希西家王最后求告神,蒙神之助,神的使者于夜间杀死亚述王的军队,犹大国得蒙保守。

以赛亚书以此为背景,让我们看到先知的话代表了神的声音、宣告神的信息、刺激人的良知、伸张社会的公义、引人悔改归向神。在先知的信息中也隐含了重要的预言,不但预告犹大国亡国被掳之命运,也预言被掳的归回,更重要的是它预言基督第一次降临的救赎,为人受苦赎罪,并且建立教会,也预言基督第二次降临的审判,直到世界被灭,得救的人进入新天新地得享永福。由此可见,以赛亚书不但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以儆后世;更是一部预测未来的书,叫人预知未来如何,以便未雨绸缪。它是人人应熟读的一本先知书。

肆、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耶和华的救赎,它让我们看到整个救赎的轮廓。由这个主题我们又可看到两个副题就是神的审判与神的安慰。今把这卷书的大纲列表如下:

主题:耶和华的救赎

┌───────────────────┐

│上卷:神的审判│

├───────────────────┤

││

│1.人的罪恶(一~六章)│

│2.神的王权(七~十二章)│

│3.撒但的诡计(十三~二十三章)│

│4.余民得赎(二十四~二十七章)│

│5.审判由神家起(二十八~三十三章)│

│6.世界的结局(三十四~三十五章)│

│7.历史的附录(三十六~三十九章)│

││

└───────────────────┘

┌───────────────────┐

│下卷:神的安慰│

├───────────────────┤

││

│1.神的救赎(四十~四十八章)│

│2.神的仆人(四十九~五十七章)│

│3.神的荣耀(五十八~六十六章)│

││

└───────────────────┘

一、神的审判

由本段可看出几个主要角色:人、神、鬼、余民。自从人类堕落之后,神就不断唤醒世人当归回,以免一直堕落下去,神的大能是人的依靠,神的怜恤使人有蒙赎的机会,但是恶者诡计多端,不断诱惑人。神基于圣洁的原则,凡是人若肯悔改,则蒙救赎;人若悖逆而行,则必受神公义的审判。因此每一个世代都会有一些忠心的余民得蒙救赎,见证神的审判是公义的,并且唤醒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虽然历史总是不断重演,要紧的是人当记取教训,始能蒙恩。今简述本大段之内容:

(一)人的堕落(一章~六章)

乌西雅王朝蒙神厚恩,国强民富,选民却在安逸中堕落,先知由异象中看到神的圣洁和公义,因此不断呼唤选民弃恶从善(二1~5,四1~6),然而选民硬心,以致神本着祂的公义施行管教,并且差遣先知传警告(六8~10),引导他们走向义路。由此可见神的恩典何等浩大﹗若非神的怜恤,锡安就像所多玛、蛾摩拉一般被灭绝。

今日神对败坏的人类仍给予机会,如经上说:「主看一日如千年(表神的怜恤),千年如一日(表审判速临)。」为的是让人有悔改的机会,并且归向神的山──真教会。因此人当看清自己的软弱,尽速归向神。

(二)神的主权(七~十二章)

当亚哈斯王面临国家危机之时,却不信世上一切政权都掌握在神的手中,引起了先知的愤怒,那时,先知便宣告神要藉童女生子的预兆,显明当代各国政权之兴衰(如亚兰、以色列、亚述)是由神掌握;因此引出一个伟大的预言「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和祂的国要来临,让人们知道唯有神与我们同在,才能带来更新的盼望及复兴。

如今,这个预言已成全在基督身上,凡是信靠祂的人将不断经历祂奇妙的救赎,祂全能的护庇、祂永远的平安。

(三)撒但的诡计(十三~二十三章)

先知是一位饱学之士,对当代国际情势非常熟悉。他看到世上的君王崇尚虚伪的宗教、急功近利的商业主义及自私的政治手腕,这些君王的背后皆由魔鬼摆布,以致将遭受无可避免的浩劫(十三6~13),先知为他们伤痛而发出预言,唤醒列国看清撒但的真面目(十四12~15),而归向真神,因为定罪及赦罪的权柄在于真神手中(二十二22~23)。

今日的教会也应透视灵界恶者的计谋,成为时代的先知,唤醒世上的领导者,不要再受恶者摆布,齐心归向真神,以对抗黑暗的权势,拯救受恶者涂炭的生灵。

(四)余民得赎(二十四~二十七章)

世界卧在恶者的手下,一旦罪恶满盈,神必施行审判,因此末后的患难无可避免,但是身处幽暗悲苦中的余民都蒙保守。由本段的预言让我们看到十字架的救恩,它吞灭了死亡,使人有复活的盼望(二十六19)。神的子民尽管面对黑暗的世代,内心却充满希望,因此我们对于未来的得赎更是乐观。

(五)审判由神的家起(二十八~三十三章)

当先知预见列国即将受毁灭之时,他同时也看到犹大国的亵慢、伪善与不信,他深知犹大国若不悔改,其祸更甚。反之若能悔改信靠神,不但得享心灵安息,甚至能结出圣灵的果子。为此先知沉痛地指出耶路撒冷即将惹来灾祸的六大原因,因为上主的公义的君王,祂要弃掉罪污,重建理想的国度,因此审判自然要由神的家起首,那么那不信从的人更是无地自容﹗

(六)世界的结局(三十四~三十五章)

先知宣告神的审判,首先是针对犹大国,然后推展至以色列及周围的列国,最后言及全世界都要伏在神的审判之下,那日子善恶分明,恶者受永远的刑罚,善者享受神所预备的永生,得到永远不能夺去的喜乐(三十五5~10)。

(七)历史的附录(三十六~三十九章)

首两章为希西家在位时,耶路撒冷被围攻而得神拯救的历史,当时的强权是亚述国;后两章为希西家病危时蒙神医治,及病愈后向巴比伦显出愚昧之事。后来先知斥责王的无知,希西家王谦卑认罪,以致神延后向耶路撒冷所要施行的审判,但是先知已预言犹大国将亡于巴比伦。这段历史的附录插于此处非常妥当,因为它正暗示以赛亚书上半部的记载,是以亚述称霸的时期为背景,而下半部的记载是以巴比伦称霸的时期为背景。

以赛亚书上卷既是旧约的缩影,我们便更清楚人的软弱与不顺服是导致受魔鬼愚弄的主因,当人落在极端的苦境中,神却显出为父的怜恤之心,向原本该毁灭的人类显明祂救赎大恩,借着以色列的历史显明神救赎的经纶,又借着向列国发出的审判所隐含的怜恤,看出神是不偏待人的神,祂更是人类的救主,人只要因着信便可得救恩。

二、神的安慰

以赛亚先知在四十至六十六章的预言是遥指犹大国被掳之后的事,文中所描述的似乎是先知自己已经被掳后的事,其实这些事在以赛亚先知时代过去很久很久之后才发生。

以赛亚书自四十章之后,又进入另一个不同的历史背景,犹大强敌亚述不再被提及,继之而起的巴比伦历经不到百年(主前625~~539年)也开始动摇,将被倾覆。另外兴起的波斯王古列,因神激动他的心而释放被掳的犹大人,让他们回国,使选民之国重获生机。但是在先知的预言中更清楚地指出,神的仆人弥赛亚将两次降临,带给世人更伟大的拯救。虽然先知的世代仍处于黑暗时期,百姓顽梗悖逆,但是先知敏锐的眼光已透视神整个救赎的计画。在本大段的预言中,似乎他看到神已救赎选民离开巴比伦(其实被掳后归回之事发生于以赛亚之后约两百年左右),因此他为以色列将来的复兴而欢欣﹗事实上,选民由巴比伦回归耶路撒冷的事件正预表末世的选民要回归新耶路撒冷(神的真教会)。今日我们正分享这应许的实现,岂不更应欢欣颂赞﹗

以赛亚书第四十至六十六章为另一大段,总共有二十七章,每九章又明显地形成一个段落,因为在这大段中,神两次明说:「恶人必不得平安」(四十八22,五十七21),这句重复的话把本大段分成三个段落,同时也把本大段主题「神的安慰」显明出来,因为公义之神在审判之前,要显出慈悲怜悯之心,按着祂的救赎计画,使祂的仆人为世人担罪,使信靠祂的人因着救恩大得安慰,并且靠着圣灵的大能,重享新天新地的生活;但是不信的人必致沉沦,不得平安。今简述本大段的内容:

(一)神的救赎(四十~四十八章)

在前三章提及主的先锋要唤醒选民当接纳耶和华为独一真神,也是唯一的救主,祂要透过外邦君王来拯救选民脱离巴比伦,这是人无法测透的事,由这一个已经在历史上应验的预言,让我们更深信祂进一步的预言,借着祂的仆人基督必能成就一件新事,就是使万国都能承受救恩,这样的应许有选民与圣灵同作见证。先知一再地强调古列的受膏及统治预表基督的救赎;并且以选民被救赎而脱离巴比伦预表末世真教会的信徒必脱离败坏的世界而蒙恩﹗

(二)神的仆人(四十九~五十七章)

本段重点专论神的仆人。由于选民之国在扮演「神的仆人」的角色上失败了,因此他要唤醒以色列人认清「选民」身分的尊贵,盼望他们自觉之后应奋兴起来,成为奋兴神国的核心。接着在第五十二至五十四章说明神国的复兴当以神的义仆基督为典范,让我们效法祂的舍己,成为多人的赎价,使神与人的关系重新建立起来,如同夫妻破镜重圆。此时神的国将成为普世之国──神的真教会,也不再是以色列人所独享的。在第五十五至五十七章指出仆人重建的国度带给蒙赎之人满心喜乐,灵里享有真正的安息,因为有神居在其中。但是蒙恩之人必须「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在各样的事上表明是得救的人。

(三)神的荣耀(五十八~六十六章)

本段论及借着神的救恩将使地上万族都得见祂的荣耀。在前三章说明神的荣耀之彰显,是借着蒙恩的人表现出敬虔的信仰生活及公平待人的处世方法,以发出主荣耀的光辉,使黑暗所遮盖的大地得见真光,并接受真光。在第六十一至六十三章指出救主基督两次的降临,亲自显明祂就是真光。祂首次降临,被神的灵膏立,把好信息传给谦卑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祂将再临,祂的公义如光发出,为神的选民施行拯救,击退仇敌,建立耶路撒冷成为可称颂的城邑(即属灵的真教会),使全地的人都归入,得享永远的荣耀。在第六十四至六十六章里,先知在回顾过去的历史之后,展望未来神大显荣耀的景象,心中对于主的大爱感念不已,但是当祂面对现实悖逆的环境,献上恳切的代祷,求神广施怜悯,神给予先知的答复是借着异邦的蒙恩,将激励那悖逆的以色列民发愤悔改,使神普救万民之目的得以达成;并且蒙恩的人得以在新天新地与神同住,分享神的荣耀。至于那些悖逆不顺服的罪人,神必在火中降临,以火与刀施行审判,他们将永远沉沦。

以赛亚书下卷可说是新约的缩影,它说明了神救赎计画如何逐一完成,以及神国未来荣耀的远景。由当中的预言让我们明白犹太人所盼望君王式的弥赛亚,原是借着仆人式的弥赛亚──耶稣基督,祂道成肉身,为世人受苦并受死,被钉于十架之后,复活升天得荣耀,成为君王式的弥赛亚,祂借着圣灵统治祂以宝血所救赎的教会,时候将到,教会要在主荣耀的凯旋之中,得胜仇敌,被接回天上,成为新耶路撒冷,让被赎的人享受永远的荣耀。

结语

以赛亚是一位虔诚、庄严、伟大、出众、著名的大先知,他集众先知一切品性之大成;他的思想言论伟大、崇高而广泛。有人说:「贝多芬之于乐坛,莎士比亚之于文坛,就正如以赛亚先知在先知群中,是居首位的先知。」这样的说法是十分恰当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得神重用,他的预言内容最丰富,书中所论概括了全部圣经,并包括了基督全部的救恩。这是一卷不容忽视的预言书。

(1)
上一篇 2020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