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哈该书——先求神国神义

引言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诗一三七1~4)。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这百姓说,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那时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哈该说: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现在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该一2~5)。

一位历经国破家亡、亲眼目睹同胞任凭敌人烧杀掳掠,在被掳之地饱受凌辱的犹大诗人,写下了这样一首千秋万世永难抚平民族伤痛的旷世哀歌,深深刺痛着一颗颗仍淌着鲜血的犹太余民的心垣。然而,时光荏苒不过几十年,第一批奉准归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的犹太人,他们似乎很快地遗忘了昔日历历在目的锥心痛楚,转而钻营个人的享受,却任凭圣殿大大地荒凉。这样的转变,强烈而令人心寒。不禁要问:选民呀,你的教师究竟在那里﹖经上岂不是说,「……你的教师必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吗﹖」(赛三十20),为什么你饱尝艰难困苦当饼水,你苦难这一位教师却依然如此模糊,以致你总是不敌现实逸乐世界片刻的诱惑呢﹖恐怕这才是选民根本的悲哀吧﹗我心不断地吶喊着。

欲了解本书完整的历史风貌,必须要参照以斯拉记、撒迦利亚书、耶利米书、历代志下、以赛亚书及诗篇等卷,特别是以斯拉记整卷、撒迦利亚书一、四、六、八章,耶利米书二十五、三十九、五十二章、历代志下三十六章、以赛亚书四十四、四十五章及诗篇一三七篇等内容。阅读时应注意以斯拉记中对「建造圣殿」和「建造城墙」这二件事在时间上的拿捏,例如以斯拉记四章1~5节谈到建殿工作受阻,而接下来6~23节则记载城墙的工作受阻,此处若不注意则容易混淆。按建造圣殿工作是哈该先知与撒迦利亚先知激励百姓完成的,而建造城墙则是之后的文士以斯拉与省长尼希米唤起百姓修造的。

壹、背景介绍

话说在耶利米作先知的时代(B.C.626~~560),犹大通国离弃神、拜偶像,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恶上加恶,耶利米先知为悖逆的选民向神哀哭流泪地儆醒祷告了二十多年,警告他们并预言如果他们不肯悔改,便要被掳到巴比伦,服侍巴比伦王七十年(耶二十五11)。谁知犹大人不但未见悔改,反倒迫害耶利米先知。于是神任凭犹太人分别在主前约605年、597年及586年历经三次被掳,并且在第三次被掳时亡国,圣殿亦同时被毁,圣殿中的器皿被掳掠至巴比伦。及至耶利米先知预言的被掳七十年将满时,巴比伦约于主前539年亡于新兴的波斯帝国,在波斯王古列元年(约主前538~537年),神为要应验藉耶利米所说的预言,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采行新宗教政策,准许被掳的各国人民各归故土,并特准选民归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吩咐四围的人同心捐输,同时并归还当年圣殿被掳的器皿(代下三十六21~拉一11)。按此事早在此之前约150年,以赛亚先知即已预告神所膏的古列下令建造耶路撒冷,发命立稳圣殿的根基(赛四十四28~四十五1)。附带提的,犹太史家约瑟夫认为古列乃是读了以赛亚书上提到有关他名字的预言,因而被激动重建圣殿的。

于是第一批归回的被掳约五万名犹太人,在主前约538年,先后由设巴萨与所罗巴伯带领,历经四个月长途跋涉,终于回到百废待举的故土,开始重建圣殿和家园。就在圣殿根基初立(归回的第二年),百姓不能分辨欢呼声与哭号声中,建殿的拦阻来了(拉三11~13)。首先是敌人别有用心的要求参与建殿工作未果,便千方百计的设法使犹太人的手发软、扰乱他们,从波斯王古列年间,直到波斯王大利乌登基时,贿买谋士,败坏他们的谋算(拉四1~5)。建殿工作就这样在外敌恫吓拦阻,及犹太人本身无法抗拒舒适生活的内在诱惑下,延宕了十六、七年。

直到大利乌王第二年(主前520年),哈该先知奉神的名斥责犹太人对建造圣殿工作漠不关心,并与撒迦利亚先知一同鼓励众人齐心建造圣殿,经过大约四年时间,圣殿终于在主前约516年建造完竣,并举行了盛大的献殿礼(拉六13~16)。

贰、先知其人

本书作者哈该,其名字在原文有「节期」(Hag)的意思,有人因此臆测可能他出生时正逢以色列人的大节。圣经中并未提及哈该的家谱,也没有交待他是那里人,而只简单的说他是先知,此外即无资料可考。在犹太人十三位后期先知的著作当中,有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何西阿、约珥、约拿、西番雅及撒迦利亚等八位先知,圣经提到他们的家谱资料,而阿摩司、弥迦及拿鸿等三位先知则提及是那里人,惟独哈巴谷及哈该等二位先知,圣经并没有交待其家谱或是那里人等资料。

哈该为犹太人被掳后的第一位先知,他在大利乌王第二年(即主前520年)作先知传讲神的信息,虽然时间极其短暂,前后历时不到四个月,然而却能靠着神的话语,使众百姓得到空前的激励,重新恢复建造圣殿的工作,并于四年后完成建殿工作,显见哈该的角色是相当举足轻重的,他的信息更充满了震憾力。

叁、中心信息

本书神藉哈该先知传讲五篇简短信息,有责备、有晓谕、有激励、有应许,每一篇都有明确日期,其诉求为同心建造圣殿,致其中心意旨厥为先求神国神义。

肆、段落大意

兹将全书依该五篇信息并按阳历大约月分依序摘述于后:

一、第一篇信息(一1~一12):

责备(六月初一日,即阳历八月二十九日)。

一开始,神藉哈该先知向长者所罗巴伯与大祭司约书亚责备百姓托辞神的时候尚未来到,只求一己享受,而任凭圣殿荒凉;并促请百姓省察他们的行为为何不蒙神悦纳,终于唤起他们敬畏神的心。

二、第二篇信息(一13~一15):

激励(六月二十四日,即阳历九月二十一日)。

接下来,神一方面差遣哈该先知直接对百姓说话,让百姓知道神与他们同在;另一方面则激励所罗巴伯、约书亚及众百姓的心,他们这时才恢复了建殿的工作。

三、第三篇信息(二1~二9):

激励与应许(七月二十一日,即阳历十月十七日)。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在住棚节的最后一天(即七月二十一日),神又藉哈该先知激励所罗巴伯、约书亚及众百姓当刚强作工,并预言新殿荣耀必胜于旧殿,且复应许赐平安予该地。

四、第四篇信息(二10~19):

晓谕(九月二十四日,即阳历十二月十八日)。

又约二个月后,神要哈该先知教导百姓学习成圣的功课,让百姓明白,虽然他们已归回圣地,但并不因此即成圣洁。勉励他们应即过着分别为圣的生活,神必赐福。

五、第五篇信息(二20~23):

应许(九月二十四日,即阳历十二月十八日)。

就在传讲第四篇信息的同一天,神的话二次临到哈该,应许要兴起所罗巴伯。

伍、今日省思

本书中的人事物,其实正是现代基督徒的写照。君不见有人信主病得医治后,因不再需要神而离开神(利用神),君不见有人信主后,事业由苦境转回,却对世界的野心愈来愈大而愈陷愈深(爱神但更爱玛门);君不见大学时代对教会圣工非常活跃的青年,在成家立业后却销声匿迹(向现实世界妥协),君不见信仰世家一代不如一代(对神模糊)。呵﹗放眼望去,现代基督徒太多成了世界的俘虏,什么时候才能得到释放呢﹖现代基督徒的心在那里﹖如果耶利米先知今日尚在,他为现代基督徒的悲哀所承受的伤痛,必将数倍于昔日。

现代基督徒的悲哀是什么﹖在于信仰没有根,对很多人言,信仰只是附属品,教会则是避难所,他们急速追求财富,渴望在短时间内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华丽舒适的房子,他们没有信心奉献,看不见神大能的膀臂,只看见财富立即的短少(如果奉献的话)。他们对信仰的态度是若即若离(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希望能跟教会维持一个最起码的接触,恐怕跟教会断了连络会失去永生的盼望,所以他们愿意做一个只参加聚会的平信徒;他们不希望跟教会太接近,恐怕会「惹」来一大堆圣工,自己自由自在的时间就被剥夺,届时要全身而退可就难了。所以愈来愈多的基督徒同心逃避神的圣工,甘愿被世界套牢,不愿被神套牢;住在世界的屋檐下一日,好似要胜于住在神的殿中千日。基督徒的心变得太快太可怕了﹗他们还是基督徒吗﹖主耶稣说:「手扶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求主怜悯。

现在,基督徒要得释放,首先必须从世界走出来,就好象被掳的犹太余民从被掳之地──巴比伦走出来一样。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一步,很多选民败在这里,此可由被掳归回的犹太人只是少数可得明证。但想想摩西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王子的荣华富贵),且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那时我们或将一生一世叮咛自己,原来我们真正的盼望是天国的赏赐﹗主耶稣不是早已说过,我们不属世界,正如祂不属世界一样吗﹖「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二15),接下来要归向神、归向教会,正如选民归回耶路撒冷一样,而不是转向另一个更富裕的世界寻求发展。凡事讨主喜悦,效法主,以父事为念,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同心合意建造教会、兴旺福音,使万民归向神,让神的荣耀充满寰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分别为圣的生活,攻克己身,仰望神,直到主再临。

建造圣殿的现代意义是什么呢﹖所罗门王造的殿后来成为拜偶像的地方(王下二十三4),新约时代希律王造的殿,主耶稣说它倒成了贼窝(路十九46)。难道选民不知道圣殿是敬拜神的地方吗﹖好不容易圣殿造成了,谁知后来却成为污秽之地,神的荣耀反成羞辱。究竟建造圣殿的真义是什么﹖经上说: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林前六19),这样看来,重要的不再只是建造有形的教堂,更重要的是会众对神的信仰是否建造得有根有基。基督徒身分是这样的尊贵,但如果没有丝毫真实的虔诚,经上说这跟死亡的畜类就没什么两样了(诗四十九20)。

其实,每一位蒙救赎的基督徒,神早已释放了我们(路四18~21),接下来的问题只是:我们是否愿意顺服神的旨意,顺服圣灵的带领而已﹗基督徒,你说是吗﹖

结语

本书哈该以先知的角色传递神的信息,处处充满了神的能力,并大大的彰显了神的荣耀,其最重要的原因固然是神亲自动工,但他们的同心却是让神真正验中的地方。今天,教会几乎没有像哈该先知所传这样有力的信息了,难道是因为缺乏像哈该这样的先知﹖还是因为缺乏像所罗巴伯和约书亚这样的领导人﹖抑或是绝大部分信徒彻底被世界掳去,根本尚未归回呢﹖或许有人认为时候未到呢﹖但经上说:你们知道分辨天地的气色,怎么不知道分辨这时候呢﹖(路十二56),哈该书带给我们非常好的启示。

(1)
上一篇 2020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