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概论

壹、救恩时代的开启

一、新时代的开启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耶卅一31)。耶和华在创世之时,曾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立约。约的内容非常简单: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二16、17)。然而,夏娃竟在受魔鬼诱惑时,以为「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而迷失自己,偷吃禁果,以致遭咒诅,祸及全人类。神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创三16)。神对男人说: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创三17)。从此,原先神造人类,并为人类所准备的大好福气丧失了,取而代之者为无尽的痛苦与永远的刑罚。

旧约时代,神为以色列民开了一条路,就是可借着献祭除掉自己的罪,然而以色列百姓却仍然硬心,虽然也献祭,但仍却屡犯不改,使前约「蒙尘」。所以希伯来书八章7节记载:「那前约若没有瑕疵,就无处寻求后约了。」慈爱又怜悯的神,祂也知道如果不差派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间,以祂无罪的身躯为我们而死,我们即使献了再多的祭,罪也永远无法得赦,而祂真的做到了为我们而死的大工。所以希伯来书八章6节说到;「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所以,借着耶稣的降生、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及死后复活,开启了「新约」新时代的来临。

贰、新约圣经纵横

欲了解新约的时代意义,新约圣经即是一本最佳之材料,因为它除了记载着耶稣基督一生的事迹、使徒们传道经过及其所遭遇到的种种事情,为一历史书外,它同时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真理。因此有必要先从新约圣经的背景与其内容之了解着手。

一、新约圣经的语文、著者与著书年代

新约圣经共有二十七卷。第一卷马太福音的著书人为使徒(税吏)马太,约完成于主后50年,最后一位著书人为被放逐于拔摩海岛的老约翰,他约在主后96年看见末日异象,而完成启示录的撰写。其间的著书人都为主的使徒与主的兄弟雅各、约翰。而使徒之身分包括有税吏、渔夫与医生等。虽然当时希腊的统治已成过去,然而在新约圣经各卷著书之第一世纪中,整个世界仍深受着希腊文化的影响,希腊语也成为当时中东与南欧地区最被广泛使用之「世界语」。

新约圣经除有卅个字使用拉丁字与少部分之亚兰语外,绝大部分的经卷都以希腊文书写。而使徒保罗与彼得等人向外邦传道时,也曾使用希腊语作为对外传道的工具。因此同一语言的大量传播,确实为当时传道的工具,扫除了「沟通」上的障碍。至于圣经中曾提到一处有关语文的记载为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当时的人曾在耶稣头上钉了一个牌子,以希伯来文、罗马文与希腊文等三种文字书写「这是犹太人的王」,实在是极尽讽刺之能事。

二、新约圣经的著书过程、对象与背景

耶稣在世时,虽未留下任何著作,但祂以许多之信息宣告与教训昭示来告诉世人应遵守的道理。使徒时代初期,当时基督徒多为无学之平民,并无能力从事写作。而一般之犹太家庭,除了使用会堂经卷作为学习材料与从教师们传授的旧约知识外,并无新约「圣经」可资运用。另由于初期基督徒传道的范围多在巴勒斯坦地方,因此传扬福音的方式,起初多采门徒间的口传面授,其内容主要为耶稣所行之神迹奇事(太十23~31),后来逐渐有人将之加以记录,以勉励其它人接受福音。

当时撰写路加福音,并向提阿非罗大人传道的路加,他就曾说,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路一1~2)。此一风气到了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以至此后卅年间之使徒时代初期教会都还继续着。其原因为当时门徒有感于虽然从耶稣或使徒口中可以得知许多基督的言行,但因耶稣已经升天,而使徒们终将离世,离世前应将使徒们所接受的信仰与耶稣的话语留下来,尤其在十二使徒中第一位殉道者,也是主所爱的门徒雅各被希律亚基帕一世所杀的殉道事件发生后(徒十二2),使徒们记录主耶稣生平事迹的事情变得更为迫切与需要。加以当时教会的发展很快,已从耶路撒冷、撒玛利亚传到叙利亚等地,而保罗赴外邦三次旅行布道以后,又逐渐建立了以弗所、腓立比与帖撒罗尼迦等小亚细亚与马其顿地区的外邦教会。在这些新成立的教会中,必须将主的教训与言行传给他们,以纠正他们的错误与坚固他们的信心。

此外,由于教会日受逼迫,主的言行记录越见宝贵,失传的可能性节节升高,更重要的是当时异端日渐猖狂,著书辩明真理的急迫性益形重要,因此许多人分别把描述耶稣在世之片断记录加以整理而成福音书。事实上,福音书完成后,初期教会对福音书的权威也看得不亚于旧约的规定。

到了使徒们传道时,由于能力甚大,其事迹又特别为路加所辑,而着成使徒行传,其目的为彰显神恩典与留下为主工作之见证与记录,他们常为坚固门徒信心、解释或阐明某一真理而引用耶稣所说的话加以说明外,也特别著书加以详细解说。著书对象有针对个别教会者,如著书给哥林多、加拉太、以弗所、腓立比、歌罗西与帖撒罗尼迦等教会。也有针对个人者,如勉励提摩太、提多与腓利门等人,或给多数之特定对象者写信,如罗马书、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一、二、三书、犹大书与启示录等。不管如何,所有著书人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设法巩固门徒信心,并将真道迅速传开。

三、新约圣经著书动机与性质

由于新约各卷著书的当时环境与目的各有不同,因此著书之动机与性质亦不相同。就著书动机而言,可分为记录并传扬福音、论道、指示与纠正错误、鼓励并劝告信徒、教导牧者与提出预言警告等数类。而另就著书性质而言,亦可分为记载耶稣言行事迹的福音书、记载使徒传道的历史书、勉励众教会的保罗与其它使徒之书信、警惕世人之预言与启示等数类。其中保罗所写的书信甚为特殊,有布道旅行中所写之书信,也有在狱中为挂心门徒信仰而写的狱中书信。可见当时门徒著书传扬福音的心是多么急切!

叁、奥秘

耶稣之降生既然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在以耶稣为核心,救恩为中心思想的情况下,所有新约圣经的记载中,潜藏着无数的奥秘,有待我们去挖掘。以下仅就耶稣的生平与言行为核心,举一些事例供参考。

一、耶稣身分的奥秘

耶稣知道:由于世人看他在肉体上虽然需要衣食、有快乐有忧愁、有劳苦也有叹息,如同一般凡人,但却能力高超,能行许多神迹奇事,阐明真道也富权柄能力,因此对他的身分会感到怀疑。耶稣知道,如果他不说,世人是不会清楚认识他的。因此有一次耶稣在加利利海北方的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内,他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当时门徒的答案非常分歧,有人说是施洗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再问门徒,那么「你们说我是谁﹖」要求门徒回答。这时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立即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十六13~17)。可见若不是神的指示,即使是常与主耶稣生活在一起的门徒,还是不容易认识耶稣的。

二、耶稣生平的奥秘

耶稣一生从出生到受死、复活升天的种种事迹,五百年前的以赛亚、弥迦、撒迦利亚与大卫等先知或君王在旧约中早就有预言。兹将主要事迹与其于新、旧约圣经中之对照经节,大致依时间之先后顺序略述如下:由童女所生(赛七14;太一18~25)、降生于伯利恒(弥五2~3;路二1~7)、寄居埃及(何十一1;太二13~15)、容貌枯槁憔悴(赛五十二14;约八57)、传道的态度(赛四十二1~3;太十二9~21)、在加利利传道与行神迹(赛九1~2;太四18~25)、被本国宗教领袖所弃绝(诗一一八22;太二十一42~44)、骑驴进耶路撒冷(亚九9;太二十一1~8)、被朋友(犹大)出卖(诗四十一9;约十三18~27)、受审的情形(赛五十三7;太二十七13、14)在十字架上喝醋(诗六十九21;约十九29)、兵丁拈阄分衣服(诗二十二18;约十九22~24)、与罪犯同钉十字架(赛五十三12;太二十七38)、死时全身骨头保持完整(诗卅四20;约十九31~33)、被抢扎肋旁(亚十二20;约十九34~35)、与财主同葬(赛五十三9;太二十七57~60)、死后复活(诗十六10;徒二31~32)、复活升天(诗六十八18;徒一9)与将来还要再临(亚十四5;约十四3)等。

上述各项预言之应验,其困难度均甚高,甚至有些几乎是不可能;若非藉神的灵直接运行,每一项都是无法成功的。兹以我们最耳热能详的耶稣降生于伯利恒的事来说吧,我们都知道耶稣肉身养父约瑟和生母马利亚都是拿撒勒人,拿撒勒位居北方,距离伯利恒至少有一百公里的路程。在当时若非在罗马皇帝该撒亚古士督要人民「报名上册」(目前所谓之户口普查),而统治迦南地的叙利亚巡抚居里扭的认真执行下,马利亚怎么可能在交通工具仍不发达的情况下,挺着大肚子到她与约瑟的本籍大卫家的伯利恒去报名上册呢﹖(路二1~5)。此外,再由耶稣「迫不及待」地降生于连他们寄宿房间都没有着落的马槽里(路二6~7),就时、地、事、物而言,绝非偶然。可见凡事都有神的旨意与作为,只要祂想成就的,没有一件不会成功。试问世间又有那位教主或宗教家的一生,能有像耶稣那样完全的预言与应验呢﹖

三、耶稣福音行传的奥秘

圣经中的四福音书堪称为四本「耶稣传」,为什么在神灵的运作下,针对耶稣的行迹还必须用四本福音书加以记载与描写呢﹖说来也是一种奥秘。约五百多年前,以西结先知在异乡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以色列民中,看见天开了,神的灵降在他身上,使他看见许多异象。首先他看见带有能力、往来奔走好象电光一闪的四活物,其脸的形象为「前面各有人的腿、右面各有狮子的脸、左面各有牛的脸、后面各有鹰的脸」(结一1~14)。六百多年后,使徒老约翰在拔摩海岛,神给他看异象时,他也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有一个宝座呈现出来,「宝座前好象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第一个活物像狮子,第二个像牛犊,第三个脸面像人,第四个像飞鹰。」(启四1~7)。

实际上,以西结先知与老约翰所看到的活物都有神荣耀的光辉,其实他们就是神本身。由于神的个性在两位先知与使徒所见的异象中,均特别以狮、牛、人、鹰等四种活物的特性加以表示。因此若缺一,可能就无法形容得完美。所以道成肉身的耶稣,与神相同,也同样具有以上四种活物的特性。例如,我们可以发现四福音中的马太福音,从族谱的记载方式以及所阐述的重点,均可明了其明指耶稣就是君王、弥赛亚,他有君王的尊贵气质、勇敢如得胜的雄狮。而马可福音中则特别阐述耶稣多行神迹、殷勤作工,有如一头任劳任怨的牛。路加福音中特别阐述做人的道理,其族谱中所记载者,自大卫以下至马利亚,为属人、非王的后代;因此所偏重者为人的特性。而最后之约翰福音一开始论到耶稣的身分时,就记载着「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一1),其记载的方式,将耶稣形容为圣洁高超,如鹰之展翅、翱翔于天际,超凡而脱俗。由以上之分析,知道神安排四位著书人,以四本「耶稣传」分别描写耶稣四种不同的特性,且恰巧与先知、使徒所见的异象完全相符,难道不也是一种奥秘吗﹖

四、耶稣讲道隐藏的奥秘

在耶稣讲道的内容中,除了用明言直说外,也常用比喻阐述重要的真理,其目的就如耶稣对门徒所说的话:「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太十三11~12)。所以在他所讲述之比喻中,如仔细加以探讨,其中所隐藏的真理无可计量。如同宝藏一样,愈挖愈多。例如耶稣在加利利海边传道时,曾一口气讲述了撒种、种子、芥菜种、面酵、藏宝、寻珠与撒网等七个比喻(太十三1~53)。

当然,每个比喻都有它各自的特殊意义,然而如果再将每个比喻按照顺序串连起来的话,试想想看,「撒种」的比喻暗喻着耶稣传道时所撒的都为纯正的道理,然而个人领受的心地不同,其结实的倍数也跟着不同。「稗子」的比喻暗喻着使徒时代魔鬼所散布着的异端邪教,如同稗子一般,主暂时不拔掉,但到末日时要将传假道者丢进地狱烧掉。「芥菜种」的比喻暗喻着由芥菜种所长成之大树,有天上飞鸟(魔鬼)栖息的中世纪天主教黑暗时代,教会堕落,丧失真理,失去圣灵,但却势力庞大,如同魔鬼的巢穴。「面酵」的比喻暗喻着马丁路得改教后,新教如面酵蓬勃发展,但却因道理不纯正而仍无真理临在的教会概况一样。「藏宝」的比喻暗喻着五旬节教会在末后的日子里最先发现(得到)圣灵,但却未发扬光大,反而束之高阁之情形。「寻珠」的比喻暗喻着真教会最初发现真道后,如获得好珠子,其追求真理的精神仿如变卖一切所有的,只为了买下它。「撒网」的比喻则暗喻耶稣再临前,教会负责传福音与收割工作的景象。因此,如将前述各比喻依序拼揍起来,那岂不正是一幅从耶稣传道时期到现在以至将来整个宗教历史发展的轨迹吗﹖

就像这样,故事中有故事,奥秘中有奥秘。让我们多加查考,挖掘其中更多隐藏的奥秘吧!因为真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我们能在耶稣基督里面,时刻追求,也使我们能够丰丰富富地有祂的真理与圣洁,恩上加恩,永不止息!

五、救恩「完结篇」的奥秘

神在创造宇宙与人类之后,歇息了祂的工,为要看看所创造的万物是否能够荣耀祂。可惜自从亚当犯罪以后,一切情况改变了。人类受咒诅,被赶出伊甸乐园,从此罪不离身。当然,所有的福气也都丧失了。然而,神是怜悯的神,祂有丰盛的慈爱,希望被称为神的儿子的我们,仍能有朝一日,回心转意。因此给予我们特别的机会,就是使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间,以受死败坏掌死权的魔鬼,为我们开了一条救恩的道路,我们都可以靠着得救,享受祂为那些遵守祂道理与旨意的人所预备的永远的福地──天国。

新约圣经中最后一卷的启示录,在最后三章(第20~23章)的内容中,巧妙地答复与响应了圣经第一卷创世记最前三章(第1~3章)所述救恩的故事。例如创世记一章1节记载「起初神创造天地」,而启示录二十一章1节则响应了「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创世记一章10节记载「神称水的聚处为海」,而启示录二十一章1节则响应了「海也不再有了」。不只如此,创世记中其它记载有关黑夜、光、配偶、苦楚、咒诅、死、撒但、生命树、神的面与家乡,则在启示录中全部有了响应。(请见文后的图表)。

如前述,新约圣经中,对于整个人类大经纶中,救恩的叙述,如同一部伟大巨著「完结篇」的安排,有开始,有结局,彼此配合得天衣无缝。如此安排岂不让人叹为观止。此一奥秘只有愈深入了解,愈能发现神对人的用心。

结语

旧约是新约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西二17)。旧约中如雾里看花,把基督的救恩若隐若现地表现出来,而新约中借着基督的降生与受死,完完全全地成就了救恩。我们从圣经中了解到主耶稣开启了一个新的救恩时代,其一生事迹均为传道的工作而努力。复活升天后,门徒也为了此一圣工,不惜劳苦,甚至即使遭遇到生命的危险也在所不惜,所为的只是要报答主的恩典。

今天仍然处在新约时代的我们,已经归入基督,也已了解到圣经的奥秘,就当本着耶稣所托付给我们的职责,除了从本身的守道做起外,更应该努力「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按着耶稣的指示:「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望共勉之!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